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通論】第六章 戰國秦漢考古(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章綜述

本期主要是兩漢時期考古學內容整理(考通第七章)。

兩漢時期是物質文化繁榮發展的黃金期,各地考古學文化面貌十分豐富。

複習時既要有宏觀思維,也要能夠對這一時期的重點內容(考古學分期城址墓葬文化藝術等)有具體認識。

命題方向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皆有。

建議結合《戰國秦漢考古》(查瑞珍)、《漢代畫像石通論》(王建中)、《先秦兩漢鐵器的考古學研究》(白雲翔)、《考古學概論》(欒豐實)等相關學術著作學習。

本期梳理

Ⅰ、漢代青銅冶煉

由於鐵器、漆器的大量生產,漢代青銅工具已退居次要位置。

銅器在人們生活中也不占重要位置,但民間日用器皿和小件用具、皇家及貴族所用的奢侈品、裝飾品和廟中的祭器、兵器特別是錢幣都需要大量銅來鑄造。

漢代繼承了先秦時期的冶銅技術,並在一些舊銅礦上繼續開發。

一、漢代銅器類型和特徵

銅戰國時期相比,漢代青銅器的種類器型等都發生以一定的變化。

1、西漢銅器脫離了古拙、厚重的作風,比戰國銅器更顯靈便輕巧

適於實際生活的需要,生活用器多樣化,而紋飾也相當簡單樸素,多為素麵鋪首弦紋,銘文少而短

2、在生活用器趨向簡樸的同時,貴族用器則流行鎏金及金銀、玻璃、寶石之類的鑲嵌花紋的工藝裝飾。

3、西漢前期的金屬細工工藝,種類同戰國相似。

後期鎏金更為普遍。

相比之下,錯金銀和鑲嵌器物發現不多。

4、東漢時日用器皿仍以素麵為主,裝飾工藝中鎏金仍然盛行,各地都出現造型獨特的藝術珍品。

二、青銅燈具

在戰國時期已經很較為流行,且形制多樣。

漢代是我國燈具發展的輝煌時期,不但發現的數量多,燈的樣式多,在製作水平上充分考慮了裝飾環保等方面的因素,遠遠超出了戰國燈具的水平。

長信宮燈:漢代一種帶有煙道的工具。

作宮女跪坐持燈形,宮女體中空,以扶持燈罩的右臂為煙道,左手持燈座,圓形燈盤可以轉動。

調節燈火的大小和照明方向,中心有燭纖、燈座、燈盤、燈罩和宮女的頭可以拆合。

使用時,燈煙通過宮女的右臂進入盛水的體內,達到保持室內空氣清潔的目的。

可見煙道等是一種環保燈型。

長信宮燈也是代表了漢代青銅燈具製作的最高水平。

Ⅱ、兩漢銅鏡分期

一、西漢前期

這一時期銅鏡的形制和紋飾保留著戰國時的作風,流行帶有地紋的蟠螭紋鏡

有些鏡上開始出現一些銘文,甚至有些蟠螭紋鏡在花紋上出現了所謂的「博局鏡」紋樣。

二、西漢中期(銅鏡的性質等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1、鏡緣一般都為平緣,斷面不再弧形內凹。

2、三弦紋的橋形小鈕消失,在一度流行伏獸鈕、蛙鈕和連峰狀鈕之後,普遍流行半球狀鈕。

3、地紋消失。

4、花紋嚴格對稱於鏡的圓形的中心,有的可勻稱的劃分為四區。

5、銘文增多。

有的其為主要裝飾。

這一時期的銅鏡種類先後有:草葉紋鏡、星雲紋鏡、四螭鏡、重圈紋鏡、日光鏡、昭明鏡。

三、西漢後期

此時期的銅鏡有四螭鏡、重圈紋鏡、日光鏡、昭明鏡等。

花紋規整而整潔,銘文加長,鏡鈕普遍為半球形。

四、王莽時期

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種新的博局鏡,並且大量流行,一直流行到東漢前期乃至中期。

