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珍閣》國之重器青銅器鑑賞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田告方鼎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15.6cm,寬15cm,重1.68kg
陝西寶雞出土,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鼎長方體,方口唇,雙立耳,直壁,四柱足。
有蓋,蓋扁平,上有一環形鈕。
口下飾獸面紋,腹上有三排乳釘紋,排列成「凹」形,足飾三角雲紋。
蓋與器有對銘,各2行6字:田告作 母辛尊。
銘文記田告為其母辛做祭器。
豕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40cm,全長72cm
1981年出土於湖南省湘潭縣,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商代晚期,中國青銅手工業興盛,鑄造了各種各樣的犧尊,其中的豕尊,風格別致,別具一格。
此尊的前、後肘部各有直徑約
1.4厘米的圓管孔,橫穿器身,該孔可能是用來貫穿繩索以便於扛抬之用的。
器物外觀上逼真,有栩栩如生之感。
器身呈巧立姿勢,整體比例關係與細部結構精確,面比較長,兩顆猿牙露在外面,具有很強的寫實性,追求形似。
周身紋飾複雜多變,又和諧統一。
其頭部施雲狀紋;四肢為倒立的紋,以雲雷紋為底;頸部、腹部則是面積較大的鱗甲紋。
各種紋飾的變化與配合,處理得恰到好處。
以豕為尊,在中國青銅犧尊中是相當罕見,特別是這紋飾精美、形象逼真的富有裝飾性的豕尊。
象尊
高65cm,長96cm
湖南醴陵縣獅形山出土,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是商代鳥獸青銅器中一件造型、紋飾構成最具匠心的立體造型器物。
也是是現存動物形尊中最大的一件。
全器為象形,上揚的鼻為中空的流,流口是一組虎、鳥組合,鼻下有一蛇紋;象額有渦狀蟠虺紋一對;耳正面為雲雷紋,背飾鳳紋;器表飾龍紋、獸面紋。
缺蓋,根據同類器推斷,蓋鈕可能也為象。
虎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35.7cm
共兩件,出土於湖南省安化、寧鄉交界,後來都流入國外,一件藏於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館,一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
虎食人卣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
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立意奇特。
虎以後足及尾支撐身體,同時構成卣的三足。
虎前爪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
一雙赤足踏於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兩端有獸首,樑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
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蓋面飾卷尾夔紋,也以雷紋襯底,與器體一致。
虎兩耳豎起,牙齒甚鋒利。
該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綠銹,它和許多出土於湖南的商代後期的青銅器一樣,紋飾繁縟,以人獸為主題,表現怪異的思想。
青銅頭盔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高26.5cm,最大徑23.0cm
河南省安陽西北岡1004號大墓出土。
許多殷代武士之青銅頭盔,正面飾以不同的饕餮圖案,兩側耳部各有凸出之圓形,常以中為蟠龍的冏紋飾之,盔頂有一圓管,似有羽毛之類的裝飾。
本件裝飾為雙卷角的饕餮紋,眼、鼻、耳及角都相當凸出。
窄流平底爵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紀-前13世紀)
通高14.5cm,流至尾長19.5cm
1974年河南新鄭出土。
盛酒器,其流窄長,尾尖,有加厚的唇邊,流尾有一對小柱,長束腰,淺鼓腹,平底,下有三稜錐狀足,一側有鋬,半圓形帶鏤孔,腹壁較薄,質樸無紋。
