魏晉玄學(一)·正始玄學 - 多源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①正始玄學:曹魏的正始時代(240-248),何晏(約193-249)、王弼(226-249)最先提出名教與自然的問題,以“貴無”為立場,提出“名教本於自然”。

魏晉玄學(一)·正始玄學 (一)玄學緒論漢末的名教(上層建築)與經學(意識形態)走向沒落,玄學應運而生。

“玄”初指“三玄”,分別是《周易》《老子》《莊子》。

《周易》雖立於學官,然有漢一代為象數易學籠罩;《老》《莊》則歸屬道書而被排斥在經學的範圍之外。

從儒道會通的視野看,在儒學行將就木之際,道家思想便成為重新激活上層文化的重要資源,而“名教”(儒)與“自然”(道)之間的關係乃是中心議題。

《晉書·阮瞻傳》:“瞻見司徒王戎,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戎諮嗟良久,即命闢之。

”餘敦康評述道,“將無者,然而未遽然之辭,理智上不敢遽然言其同,情感上不願遽然言其異,意思是莫非是相同吧,以一種反問的語氣與人商榷,把難題的解答推給對方,而自己則是模稜兩可,含糊其辭,依違於同異二者之間,不作獨斷論的判定。

既使自己擺脫了邏輯困境的糾纏,也給人們進一步的探索留下了廣闊的迴旋餘地。

王戎對“將無同”這三個字表示極大的讚賞,說明他根據自己的探索經驗,深知此問題的難度,在開放複雜的心態上與阮瞻產生了共鳴。

”(《魏晉玄學史·序》)的確,“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並非一個容易解答的問題,甚至可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而玄學之歧出、分派均與此問題的複雜性有關。

根據對此問題解答的不同,學界一般將魏晉玄學分為三期:①正始玄學:曹魏的正始時代(240-248),何晏(約193-249)、王弼(226-249)最先提出名教與自然的問題,以“貴無”為立場,提出“名教本於自然”。

②竹林玄學:魏晉易代時期,嵇康(223-262)、阮籍(210-263)等所謂“竹林七賢”代表了名教與自然的正面衝突,以“越名教而任自然”表達了對政治的不服從。

③元康玄學:西晉統一以後,蔑視禮法、輕視世務風氣盛行於社會上層,名教與自然轉入調和的階段,裴頠(267-300)與郭象(252-312)主張“崇有”、“名教即自然”。

參考文獻: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餘敦康《魏晉玄學史》;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玄學論講義》;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重要文章有:陳寅恪《論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關係》;余英時《魏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名教思想與魏晉士風的演變》等。

(二)正始玄學何晏(約193-249),字平叔。

著有《論語集解》,另有佚篇《道論》《無名論》《無為論》(皆據張湛《列子注》引)。

王弼(226-249),字輔嗣。

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論語釋疑》。

1.以無為本有漢一代的自然哲學以“氣”(或“元氣”)的宇宙論為主,充填著陰陽、象數、感應的精緻結構,而何晏、王弼用“道”(或“無”)掃除之。

湯用彤先生指出,“夫玄學者,謂玄遠之學。

學貴玄遠,則略於具體事物而究心抽象原理。

論天道則不拘於構成質料(Cosmology),而進探本體存在(Ontology)。

”(《魏晉玄學論稿》,第21頁)雖然將“本-末”理解為“本體-現象”值得商榷,但畢竟何、王的自然哲學與漢代傳統之間具有理論形態的巨大差異。

何晏精研《老子》,曾提出“夫道者,唯無所有也”;“有之為有,恃無以生;事而為事,由無以成。

”(《列子·天瑞》注引《道論》)表達了對於“道”/“無”的關切。

王弼在《老子注》中對於“道”之為“無”的闡發則愈發精備。

1)“道”之“無”是“無形”、“無名”的意義,而非“缺失”、“空無”(恰恰相反,“道”之“無”是無所不備的)。

欲言無邪?而萬物由以成。

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

(《老子》十四章注)2)就日常語義而言,“無”當然是“有”的對立面;但是,《老子》中的“無”還具有一層特殊的意義:“無”超越了一切“有”,處在比“有”更高的層級。

