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淡蘭古道:一個夢想的開端 - 健行筆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好奇的我立馬追問下去,才知道這是清代時期,淡水廳往來噶瑪蘭廳的主要交通道路,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商道)。
向來愛看歷史劇、 ...
【山林】淡蘭古道:一個夢想的開端
陳國君
2018-12-23發表
2,958次點閱
收藏
分享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登山知識
作者為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局長(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淡蘭古道」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它其實是清代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台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
1800至1900年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地表上留下痕跡,歷史古道成為北台灣這璀璨百年的見證。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新北市修整淡蘭古道,並非單純只是想做登山步道。
除了引進觀光振興地方,讓聚落再興、產業再興、文化再興,以及蒐集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歷史場域的重建過程中,重新找尋台灣先民不畏艱難,向外拓墾的精神,希望讓現代人透過雙腳,去感受這些真正的「台灣價值」。
巧合中與淡蘭古道相遇第一次聽到淡蘭古道這個詞,是觀光局同仁在說明104年預算編列時提到「…以上這些步道,都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
「淡蘭?」、「古道?」好奇的我立馬追問下去,才知道這是清代時期,淡水廳往來噶瑪蘭廳的主要交通道路,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商道)。
向來愛看歷史劇、歷史小說的我,起了興趣,拜託同仁整理資料來一起分享。
除了因此認識了長期關心台灣步道發展的千里步道協會,也進一步聽到了這些步道的由來以及故事。
原來,整個淡蘭古道的發展,其實就是先民由西到東拓墾,以及台灣因為茶葉貿易與世界連結的過程。
不單只是路徑,裡面還有台灣先民冒險犯難、篳路藍縷、開拓未知的精神。
從吳沙入蘭、楊廷理平亂、馬偕傳教…,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成就了後來的寶島台灣。
「有那麼多故事、蘊含台灣先民精神的古道,何不包裝成旅遊行程來推廣呢?」這是我當年和同仁討論時的想法,但這想法一提出來,同事馬上就提醒我有很多得要面臨的挑戰:「台灣人的觀光,高度偏好用看的跟用吃的。
」「雖然說是古道,但其實沿路古蹟並不多,跟一般原始步道差異沒有很大。
」「台灣有登山、有郊山,但並沒有國外流行的長距離步道旅遊啊!」「距今相隔近200年,路線考據不容易。
」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但不管怎麼說,有這麼多故事的道路,載滿台灣先民墾荒的路徑與精神,無論身為政府官員或者單純是一個愛聽講古的歷史故事愛好者,都覺得這條道路好精彩、不應該被遺忘!應該要尋找一個適當的方式,去保存淡蘭古道,並且將它介紹給全世界。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有故事的淡蘭古道,是北台灣開發、與世界連結的文化路徑、商業路徑。
北路又稱官道,就是因應清代汛塘海防、楊廷理入蘭平亂修路、舖遞郵政發展而來的。
除了吳沙入蘭,最讓我印像深刻的是,原來跟楊廷理一起海陸進擊打海盜的,就是王得祿~就是我小時候看的閩南語連續劇「嘉慶君與王得祿」!中路又稱民道,是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
南路又稱茶道,是為了快速運送茶葉到大稻埕加工,被茶商走出來的。
