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內蒙古敖漢地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社內蒙古敖漢旗9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敖漢地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敖漢史前考古研究基地主任劉國祥20日說。

第三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國際會議20日在內蒙古敖漢旗舉辦。

劉國祥以《敖漢史前考古成果推動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為題發表演講。

他表示,敖漢史前考古成果顯著,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近50年的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建立起西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至早期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年代序列和譜系關係,其中以敖漢旗境內遺址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就有四種,分別為小河西文化(距今約8500年)、興隆窪文化(距今8200-7200年)、趙寶溝文化(距今7000-64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5000-4000年)。

劉國祥從敖漢地區是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地、是中華玉文化的起源地、是中華龍文化的起源地、是中華祖先崇拜的發端地四個方面得出結論:「敖漢地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他介紹,在敖漢興隆溝遺址的科學考古發掘中,通過浮選法,考古人員獲得了經過人工栽培的粟、黍的籽粒,證實了這一時期旱作農業系統已經形成。

此後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在首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國際會議上,敖漢被認定為「世界小米之鄉」。

同時,敖漢興隆窪遺址出土距今約8000年的玉器,將中國雕琢和使用玉器的歷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中期,成為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玉器。

趙寶溝文化小山遺址的尊形陶器上發現有刻劃完整的鹿、豬、鳥三種形象,其中豬的頭部形象是中國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豬首龍形象。

在興隆溝遺址發現一尊迄今所知形體最大且完整復原的紅山文化整身陶人,應為紅山文化晚期先民供奉、祭祀的男性祖先形象。

「敖漢旗境內分布有500餘處紅山文化遺址,是整個紅山文化分布區內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應為紅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劉國祥說,這對推動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以敖漢旱作農業系統成功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例,敖漢旗在史前考古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及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走在了前沿,可稱其為「敖漢模式」。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成果助推文博發展新局面

敖漢旗位於內蒙古赤峰東南部,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總面積8300平方公里。全旗境內史前文化遺址分布密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期在敖漢...

人類的每一餐,都是一部世界史

2003年,考古工作人員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境內的興隆窪遺址發現了1500餘粒碳化黍粟的標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經有關專家鑑定,這些碳化黍粟距今約8000年,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穀子早27...

紅山文化——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蘇秉琦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文明之所以獨具特色、豐富多彩、連綿不斷,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在數千年來始終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都與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關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