這一點對於思想突破而言最為關鍵,因為“氣”(或“元氣”)主質料義,由“氣”之氤氳升降、感應神化而組成萬物,基本上是“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終究沒有升入形上之域。

凡動息皆靜,靜非對動者也。

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

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全無,是其本矣。

(《周易注》)3)以無為本,以有為末。

本,木之根本;末,樹之末梢。

籠統而言,“本”重要而“末”次要。

“本”是第一原因,可以一發中的、終結問題;“末”則是各種次要原因、表面現象,往往使人勞而無功。

“本”也是深埋地下、不易知覺的;而“末”則有目共睹、人所皆知。

“本”的確表達了比“末”更加深刻的一層,不過“本”與“末”不見得隱喻了“本體”與“現象”。

因為,在王弼詮釋《老子》的語境中,“無”與“有”本身具有十足的差異,而王弼引入“本末”概念,與其說是擴大這種差異,不如說是彌補這一巨大的裂隙。

“本”與“末”之間的關聯或許更加值得注意,例如“本”為“末”提供養料,這一點突出地體現在“崇本息末”的命題上,詳見下節論述。

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

(《老子》四十章注)4)“名教”本於“無為”。

“以無為本”的政治意蘊是:以自然為本,以名教為末。

從“本”與“末”之間的聯繫看,可知並非反對“名教”;從“本”與“末”的地位差異看,又的確貶低了“名教”;不過,“名教”自身的頹廢更何須需貶低,而貶低它其實也是通過某種方式保存和拯救它。

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義之正,非用義之所成也;禮敬之清,非用禮之所濟也。

……本在無為,母在無名。

捨本棄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偽亦必生。

(《老子》三十八章注)5)延續黃老學的思路,將“道”/“無”理解為“一”,提出“治眾者至寡”:萬物萬形,其歸一也。

何由致一,由於無也。

由無乃一,一可謂無。

(《老子》四十二章注)眾不能治眾,治眾者至寡。

(《周易略例·明彖》)2.崇本息末1)“崇本”(或“貴無”)是何、王思想的共同特徵;而王弼超出何晏的一招是“息末”。

僅“崇本”的危險在於“道”(“有”)與“物”(“無”)的絕對分裂,形上與形下斷作兩截。

所謂“息”,不是止息、停息的意思,而是生息、生長的意思,正如樹根(本)向枝椏(末)供給營養。

王弼將《老子》五千言概括為“崇本息末”。

餘敦康指出:“崇本息末”這個命題是“以無為本”的進一步的發展和具體的應用。

“以無為本”則是“崇本息末”的必要的理論前提。

如果不首先確立“無”為萬物之本的觀念,“崇本”便無從談起。

但是如果不充分探索無與有、本體與現象的各種關係,所謂“以無為本”便成了毫無內容的空疏貧乏的抽象。

(《魏晉玄學史》,第121頁)2)然而“有”與“無”之間畢竟存在矛盾,或者說這一矛盾始終內在於道家哲學中。

王弼的“崇本息末”一度縫合了“有”“無”,然而竹林玄學、元康玄學的登場意味著這一接線被掙斷。

“有”“無”之間的銜接困境,其實正是“崇本息末”的理論語境,然而“崇本息末”也無法完全解決這一困境:①第一,“無”始終不是一個可以正面回答的東西,或者說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似乎虛造出來的“無”,與流變不息的生活世界(“有”)似乎無大關聯。

這構成了裴頠、郭象“崇有”的理論動機。

②第二,餘敦康指出,儘管王弼作了極大的努力,採取有無互訓的方法,一方面強調“以無為本”,另一方面又強調“夫無不可以無明,必因於有”,以此來證明二者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實際上,有與無仍然分為兩截,只做到了外部的鬆散的聯結,而沒有達到內部緊密聯結的水平。

