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君著《骨刻文》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版連載二十二(附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海骨刻文

周原骨刻文

山大第一:劉鳳君與骨刻文

姚榕華 趙鵬

劉鳳君,字龍朋,號神通居士,1952年出生於山東省蒙陰縣。

197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山東大學任教。

主要從事考古學、美術史和古文字教學研究與書法創作研究。

劉鳳君教授現任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骨刻文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鳳君教授是學界公認的美術考古學理論體系創建第一人,骨刻文的發現者和骨刻文學理論框架的奠基者,崇山石祖林的發現者和研究者,濟南四門塔佛頭像回歸的文化使者,「青州風格」佛像提出者。

2002年被中國文物報社評為中國文博考古百位名家之一。

2004年被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西山服務局聘為中國當代書畫名家。

他發現的骨刻文,被認為是「繼100多年前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對中國文字發展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他已獨立出版《中國古代陶瓷藝術》、《考古學與雕塑藝術史研究》、《美術考古學導論》、《山東佛像藝術》、《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考古中的雕塑藝術》和《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與人合著《黃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主編《四門塔阿閦佛與山東佛像藝術研究》和《美術考古學100問》等學術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部分學術論文已被翻譯成英、日、韓等文字發表。

一、劉鳳君教授發現骨刻文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山東省境內濰坊至濟南一帶和關中地區以及內蒙古赤峰地區古文化遺址經常出土刻劃文字的骨頭和刻字的石器、玉器、陶器和陶片等,以骨頭為多,約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多數是當地農民翻土時挖出的。

自上世紀末開始,一些文物愛好者開始收藏這些文物。

考古工作者在田野考古發掘和調查時也有所遇,但都沒引起學術界重視。

2002年濟南四門塔佛頭像回歸後,劉鳳君教授開始啟動「中國早期文字與書法藝術」的專題研究,開始搜集考古發現和民間收藏的零星資料。

他發現甲骨文至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陶器符號之間相隔1000多年的時間還是一個空白期,這個時期應該是陶器符號後新產生的一種符號或文字,並且它應該還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尋找這個時期的符號或文字就成了劉教授專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2005年春天劉鳳君教授在濟南看到一塊上面刻著花紋的小骨頭,當時他肯定說:「這是史前的一塊骨頭,上面刻劃的應該是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國早期的文字。

」劉教授的發現和認識在社會上產生了一些影響。

2007年他又發現和鑑定了昌樂縣收藏的一批骨刻文,當時他進一步確認並公開宣布這是「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屬東夷文字,是中國早期的圖畫象形文字。

它和安陽殷墟占卜甲骨文不同,沒有占卜痕跡,是一批記事文字」。

許多媒體公開報導了劉教授的發現和鑑定結論。

劉鳳君教授之所以肯定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他的主要根據是:一、這批刻劃的字符很多,應該是一種文字記事現象;二、這些刻劃多數象人物、動物和植物的圖象形符號,「書畫同源」在這裡得到了很好解釋;三、這些刻劃符號的布局和結構有規律可尋,有些偏旁多次出現;四、有許多骨刻文成行刻字,有的幾個字,有的十幾個字,也有的甚至達到幾十個字,辭章已經出現;五、近些年在山東省的鄒平、桓台等縣市,以及江蘇高郵龍虬莊和西安花樓子等地都已發現過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時期的文字,只是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

劉鳳君教授經過進一步野外調查和綜合深入研究,又相繼發現了關中地區和赤峰地區的骨刻文。

他逐漸認為這種早期文字直接稱「骨刻文」更科學。

今後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叢書中的每本書名「骨刻文」前冠以出土地名或更醒目的文字標誌,如《昌樂骨刻文》、《壽光骨刻文》等。

這樣可以使讀者知道出土地點,進行分區研究,探討各地區之間早期文字產生和發展的相互關係。

許多專家同意劉教授的意見,有的專家說:「這樣與已成慣例的商周甲骨文、金文所對應,以便順利地被納入國內古文字研究體系。

」2009年下半年劉教授將其定名為「骨刻文」。

2008年7月30日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邀請3位專家舉辦「骨刻文座談會」,2010年2月25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邀請5位專家舉辦「骨刻文座談會」,兩次座談會的專家都充分肯定劉鳳君教授發現的骨刻文是一種早期的文字。

二、劉鳳君教授關於骨刻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2008年12月劉鳳君教授編著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學術界評價該書「是一部融文字學、考古學和藝術學於一體的力作,是一部昌樂骨刻文學的奠基之作,也是第一部研究中國文字產生和早期文字的開啟之作」。

2010年5月劉教授又編著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學界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劉教授的兩部骨刻文專著,「已初步奠定了骨刻文學的理論框架基礎」。

今年9月他又編著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龍山骨刻文》。

另外他分別在《中國文物報》、《中國美術研究》和韓國的學術雜誌上發表數篇有關學術論文。

數年來,他除了大部分時間在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古文化遺址調查外,他一方面抓緊時間編著出版各地的骨刻文書,把更多的實物資料公諸學界和社會;另一方面集中精力研究論證為什麼說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文字?它的造字規律是怎樣的?以及與甲骨文的關係和如何解讀骨刻文等有關骨刻文學的一系列理論問題。

劉鳳君教授的有關研究成果主要可歸納為以下6個方面:

1.對骨刻文造字規律和字體造型分類的探討

早在2008年劉鳳君教授在出版的《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一書中,就明確指出:經過對骨刻文的長期觀察和研究,「物象的審美再創作性、指事的組合象徵性、龍鳳文化與鳳字多樣性,應是骨刻文的三個基本造字規律。

我們只有認識這些規律,才能很好解讀它」。

目前劉教授已詳細分析和掌握了一千多塊骨刻文和屬於骨刻文時期的8件刻字玉石器、7件刻字陶片,粗粗約計共3000多個字符。

他說:「其字體造型大體可分為寫實物象型、主幹分枝型和中心圓型或近似圓型三大類。

」劉鳳君教授對骨刻文造型的分類和造字規律的探討對今後骨刻文的研究有著理論上的指導意義。

2.對骨刻文布局和辭章出現的考察分析

劉鳳君教授認為:骨刻文多數一塊骨頭上僅刻1—5字,刻6—10字的也占一定數量,10字以上至幾十個字的骨頭也有一部分。

其章法布局應是一種順其自然又有初步開始形成共識的自由舒適型。

大約有三種布局:

一種是有的在一塊骨頭上只刻一個較大的字,或有的雖在一塊骨頭上發現數個字,但其中有的字單獨刻在一個空位上,與周圍其它字缺少密切聯繫,這是一字一局。

另一種是在一定空位上,中間刻一至幾個字符,周圍再刻劃一些字符,這是一種組合字群的布局,可稱為散落組合型。

再一種就是自上而下或橫向成行的布局。

目前劉教授所見已有幾十件骨刻文是這種布局,這種布局發展成今後書法藝術的主要布局形式。

劉鳳君教授特彆強調:成行的布局,更能說明骨刻文已經是具有辭章意義的文字。

3. 發現石祖林,佐證骨刻文,否定自然說

近幾十年考古工作者在田野工作時經常遇到骨刻文,當地群眾深翻土時也挖出很多。

不但沒有引起重視,而且多被誤認為是草根腐蝕或蟲蛀的,還有人認為是自然形成的骨花。

劉鳳君教授為了說明骨刻文與蟲蛀和草根腐蝕以及骨花等骨頭的根本差別,近些年他在田野調查時尋找各種實物標本。

經過幾年的田野調查和對許多骨頭的觀察,進一步搞清楚了它們之間的區別:骨刻文很明顯是人工刻劃的,造型講究而完美,多數都是弧線構成,刻劃有深有淺,刻劃底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線條流暢均勻,凹線底部都有明顯的硬劃痕。

並對蟲蛀和草根腐蝕等自然現象作過詳細說明,澄清了許多人的模糊認識。

機緣有時就是天道酬勤。

2008年7月22日劉鳳君教授發現了昌樂縣龍山文化時期的石祖林,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和骨刻文的年代大體接近。