而這些茶葉在1860年代在歐美熱銷,吸引許多洋商前來台灣,更是北台灣與世界連結的開始。
當我們決定開始做淡蘭古道,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故事,當然,這得從蒐集資料以及將路線定線開始。
光這個階段,就花了兩年的時間。
淡蘭古道不只是講「古」,也是讓大家走入大自然的「道」路線定線這件事情並不是在地圖上畫一畫那麼簡單。
既然是古道,我們就想儘量貼近百年之前的原始樣貌與路線。
但中間很多地方因為聚落興起以及道路建設,已經不可能百分之百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而我們又必須兼顧民眾親近山林的需求,需要訂出可及性高、安全、儘量避開車輛的步道路線。
再來是步道的施作,比起生態工法,新北市的登山步道更進一步,與民間NGO千里步道協會合作,推展「手作步道」。
就是以手工的方式維護步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與周遭自然景觀融入、減少對自然山徑、環境生態的干擾。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手作步道精神其實也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淡蘭古道精神。
修築步道或修復古道的過程中,大家一起學習傾聽森林、水流、地質的聲音,試著找出各條步道獨特的自然條件、人文歷史、工法智慧及社會脈絡,找出與生態和諧共存的路線與工法,保存山林原本的特色。
淡蘭古道,乃至於手作步道,讓台灣人親近山林的同時也保護了台灣山林。
台灣真正缺乏的是這種看見台灣之美的「道」我一向主張觀光要把人為的、硬體的、人工化的降到最低,並不是不蓋新的,而是不能以蓋新的為目的。
有需要蓋硬體時,儘量利用原來的、舊有的,連接本來的社會脈絡;但也許可以給他新的定位、定義、包裝、銷售,再度加值。
例如在淡蘭古道沿線,我們就打算利用既有的閒置空間,例如廢棄的警察宿舍、閒置的教室…等等。
就如同當年我們打造水金九一般,讓這些舊路、舊建築能再度發光發熱。
活用地方特色資源創造獨特價值,台灣的觀光不能再一窩蜂淡蘭古道光資料蒐集、路徑訂線等前期工作就從2015年做到2016年,而且未來還要再花三年多以上。
2015到2017這兩三年,剛好是台灣天空步道流行的時候。
天空步道一兩年即可啟用,加上經費很多來自中央補助,很多地方趨之若騖。
但速成的觀光,來的快去得也會快,難有長期的價值。
一座崗山之眼花掉一億三千萬,剪綵之後熱潮卻持續不到一年。
光是近3年台灣就增加了80座彩繪村、13座天空步道、4座玻璃教堂。
這類新設施往往是「空降」的,缺乏和在地脈絡的連結,沒有獨特性,感覺換個地方蓋也是可以;一窩蜂缺乏獨特性的投入,導致各地觀光景點相似度太高,觀光客沒有非來不可的理由。
我認為,速食、一窩蜂,正是台灣觀光發展的毒瘤。
與在地脈絡,包括歷史文化特色產業…等,做好的結合做觀光,就是要給人家一個非來不可的理由。
興辦觀光建設,也是要把握住原則,讓人感覺「換個地方蓋一樣的東西,也不會有同樣的味道。
」這個原則,我覺得就是與在地脈絡的連結。
觀光很難速成,觀光要有目標要有願景,要有短中長期的規劃,日積月累一段時間,不是熱潮過了就算了。
熱潮會過,要長久經營就是要提升地方資源的附加價值,而這些地方資源的「獨特性」以及「創意」就非常重要,需要有長期的規劃與投資。
台灣觀光景點投資重複性過高,旅遊人數自然出現疲軟,近年國人國內旅遊人數持續下滑也並不讓人意外。
旅遊體驗,感動才是唯一旅遊的體驗是整體的,不會只有看跟吃,重要的是要有感動。
旅遊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與味覺並行的整體感受;遊客不是只看景點,還可以聽故事,用心感受他體驗的每一個事物。
2006年我在桃園推兩蔣文化園區,為了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同仁花了一年蒐集資料,並且複製兩蔣及國光計畫文物擴大體驗,還納入了當地動植物生態,同時也提供了當年兩蔣的食物,就是希望大家能體驗那個年代的一切。
長距離步道旅遊~身心靈的體驗徒步的目的,並不是走到一個地點,而是開啟看待事物的新視角;而旅行的意義,就在那無可取代的對話過程裡,重新體驗,串起土地與生命的情感,得到向前進的力量。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距離步道旅行的確不是國人熟悉的旅遊型態,但是國外已經行之有年,無論日本熊野古道、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路、美國阿帕契山徑,都是很有名的例子。
