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資治通鑑》的作者,宋代政治家司馬光是如此評價洛陽的。

洛陽,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

自然,洛陽博物館不可不去,作為地市級的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的頂尖實力無可置疑,這裡的精美文物其實比很多省博物館都要強。

info:洛陽博物館新館位於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洛陽博物館新館藏品數量為40餘萬件,集收藏、研究、展覽於一身。

洛陽博物館現在是新館,在隋唐城遺址公園的北面。

那麼,我精選出了洛陽博物館的幾件最好的國之重器,請一一來觀賞

1. 乳釘紋銅爵

horus評價:最早的青銅酒器,二里頭文化的標誌,中國第一爵

時代:夏

尺寸:高22.5厘米,長31.5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這件乳釘紋銅爵,前有長「流」,後有尖「尾」,流口上有一對傘形短柱,腹部束腰,平底,下有細而高的三足。

長流和尖尾的造型,主要為了使它平衡,有了長流,重心不穩,於是加一個尖尾,達到平衡,又對稱美觀。

銅爵整體造型舒展空靈,如同凌空飛翔的鳥雀,反映了作器匠師的聰明巧思。

它的器身一側附有稱之為鋬的把手,而另一側裝飾有五顆乳釘紋。

乳釘紋銅爵由此而得名。

乳釘紋是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也是青銅器上的最早紋飾。

「爵」這個名字聽起來十分雅致,真有令人聽其名而即知其高貴的感覺,是奴隸主貴族舉行宴飲時使用的酒具。

作為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自然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具有「明貴賤,別尊卑」的作用。

銅爵的使用年代,盛行於商朝,延續至西周早期,這以後就消失了。

早期的爵製作比較淳樸,器身不加紋飾,即或有也很簡明,胎壁也比較薄,三足較纖細,表面留有范鑄痕跡。

隨著青銅器的發展,爵的製作與其他器物一樣,也越來越精緻。

這件乳釘紋銅爵,器型精巧玲瓏,簡練樸素,置身於千百件精美絕倫的商周青銅器中,顯得貌不驚人的,然而,它卻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酒器,在文物界享有「中國第一爵」的美譽。

它常常作為我國最早的青銅珍品出國參加各種文物展覽,是一件彌足珍貴的國寶文物。

2. 方格紋銅鼎

horus評價:最早的青銅鼎,二里頭夏代珍品,華夏第一鼎

時代:夏代

尺寸:高20、口徑15.3厘米,底徑10厘米

出土地點: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

鼎是中國古代文化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成語當中的「鼎立天下」、「定鼎中原」,都代表著政權的更替和建立。

三代時期,鼎是用來烹煮肉食和盛放肉食的鍋子,在奴隸社會,只有身份高貴的貴族才能食肉。

所以在古代,鼎是青銅器中地位最高、身份最重的代表。

這件青銅器於1987年在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鼎,號稱「華夏第一鼎」,堪稱國之重寶。

這件鼎收口、圓腹、平底、錐狀三足,沿上鑄二環形立耳,腹飾不規整的方格紋。

該鼎合抱模鑄風格,端莊規整,但略顯稚拙粗糙,紋飾圖案具象樸素。

3. 玉戈

horus評價:關鍵在於大

時代:商代

尺寸:長48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市洛寧縣陳吳鄉西寨子村出土

古人將石之美者稱之為玉,通過石器時代先人們對石質工具的製作,發現這些溫潤的美石玲瓏剔透,更將它賦予了通達神明的作用,「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璧、琮皆是由玉製成,用來祭祀天地的。

我們看到的玉戈是商周流行的一種兵器,把柄部分有圓孔,是綁在棍子上使用的,雖然和現在的匕首相似,但是使用方法卻並不相同。

以玉為戈始見於二里頭文化,其後流行於商、周兩代。

由於玉石本身質地堅脆,無法將玉戈用於實戰搏擊,且大量出土的玉戈無使用痕跡,所以商周時期的玉戈應是一種禮儀器。

這件玉戈形制也見於四川金沙遺址和三星堆遺址,應該是中原文化同周邊地區交流的結果。

4. 母鼓銅方罍

horus評價:花紋如此之精美

時代:商

尺寸:高50厘米、肩寬33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北窯西周貴族墓、

罍是用以盛酒的器物,這件方罍由蓋、腹兩部分構成,蓋子成四面起坡的屋頂狀,內有銘文「母鼓」,據考證是商代母氏族與鼓國通婚的物證。

肩部兩側有附耳及環,紋飾分三層,襯底的是雲雷文,雲雷文上裝飾有獸面紋、蕉葉文、夔龍紋等,腹部前後還裝飾有高浮雕的獸頭。

這件方罍是商代晚期的器物但出土在洛陽東郊的西周貴族墓地,應該是西周貴族在參與滅商時的一件戰利品。

商代晚期青銅方罍目前發現的數量較為有限,尤其像這件母鼓方罍鑄造精湛、紋飾繁複、器形碩大更是不可多得,這件方罍不失為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銅珍寶。