在距今4000年前沒有金屬工具的前提下,能精雕細琢這樣大的石祖造型,技術之高超,令今天觀賞者嘆絕,相比之下在骨頭上刻字就是件容易事。

同年12月20日劉教授又在昌樂縣鑑定和研究了首陽山岩書,進一步印證了他對骨刻文的研究結論是科學的。

任何一種時代奇蹟和偉大發明都不是孤獨出現的,骨刻文與石祖林和岩書互為佐證,它們都是遠古高度發達文明社會的產物。

4.對骨刻文年代的不斷深入認識

2008年劉教授根據考古類型學的器物類比法和出土骨刻文遺址的具體情況,提出了推斷骨刻文年代的七個根據。

後來劉教授在重點調查濟南至濰坊一帶古文化遺址時發現三種情況值得重視:一是調查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及商代遺址時才會發現這種骨刻文;二是一般小遺址不見,多發現在幾十萬平方米以上的大遺址中;三是發現骨刻文的遺址並不是全部遺址上都發現骨刻文,而是只在其中邊長一百米或二百米的範圍內才發現。

這說明骨刻文的年代雖說主要流行在龍山文化時期,可能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經開始產生並開始使用,並延續到岳石文化和商代。

也可以看出,當時骨刻文的創作主要在生活區的某一部位,流通和使用範圍也有一定的規範。

2010年1月7日,劉鳳君教授將在壽光市城東北角聖城古文化遺址龍山文化晚期灰坑出土的「壽骨60」骨刻文送交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實驗室進行年代測定,檢測結果經樹輪校正年代為1690BC(68.2%)1625BC。

根據田野考古調查和器物類型排隊以及科學測試結果綜合分析,劉鳳君教授認為:骨刻文年代距今約4600—3300年。

5.提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劉鳳君教授早在2008年出版的《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一書中指出: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最近劉鳳君教授以「壽骨60」測試的年代距今3700年為界限,將骨刻文存在1000多年的時間初步分為前後兩個發展時期:

前期大約距今4600—3700年。

對山東遠古文化而言,這時期的骨刻文處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時期。

前期骨刻文的特點是:骨片上的字數少,難有超過10個字的骨片,字的造型圖畫性很強,有的字很複雜接近繪畫。

如果按照文字六書劃分,應該是指事字和象形字,處於文字產生的初始階段。

後期骨刻文大約距今3700—3300年,處在岳石文化時期和商代早中期。

後期骨刻文逐漸增多,一片骨上十幾個字常見,多的有50—60個字,形成一篇篇文章。

這時期可能出現了會意字,字體的圖畫性逐漸減弱,符號性增強,有的與甲骨文造型相似。

劉教授還強調:後期骨刻文已經初步發展成較成熟的文字。

後期的骨刻文在濟南地區和淄博地區見到較多。

劉鳳君教授還說:「後期用於宗教祭祀的可能逐漸增多,也出現了占卜現象。

這種做法和目的直接為甲骨文所繼承。

2003年發掘大辛莊遺址,在商代晚期地層中還出土過甲骨文。

劉教授認為:「一個遺址的商代中晚期地層同時出土骨刻文和甲骨文,而且風格特點的源流傳承關係較為明顯,更說明了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甲骨文可能產生在商代的中期,山東中部特別是濟南地區可能是甲骨文產生的主要地區之一。

6.重視骨刻文釋讀法的研究

劉鳳君教授非常重視骨刻文的釋讀工作。

他說:「發現一種古文字很重要,把它釋讀出來同樣重要。

因為只有釋讀出來,才能得知古人傳達給我們的信息。

」近幾年他對「龍」、「鳳」、「人」、「鳥」、「鹿」、「堯」、「舜」以及「豕」和「犬」等字的釋讀,已得到許多專家學者關注和贊同,對目前許多人釋讀骨刻文的工作起著指導作用。

劉鳳君教授總結前人的釋讀經驗,「認為釋讀骨刻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即考古類比直讀圖像解型法、歷史考據法、指事組合破譯法、與甲骨文金文比較順讀法和彝文比較解讀法」。

劉教授還進一步指出:「以上五種方法在運用的時候,很少單獨運用,經常是以某一種方法為主,配合其它一種或幾種共同解釋一個字或一個詞組,這是科學的解讀法。

三、學術界對發現骨刻文的評價和發現骨刻文的意義

劉鳳君教授發現的骨刻文被稱為是「本世紀初的重大發現」。

許多媒體和國內外的許多著名專家都給予多方報導和高度評價:

2008年12月12日《光明日報》發表《昌樂骨刻文破譯出哪些信息》,文中說:「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

這意味著中國古文字出現時間將大大向前推進,甚至已知的中國文字發展史也有可能發生改變。

山東大學在2010年2月25日舉辦了一次「骨刻文座談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志民教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學海研究員等與會專家認為:「骨刻文的發現與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具有國際意義的發現與研究。

2011年2月22日《大眾日報》在「守望東夷——記東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獻」一文中說:「骨刻文是劉鳳君教授繼100多年前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對中國文字發展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2011年5月31日《大眾網》發表丁再獻《東夷骨刻文——中國文字的主要源頭》,文中說:「關於甲骨文的發現,一般認為是100多年前的王懿榮老先生,但也有一些爭議,因為在王懿榮發現之前就已經有了一些關於甲骨文的記載了。

筆者認為,幾百年前就有農民在殷墟遺址上挖出甲骨到藥鋪賣錢的,也有拿到京城去賣錢的,但是他們都沒有發現甲骨文的真正價值,因而他們都不是甲骨文的真正發現者。

就如同人人都知道蘋果熟了就要落地,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卻只能歸功於牛頓一樣。

骨刻文也有類似的經歷,其發現者是劉鳳君教授,這是繼100多年前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2011年8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原所長劉慶柱教授見到劉鳳君教授並得知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期間已將「骨刻文的發現與研究」列為「百年山大第一」之一,他高興地說:「你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何止山大第一,應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第一。

劉鳳君教授分別在2010年7月15日和2011年8月18日連續兩次應韓國國學院邀請,前往韓國首爾國立博物館參加東北亞國際文明研討會,兩次皆做重點發言。

去年演講「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今年演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與會專家都給予極大關注和高度評價。

韓國國學院院長蔣永柱教授說「劉鳳君教授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意義重大,是東北亞的重大文化事件,是東亞地區早期文明的標誌。

歡迎你明年再來演講!」

《城市建設》2011年第8期發表趙煥祥《改寫中國文字史—解碼骨刻文與骨刻文發現者劉鳳君教授》,文中說:骨刻文「這一文字的發現意味著中國古文字的出現時間將大大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國文字發展史也將發生改變。

它與古埃及象形文字有同樣的重要性」。

劉鳳君教授發現的骨刻文其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上世紀初,安陽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把人們對中國文字的認識提前到了商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

但大家同時疾呼: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什麼我們文字產生的歷史比古埃及晚那麼多年?骨刻文的發現,為這一歷史問題找到了答案。

它就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用事實證明了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

中華文明5000年不容質疑。

2.骨刻文產生和流行使用的時間距今約4600—3300年,文獻記載中的黃帝、炎帝、蚩尤和他們的繼承人堯、舜、禹等都大體活動在這一時期。

他們分屬於華夏和東夷兩大文化集團,骨刻文的發現,把長期以來關於東夷華夏高度發展文明的研究和爭論引向了深入,也把長期以來關於中國文明起源和產生問題的爭論,從文明起源的時間和產生文明的主要內容作了實實在在的詮釋。

把這段遠古的傳說歷史,實證為有文字記載的歷史。

3.骨刻文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同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體系。

但後兩種文字早在公元三世紀前就消失了。

而中國文字自骨刻文起,甲骨文、金文……楷書,一脈相承,是研究人類思想文化發展的唯一的一份歷史最長、發展序列最完善的文字。

原載:劉培平:《山大第一》,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壽骨60」年代測定報告

唐納德·貝克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

2015年世界史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召集人)來信

Dear Professor Liu: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conference in Jinan in 2015. We weren't planning on including China in the "narratives of pre-history" panel but I may change my mind, since we haven't gotten many applications from people working on other countries. I will be sure to let the general secretary know that you have applied to join our conference.

Are you aware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panel is to debate the reliability of archaeological and textual evidence? You may find some members of the panel or the audience challenging your assertion that this ancient writing system proves that China has the world's oldest civilization. They may say that other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doesn't support that strong a claim but instead suggests that China was still in the stone age at the time you claim it was a civilization. Or they may claim that the bronze-age Mohenjo civilization of South Asia, which also had a writing system, is at least as old as the civilization you describe.

The purpose of this conference is to stimulate discussion I believe your paper will definitely do that.

Once we have established who will be on this panel, I will be back in touch with you.

By the way, do you know the work of my retired colleague Ken'ichi Takashima? He was the one of the few paleographers of China in North America until he retired a few years ago.

Happy New Year.