當他強調“以無為本”時,無高踞於有之上,與有判然有別;當他強調“夫無不可以無明,必因於有”時,有的哲學意義又提到極為重要的地位,與無截然不同。

(《魏晉玄學史》,第293頁)3)從名教與自然的關係看,“崇本息末”也具有調和儒墨的意義。

“崇本息末”意味著既保存自然(“本”),又保存名教(“末”),為原本衝突的二者設計了一種共存的方式。

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

”(《世說新語·文學》)有無儒言不言道不言言儒家聖人周孔只是不言“無”,未必反對“無”;恰恰相反,“儒聖所體本即道家所唱”(《魏晉玄學論稿》,第30頁)。

周孔所罕言之“性命天道”,恰正由老莊發明出來。

同樣的,老莊也未必反對儒家聖人所言的“有”,只是不願意重複囉嗦罷了。

是非之爭被化為言與不言之別;而實質的思想差異,則訴諸“道”/“無”的包容性加以解決。

這是否也構成了一種特殊的循環論證?3.得意忘象1)從從名教到名理。

范曄《後漢書·方術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雖弛張趨舍,時有未純,於刻情修容,依倚道藝以就其聲價,非所能通物方,弘時務也。

”名教的瓦解,推動諸子資源的重新啟用。

如魯勝為《墨辨》作注,仲長統為《尹文子》作注,一時名流如曹操、諸葛孔明、鍾會皆習形名法術之學。

特別是曹操提倡名理之學、名法之治,重新喚醒了對於名言問題的關注,“辨名析理”也成為玄學的談論方式。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魏晉南北朝史論叢》)2)從名理到無名(得意忘象)。

直接而言,王弼關於“言”“象”“意”的理論與《易傳》詮釋有關;但在更廣的意義上,“得意忘象”是從“辨名析理”的基礎上突破而來的。

“得意忘象”還有其它的說法,如“寄言出意”、“忘言尋其所況”、“善會其意”、“假言”。

這些說法圍繞“意”與“象”、“言”的相對而展開,前者無形而後者有形,因此“深契合於玄學之宗旨”,是玄學方法論。

湯用彤先生認為,“跡象本體之分,由於言意之辨。

依言意之辯,普遍推之,而使之謂一切論理之準量,則實為玄學家所發現之新眼光新方法”(《魏晉玄學論稿》,第21頁)。

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

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周易略例·明象》)“言,指卦辭,代表語言;象,指卦象,代表物象;意,指一卦的義理,代表事物的規律。

王弼認為,語言是表達物象的,物象是包涵義理的。

但語言不等於物象,物象不等於義理,所以要得到物象應該拋棄語言,要得到義理應該拋棄物象。

”(教研室,《中國哲學史》,第158頁)3)對於經學而言,“得意忘象”的理論意義(以及王弼解釋學的實踐意義)在於,經傳解釋的方法發生變化。

《老子指略》:“《老子》之文,欲辯而詰者,則失其旨也;欲名而責者,則違其義也。

”遊離於字句的束縛,為思想創造開闢了空場。

更於“章句”之外開出“通義”一途:魏晉註疏恆要言不煩,自抒己意。

書之大旨或備於序文,如郭象注《莊子》之序是也;學問之體要或具分述於‘品目義’(謂篇名下之解釋)中,張湛《列子》篇目之注是也。

二者均謂之‘通’,原在總論大義。

至若隨文作注,亦多擇其證成己意處會通其旨略,未必全合於文句。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第24頁)亦綿延構成了經學史上南北學風的差異:“北人學問淵綜廣博,南人學問清通簡要”;“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如牖中窺日”(《世說新語·文學》)。