5.獸面紋銅方鼎

horus評價:可稱是最美的饕餮紋,神物

時代:西周

尺寸:36厘米、長33厘米、口寬25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北窯龐家溝西周墓

這件方鼎直腹,立耳,柱足,腹部正中和腿的上部鑄有粗眉大眼的饕餮紋,四角和每面正中都有突出的扉棱。

在裝飾技法上,它採用了淺浮雕和高浮雕的交相使用;它通體以細緻的雲雷紋做陪襯,更顯示出了饕餮紋的獰厲之美。

站在它的面前,一種不可動搖的情勢使人油然而生。

您看它那粗壯的四柱足,似乎任何力量都無法將它推倒。

特別是它腹部那醒目的浮雕饕餮,巨眼凝視,闊口怒張,那誇張的雙目,在青銅色澤的襯托下平添了一種清冷沉寂的神秘感,仿佛在靜止狀態中積聚著無限緊張的力量,一瞬間就要迸發出兇猛的咆哮。

這件極力表現猙獰恐怖的饕餮紋方鼎仿佛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遙遠的充滿宗教氣息的年代,在那祭祀煙火繚繞的宗廟裡,鐘聲鏘鏘,鼓聲隆隆.象徵國家王權的九鼎依次排列,從而達到天地人神間的溝通,讓人得到上天和先祖的保佑。

饕餮紋銅鼎以其「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的崇高氣勢,展現著那個如火烈烈的時代精神和擁有者的王者之尊。

西周時期方鼎較為罕見,往往高等級貴族才可以擁有,目前出土的西周方鼎數量很少,洛陽博物館藏的這件西周獸面紋鼎不僅體形較大而且紋飾極為精美,是西周青銅鼎的傑出代表。

6. 叔牝銅方彝

horus評價:形狀和樣式均為完美

時代:西周

尺寸:高32.6厘米、口長23.5厘米、寬19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小李村西周墓出土

叔牝方彝出土於洛陽一個高等級西周貴族墓葬中,紋飾精美,造型古樸。

分為器蓋和器身兩部分,器蓋為四面起坡的屋頂,器身為長方形、鼓腹,整個器物裝飾有雲雷紋、獸面紋、鳳鳥紋及扉棱等,器身帶明顯的弧度,是西周早中期青銅器珍品。

這件青銅器的得名與蓋、身內壁相同的12字銘文有關,銘文為:「叔牝賜貝於王姒,用作寶尊彝。

」據文史大家郭沫若先生考證,這件器物應在周武王、成王時期,叔牝為周文王之子、武王及周公之弟成叔武,王姒指的是周文王之妃太姒,但後世學者從器形、銘文書寫方式及人物稱呼等方面綜合判斷,這件器物應該在西周中期,因此叔牝及王姒的具體身份尚待考證,銘文也只能譯為「西周王室成員叔牝從母親王姒那裡得到了一些賞賜的錢,為了表示對母親的感謝,所以用這筆錢鑄造了這件青銅器以示紀念。

這種腹部帶有弧度的方彝極為罕見,目前也僅存陝西出土的折方彝、洛陽出土的令方彝和榮子方彝及叔牝方彝4件,遺憾的是令方彝和榮子方彝流失海外,分別收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和芝加哥美術館,國內僅有折方彝和這件叔牝方彝,極為珍貴,因此,無論是銘文所承載的歷史信息還是凝重華美的造型,還是珍惜程度,叔牝方彝都堪稱珍貴無比的青銅珍寶。

7. 錯金銀銅鼎

horus評價:圖案如此美麗,讓人嘖嘖稱奇

時代:戰國

尺寸:高16.5厘米

出土地點:洛陽市西工區小屯村窖藏出土

這件青銅鼎蓋、身相扣,形成獨特的扁圓球形。

它鼓腹、三蹄足;鼎口上方鑄有兩隻方形附耳,兩耳之間有少見的中空上翹的短管流;在鼎蓋正中的銜鈕旁,鑄有一對栩栩如生的鎏金蟾蜍。

這件青銅鼎以金銀作為裝飾。

戰國中期以後,鎏金、錯金銀等工藝廣泛流行。

其中,錯金銀工藝是指,首先在鑄造青銅器時,表面留下凹槽,然後在凹槽內嵌入金銀絲片,捶打牢固;再用厝石打磨,使器物的表面光滑平整,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青銅和金銀紋飾的色澤交相輝映,映襯出瑰麗的圖案,以此圖案的裝飾效果。

這件錯金銀銅鼎以它獨特小巧的造型,精美華麗的裝飾手法,呈現出與前代青銅器全然不同的面貌,與有著獰厲之美的殷商青銅器相比,它的精巧,它的華麗帶給我們清新活潑,生機勃勃的時代氣息,那流動的雲、那飽滿的花,無不顯得氣韻生動、華美自然。

這件錯金銀銅鼎紋飾圖案對稱工整,嵌金銀對稱和諧,裝飾華麗,造型玲瓏獨特,堪稱戰國時期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一批國之重器將在香港拍賣

青銅器好像今年開始是個大熱,不僅之前小四介紹過在兩個月前紐約亞洲藝術周中,日本藤田美術館的幾件青銅器都已高價成交後,在4月初的香港春拍上也有青銅器的專場。如今在香港大唐國際的中國高古藝術專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