這是我國現知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二里頭期的典型器。
此爵與河南偃師二里頭第三、四期遺存所出銅爵十分相似,具有明顯早期銅爵特徵,是目前二里頭之外發現的唯一的早期銅爵。
在二里頭遺址第三、四期遺存中先後發現了十多個束腰平底爵,形態大體分兩個亞種:其一為粗矮型、二是細長型,這兩種銅爵都與同時期的陶爵相近似。
二里頭第三四期遺存的文化面貌接近於鄭州二里崗下層文化。
放射性碳素的測定結果也表明,二里頭三期遺存的絕對年限距今是3210+90(公元前1245+90)年,樹輪校正年代範圍為公元前1590—公元前1300年,正在商早期的紀年範圍內。
從目前的考古資料看,中國早期青銅文化出現偏晚是不爭的事實。
河南最早的幾處冶銅遺蹟絕對年代都在距今4000年前後,還未發現成型的器物。
偃師二里頭和新鄭出土的早商青銅器的重要意義在於:為探索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七世紀年之間的青銅文化面貌和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起源找到了一個堅實的立足點。
司母辛四足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36cm,通長46.5cm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盛酒器,器身奇特,前部似牛呈立獸狀,頭上有捲曲的犄角,中脊至尾為卷龍紋,後部呈鳥狀,足為兩蹄兩爪,尾部有獸首形扳。
通體飾細膩精緻的紋飾,蓋內與器身內均有「司母辛」三字銘文。
婦好銅偶方彝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60cm,口長69.2cm,口寬17.5cm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一名出眾的政治活動家和軍事家。
據甲骨文材料記載,婦好曾頻繁地參與祭祀,主持王室的盛大祭祀典禮;多次率領軍隊出征,最多達一萬三千人,征伐與商作對的土方、羌人、巴方等方國,並取得了勝利,被譽為商代第一女將。
1976年發掘的殷墟婦好墓,是目前所見第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員墓葬。
墓內有殉人16具,殉狗6隻,隨葬器物1928件。
婦好墓宛如一座地下寶藏,向世人展現了殷商時期的王家氣派。
方彝是商王朝晚期的一種特殊酒器。
該方彝器身橫長兩倍於縱長,猶如兩個方彝之組合,故郭沫若先生稱之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絕無僅有的罕見器形。
器身兩長邊口沿各有七個缺口,是專為放置酒斗設計的。
器蓋呈四面斜坡狀,斜脊線及坡面中線上均鑄出扉棱,極似商代宮殿之「四阿」式屋頂,有正脊與垂脊。
器口前後各有七個方形和尖形槽,頗像房子的屋椽出梁頭七枚,反映出當時的屋檐多探出梁頭硬挑,前沿所出梁頭為大半圓形,後檐所出者為尖形,類似後世斗拱的雛形。
蓋脊有二鈕,便於啟合彝蓋。
偶方彝裝飾豪華大方,通體以雲雷紋做襯地,以浮雕枝法表現了獸面、鴟鶚
、夔龍、大象等動物形象。
偶方彝氣勢磅礴,威武雄壯。
器底銘「婦好」二字,表明此器為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所作。
婦好鴞尊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前11世紀)
通高45.9cm,口長16.4cm
盛酒器,形體呈貓頭鷹狀,昂首、圓目、寬喙、小 耳、高冠,雙翅併攏,雙足與垂尾共為三點支撐,後頸有口,上有蓋,內壁鑄「婦好」二字銘文。
背有獸首弓形鋬。
器身滿布縟麗的紋飾,造型典雅凝重,為商器之精品。
獸面乳釘紋銅方鼎
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紀-前13世紀)
通高87cm,口長67cm,口寬61cm
1974年河南鄭州張砦南街出土。
該鼎為多范分鑄而成。
口呈長方形,上立二次鑄成的拱形立耳一對,深腹,腹壁微內斂,平底,下有四個上粗下細的空柱形足,器身四面和四隅各鑄單線獸面紋一組。
每面兩側與下部飾乳釘紋,足上部各飾獸面紋。
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大型銅方鼎,是研究商代前期青銅冶鑄的寶貴資料。
春秋遊鍾
年代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出土時間、地點 1975年出土於莒南縣大店鎮。
.