Don Baker

Donald Baker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V6T 1Z2 Canada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親愛的劉教授:

感謝您對2015年在濟南召開的歷史科學大會感興趣。

在「史前歷史敘事」討論小組,我們沒有計劃安排關於中國的討論,但我可能要改變我的考慮。

因為我們沒有收到其他國家歷史學家的類似申請。

我會告知秘書長,您申請參加我們的大會。

您是否在意這個小組的主要討論目的是考古及文字證據是否可靠?您可能會發現,在這個小組中的部分與會專家或者聽眾會挑戰您的觀點,因為這一古老的文字系統證明了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他們會說其它考古證據不能強有力地支持這一雄辯的結論,並且在您主張已經是文明社會的時期,中國仍不過處於石器時代。

或者他們會說位於南亞的、青銅時代的摩亨佐文明,他們同樣有了文字系統,至少與您所描述的文明一樣古老。

我們大會的宗旨就是激發不同觀點的討論,因此我相信您的論文非常符合這一要求。

一旦我們確定誰將參與這一小組的討論,我們就會與您聯繫。

另外,您了解我的一位已經退休的同事高嶋謙一(Ken'ichi Takashima)的研究嗎?在他幾年前退休之前,他是北美少數幾位研究中國古文字的專家。

新年愉快。

唐納德·貝克

東亞研究系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溫哥華 BC V6T 1Z2 Canada

唐納德·貝克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

2015年世界史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召集人)來信

Dear Professor Liu: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conference in Jinan in 2015. We weren't planning on including China in the "narratives of pre-history" panel but I may change my mind, since we haven't gotten many applications from people working on other countries. I will be sure to let the general secretary know that you have applied to join our conference.

Are you aware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panel is to debate the reliability of archaeological and textual evidence? You may find some members of the panel or the audience challenging your assertion that this ancient writing system proves that China has the world's oldest civilization. They may say that other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doesn't support that strong a claim but instead suggests that China was still in the stone age at the time you claim it was a civilization. Or they may claim that the bronze-age Mohenjo civilization of South Asia, which also had a writing system, is at least as old as the civilization you describe.

The purpose of this conference is to stimulate discussion I believe your paper will definitely do that.

Once we have established who will be on this panel, I will be back in touch with you.

By the way, do you know the work of my retired colleague Ken'ichi Takashima? He was the one of the few paleographers of China in North America until he retired a few years ago.

Happy New Year.

Don Baker

Donald Baker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BC V6T 1Z2 Canada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親愛的劉教授:

感謝您對2015年在濟南召開的歷史科學大會感興趣。

在「史前歷史敘事」討論小組,我們沒有計劃安排關於中國的討論,但我可能要改變我的考慮。

因為我們沒有收到其他國家歷史學家的類似申請。

我會告知秘書長,您申請參加我們的大會。

您是否在意這個小組的主要討論目的是考古及文字證據是否可靠?您可能會發現,在這個小組中的部分與會專家或者聽眾會挑戰您的觀點,因為這一古老的文字系統證明了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他們會說其它考古證據不能強有力地支持這一雄辯的結論,並且在您主張已經是文明社會的時期,中國仍不過處於石器時代。

或者他們會說位於南亞的、青銅時代的摩亨佐文明,他們同樣有了文字系統,至少與您所描述的文明一樣古老。

我們大會的宗旨就是激發不同觀點的討論,因此我相信您的論文非常符合這一要求。

一旦我們確定誰將參與這一小組的討論,我們就會與您聯繫。

另外,您了解我的一位已經退休的同事高嶋謙一(Ken'ichi Takashima)的研究嗎?在他幾年前退休之前,他是北美少數幾位研究中國古文字的專家。

新年愉快。

唐納德·貝克

東亞研究系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溫哥華 BC V6T 1Z2 Canada

驚世十年

——劉鳳君先生髮現與研究骨刻文大事記(2005年3月至今)

2005年

3月 濟南景鴻堂張春生經理請劉鳳君先生在他辦公室看一件有刻劃花紋的小骨頭,劉鳳君先生根據他多年的考古經驗,仔細看過之後認定說:「這是史前的一塊骨頭,上面刻劃的應該是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國早期的文字。

」劉先生這次對早期文字的認定,雖然只是一塊骨頭上刻的兩個字,但對當時在場的人影響很大。

劉鳳君先生非常高興,感到已經開始發現了中國早期的文字,在《早期文字與書法藝術》課題研究過程中更注意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2006年

劉鳳君先生繼續從事《早期文字與書法藝術》的課題研究。

2007年

7月上旬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省昌樂縣文物愛好者肖廣德的電話。

電話中告訴劉先生,他收藏了一些當地老百姓在古文化遺址種地時挖出的有刻劃的骨頭,並說他為了搞清楚這些骨頭上的「秘密」,曾先後到濰坊、濟南和北京等地找專家請教。

有些專家認為是蟲蛀或草根腐蝕的,也有專家竟然認為是現在人刻的,有些專家則向他推薦,希望請劉鳳君先生看看和作出鑑定意見。

在電話中劉先生請他拿幾件實物過來看看。

7月12日 肖廣德拿著7塊收藏的骨頭來到濟南市南郊賓館俱樂部。

仔細看過幾塊骨頭後,劉鳳君先生就認定並且告訴他:這是人工刻劃的,造型講究而完美,多數都是弧線構成,都有一定的深度,線條流暢均勻,凹線底部都有明顯的硬劃痕。

根本不是蟲蛀和草根腐蝕的,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是中國早期的文字。

7月22日 劉鳳君先生趕往昌樂,在昌樂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劉振承主任等領導的陪同下,在肖廣德家觀看分析他收藏的刻字骨頭 。

經過綜合分析,當時劉鳳君先生向劉振承主任以及昌樂縣有關文化部門領導認真談了自己認定是文字的結論。

劉鳳君先生說:這批刻字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距今約4500—4000年,屬東夷文字,是中國早期的圖畫象形文字。

它與安陽殷墟占卜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記事文字。

這批文字的發現也是世界文字史研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它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7月30日 《濰坊日報·昌樂新聞》發表記者高永瑞和通訊員肖穎的報導《昌樂收藏者所藏甲骨文通過鑑定》,主要報導了劉鳳君先生的認定結論。

8—9月 有朋友提醒劉鳳君先生,他對這些骨頭上的刻劃懷疑是現在人刻的。

劉先生根據長期鑑定和研究經驗,認為根據這些骨頭的石化程度和刻寫字體造型特點分析,是古人的作品無疑。

同時劉先生也考慮到萬一是後人刻的,後人不可能憑空編造出這種造型的字,應該有摹本。

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把原摹本找出來,為我們研究中國早期文字找到真實的文字資料。

為了慎重起見,2007年8—9月間劉鳳君先生曾幾次派自己當地的學生、已分配到濰坊市博物館工作的遲延璋到出土骨刻文的遺址進行暗訪調查。

一是調查該遺址是否出土過刻字骨頭,二是調查附近現在是否有人在骨頭上刻字。

調查的結果證明:前者是肯定的,後者是否定的。

9月 劉鳳君先生到昌樂縣袁家莊和壽光市紀台遺址進行調查。

在袁家莊遺址採集到一件骨刻文。

9—11月 劉鳳君先生認定這些骨刻文是中國早期文字的結論得到昌樂縣領導重視。

昌樂縣政協文史委劉興國主任向昌樂縣委、縣政府和縣政協作了詳細匯報。

昌樂縣委、縣政府和縣政協表示支持劉先生進一步做研究工作,宣傳昌樂地方文化。

9—12月 劉鳳君先生以昌樂縣藏刻字骨頭為基礎,撰寫論文《中國早期文字—東夷文字研究》。

2008年

3月30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山東青州召開的「東夷文化研討會」,劉先生提交論文《中國早期文字——東夷文字芻議》並作重點發言。

4月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原山東省文化廳廳長於占德發來簡訊。

簡訊中說:「恭賀東夷史和古文字研究的變革性突破。

6月4日 劉鳳君先生和昌樂縣政協李正洪副主席、王泳亮副主席、劉興國主任和肖廣德等在昌樂縣袁家莊等遺址調查。

6月20日 《齊魯晚報》發表《東夷文化研討會專家發言摘要》,對劉鳳君先生的發言作了重點摘錄:「東夷文字的發明和創造是對我們古老華夏文明最大的貢獻⋯⋯東夷地區也是文字起源的主要地區之一 。

6—7月 劉鳳君先生在昌樂縣和壽光市等地調查,並和昌樂縣政協商談進一步研究骨刻文事宜。

7月初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劉鳳君先生與昌樂縣政協文史委劉興國主任正式簽訂《昌樂甲骨文(骨刻文)研究項目協議書》。