其花紋除鏡鈕外的博局紋外,還有四神圖像和十二時文字。

銅鏡銘文中開始出現紀年。

五、東漢中後期

流行獸首鏡、夔鳳鏡、盤龍鏡、雙頭龍鳳紋鏡,都是以圖案化的動物為花紋裝飾。

長江流域還出現了神獸鏡和畫像鏡。

東漢時期銅鏡的銘文有長短兩類。

短銘有的僅四個字,長銘有的多為七字句。

有紀年銘文的銅鏡增多。

花紋的設計多對稱於鏡面的圓心。

到東漢後期出現了對稱於鏡面直徑的銅鏡。

Ⅲ、漢代冶鐵業

一、漢武帝在全國範圍內實行鹽鐵官營,在重要產鐵地置鐵官進行管理。

沁陽下河灣冶鐵遺址是我國所見最大的冶鐵遺址(戰國中期開始);鐵生溝遺址再現了漢代從開礦、冶鐵到鑄造成器的全過程。

從中可以了解到漢代冶鐵鑄造的技術成就。

二、炒鋼是鑄鐵退火脫碳的進一步發展,它已脫離了鑄鐵熱處理的範圍,成為生鐵鑄鋼的一項新技術。

三、漢代疊鑄技術是對小型器件進行批量生產的簡便鑄法,代表了漢代鑄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由於漢代錢幣大量生產,疊鑄技術日漸成熟並得以普遍應用。

疊鑄技術步驟:

金屬樣模→泥模→澆築模盒→范片(子范)→疊合→塗泥 →澆築→破范取器

Ⅳ、西漢長安城

中國西漢都城遺址,位於現在西安市的西北郊,漢高祖五年(BC202)置長安縣,在秦興樂宮基礎上建長樂宮,七年建未央宮,同年從櫟陽遷都長安,惠帝元年至五年(BC194-BC190)修築長城。

武帝時建桂宮,北宮,明光宮,並於城西外側建建章宮,於城南擴充秦以來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廣建離宮別館。

西漢200多年間,長安城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東西方「絲綢之路」的起點。

長安城面積36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著名大都市,西漢末年毀於戰火。

一、城市布局:

城平面近方形,四面夯土城牆,四面城牆各有門3。

城市8條主要大街長度不一,在縱橫道路構成的長方形、方形界城內,分布著宮殿、東市西市以及閭里建築。

宮殿集中於城市中部和南部,東市、西市工商業區在城的西北角,東北角是一般居民區,這種布局改進了戰國時大小城相套舊制,把宮殿區、工商業區和居民區同置於一城之中,開創了後世都城建築格局。

二、出土遺址:

城內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

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

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

未央宮位於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城。

桂宮位於未央宮北邊靠近城西城,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

西城外建章宮遺址保存有北闕、鳳闕、太液池等夯土台基。

武庫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

城內還發現作坊遺址。

三、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豐富,以陶質磚瓦建材數量最多,還有鐵、銅、石器、金屬貨幣等。

在未央宮西北邊的一座工官官署建築遺址內,出土了3萬片刻字骨簽,內容大多是各地工官向中央政府「供進之器」的記錄,是研究西漢經濟官制等方面最具權威性檔案資料。

Ⅴ、東漢洛陽城

東漢都城洛陽在進洛陽城東15公里,邙山之南,洛河之濱,是漢至魏晉時期的重要城址。

作為城池,洛陽城始建於西周,春秋和秦代兩次大規模擴建,形成了東漢洛陽城的規模。

城平面呈方形,文獻記載有城門12座,城內面積9.5公里。

城內大街相互交叉,分城24段。

洛陽城內主體建築為南宮北宮

南宮在西漢時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光武定都洛陽,住南宮卻非殿。

北宮為漢明帝時所建,根據街道和南宮的位置,推定北宮就在洛陽城內北半部中心,北宮呈長方形,較南宮大。

德陽殿是東漢時最雄偉建築。

與西漢長安相似,兩宮占據很大的面積,不同的是洛陽二宮不是東西並列,而是呈南北(前後)布置

城東北隅有太倉武庫等,城西北有濯龍園。

雍門和上西門之間有金市,金市是洛陽城市最重要的工商業區。

其餘空處有布置居民的里坊等。

洛陽城南郊有南市,東郊有馬市。

而城南太學和禮制建築是城外的最重要設施。

城南出平城門是靈台、明堂、辟雍和太學遺址。

註:明堂為天子之廟,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覲的地方,位於靈台之東。

辟雍是封建統治階級「行禮樂,宣德化」的地方,位於明堂之東。

東漢洛陽城

Ⅵ、漢代墓葬制度

漢代墓葬有帝陵諸侯王墓、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墓。

墓葬的結構類型有豎穴木槨墓土坑墓土洞墓崖洞墓磚室墓石室墓等(黃腸題湊墓空心磚墓畫像墓是其中的特殊類型)