4)另外,“得意忘象”也具有人格與美學的意義。

言是意的外殼,形是神是軀殼。

當“意-象”的形式從語言學延展到人學,便同構為“神-形”。

美學意義上“神形分殊”、“神的發現”正是在魏晉時期。

《世說新語》中放逸之人的異常舉動,大抵可以用“放浪形骸”形容;“形骸”丟棄之後,神情、神韻、神意便可以坦然地裸露在外。

4.聖人有情何晏以為聖人無喜怒哀樂,其論甚精,鍾會等述之,弼與不同,以為:“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

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

……”(何劭《王弼傳》)1)首先明確的問題背景是:“聖人”是周孔還是老莊。

儒家譜系中的“聖人”對世界深情款款,而道家的“聖人”(其實是“真人”)認為真實比感情更為重要。

在註釋《老》《莊》時,“聖人無情”是很自然合理的想法。

而王弼所提出的“聖人有情”,其動機很明顯在於照顧儒家,或者說綜合儒道。

2)其次,“神明”一詞當然和先秦時代相似,還存有體道的精神知覺意義(“通無”);但在王弼這裡生髮出性情論的具體意義。

所謂“體沖和”,是“制情”、“調情”的意義。

如孔子遇顏子而樂,喪顏子而哀,都是“發而皆中節”。

“有情”不要緊,情慾導向惡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聖人的“神明”可以很好地駕馭和控制“情”。

3)這一思路也被王弼表述為“性其情”。

“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

”(《周易注》)“性其情”的“性”用作動詞,是“用‘性’來控御”的意義。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相關文章 玄之又玄作為一個思想學術流派的道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道家文化的發展過程,也與河洛地區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老子的生平簡介通常,大家都把道家的源頭追溯到春秋後期的老子。

而老子,則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就連孔子都發出了“老子,其猶龍邪”的感慨 後世研究《道德經》的專家們始終認為“道”不可說、不可講。

認為“道”和大乘佛教如來藏中的“真如”,儒家理學思想的“理”一樣不是“實體”而是一種“理體”,是人大腦中對宇宙萬物的“本體”認識的一個“概念”,所以它不可說,一說就錯。

這種說法其實是受了魏晉玄學家何晏、王弼“道 (五代)董源,夏景山水圖軸,局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濾鏡效果,文圖無關“玄德”概念和理論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直接交涉於道家無為政治哲學和倫理學上的自然主義傾向。

西周以來盛稱“明德”,儒家自覺繼承了這一傳統,老子卻拈出了一個與之相反的“玄德”。

在老子看來,“玄德”具有比 原載趙建永:《珠輝玉映薪火相傳——湯用彤對馮契的學術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年7月7日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契(1915—1995)繼承湯用彤對“言意之辨”的研究,進行“轉識成智”的理論探索,創建起獨樹一幟的智慧學體系,從而成為當代中國哲學界最有原創性的 從人的自覺到形而上學——讀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王一丁/文魯迅曾評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文學史上首次出現的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這一自覺是以人的生命和思想的覺醒為底蘊的。

翻開湯用彤先生所著的《魏晉玄學論稿》,魏晉時期的人與思躍然紙上。

通讀本書,我感受到人的自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河上公注】欲為天下主也。

欲以有為治民。

我見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惡煩濁,人心惡 宋明理學(一)·周敦頤、張載(一)周敦頤周敦頤(1016-1073),字茂叔,號濂溪(濂學),著《太極圖說》,《通書》。

1.道學宗主兩宋道學有著森嚴的道統意識,周敦頤被譽為“道學宗主”,本身就是選擇與解釋的結果。

理解周敦頤的中心問題是:為什麼周敦頤會被視為道學的開端 魏晉名士多風流,可風流在哪?抽象的概念不好說透,可以通過一個案例先來了解。

在《晉書·王徽之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夜大雪,王徽之從夢中醒來。

看著潔白一片蒼茫之感,遂王徽之乾脆不再酣睡,而是置辦酒菜賞雪。

這還不夠,王徽之酒到興處,直接來回踱步朗誦《招隱》一詩。

王徽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們繼續講解漢字,和大家一起探尋筆畫間的邏輯,化繁為簡,領略漢字之美。