「協議書」中商定一切學術業務均由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負責,昌樂縣政協只提供經費和研究實物及會務條件。

7月13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高祥森文章《神秘東夷甲骨文驚現濰坊?》,報導了劉鳳君先生認定昌樂縣所藏骨刻文「是東夷文化的早期文字」的過程和意義 。

7月19日 劉鳳君先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宇信教授等受山東省淄博市文物局張光明副局長邀請,在淄博市張店區鑑定文物。

劉先生把隨身攜帶的十幾張昌樂縣政協收藏的骨刻文照片請王宇信教授看,並邀請王教授幾天後前往昌樂縣參加座談會。

王宇信教授說,他已經看到《齊魯晚報》的有關報導,表示同意參加座談會。

他邊看邊談, 最後說:「到時看看實物再說吧。

」劉先生和王教授合影留念。

7月22日 劉鳳君先生和昌樂縣政協王泳亮副主席、劉興國主任等在昌樂縣調查,劉鳳君先生髮現了崇山石祖林。

當時劉先生說:「真是人類遠古文化奇蹟!這是石祖林!」並認為,骨刻文和石祖林互為佐證,它們都是東夷人高度發展文明社會的產物。

7月25日 劉鳳君先生前往山東省文物局向由少平副局長和王永波副局長匯報昌樂縣袁家莊遺址出土的骨刻文和崇山石祖林,希望政府抓緊保護袁家莊遺址和石祖林。

7月30日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在昌樂縣政協的協助下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淄博市文物局張光明副局長等聚集昌樂,召開昌樂縣政協所藏骨刻文座談會。

首先觀看了昌樂縣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張新傑拍照的骨刻文圖片, 隨後專家們又仔細地觀看和分析刻字骨頭實物。

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劉鳳君先生的認定結論:認為這批文字是比安陽甲骨文更早的一種原始文字,並強調了發現這批文字的重要性,認為它是繼安陽甲骨文後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應把它作為中國的一件文化大事來做。

在會上,劉鳳君先生和其他專家都認為這批文字與安陽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記事骨刻,它主要出土在昌樂縣袁家莊遺址。

所以,稱為「昌樂骨刻文」。

王宇信教授為劉鳳君先生正在撰寫的《昌樂骨刻文》題寫書名。

8月6日 山大視點發表李森文章《山東大學學者鑑定昌樂骨刻文字獲學術同行關注》。

8月10日、13日、18日 劉鳳君先生和昌樂縣政協李正洪副主席、王泳亮副主席、張春雨主任、劉興國主任和肖廣德等在昌樂縣袁家莊、壽光市紀台等遺址調查。

8月28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張剛文章《巨石崇拜時期遺物驚現山東昌樂》,介紹了劉鳳君先生髮現昌樂石祖林的過程和意義。

8月29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省經濟學院趙傑祥教授發來簡訊。

信中說:「劉教授,你是為中國古代文化而生的,我相信天意。

9月3日 大眾網、《大眾日報》發表記者童麗莉文章《昌樂骨刻文比甲骨文更早》,報導了劉鳳君先生髮現的昌樂骨刻文。

9月5日 《大眾日報》在大眾周末版發表記者卞文超文章《劉鳳君:解碼昌樂骨刻文》。

文中說:「山東昌樂出土了一批刻字骨頭。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認為,這批刻字的骨頭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距今約4000—4500年,屬東夷文字。

這意味著,有關中國文字起源的歷史可能從此改寫。

」該文被多家媒體轉載。

9月5日 《大眾日報》發表記者卞文超的文章《驚遇石祖林》。

文章詳細地介紹了劉鳳君先生髮現崇山石祖林的過程和意義。

9月21日 劉鳳君先生和昌樂縣領導陪同山東省陳延明副省長觀看昌樂骨刻文和石祖林。

9月22日 劉鳳君先生和昌樂縣領導陪同山東省政協齊乃貴副主席觀看昌樂骨刻文和石祖林 。

9月24日 劉鳳君先生到母校北京大學向高崇文先生匯報他對骨刻文的認定和研究情況,並把自己考慮將這種早期文字在「昌樂骨刻文」的研究基礎上定名為「骨刻文」的想法告訴高先生,得到了高先生的讚譽和認同。

10月21日 香港《文匯報》發表記者殷江宏的文章《山東神秘骨刻文,料改寫文字史》。

本文被中國新聞網和《信息時報》等媒體轉載。

10月28日 《光明日報》發表記者趙秋麗的文章《考古專家:昌樂骨刻文早於甲骨文》。

10月 劉鳳君先生接到江蘇省沛縣「愛收藏的人」胡存珠電話,告訴劉先生他收集了一件從赤峰文物愛好者手裡買的骨鏃,上面有刻劃的符號,並從網上發給兩張照片請劉鳳君先生鑑定。

劉先生看過照片,認為是古代人刻寫的文字符號。

11月22—23日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百科探秘》欄目攝製組在劉鳳君先生的帶領下走進山東昌樂,探秘新發現的「骨刻文」。

12月上旬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劉鳳君先生專著《昌樂骨刻文》。

12月12日 《光明日報》發表記者趙秋麗的文章《昌樂骨刻文被破譯出哪些信息》。

文中說:「 山東昌樂發現的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

這意味著中國古文字的出現時間將大大向前推進,甚至已知的中國文字發展史也有可能發生改變⋯⋯作為昌樂骨刻文的發現者和鑑定者,劉鳳君正全力進行著對這批文物的解碼和破譯工作」。

該文被中國網和光明網等媒體廣泛轉載。

12月16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發表文章《研究早期文字的奠基之作<昌樂骨刻文>》。

12月20日 劉鳳君先生對首陽山岩書進行了認真考察鑑定,認為這處岩書是古東夷先民在這裡祭祀時刻劃記錄下來的一些文字和符號。

首陽山岩書和骨刻文是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早期文字,首陽山岩書的發現,進一步印證骨刻文的研究結論是科學的。

12月21日 新華社山東頻道發表文章《山大劉鳳君對昌樂「首陽山岩書」進行鑑定》。

2009年

1月7日 經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學海研究員的促成,劉鳳君先生陪同由張學海研究員、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賴非研究員、山東省文物局副局長王永波研究員和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研究員等組成的考察團,前往昌樂縣考察石祖林和骨刻文等。

考察團在昌樂縣袁家莊遺址採集到兩件骨刻文,其中一件刻兩個字。

這次考察使張學海研究員認為劉鳳君先生的認定是對的,相信骨刻文是龍山文化時期的一種文字。

1月31日 劉鳳君先生在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辦公室會見西安文物愛好者龍建雄,為他鑑定兩件刻字石鏟,劉鳳君先生認定石鏟上的刻字是陝西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字。

1月 劉鳳君先生撰寫的《東夷文字芻議》一文發表。

(載王立勝主編:《東夷文化與青州——山東青州東夷文化研討會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版。

3月1日 香港《文匯報》發表記者殷江宏、譚新文章《山東陽具石群揭父系氏族奧秘》,報導了劉鳳君先生髮現崇山石祖林的過程和意義。

3月4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山東昌樂石祖林:遠古人類文化奇蹟》。

3月16日 劉鳳君先生為龍建雄的兩件刻字石剷出具鑑定書。

3月23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網站發表謝文文、趙丹陽報導《醉心美術考古,書寫大家風範—專訪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

3月25日 《三秦都市報》趙福生主任發表文章《「鳥」字比甲骨文早產千年》,全文登載了劉鳳君先生為龍建雄出具的鑑定書。

4月23日 北京文物愛好者程天來到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請劉鳳君先生鑑定十幾件刻字骨頭和幾件刻字石器 。

據程天來介紹,這些文物一部分出自關中地區古文化遺址,一部分是內蒙古赤峰地區古文化遺址出土,他還贈送給劉先生幾件關中地區出土的骨刻文。

5月16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著名美術史論家、書畫家、中國美術館劉曦林教授簡訊。

簡訊說:「骨刻文大著收悉,此課題頗有意味,祝有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5月23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東北師範大學甲骨文專家馬如森教授來信。

信中讚揚劉先生的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對遠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並作出了貢獻。

5月26日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文物愛好者於文水拿著幾塊刻字骨頭來到劉鳳君先生家中,請劉先生鑑定。

劉鳳君先生認定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骨刻文。

於文水告訴劉先生他收藏了一部分壽光市聖城街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骨刻文。

6月5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教授來信。

信中說:「骨刻文很有意思,值得深入探討。

6月5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昌樂骨刻文與首陽山岩書中國早期文字的互證》。

該文被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6月19—21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山東省諸城市舉辦的「大舜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三大遠古文化奇蹟,輝映虞舜時代東夷文明》並作演講。