打擊樂器。
九件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遞減。
長方形鼻紐。
篆帶飾變形蟠螭紋,鼓面飾獸面紋。
篆帶上下及兩篆間各有渦紋鍾乳突起,每區三層九枚,正背四區共36枚。
正面鉦間和銑部鑄陰文七十字,內有「莒叔之仲子平自作鑄其游鍾」字樣。
這套編鐘形制輕巧,研究者認為它是莒國國君田獵郊遊的專用娛樂樂器。
西周堇臨簋
這件西周堇臨簋,器圓形,侈口,大腹,雙耳,圈足。
雙耳上飾獸頭,耳身飾鳥頭,長珥上雕鳥尾及足,腹前後各飾一大獸面紋,口及圈足各有一帶漩渦紋,間以變體夔龍紋,中間有一凸雕獸面紋。
器內底鑄銘文1行8 ...
這件西周堇臨簋,器圓形,侈口,大腹,雙耳,圈足。
雙耳上飾獸頭,耳身飾鳥頭,長珥上雕鳥尾及足,腹前後各飾一大獸面紋,口及圈足各有一帶漩渦紋,間以變體夔龍紋,中間有一凸雕獸面紋。
器內底鑄銘文1行8字:
堇臨作父乙寶尊彝
堇臨是占有這件銅器的主人,堇臨作這件銅器是為祭父乙。
堇臨簋腹部獸面紋簡潔洗鍊,簋耳卻十分複雜,生動的圓雕極為罕見。
這是一個雙耳簋,在隆起的腹部上用大獸面紋來作裝飾。
頸部和圈足也都有一道紋帶,用變體夔龍紋和渦紋相同,頸部中間還加飾浮雕犧首。
此簋的耳部裝飾十分突出,圓形的耳上部雕鑄獸頭,雙角聳立,突出的上唇下露出2顆銳利的長牙。
耳的大部又雕刻出一隻鳥,鳥頭抵在犧首的顏下,突出的鳥嘴向下彎曲,鳥身和兩翼略作弧形,鳥尾與器相合,在耳下方的長方形垂珥上,則刻出鳥足和羽毛。
簋是食具,相當於現代的「飯碗」。
從外觀上觀察「飯碗」,這件器物經過酸洗、去銹和打磨加工,顯見是出自「熟坑」的傳世品,即未經過正式的發掘,而是由偶然的機會出土的。
它的年代是根據器型、花紋的裝飾風格與周初已知銅簋極為相近,從而確定的。
這件周初銅簋的鑄造風格,非常的簡潔,舍掉了複雜的繁飾,格調明快,添增了諸多世俗的氣質。
此器物把手的鑄作是與同類器物不同的。
仔細看來,匠人有心地把裝飾圖雕,安排在器柄把手的下折處,龍首裝飾紋可以橫向伸展,鼻、眼、方角畢集,一副閉目惺忪的臥態;而羽毛,鳥嘴可辨的欲飛的不明鳥,似乎背負著龍首振翅欲動。
這樣精巧的場景是極少見到的。
祭祀是當時的「國之大事」,每日必行。
見於銘文的制器者「堇臨」是商代遺民,出於崇敬之心,鑄作此器用以祭祀死去的先父「父乙」。
並鑄文為念。
青銅國寶子仲姜盤
盤承水器。
用於盥洗,商周時代宴饗用之,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禮記·內則》曾記載「進盥,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盥卒授巾」。
沃盥之時盤匜 或盉),相需為用,即用匜 或盉)澆水在手上,以盤承接棄水。
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盉盤相配,西周晚期至春秋戰國則多流行匜盤相配。
上海博物館古代青銅館展廳里陳列著一件春秋早期 公元前770年 7世紀上半葉
子仲姜盤。
此盤口徑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
它形體較大,器質厚重,整器風格質樸渾厚,口折沿,淺腹,圈足,圈足下置三隻立體爬行猛虎,老虎身體側面與圈足邊緣相接。
盤壁兩側設有一對寬厚的附耳高聳,其外側裝飾有雲紋。
盤的前後各攀有一條立體曲折角龍,龍頭聳出盤沿,曲體卷尾,攀緣於盤腹之外壁,作探水狀;腹壁裝飾著變形獸體紋。
龍身躬背曲體,好似於躍入盤內水中。
盤內底所鑄水生動物紋飾總共分四周,盤的中心是一羽長有頭冠的雄性水禽,自此向外擴展,第一周為浮雕的兩隻青蛙與兩隻烏龜;第二周為四尾立體的小魚;第三周為4隻頭上無冠的雌性立體水鳥,間以浮雕之青蛙和烏龜;第四周是浮雕的小魚與立體的3隻青蛙相互間隔。
