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小米考古「刷新」中華文明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興隆窪文化石磨盤和當地生產的小米
作者:屈婷
新證據顯示,世界範圍內黍(Panicum miliaceum)和粟(Setaria italica)兩種小米都起源於中國北部,後對外傳播,在史前時期便已到達歐洲和印度。
20日,考古專家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舉辦的第三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會議上指出,這一史前考古實證將有助於釐清中華文明農業起源和傳承發展的路徑。
興隆溝遺址獲得炭化穀物標本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本世紀初,敖漢旗境內的興隆溝遺址發掘出距今約8000年的粟和黍碳化顆粒。
近十年來,中國、美國和英國學者合作開展了一個涉及多學科的研究項目,探索小米的起源和傳播路線。
據項目中方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趙志軍介紹,研究顯示,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小米已經成為當地先民日常食用的穀物;在不晚於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時代,小米成為中國北方人的口糧。
有趣的是,隨著世界各地陸續發現與中國相關的早期農作物粟和黍,小米這種世界農作系統中的「次要」農作物,轉而成為理解農業史的重要因素。
敖漢史前粟、黍籽粒的發現和測年,對「7000年前西亞是黍的起源地」一說產生了「顛覆性的革新」。
興隆溝遺址航拍圖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考古所科研處處長、敖漢史前考古研究基地主任劉國祥說,距今7600年到8000年間,小米已經從中國北方,沿著古代草原通道,傳播到了歐洲。
趙志軍說,研究顯示,小米的傳播路線主要有兩條:黍一路向西傳播,從中亞地區持續傳播到高加索地區和歐洲;另一方面,粟則從中國北方向南傳播,最遲在距今4000年時便於泰國和印度的遺址中被發現。
塞北小城敖漢以史前考古遺址眾多聞名,出土了紅山玉豬龍、整身陶塑人像等大量舉世聞名的珍貴文物。
但敖漢「十年九旱」,至今依然是國家級貧困縣。
得益於「世界小米之鄉」的考古學發現,當地農業產業有了巨大轉機,種植面積達到88萬畝,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201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敖漢旱作農業系統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敖漢當地農民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旱作模式。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供圖
「這正是考古研究對當今社會影響的一個好的示範。
」劉國祥認為,小米在世界範圍內的種植範圍趨於縮減,但敖漢的小米種植延綿8000年,至今仍在穩步提升,對於全球視野下的作物基因多樣性保護有著積極意義。
英國劍橋大學科技考古學教授馬丁·瓊斯長期從事小米起源研究。
當他發現當地農民依然用古老方法保存種子,難掩興奮之情。
「小米馴化過程至今仍未結束,在未來,小米依然與人類一路相隨。
」
在20日召開的第三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會議上,小米(穀子)研究院揭牌成立。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會議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敖漢旗人民政府、中國農業大學等主辦。
在今年的大會上,小米(穀子)研究院揭牌成立,進一步深入研究農業起源、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現代農業開發。
(完)
來源:中國網事
專家:內蒙古敖漢地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中新社內蒙古敖漢旗9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敖漢地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敖漢史前考古研究基地主任劉國祥20日說。第三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國際會...
敖漢史前考古:人類種植小米起源於何時?
2014-10-23 09:03:00人類食用小米始於何時?耕種農具的進化途徑是什麼?農業社會時期,古人的宗教信仰何時從實物信仰轉變為圖騰信仰? 在我國北方,人們喜歡食用小米的習俗延續至今,但是...
人類的每一餐,都是一部世界史
2003年,考古工作人員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境內的興隆窪遺址發現了1500餘粒碳化黍粟的標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經有關專家鑑定,這些碳化黍粟距今約8000年,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7...
考古成果助推文博發展新局面
敖漢旗位於內蒙古赤峰東南部,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總面積8300平方公里。全旗境內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密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期在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