劉鳳君先生還把自己擬將昌樂骨刻文正式定名為「骨刻文」的想法向國家文物局張文彬局長作了匯報,張局長認為可以。

6月22日 劉鳳君先生在昌樂縣陪同謝玉堂副省長、安作璋教授、孟祥才教授和王樹明研究員等觀看崇山石祖林和骨刻文。

6月 劉鳳君先生帶領學生趙鵬、李彥霖等重點對濟南地區的大辛莊、城子崖等古文化遺址進行多次調查,採集到幾件骨刻文。

7月24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昌樂骨刻文關中地區有「姊妹文」》。

7月29日 《中國文物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遠古人類文化奇蹟—昌樂石祖林發現與鑑定紀實》。

8月1—2日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前往淄博市臨淄區拍攝於文水收藏的壽光市聖城街遺址出土的骨刻文。

8月15—16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煙臺舉行的「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昌樂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並作演講。

15日大會上,劉鳳君先生與王宇信教授、宋鎮豪教授和蔡哲茂研究員在對骨刻文是否是自然腐蝕的問題發生激烈爭論。

王宇信教授堅持昌樂骨刻文是骨花,絕對不是文字;宋鎮豪教授和蔡哲茂研究員堅持是自然腐蝕形成。

15日晚,劉先生與彭適凡研究員、許智范研究員、周廣明研究員、岳洪彬研究員和賈宇編審等關於「骨刻文」的定名問題促膝長談至深夜 ,他們都支持劉先生的想法。

8月20日 在昌樂縣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大會上,王宇信教授在大會上又說昌樂骨刻文不是文字是骨花,劉鳳君先生和王教授又發生了爭論。

他們兩人爭論得很激烈,劉鳳君先生感到王宇信教授的學術態度和15日大會上辯論時的態度一樣,霸道而又極不泠靜。

劉鳳君先生很嚴厲地批評了王宇信教授。

8月24日 《光明日報》發表記者賈宇、趙秋麗文章《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關中地區龍山文化早期文字是昌樂骨刻文新的佐證》。

8月31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張向陽文章《山大教授劉鳳君:昌樂骨刻文是甲骨文源頭》。

9月1日 劉鳳君先生接收淄博市臨淄區齊陵街道辦事處宋家村於文水轉讓他收藏的一批壽光市聖城街遺址出土的骨刻文,供研究骨刻文用。

9月5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昌樂骨刻文再現驚奇,「堯舜相會」,形神兼似》。

該文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9月1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揚升南教授來信。

信中說:「昌樂骨刻文,目前有些爭議,不要緊的,把工作做細些,多提供證據,總會有收穫的。

9月21日 劉鳳君先生前往山東省文物局向由少平副局長和王永波匯報聖城街遺址被破壞的情況,希望文物局保護好。

9月 《山東畫報》第9期發表文文、丹陽文章《劉鳳君:解碼「昌樂骨刻文」第一人》。

9月 《中國美術研究》第4期,劉鳳君先生髮表論文《本世紀初的驚世發現—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9月 劉鳳君先生將這種早期文字正式定名為「骨刻文」,開始編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

9月 劉鳳君先生在李森和於文水陪同下前往壽光聖城街遺址進行調查。

9月 《東方收藏》第2期發表尼松義、餘光仁文章《揭開「昌樂骨刻文」的神秘面紗——專訪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

10月7日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於文水前往壽光市聖城街建橋中學建築基地調查。

在該遺址採集到龍山文化陶片、磨光黑陶器蓋殘片和鼎足等。

在遺址東北角有一個大方坑,深約3米,邊長約6—8米。

大坑四壁上有灰坑遺蹟,在龍山文化灰坑中採集到一件骨頭,長約7厘米,惜未刻字。

10月9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南方文物》主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許智范研究員來信。

信中告訴劉先生,他看到《東方收藏》第2期宣傳劉先生的文章,祝賀劉先生在骨刻文研究領域取得的成就。

10月16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一筆遠古財富的記錄—臨淄出土石鏃刻文釋讀以及對「昌樂骨刻文多是骨花」一說的解釋》。

10月21日 《新華社》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昌樂骨刻文是甲骨文的源頭不是骨花》 。

10月26日 河北省文物局張立柱局長給劉鳳君先生髮簡訊。

簡訊中說:「老弟,祝賀你,為你高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的重大發現,是多年致力於這項研究的精神感動了祖先」。

10月26日 劉鳳君先生帶李彥霖到壽光市聖城街古文化遺址和周圍其它遺址進行調查。

在龍山文化晚期灰坑中採集到一件骨刻文,後來編號「壽骨60」。

10月 山東大學「985」工程為劉鳳君先生的「骨刻文研究」課題立項。

11月2日 劉鳳君先生帶領學生何永玲、王洪讓和呂魯超等再對壽光市聖城街古文化遺址和周圍其它遺址進行調查 。

11月6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光明日報社賈宇主任來信。

信中強調劉鳳君先生正式定名為「骨刻文」意義重大:「這樣與已成慣例的商周甲骨文、金文所對應,以便順利地被納入國內古文字研究體系。

11月7日 劉鳳君先生到壽光市聖城街建橋中學建築工地進行實地調查。

採集到一件骨刻文,在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時編號為「壽骨59」。

11月30日 劉鳳君先生帶領何永玲、王洪讓和呂魯超前往壽光市聖城街遺址進行實地調查,在聖城家園的建築工地西南角採集到一塊骨刻文 。

12月1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北京程天來的電話。

告知劉先生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鎮頭分地村井架子自然村又出土了一批骨刻文 。

12月31日 劉鳳君先生在朋友的幫助下,給中央高層領導寫了一份書面報告。

報告中較詳細地記述了骨刻文的發現與研究,並陳述了發現骨刻文的重大意義。

中央高層領導看到報告後說,這是一件我們民族的文化大事,應找專家論證,並委託國家文物局儘快落實這件事。

2010年

1月9日 劉鳳君先生應《大眾講壇》邀請,演講《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1月15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岩畫研究中心主任龔田夫教授簡訊。

簡訊中說:「我覺得您的發現和研究最後會被證明將是中國史前文化研究的重大新課題。

1月15日 《齊魯晚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驚世發現骨刻文》。

1月17日 劉鳳君先生把「壽骨60」送交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實驗室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

1月21日 《齊魯晚報 》發表《山東大學為劉鳳君專門設立「骨刻文研究」項目》。

文中說:「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是昌樂骨刻文發現和研究者,出版《昌樂骨刻文》後,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日前,山東大學為其專門立項『骨刻文研究』,以助其更廣泛的研究和發展⋯⋯山東大學認為,幾十年來劉教授已為山東大學的教學和科研作出了突出貢獻。

特別是他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動和倡導的中國美術考古學,如今在考古學界和美術學界已蔚然成風。

他的代表性學術專著《美術考古學導論》被學界公認為是『給中國美術考古學搭構了一個基本框架』,『是第一部全面系統採納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把中國美術考古系統化、規範化的著作。

』為山東大學爭得了很大榮譽。

山東大學經過認真的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認為劉鳳君教授近幾年對骨刻文的發現和研究是紮實的,也是科學的,相信劉教授發現和研究的骨刻文很快會得到學術界和社會上的認可,把中國文字的歷史提前到距今4500年左右。

2月1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劉鳳君:骨刻文、甲骨文、金文⋯⋯一脈相承》。

2月中旬 國家文物局召集在京的李學勤和王宇信等7位教授「專就昌樂骨刻文進行了論證,並一致認為骨片上的痕跡是骨花而不是人工刻痕。

還強調時代不明的採集品,應經年代檢測和考古發掘證明才能得出科學結論。

科學就是科學。

對當前的一些非科學的炒作之風,一定要嚴肅認真對待」。

[1] 會後,國家文物局將論證會的反對意見向中央領導作了匯報。

並將這一論證結果通知了山東大學和相關單位。

2月中旬 劉鳳君先生在馮翔等陪同下,赴濟南章丘龍山鎮古文化遺址調查,到該鎮蘭家村文物愛好者呂安軍家鑑定他收藏的刻字骨頭,劉鳳君先生認為是龍山文化和商代早中期的一批骨刻文。

據呂安軍介紹,他收藏的幾十件骨刻文,都是近幾年附近馮家村挖土燒磚時採集的。

2月24日 《中國文物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出版的前生與後世》,文中詳細介紹了定名為「骨刻文」的過程和意義。