西漢是木槨墓走向消亡磚室墓開始流行的時期,漢代以後磚室墓成為我國古代墓葬的主流形勢。

建材上發生的變化有利於家族合葬墓的營造,也便於使墓葬結構模仿生人居室的形式,而這些最終都是由人們喪葬觀念的變化帶來的。

西漢早期墓同戰國墓聯繫較多,中期以後變化較大,家族墓地逐漸興起,並且厚葬成風,隨葬品中大量使用設計生產、生活各方面的陶質模型明器、動物和人物偶俑造型成為漢代墓葬的一大特色,這正是漢代人喪葬觀念發生變化後墓葬的另一種表示。

漢代玉斂葬俗

一、玉塞(九竅塞):九種不同形狀玉器填塞遮羞死者九竅,防止精氣外泄。

二、玉覆面(幎目):按五官形狀製成多塊帶孔玉片,排列於五官之上,始於戰國,可能是玉衣前身。

三、玉衣:發現於西漢時期,專門為皇室貴族、諸侯王製作的葬玉。

用若干帶孔的小玉片按人體外形編綴而成,外觀似真人。

以金絲編綴的為金縷玉衣,又有銀縷、銅縷、絲縷玉衣,金縷玉衣最為珍貴。

西漢以金縷為多,東漢多見銀縷、銅縷。

洛陽燒溝漢墓:西漢和東漢時期的墓地,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的洛陽市。

公元前2世紀末-公元3世紀初。

燒溝漢墓是一處自西漢中期延續至東漢晚期的大型墓葬群,現已發掘漢代墓葬223座,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銅錢、銅鏡、青銅禮器、金銀器、陶器、鐵器等隨葬品。

考古工作者根據這些出土物對漢墓進行了分期,劃分為6期。

第一期屬西漢武帝時期,第二期屬昭帝時期,第三期屬宣帝至新莽時期,第四期為東漢早期,第五期為東漢中期,第六期為東漢晚期。

燒溝漢墓的發現,為中原地區的漢墓建立了基本可靠地年代學標尺。

Ⅶ、西漢帝陵布局特點

一、方形封土

除文帝霸陵以山為陵外,其餘都有高大的人工夯築的覆斗形墳丘。

二、方形陵園

都有夯土圍牆圍城的方形陵園,邊長400米左右,封土居於陵園的正中。

圍牆四邊正中各有一門,門外立雙闕,整個陵園陵丘為中心呈十字對稱布局。

三、后妃墓居東

一般帝陵在西,後陵在東,為異墳合葬。

四、寢廟制度

寢殿設於陵園中近處,包括寢殿和便殿兩組建築,都是供奉皇帝生前所用衣冠並定時進行各種祭祀場所。

各陵有廟,大都距陵園較遠不與寢殿在一處,並各有名號,是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陪陵制度

漢沿秦制有陪陵制度,陪葬墓在帝陵東邊或東北邊。

六、叢葬俑坑

漢陵皆有埋葬各種人物俑和動物俑以及車馬、生活用器等的叢葬坑。

代表

帝王生前的政府機構以及設施等。

七、陵邑制

從長陵開始,漢陵附近設有陵邑,政府強遷部分地方豪強至陵邑以實關中,是他們宗族親黨分離,消弱他們的勢力,已達到「弱枝」的目的。

是一項鞏固政權的重要措施。

東漢帝陵布局特點:

(以洛陽為都,11帝陵在洛都附近,與西漢帝相比,發生較大變化)

一、南北兩個陵區

東漢帝陵分兩個兆域,北兆域在邙山,南兆域在洛河以南。

二、圓形封土

變覆斗形墳丘,作平面圓形、外觀呈饅頭性的低矮的封土。

三、磚(石)築墓室

改四條羨道的豎穴木槨墓為磚(石)墓,以黃腸題湊形式。

四、后妃同塋異墳而葬

各陵都有陪葬墓。

五、陪葬制度

西漢帝陵封土內外複雜的外藏系統,東漢時期已不再使用。

六、寢廟制度

自明帝開始廢止一帝一廟制度,而是把歷代神主匯集到一個祖廟之中,實行同堂室的供奉辦法,從此陵寢制度和宗廟制度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Ⅷ、漢諸侯王陵墓

漢代諸侯王墓室主要分為四種。

一、木槨墓

繼承了商周來來的傳統,在長方形豎穴土坑內用木板搭築槨室,一般有斜坡式或階梯式墓,但西漢早已沒有嚴格棺槨制度。

二、黃腸題湊墓(北京大堡台漢墓)

