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65 年,考古學家們在發掘湖北汀陵(今荊州市荊州區)的一座古楚墓時,發現了兩把珍貴的寶劍:其中一把便是傳說中的『』天下第一劍」 ― 越王勾踐劍。

此劍通長」 . 7 厘米,寬 4 . 6 厘米.柄長 8 . 4 庫米,重 875 克。

gll 身雕刻著黑色菱形花紋,正面有「越王鴻淺(勾踐),自作用劍」八個鳥篆銘文,專家正是通過對這八字的解讀,才確定了此劍的「身份」。

勾踐劍的出土令考占學家興奮不已,但隨之而來的也有諸多疑團。

這把青銅寶劍為何在沉睡了兩千多年後未見絲毫銹斑,而且還鋒利無比?它千年不銹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另外,越王勾踐的寶劍為何會出現在楚墓中呢?越五勾踐劍重見天日之後,在學術界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對寶劍千年不銹的原因頗為關注。

剛開始有些人認為,古代工匠們對勾踐劍的表面採用過硫化處理的工藝。

但是這種說法很快便被推翻了。

因為將青銅劍硫化過後,會形成一種叫硫化銅的物質.硫化銅結構不穩定,人們在用劍時,很容易使劍身觸碰到其他東西,硫化銅很容易就被磨掉了。

既然如此,用此方法來保護寶劍足不太可能的。

一些專家在對勾踐劍的成分和其出土的墓地進行研究後,對此問題做出了以下兩種解釋。

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是此劍的主要成分是銅,而銅是一種不活躍的金屬,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也就不會生鏽;第二個原因也是最為主要的因素,這與勾踐劍所埋藏的特殊環境有關。

勾踐劍出土前.被放在一座墓棺外的槨室內.槨室周圍是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膏泥填塞的.白膏泥緻密性好,使墓室幾乎成廠一個密閉的真空。

另外,該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地下水基木呈中性)浸泡,幾乎完全與外界隔絕。

我們知道,在完全隔絕械氣的情況下,金屬就不會被氧化,所以即使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水中,鐵都不易生鏽,更別說不活躍的銅了 。

為了證明勾踐劍的不銹之謎是由它所埋藏的環境所致,專家們還列舉出了幾條證據。

第一,勾踐劍出土後就被放在囊盒(專門存放文物的器共 》 中妥善保管,但是在出上後還不到半個世紀,該劍的劍身就不如剛出上時那麼明亮了。

這說明,目前這麼好的保管條件也不如它埋在地下時的條件好。

第二.當時與勾踐劍一起出土的還有一把青銅劍,但是它卻沒有勾踐劍明亮。

後來查明,雖然此劍與勾踐劍同放在一個墓棺的掉室內,不過它所處環境的密封度卻不如勾踐劍好。

第三, 1983年,在江陵馬山楚墓出土了一件與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

由於該墓地的保存情況不好,夫差矛在出上時銹得幾乎不成樣子了,表面布滿了綠色的銹斑。

寶劍埋於地下兩千多年為何還鋒利無比,輕輕一划就能將 20 層白紙劃破?迷團等待時間來解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勾踐青銅劍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國寶級的青銅劍,銅劍的主人就是因「臥薪嘗膽」的故事而家喻戶曉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踐。青銅製造,春秋時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墓出...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是什麼?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

揭秘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之謎

1965年,考古人員在湖北荊州,發掘了一個有著2400年歷史的楚國古墓,古墓主人的屍首旁,躺著一把莫出鞘的寶劍,當考古人員將寶劍拔出劍鞘時,在挖掘現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把2400年前的青銅劍,...

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

中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銅與錫的兩元合金,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秘密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在場文物工作者回憶,一名開採隊員一不留神就將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試其鋒芒,稍一用力,便將16層白紙劃破。此劍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