2月25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舉辦骨刻文座談會,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王育濟教授主持會議。

與會專家主要有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師範大學副校長、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志民教授,原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學海研究員,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方輝教授等。

座談會首先聽取劉鳳君先生作《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報告,專家們仔細觀看了十幾件骨刻文。

進行了深入研討,一致同意劉鳳君先生的意見,「認為這批文字是龍山文化時代的一種原始文字,並強調了這批文字的重要性,提出應把它作為中國的一件文化大事來做」。

3月4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霍曉蕙文章《將文字出現前推千年 "骨刻文"或改寫中國文字史》,比較詳細地介紹了2月25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骨刻文座談會上各位專家的意見。

3月30日 劉鳳君先生拜訪了山東師範大學副校長、齊魯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志民教授。

王志民教授認為骨刻文的事,雖然有一些否定意見,但都說不出否定的理由,說草根腐蝕或蟲咬的都立不住腳,希望劉鳳君先生繼續搞下去,並強調骨刻文研究的意義非常大,是一件國際性的文化大事。

3月31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連雲港師專外語系全宥再教授電話。

全教授告訴劉先生:今年7月15日韓國國學研究院在首爾舉辦東北亞文明學術研討會,希望劉先生寫篇骨刻文方面的論文參會。

劉先生表示同意。

3月31日 劉鳳君先生收到姚榕華代他的同學赤峰學院美術學院王麗副教授轉交的信。

信是赤峰市文物愛好者郝鳳亮寫給劉鳳君先生的,他想請劉先生前往赤峰調查研究古文字,並說:「這是為山東同時也為內蒙古做功德的事情。

3月 劉鳳君先生在濟南大辛莊遺址發現兩件草根腐蝕的骨頭。

4月6日 劉鳳君先生電話與赤峰市文物愛好者郝鳳亮取得聯繫。

4月下旬 劉鳳君先生帶學生李彥霖前往章丘龍山鎮蘭家村文物愛好者呂安軍家看他收藏的骨刻文,並拍照了一部分骨刻文照片。

5月8日 劉鳳君先生邀請張文彬局長為《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學術顧問。

張文彬局長回簡訊說:「我對甲骨文和古文字缺乏研究,所知甚少,學術顧問愧不敢當,惶恐之至。

如需充任,尊重先生意見。

5月16日 劉鳳君先生向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寄信匯報骨刻文最新研究情況。

5月20—26日 劉鳳君先生帶研究生李彥霖到赤峰調查孤山子、遲家營和三座店等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文化遺址,陪同調查的有赤峰學院美術學院王麗副教授和當地文物愛好者郝鳳亮。

在遺址上採集到一件刻字玉器和幾件仍很鋒利的三角形瑪瑙石片刻刀,另外還採集到一件刻字陶片,惜損壞較甚。

據郝鳳亮講,上世紀末,他在收藏赤峰地區古物的同時,也收藏有刻劃的骨頭和骨器。

當時郝鳳亮一見到劉鳳君先生就反覆地說:「我收藏這些有刻劃的骨頭,到北京請許多專家看過,也到天津和西安找專家看過,多數都說不是人工刻劃的,是自然形成的。

找到史樹青先生, 史先生說:『你好好收藏著,以後會有人來找你。

』他真說對了,我盼到了,今天你找我來了。

」劉鳳君先生認真觀看了他的收藏,劉先生認定他收藏了許多赤峰地區的骨刻文實物。

5月22日 劉鳳君先生接收赤峰文物愛好者郝鳳亮轉讓的二十多件骨刻文 ,供研究骨刻文用。

5月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劉鳳君先生專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系列叢書·壽光骨刻文》。

6月上旬 赤峰學院美術學院馬岩副教授把他在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調查時採集的幾件刻字骨鏃,贈送給劉鳳君先生。

6月27日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李伯謙先生來山東大學。

李伯謙先生也參加過2月份在北京召開的「骨刻文論證會」。

為骨刻文一事,他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學人大廈和劉鳳君先生交談了很長時間。

7月6日 光明網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文字》。

7月15日 劉鳳君先生應韓國國學院邀請,赴韓國參加「東北亞上古史的文化源流」國際研討會。

在首爾歷史博物館大禮堂演講「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文字」。

演講時間長達45分鐘。

7月16日 劉鳳君先生在韓國國學院教授們的陪同下,前往韓國南海島考察摩崖刻字。

經過觀看分析,劉先生認為字體風格具有骨刻文的遺風,時代較晚,可能相當於中國的漢代。

其內容可能是刻寫的祭祀牛耕生產場面。

7月23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網站首頁刊登姚榕華的報導《劉鳳君教授首爾演講,骨刻文得韓國學者肯定》。

7月26日 人民網發表辛艷紅報導《劉鳳君教授赴首爾演講骨刻文獲韓國學者肯定》。

7月2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的簡訊。

徐校長說:「學術的本質是追求真理,認準的就當以求實態度堅持之。

8月2日 劉鳳君先生接收赤峰文物愛好者何衛東轉讓的幾件骨刻文,供研究骨刻文用。

8月8日 劉鳳君先生帶研究生李彥霖到濟南章丘龍山鎮蘭家村呂安軍家中觀看他收藏的骨刻文,又拍攝了一部分骨刻文照片。

8月10日 劉鳳君先生在朋友的幫助下,第二次給中央高層領導寫了關於骨刻文的書面報告。

這次報告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介紹劉先生通過進一步野外調查和綜合研究,更充分證實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另一方面,重點談了劉先生對2月份國家文物局舉辦的骨刻文論證會的看法。

劉先生明確指出:「座談會上專家發言有的是不了解情況,有的是認識問題的態度和出發點需認真分析。

」劉鳳君先生還專門談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宇信教授:2008年7月30日王宇信應邀參加昌樂骨刻文座談會時,他明確表示同意劉鳳君先生認定昌樂骨刻文是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意見,並為劉鳳君先生的專著《昌樂骨刻文》題寫書名。

但在2009年8月15日的煙臺學術大會上,王宇信又公開反對,並說昌樂骨刻文是骨花,不是文字。

劉鳳君先生將王宇信題《昌樂骨刻文》書名的照片和《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一起轉呈給中央高層領導。

8月16日 劉鳳君先生向山東省委宣傳部李群部長遞交骨刻文研究最新進展的報告。

8月27—29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承德舉辦的「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大會暨中國少數民族古文字學術研討會」。

大會上,劉先生作「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演講。

9月1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為劉鳳君先生成立「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骨刻文研究所」。

9月3日 劉鳳君先生帶學生趙鵬和李彥霖前往章丘蘭家村進行考察。

上午十點,劉先生到呂安軍家中觀看他收藏的骨刻文。

9月5日 劉鳳君先生接收章丘龍山鎮蘭家村呂安軍轉讓他收藏的骨刻文,供研究骨刻文用。

9月 張福秀、許傳平主編《諸城大舜研究——2009中國(諸城)大舜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在第251—258頁刊載劉鳳君先生在2009年參加大舜文化學術研討會時的演講論文《三大遠古奇蹟輝映虞舜時代東夷文明》。

9—11月 劉鳳君先生帶研究生趙鵬、李彥霖等對濟南大辛莊遺址和章丘龍山鎮古文化遺址進行多次調查。

10月15日 山東省旅遊協會丁再獻副會長被社會上反對劉鳳君先生髮現與研究骨刻文的吵雜聲震動,前往劉先生家諮詢。

當時劉先生正在拍攝龍山骨刻文。

他仔細看了每一塊骨刻文,聽了劉鳳君先生簡單解釋後,很同意劉先生對骨刻文的認定。

很快他對骨刻文特別是對山東省境內出土的骨刻文作了大量宣傳工作。

10月28日 中國新聞網發表報導《古文字專家:山東昌樂「骨刻文」並非文字》。

文中說:王宇信認為昌樂骨刻文是「骨頭上刻一些花」,「有些專家非得說是文字,那絕對不是文字」,並表示「『不需要研究了』,因為在文物局的那次會上,專家一致否定了」。

10—11月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拍攝龍山骨刻文。

11月8日 壽光市聖城遺址龍山文化灰坑出土的「壽骨60」,經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測定年代檢測結果為3363±24BP,樹輪校正年代為1690BC(68.2%)1625BC。

12月6—9日 劉鳳君先生前往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考察。

12月 山東大學立項由劉鳳君先生和潘榮江教授負責的自主創新基金自然科學專項(2010DX001)—「骨刻文的計算機輔助分析技術研究」。

12月 劉鳳君先生接收馬磊轉讓的赤峰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幾件骨刻文和一件刻字玉器,供研究骨刻文用。

