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威权主义或威權(英語:authoritarianism),也称权威主義,是一种政體或意识形态。

奉行该主義的人认为政府應要求民眾絕對服從「政治上的权威」,並限制个人的思想跟 ... 威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極權主義。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政体基本形式(英语:Listofformsofgovernment) 权力基础(英语:FrenchandRaven'sbasesofpower) 民主政体多数人的权力 抽签民主政体 直接民主政体 自由民主政体 代议民主政体 社会民主政体 社会主义民主政体 其他民主政体 寡头政治少数人的权力 无体制政体 贵族制政体 劳工制政体(英语:Ergatocracy) 老人制政体 盗贼制政体 判官制政体 智主制政体 政党制政体 财阀制政体 军阀制政体 专家制政体 独裁政治一个人的权力 专制政体 独裁政体 军事独裁政体 僭主政体 无政府主义没有人的权力 无政府政体 自由人政体(英语:Freeassociation(Marxismandanarchism)) 无国家政体 权力思想 君主制对共和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君主专制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 委员会制政体 法家制度政体 议会共和政体 总统共和政体 半总统制政体 社会主义政体 威权制对自由制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无政府主义 殖民主义 共产主义 专制主义 分产主义 封建主义 社会主义 极权主义 部落主义(英语:Tribalism) 全球对本地地缘文化意识形态 公社 城邦 政府间组织 民族政府 世界政府 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全球主義 权利结构 单一主义 单一制 帝国制 封国制 从属主义 聯繫邦 属地 自治领 保护国 傀儡国 傀儡君主 卫星国 自治殖民地(英语:Self-governingcolony) 朝贡国 缓冲国 附庸國 副王领(英语:Viceroyalty) 联邦主义 邦联制 权力下放制 联邦制 超国家制(英语:Superstate) 超国家联盟 国家权力 小國 地域大国 中等強國 大国 超级大国 行政区划 政治主題頁查论编 威权主义或威權(英語:authoritarianism),也称权威主義,是一种政體或意识形态。

奉行该主義的人认为政府應要求民眾絕對服從「政治上的权威」,並限制个人的思想跟言論和行為自由,将權力集中於單一领袖或一小团体。

威权领导者不少是時常任意行使权力而不考虑或利用现有法律去扩大权力,公民也通常無法透過自由競爭的选举來替換之,或有限的选举但政府有很大的權力控制选举。

权力争夺与统治集团的自由競爭,是有限或不存在的。

廣義上來說,威權國家包括缺乏公民自由的國家,例如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或者在自由選舉後至少一次政府和反對派沒有權力交替的國家。

威权主义的概念與獨裁主義、极权主义、專制主義、威權性格(英语:Authoritarianpersonality)有差異。

[1] 目录 1特徵 1.1弱點 1.2威權政體中的憲政民主 1.3暴力 2定義與分類 3舉例 4参见 5参考文献 特徵[编辑] 弱點[编辑] 美國政治學家黎安友指出:由於合法性薄弱,對強制性的過度依賴,決策的過分集中以及個人權力凌駕於制度規範之上,威權主義制度固有地脆弱。

政治學家西奧多·韋斯特爾認為,由於對民眾或精英要求的反應不足,威權主義的政治體係可能會削弱,而威權主義傾向於通過施加更嚴格的控制而非適應來應對挑戰,這可能會損害合法性並使其瓦解。

威權政體中的憲政民主[编辑] 新加坡作為威權憲政主義國家的例子,常與混合政體聯繫起來。

新加坡有民主选举,反對派可以參與選舉,但反對派無法達致政權更替,傳媒宣傳受到限制,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亦通過不公平的選舉制度打擊反對派。

暴力[编辑] 2017年的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政變防範策略受到歷史相似的其他國家的嚴重影響。

2018年,《和平研究》雜誌的研究發現在政變企圖中倖存並通過清除異已和潛在競爭對手的領導人的任期可能更長。

2019年,《衝突管理與和平科學》研究發現,個人專政比其他獨裁政權更可能防範政變;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個人獨裁的特徵是機構薄弱,支持基礎狹窄,缺乏統一的意識形態以及與統治者的非正式聯繫。

根據2019年的一项研究,個人專政比其他形式的專政更具壓制性。

定義與分類[编辑] 参见政體類型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從古代的君主專制到極權主義政體,都可以被稱為威權主義,而從一些專於研究納粹的人認為,同期的法西斯義大利、日本軍國主義以及中華民國訓政時期,都缺乏像納粹般完整的極權主義本質,但又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一定都是威權主義政體。

而且日本和意大利當時仍然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所以可見其可變性和模糊性。

非極權的威权主义也異於极权主义,因为威权政府通常没有高度发展的指导意識形態,在社会组织方面多元化,並且缺乏动員全國的力量[2]。

舉例[编辑] 威權主義沒有明確精確的定義,但通常以許多指標來衡量威權程度,如自由之家的年度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英语:FreedomintheWorld)。

自2014、15年起,不少學者及政治評論員均指出,香港政府正邁向威權主義[3],表徵包括:否定三權分立的存在,而堅稱香港是行政主導;放棄沿用多年的「積極不干預」政策[4];以至對反對派的大舉圍捕及起訴等等[5]。

参见[编辑] 政治主题 极权主义 被治者的同意 審查制度 強迫失蹤 红色恐怖 红卫兵 劳改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 米爾格倫的權威服從實驗 新聞自由掠奪者 獨裁政體 暴政據點 一黨獨大制 專政、軍事獨裁 混合政體 民主指數、自由指數 民主與獨裁指數 参考文献[编辑] ^獨裁主義;權威主義authoritarianism.雙語詞彙資料庫學術名詞資訊網辭書資訊網.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2014-10-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Authoritarianism.EncyclopædiaBritannica.大英線上英文版.2013[2014-10-0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9).authoritarianism,principleofblindsubmissiontoauthority,asopposedtoindividualfreedomofthoughtandaction.Ingovernment,authoritarianismdenotesanypoliticalsystemthatconcentratespowerinthehandsofaleaderorasmallelitethatisnotconstitutionallyresponsibletothebodyofthepeople.Authoritarianleadersoftenexercisepowerarbitrarilyandwithoutregardtoexistingbodiesoflaw,andtheyusuallycannotbereplacedbycitizenschoosingfreelyamongvariouscompetitorsinelections.Thefreedomtocreateoppositionpoliticalpartiesorotheralternativepoliticalgroupingswithwhichtocompeteforpowerwiththerulinggroupiseitherlimitedornonexistentinauthoritarianregimes.  ^林泉忠.香港政體的威權主義化.明報月刊.2017-07[2022-02-0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袁彌昌.香港正在擺脫還是邁向威權新自由主義?.灼見名家.2021-05-21[2022-02-0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沙磊.中國人大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香港.BBC.2021-03-13[2022-02-07].(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威权&oldid=71002867” 分类:​威权主义主义政体社會學術語隐藏分类:​含有英語的條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Буряад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окшень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Эрзянь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TiếngViệt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