黃腸題湊墓是木槨墓中的特殊形式,它要比普通的木槨墓的規格高。

墓主是諸侯王或諸侯王級的高級貴族。

題湊即指以黃芯的短柏木木枋頂端向內壘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與最近的棺壁垂直,題湊內另有木槨。

在缺少柏木的地方也有用楠木的,楠木枋的斷頭中心塗黃,人為製造黃腸以像柏木。

墓前所見10餘座黃腸題湊墓皆為西漢諸侯王和列侯級別墓,又以西漢早、中期為多。

東漢有仿黃腸題湊的石條題湊墓,可以說是題湊墓沒落階段出現的變種。

從地獄分布上看,題湊墓不見於長江以南地區。

三、崖洞墓(徐州北洞山漢墓,河北滿城漢墓)

崖洞墓是漢代依山為陵,鑿石為藏的一種墓葬形式。

崖洞墓是在石山中開鑿墓室,地下空間的布置比較自由,不拘一格,最大限度的象徵和模仿了地上生活的內容。

適合合家而葬,族墓等。

崖洞墓是西漢諸侯王墓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主要集中於黃淮之間的東部地區。

四、石室墓(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

石室墓以石塊砌築墓室,漢代諸侯王墓中只有豎穴岩坑石砌墓一種,主要分布於江蘇、廣東等地。

漢代畫像石墓的分布及特徵

主要集中在四個區域。

一、魯南、蘇北、皖北地區

該地區出土畫像石最多,尤以山東為最。

該區西漢晚期至東漢初期使用石室和磚石混合畫像墓,畫像技術除使用陰線刻,還出現剔地淺浮雕,畫像題材豐富,主要生活內容與神話故事為主。

東漢晚期是畫像石墓的興盛期,各種雕刻技法全面應用。

二、河南南陽、鄂北區

以南陽發現畫像石為最多。

西漢中晚期畫像只刻於墓門門柱和門扉上,內容主要是樓閣、門闕、門吏等,雕刻技法以陰線刻與凹面刻為主。

東漢早中期,畫像石內更為豐富,線條流暢,內容主要有車騎出行、墓主生活、歷史故事等。

畫像塗彩現象依舊存在,雕刻技法為淺浮。

東漢晚期,總體呈衰落之勢,畫像石墓發展已進尾聲。

三、四川地區,以成都、重慶地區為中心

畫像石出土的範圍基本上處於四川盆地,均屬東漢晚期,畫像磚與畫像石並存,內容以歷史故事及生活題材為主,雕刻技法以淺浮雕為主。

四、陝北、晉西北地區

均為東漢中晚期,畫像多刻於墓門,少數嵌於墓頂與室內。

所有畫像根據不同對象和部位施以不同色彩。

由於當地盛產砂岩,以紅色砂岩為畫像石材是該區漢畫像石的一大特色。

秦漢貨幣

秦半兩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秦半兩」奠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造型。

「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漢代五銖錢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

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五銖錢奠定了中國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

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

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故名。

「銖」是古代一種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許昌博物館珍藏漢鏡 解讀漢代銅鏡的四個時期

中國銅鏡的發展 戰國鏡、漢鏡和唐鏡三個高峰,其中漢鏡承前啟後,存在品種最繁,發現數量也最多,乃是銅鏡研究的重中之重,歷來成為研究和收藏的基點。 【一 西漢早期】 西漢早期是戰國鏡與漢鏡的交替時期...

漢代青銅鏡最新成交市場價格簡直逆天!

青銅鏡是一種古老的由青銅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藝品。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鏡,是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直徑6厘米,厚0.3厘米,鏡面有光澤,鏡背中央有一個橋形鈕,未施紋飾。據史...

漢代銅鏡目前存世數量 漢代銅鏡為什麼價值高

漢代銅鏡:除了持續沿用戰國鏡外,最盛行的銅鏡 有:蟠螭紋鏡、蟠虺紋鏡、章草紋鏡、星雲鏡、雲雷連弧紋鏡、鳥獸紋規則鏡、重列式神獸鏡、連弧紋銘文鏡、重圈銘文鏡、四乳禽獸紋鏡、多乳禽獸紋鏡、變形四葉鏡...

漢代人為何喜歡厚葬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

中國古代大漢帝國衰敗一個重要原因是厚葬?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