2011年

1月2日 人民視線網發表記者王偉卿文章《人物故事:劉鳳君教授與遠古骨刻文研究》。

1月2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東北師範大學馬如森教授的來信。

信中說:「您寄來的《壽光骨刻文》、《昌樂骨刻文》均已收到。

得到先生的關愛深感欣慰。

學閱之時,大作展現先生辛勞而可貴,為其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原始資料。

您在這方面的貢獻首當先行,祝願獲得更大的成功。

2月4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曲阜師範大學古文字專家劉奉光教授的電話。

劉奉光教授在電話中說:他很仔細看過《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和《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壽光骨刻文》兩本書,「骨刻文是人工刻劃的沒問題。

」劉奉光教授繼續說:「一些人不希望有更早的文字,這是個阻力,不要管他。

」劉奉光教授還說:「古人結繩記事,結太多了不方便,有的可能是隨身記事的,這就從結繩發展到文字了。

2月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國家博物館杜耀西副館長的電話。

杜館長說:「你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字是件大事,你做的工作令大家信服。

你堅持做下去,找更多的證據。

2月9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劉正教授的電話。

他告訴劉鳳君先生江西出土了一批骨刻文,已運到上海,準備開一次研討會,會後想請劉鳳君先生幫忙出書。

但很快劉正教授把運到上海的這批骨刻文與劉鳳君先生書中的骨刻文對比,發現這批骨刻文可能是現在仿刻的。

2月17日 劉鳳君先生收到河北省文物局張立柱局長發來簡訊 。

簡訊中說,看到劉先生骨刻文書後受到啟迪,在河北徐水釜山上三個洞內曾發現109個字符,並邀請先生有機會前往指導。

2月22日 《大眾日報》發表記者劉英文章《守望東夷—記東夷文化研究者丁再獻》。

文中說:「骨刻文是劉鳳君教授繼100多年前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對中國文字發展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2月25日 山東大學網站批准建立「山東大學骨刻文網站」。

3月19日 劉鳳君先生和他的研究生們座談骨刻文。

3月22日 劉鳳君先生給山東大學徐顯明校長發送簡訊。

告訴他3月20日《國寶檔案》欄目播放過四門塔佛頭像回歸。

徐顯明校長給劉鳳君先生電話說:「《國寶檔案》很有權威性,主持人很有名。

節目中提到你的名字了嗎?」劉先生說:「有我的內容很多,很多鏡頭都是很重要的位置,多次明確提到『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劉鳳君教授』。

」 徐校長說:「劉老師您的每步努力都為山東大學爭得了榮譽。

3月26日 劉鳳君先生向山東大學徐顯明校長提交《骨刻文研究的最新進展》報告。

4月上旬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省鄒平縣文物愛好者馬文彬電話。

馬文彬告訴劉先生,鄒平縣的古代遺址很多都發現過骨刻文,他現藏有幾件西王遺址出土的骨刻文。

劉先生請他發幾個圖片看看。

劉先生看到他發過來的骨刻文照片,認為是真的。

4月19日 劉鳳君先生和李彥霖到鄒平西王村王家遺址調查。

馬文彬陪同調查。

中午劉先生帶領李彥霖、馬文彬轉到淄博市臨淄區蘇家廟遺址調查,臨淄文物愛好者周富剛陪同調查。

此次調查收穫頗豐,採集到3件骨刻文。

4月24日 劉鳳君先生和李彥霖前往淄博市臨淄區蘇家廟遺址調查,周富剛陪同調查。

中午劉先生還觀看了當地收藏家王令波的藏品,他也收藏了一部分骨刻文。

4月26日 劉鳳君先生前往淄博市臨淄區接收高田和周蘇轉讓的臨淄出土的一部分骨刻文,供研究骨刻文用。

5月1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青島大學朱葆華教授長信。

他在信中和劉先生討論骨刻文的幾個問題,並認為「這批材料將會揭開失落的古老文明的一角」。

5月14日 山東齊魯電視台每日新聞報導《甲骨文並非最早的文字,中國古文字史前推一千年》。

5月15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師文靜文章《這件骨刻文3700歲了!》文中詳細介紹了2010年11月8日,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實驗室測定「壽骨60」 年代的檢測結果 。

5月30日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教授請劉鳳君先生到他辦公室,劉先生詳細向徐校長匯報骨刻文發現與近期的研究情況。

徐校長聽完匯報後說:「我和學校會堅決的、全力的支持你,我們不會支持那些反對意見。

」還說:「劉老師你不但有北大的學風,而且還明顯有山東人的堅信執著和踏實⋯⋯劉老師你的學問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意境,一般的境界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再高一步的境界是對朋友、對周圍的集體負責,劉老師你的境界高,你是為我們的民族考慮,令我們敬佩。

6月1日 《收藏快報》發錶王秋燕文章《骨刻文考古新發現:確認為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6月24日 劉鳳君先生和李彥霖前往淄博市臨淄區田家莊遺址調查,周富剛陪同調查。

採集到幾件骨刻文 。

6月27日 劉鳳君先生和國家博物館杜耀西副館長通電話。

杜館長說,劉鳳君先生的兩本骨刻文叢書編得很好:「意義很大,補充了早期陶器符號和甲骨文字之間的空白⋯⋯希望把實物陳列一下讓大家看看。

6月2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昌樂縣文物愛好者黃成吉電話。

電話中說,他在袁家莊和首陽山及濰坊黨校附近採集到100多塊骨刻文,其中有一件字比較多,他準備照相後發到網站上。

7月25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將「劉鳳君骨刻文發現與研究」推薦為「百年山大第一」之一。

8月6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首屆雲南玉溪撫仙湖與世界文明學術研討會」。

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教授也應邀參加該會,他一見到劉鳳君先生就說:「你最近做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大事情。

」劉鳳君先生高興地告訴他今年山東大學110周年華誕,骨刻文被評為「百年山大第一」之一。

他高興地說:「你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何止山大第一,應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第一 。

」在雲南大學李昆聲教授主持下,大會安排劉鳳君先生作了40分鐘的重點發言,演講題目是《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劉慶柱教授、北京大學嚴文明教授和李伯謙教授,以及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等100多名海峽兩岸專家學者聽了劉先生的演講。

劉鳳君先生這次重點演講收穫很大:一方面進一步宣傳了骨刻文;另一方面也是對網絡上的一些談論作了解釋。

2010年10月中新網發錶王宇信教授講話「山東昌樂『骨刻文』並非文字」。

王教授說:「昌樂骨刻文和殷墟的甲骨文沒有聯繫」,「有些專家非得說是文字,那絕對不是文字」。

王教授的講話已公布,紛紛揚揚幾時休。

有人催促劉先生把2008年7月30日王教授題寫《昌樂骨刻文》書名的照片抓緊在媒體上公布出來。

劉鳳君先生保持了冷靜態度:一是不公布王教授的題字照片;二是暫不參與網上的評論意見;三是爭取在學術會議上或適當場合面對面和王教授講清楚。

這次研討會安排劉鳳君先生作了40分鐘的重點發言, 在發言中他對王宇信教授網上的講話一一作了重點解釋,王教授在台下也認真聽了演講的全過程。

劉先生說:「我認為已經解釋清楚了。

8月 11日 超星學術視頻製作組來山東大學錄製視頻課程。

錄製劉鳳君先生的三個課程:1.中華文明五千年—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2.古之君子必佩玉;3.盡美盡善的境界追求。

2012年8月15日在超星學術視頻播放。

8月15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國家博物館杜耀西副館長的電話。

他說:「你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是件大事,你做的工作令大家信服,你堅持做下去,找更多的證據。

8月18日 劉鳳君先生應韓國國學院邀請,前往韓國首爾國立博物館參加東北亞國際文明論壇,演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演講時間長達50分鐘,與會專家都給予極大關注和高度評價。

演講結束後,韓國國學院院長蔣永柱教授說:「劉鳳君教授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意義重大,是東北亞的重大文化事件。

8月 《城市建設》2011年第24期發表記者趙煥祥文章《骨刻文將改寫中國文字史—解碼骨刻文與骨刻文發現者劉鳳君教授》。

該文被中華網和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9月23日 《齊魯晚報》發表記者霍曉蕙報導《劉鳳君韓國演講「骨刻文」》。

9月 劉培平主編《山大第一》正式出版(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該書收錄了由歷史文化學院推薦的,姚榕華、趙鵬撰寫的文章《劉鳳君與骨刻文》。