盤中所鑄動物造型生動、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最具特色之處在於,所有立體的小動物均能於原地作360度轉動。
此種藝術裝飾法是從前青銅器中絕無僅有的,不僅令造型單調的古青銅盤充滿了活躍的情趣與生氣,而且在青銅器鑄造技藝上,也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創造,此盤雖然使用分鑄技術,可是要在盤底層中嵌進這批動物極其微小之底軸,並且還要垂直保證不被卡住,讓每隻動物在平面作360度旋轉,在合范澆灌銅液的時候,盤與軸的接觸之處僅能容納一層非常薄的泥料,在銅液高溫澆鑄時令泥料不會脫落,而且使盤底又不會滲漏,此種高難度的鑄造技藝,在此盤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子仲姜盤盤內能夠在平面旋轉的小動物平均長度只有6.5厘米,對於春秋早期青銅器鑄造技術的進步提供了重要實物例證。
這件精美的青銅盤銘文書體工整,文字精鍊簡要,並且有許多用語用韻異常精妙。
整篇銘文是學術價值極高的史料,此盤紋飾精美,造型典雅,鑄工精良,在現今無數商周青銅器中無一能媲美,可見其是多麼彌足珍貴。
青銅成王方鼎
青銅器中的鼎,為古代炊器。
鼎,最早為陶製品,距今約有五、六千年歷史。
陶鼎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非常普通的多用途炊具。
青銅鼎是從廣泛使用的陶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它的形制又因時代的演變而演變。
大體說商代早期多為圓腹尖足。
商代後期尖足鼎逐漸減少,圓腹柱足鼎居多,鬲鼎逐漸多了起來。
鬲鼎也稱為分檔鼎,是鬲和鼎的結合體,上部為鼎,下腹為鬲。
從商代開始鼎上鑄有各式各樣的神秘紋樣,如饕餮紋、夔紋、蟬紋、象紋等,多呈獸面紋,紋飾變化非常巧妙。
中晚期後器物內部漸鑄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由一個動物象徵代表某位王公大臣的「族徽」。
後來出現了一個字的「族徽」和二個字的人名、署記等,漸至有了3個字以上,最後發展到40個字以上的簡單記事等銘文。
青銅鼎,在古代有著其他的作用。
據傳說,黃帝時曾鑄造了三個大銅鼎,《史記·封禪書》中:「黃帝作寶鼎三,象徵天、地、人。
」
青銅鼎代表了王權,也代表了統治階級的等級制度———「貴賤有等,上下有別」的等級名分制度。
「藏禮於器」,青銅鼎作為重要的禮器也成為了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緬懷先祖功績。
古代人相信靈魂不死,貴族死後用鼎來隨葬。
青銅鼎的作用,在商周奴隸制社會最為明顯,春秋後衰落,逐漸失去了它的作用。
鼎的流行時間較長,從商代早期便開始出現,形式多樣,有方鼎、圓鼎、扁足鼎等。
西周早期的青銅器成王方鼎為傳世品(見圖)。
器通高28.5厘米,口長18.1厘米。
淺腹柱足式。
器口沿為方唇折沿,兩窄沿上分別飾有立耳,立耳分別雕塑成伏砒狀。
器主體為長方槽形,腹淺,內壁上飾有銘文「成王尊」三字。
腹下有四柱足,柱足細而長。
腹部沿下飾有鳥紋帶,下飾乳釘紋框,五行排列,上兩行中部空缺,中填有直紋,下三行齊整。
中間飾有扉棱將乳釘分隔開。
器腹四面與四角各飾扉棱,八道扉棱形成四方對稱。
足上部飾有卷角獸面及短扉棱,下飾有一道弦紋。
銘文「成王尊」並非為西周時成王所製作,按西周金文之慣例,此應為祭祀成王之器,大概鑄於周康王時期。
偶方彝
商朝時期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60厘米、口長69.2厘米、口寬17.5厘米、重7l千克銅方彝始見於商代,器形為四方直壁,也有長方形的,下部有方圈足,上部有屋頂形蓋,蓋上有鈕,器體有直腹、曲腹、腹旁帶耳的。