這一節我們學習“子”字。

子zǐ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並起來的樣子。

“子”是漢字的一個部首。

本義:嬰兒、兒女(古人稱子兼男女)、後指兒子或 魏晉玄學(二)·竹林、元康玄學(三)竹林玄學阮籍(210-263),字嗣宗。

早期作品有《通易論》、《樂論》;後期作品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通老論》,均收入《阮步兵集》。

嵇康(223-263),字叔夜。

著有《與山巨源絕交書》、《聲無哀樂論》、《自然好學論》、 “和光同塵”這個成語是根據《老子》中的語句整合而來,現在的釋義是“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

”該語句在其原文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中都出現過。

原句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但在兩章中的具體內涵又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是各有側重。

在此,我來談談我對“和 魏晉玄學(一)·正始玄學(一)玄學緒論漢末的名教(上層建築)與經學(意識形態)走向沒落,玄學應運而生。

“玄”初指“三玄”,分別是《周易》《老子》《莊子》。

《周易》雖立於學官,然有漢一代為象數易學籠罩;《老》《莊》則歸屬道書而被排斥在經學的範圍之外。

從儒道會通的視野看 我最早知道餘敦康先生的大名,應是始於大學時閱讀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中國哲學發展史》前兩三卷,而那時候我經常瀏覽的《哲學研究》上似乎不時會有餘敦康先生的文字。

說起來,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是關於王弼的貴無論,但是那時《何晏王弼玄學新探》還未面世,我主要還是依靠反覆體會湯用彤先 一“雪夜訪戴”堪稱即興的濫觴,是我一直喜歡的故事。

據《世說新語》:“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

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那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其歷史生命之悠長。

後學通過回溯、詮釋經典而推陳出新,應對現實問題,從而讓經典永葆活力與意義。

在解釋史中逐漸豐滿的經典,猶如一座不斷被“翻新”而始終佇立於當下的古廟。

無疑,《論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漢儒譽之為“五經之管轄,六藝之喉衿”,數百年後 我買第一本《周易本義》時,店員不肯賣我,認為我看不懂。

那時我才小學,費了些唇舌跟她講了一卦,才把書購得。

那時對《易》的感情,與一般入門者相同,就是占卜。

神秘呀,好奇呀,每天拿著竹籤當蓍草,卜來卜去,什麼都佔。

漸就覺得太繁瑣了,改用金錢卦,至於鳥卦、米卦則無興趣。

這才 編按本文以徐梵澄先生有關《道德經》的單行本註疏——《老子臆解》為焦點,輔以《孔學古微》、《玄理參同》及《陸王學述》等相關著述,抉微擇要,通過檢視考察其對《道德經》中某些關鍵字句和重要概念如“無為”“命與性”“無”“自然”等的闡發,試圖展現徐梵澄先生如何在同儕難以企及 關於“心”與“跡”城隍廟裡的一句老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有很多章節都在貫穿這句話的思想。

在古人眼中“無心”是一種修行的至高境界。

由“無心”帶來的善舉,是真正的善舉。

由“無心”帶來的罪惡,是可以原諒的,可以糾正的。

孔子的 老子:殘存在中國讀書人心底的帝王之夢(六)從學術上對老子評價最高,當屬同行、老太史公司馬談。

他的兒子小太史公司馬遷將他的《六家要旨》放在自己的自傳裡。

在對六家的評述中,關於道家的言辭最多。

司馬談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行動合乎無形之‘道’,使萬物豐足。

道家之術是依據 ——李開顏釋讀《道德經》之三十四我們已經就“無為而無不為”解讀了老子說的不能做(無為)的兩件事:毋智和有為。

勉強(不得已)可以做的兩件事:取天下和用兵。

應該去做(可為)三件事:治水、重積德和重實際取民心。

那麼對於統治者來說,應該具備哪些品德和才能呢?上次我們說了之一 Copyright©2021 /  用戶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