新北市週邊山區有很多步道,多年來一直是民眾登山踏青的好夥伴。
一條又一條的古道就在那裡,單獨看只是很多條郊山步道,唯有透過系統串連整合,才能感受到歷史的層次與脈絡。
挑戰很多,不好做,代表門檻很高,別人不好跟進,這樣如果做成功,就會很稀有。
我們一直選擇走人煙稀少的道路。
這幾年來,當大家都在模仿台北跨年,我們創造了新北市歡樂耶誕城;當大家都在做天空步道,我們決定做百年山徑淡蘭古道。
不只走進淡蘭古道的空間與時間,也走進常民的生活我們想推廣淡蘭古道的長距離步道旅行,不只是想讓大家走進山林聽歷史故事,我們也希望大家走進淡蘭古道這地區的同時,也走進這裡的生活、地方文化、產業…。
我們一邊推廣淡蘭古道,一邊也要協助地方做一些整備工作,除了培養接待服務的能量,也希望大家形成共識,型塑自己的韻味,不要為觀光而去過度破壞當地的生活方式。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走進地方山村不只豐富了遊客的體驗,就地方政府立場,遊客進來就會帶來服務的需求,創造地方就業的機會,讓地方的年輕人有更多留在家鄉討生活的選擇。
以淡蘭古道散布的這些區域來說,並不適合工業或大規模的開發,淡蘭古道的帶來的健行者,是地方振興的最佳契機。
淡蘭古道與地方振興我們希望透過淡蘭山徑,讓產業再興、文化再興、聚落再興,推展長距離健行的步道旅遊體驗,透過古道串接,轉化沿途山村為旅遊服務據點,振興深坑、石碇、坪林、瑞芳、平溪、雙溪、貢寮七區地方產業與聚落發展。
淡蘭古道:台灣人一生必走、認識台灣的朝聖之路就我的觀察,對於一般人來說,未來旅遊的趨勢,會走向「有點遠又不會太遠」、「有點累又不會太累」、「有點熟悉但又有不同味道」的方向。
大家會越來越願意走更遠一點、更累一點、付出更多代價去獲得不一樣的新體驗。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旅遊是古代朝聖行為的延伸,現在被很多人當作人生里程碑的台灣新三鐵運動:登玉山,單車環島,泳渡日月潭,也是一種自我探索、自我肯定的旅程。
我們希望透過淡蘭古道,重現其場域精神,引領大家從空間跨度到時間,在台灣的山林裡行百年之路。
也許一天也許兩天甚至三天,淡蘭古道長距離步道旅遊,數十條路徑多重組合,全部走完朝聖,讓淡蘭古道成為台灣人一生必走、認識台灣的朝聖之路。
推淡蘭古道,等於同時要推新的旅遊場域以及新的旅遊型態,不只難度高,而且要花很多時間,無法急就章,得要花七八年以上才能有成果。
的確是慢,但我們完成時他將擁有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更重要的是,它將可以帶大家找回台灣先民冒險犯難、篳路藍縷、開拓未知的精神,讓台灣人透過雙腳,去感受這些真正的「台灣價值」。
雖然這些工作無法在自己手上完成,有點可惜。
但比起做得快,做得好、做得讓遊客有感動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政府推展觀光該有的態度。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讚
0
美呆惹
0
哈哈
0
哭哭
0
生氣
0
相關文章
【淡蘭古道北路】瑞芳至雙溪段單日踩...
【淡蘭古道北路】大里至瑞芳段二日踩...
【淡蘭古道北路】雙溪至大里段單日踩...
【淡蘭古道北路】石城至牡丹車站二日...
留言
上傳圖片
發送回覆
作者
陳國君
關注他
上傳圖片
發送回覆
取消回覆
上傳圖片
儲存編輯
取消編輯
延伸文章資訊
- 1淡蘭故事
淡蘭北路(官道) ... 許多史料記載淡蘭古道歷史時,常提到「土人白蘭」或「土著白蘭」經狩獵開拓的山路事蹟 ... 藉由茶葉的起源,我們可窺知淡蘭南路(茶道)的發展。
- 2重返淡蘭古道,拾遺里山百年台灣史
淡蘭古道共分北中南三路,各有不同自然風貌及文史意涵。北路官道的歷史最悠久,清領時期設噶瑪蘭廳後以平埔族部落通行路徑修築而成,用以傳遞公文及 ...
- 3淡蘭古道南路 - 輝哥的天空
此行程為淡蘭古道南路,總長約64K,以六張犁(麟光捷運站)為起點,經深坑、石碇、坪林,再到宜蘭礁溪。清領時期從官方消極緩議開闢的便道,經民間累積百年的茶葉經濟 ...
- 4淡蘭古道-北台灣百年步道|新北市觀光旅遊局
- 5淡蘭古道|消失的百年古道,四堵古道,值得作為歷史人文山林 ...
期間又因為功能性以及發展功能而分出了三條主要道路,經過瑞芳、雙溪、貢寮、汐止、平溪、石碇以及坪林等,大概可以分為淡蘭古道北路(標示為TK1)、淡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