個別器物形似兩彝聯成一體,口呈長方形,稱「偶方彝」。
這件偶方彝的器蓋似屋頂,兩端有對稱的短柱鈕,長邊各有7個方形蓋和7個尖形蓋,正好和器身的槽口吻合。
器蓋與器身裝飾饕餮紋、夔紋、鳥紋、三角形紋等,商代後期和西周早期,方彝的形制有所變化,淺縮頸,腹微鼓。
有的器物上還鑄有銘文。
宋 銅甗
宋銅甗,彭州市青銅器窖藏出土,彭州市博物館藏,通高76.7厘米,甑口徑52.8厘米,鬲腰徑24.4厘米。
整體分為上面的甑部和下面的鬲部,可以拆分。
甑直口,方唇,兩方形附耳;直腹,下部內收。
鬲束腰,三袋形足中空成凹槽形;襠部以上有三個雲朵狀環形耳。
口沿下飾一周變形雲紋,耳部外側飾水波紋。
甑腹部紋飾分為四層,分別飾方形十字斜線雷紋,螺旋狀乳釘紋及12組變形鳳鳥紋。
腰部飾一周變形雲紋。
三足上部皆有一半圓形紋飾帶,正中是一個類似牛頭的獸面紋,周邊襯地紋為雲紋,中間為圓形雲雷紋。
甑是商周時期流行的炊煮器,用來將穀物蒸熟。
宋代古器圖錄中收錄的為數不少,但以前在仿古銅器中還沒有見過這種器類。
本器體形龐大,顯然不用於日常陳設,而是祭祀用器;但它已經喪失了實用功能,完全成了一件「擺設」。
在末代著錄的銅器中,與本器最為接近的是呂大臨《考古圖》卷二收錄的「圓篆」,它可能就是本器仿照的「母本」。
但本器的紋飾與「圓篆」全然不同,獸面紋、鳥紋、雲雷紋等是將青銅器紋樣加以改造而成,乳釘紋雖多,但在這類器物上從未出現過,顯然是從其他器類移植而來的。
刖形方鼎
西周晚期。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博物館藏 通高19厘米,口徑9.7-12.7厘米。
1985年內蒙古寧城小黑石溝出土,器分上下兩層,上層腹橢方形,口下沿飾雙手夔龍紋,兩側有方形附耳,四角鑄伏龍。
下層為爐膛,四足為鷹嘴獸,正面有扇可啟開的方形門,右門鑄一裸體刖刑、奴隸形象,左門為虎頭形,兩側有窗戶狀通風孔,後面鑄竊曲紋鏤孔,膛底有五個圓形通風口,亦可漏灰。
整體設計精巧、實用。
工地挖出青銅器疑為戰國青銅鼎專家稱價格行情猛增
青銅器是用紅銅、錫、鉛的合金鑄造而成,也是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它不僅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還具有陳設欣賞價值。青銅器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紀的夏朝,就已經能生產很複雜的青銅器,如酒器爵、食器...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資治通鑑》的作者,宋代政治家司馬光是如此評價洛陽的。洛陽,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洛陽博物館...
國之重器,探訪中國國家博物館之青銅盛宴
青銅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發明。它是紅銅和錫、鉛的合金,也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青銅時代。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
商周時期青銅文物鑑賞:工藝真是太贊了!
把尊舉爵念商周商晚至東周戰國是我國青銅器的鼎盛時期,東漢以後逐漸勢微。到宋代仿古之風陡起,但鼎彝之器其型其紋都早已脫型於三代吉金,眾人收藏之心銳減,其市價不及一二,無甚聊意。三代青銅傳世甚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