9月 劉鳳君先生為了更進一步科學說明骨刻文與蟲蛀和草根腐蝕以及骨花等骨頭的差別,將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出土的一塊骨刻文委託雲南大學物理科學技術學院劉強教授做微痕分析。

10月14日 劉鳳君先生和山東省旅遊學會丁再獻副會長與前來參加山東大學110周年校慶的國際摩擦學會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士、著名摩擦學專家薛群基教授在山東大廈見面。

劉鳳君先生帶了兩塊骨刻文請薛群基教授觀看,薛教授仔細看過後說:「這怎麼能是蟲子咬的呢?很明顯是人刻的,你看,這刻劃的痕跡多明顯。

10月18日 《中國文化傳媒網》發表記者於懷峰的報導《骨刻文是東亞早期文明的標誌 ——訪骨刻文發現者劉鳳君教授》。

10月24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劉培平主編《山大第一》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中姚榕華、趙鵬的文章《劉鳳君與骨刻文》。

11月14日 《齊魯周刊》發表秦振林的報導《劉鳳君:骨刻文里的千年對話》。

11月15日 雲南大學物理科學技術學院劉強教授將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出土的一塊骨刻文微痕分析圖發給劉鳳君先生。

12月9—11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濟南舉行的「第五屆歷史學前沿論壇」,提交論文「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並作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長張順洪研究員在大會總結髮言中說:「劉鳳君講的骨刻文,既是我們中國的前沿大課題,也是目前世界上的重大前沿課題。

骨刻文把中國文字提前了一千多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12月12日 劉鳳君先生帶領李彥霖前往壽光市聖城街遺址調查。

該遺址已經建起了一座座高樓。

劉鳳君先生坐在地上嘆氣遺憾。

12月25日 劉鳳君先生帶領研究生趙鵬和李彥霖前往昌樂縣任家河遺址進行調查,陪同調查的有當地文物愛好者黃成吉。

這次收穫很大,在龍山文化灰坑中採集到兩件骨刻文。

2012年

1月31日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劉鳳君先生文章《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

1月 李昆聲、黃懿陸主編《中華歷史文化探源——雲南撫仙湖與世界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雲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在第153—155頁刊載了劉鳳君先生在2009年8月「首屆雲南玉溪撫仙湖與世界文明學術研討會」上的演講論文《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1月 劉鳳君先生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龍山骨刻文》(山東畫報出版社2012年版)。

2月3日 劉鳳君先生收到河南安陽文物愛好者劉仁法來信。

信中說:「從一個農民手中購得八九塊出土牛骨,上面刻有奇奇怪怪的符號。

經查對,這些骨刻符號有別於殷墟出土的商晚期甲骨文,而與昌樂龍山文化骨刻文非常相似。

2月13日 劉鳳君先生電話與河南安陽文物愛好者劉仁法取得了聯繫,請他將出土的牛骨照片發送至劉先生郵箱。

2月14日 劉鳳君先生看到劉仁法發來的照片,其中兩塊骨頭上刻有字,風格和山東出土的骨刻文大體相同。

晚上8點劉鳳君先生和劉仁法通電話,劉仁法說這些刻字骨頭出自安陽市以東三十華里處。

劉鳳君先生請他調查,他表示同意。

2月14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發表文章《山大教授劉鳳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3月3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濟南舉行的「《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發行儀式暨座談會」。

東夷文化學者丁再獻演講時稱劉鳳君先生為「當代王懿榮」。

3月4日 《山東商報》發表文章《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千年的文字》。

3月8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安徽大學校長、中國古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教授發來簡訊。

信中說:「鳳君先生:惠贈龍山、壽光、昌樂骨刻文三種均已收到,先生的工作事關中國文明發展重大課題,令人欽佩!特此致謝!」劉鳳君先生接到黃德寬校長的簡訊後轉發給王育濟院長,王育濟院長很快回簡訊說:「我與黃校長有一面之緣,是在國家社科基金評審時,我倆自助餐時坐到一起,交談甚洽。

此公話不多,但學問、風度極佳。

我當時曾請問他是否校領導,是否關注骨刻文,結果均得到肯定答覆。

故印象很深。

3月4日 劉鳳君先生的研究生們為恩師舉行「祝賀劉鳳君先生六十壽辰暨骨刻文座談會」。

3月31日 《齊魯晚報》發表風港文章《劉鳳君骨刻文研究的最新成果:龍山骨刻文》。

該文被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5月1—2日 劉鳳君先生前往壽光市紀台遺址、昌樂縣袁家莊和任家河遺址以及崇山石祖林等地考察。

5月4日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原國家文物局局長)來山東大學作文化遺產報告。

報告結束後,在樊麗明副校長的關懷和特意安排下,劉鳳君先生在休息室和單霽翔院長作了關於骨刻文的簡單匯報,贈給單院長《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龍山骨刻文》一書,並請單院長看了兩件骨刻文實物。

單院長說「骨刻文是件大事,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是經過了幾十年,你繼續做下去,希望不斷看到你的新成果」。

最後,單院長指著兩件骨刻文實物說「這是很重要的文物,一定好好保管好」。

以此推測,2010年2月國家文物局舉辦的那次「骨刻文論證會」,專家們的反對意見對當時的單局長沒影響。

6月22日 《中原文物》第3期發表馬保春、朱光華論文《鄭州商城出土骨刻文與中國古代的「舞雩」祈雨之祀》。

7月17日 《大眾日報》發表記者陳巨慧、朱紫瑛文章《被遺忘的中國最早文字》。

該文被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8月5日 劉鳳君先生給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教授發簡訊匯報骨刻文研究的最新進展。

劉慶柱教授很快給劉鳳君先生回電話。

電話中他主要談了3點:1.劉鳳君先生的骨刻文發現與研究過程以及學術界的意見和意見形成過程大家都是清楚的;2.他會堅決支持劉鳳君先生繼續將骨刻文研究進行下去;3.希望劉鳳君先生要找出更多的證據說服那些反對者。

9月5日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骨刻文研究所在林業大廈二樓會議室舉辦骨刻文座談會。

與會代表約40人。

骨刻文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鳳君先生,副所長潘榮江教授和臧麗娜副教授、徐振傑副教授以及姚榕華博士、趙鵬博士、劉菲博士、黃凌梅博士等參加會議,被邀請的國內外學者主要有香港歷史博物館顧問Adjunct(中文名謝肅方)教授、美國六一國學講座創辦人許巴萊博士、山東孫子兵法研究會薛寧東副會長、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館長宋開霞研究員和章丘龍山文化博物館館長田繼寶研究員等。

座談會由潘榮江教授主持,開始與會代表觀看了一部分骨刻文實物標本,劉鳳君先生作「骨刻文是中國早期一種文字」的學術演講。

與會代表對骨刻文興趣濃厚,給予充分肯定,並對相關的許多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9月9日 劉鳳君先生在朋友的幫助下,為中共十八大寫議案《中華文明五千年不容質疑——加快對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的研究與認可》。

得到了中央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

9月25日 《城市建設》2012年第27期(總第149期)發表趙鵬論文《劉鳳君教授發現骨刻文揭諦》。

該文被光明網轉載。

9月26日 劉鳳君先生帶李彥霖前往淄博市臨淄區蘇家廟遺址調查。

劉鳳君先生接收周蘇轉讓的臨淄出土的一部分骨刻文,供研究骨刻文用。

10月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發表濟南大學副校長蔡先金教授的論文《「刻文骨」與「骨刻文」之性質推斷與價值蠡測》。

11月5日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發表劉鳳君先生論文《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的釋讀方法》。

12月1—2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九次學術討論會」,劉先生作「骨刻文與甲骨文和彝文關係研究」的演講。

12月12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龍朋(劉鳳君)先生的文章《在灰坑邊尋找骨刻文的記憶之一:2008年7月30日昌樂骨刻文座談會》。

2013年

1月8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龍朋(劉鳳君)先生文章《在灰坑邊尋找骨刻文的記憶之二 :骨刻文是中國早期的一種文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第一》)。

1月9日 劉鳳君先生在辦公室見到鄒平縣文物愛好者石剛。

石剛帶來幾塊骨刻文請劉先生鑑定,其中一塊牛肩胛骨比較重要,一面刻有很多字符,另一面刻了兩個較大的字。

石剛還說他收藏的200多塊骨刻文都是采自縣城附近黛溪河沿岸,其中有個村子名叫「孫家村」。

1月22日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舉辦了「師生骨刻文座談會」。

2月1日 劉鳳君先生向唐仲英基金會提交申請報告《中國早期文字研究》,並同時寄信匯報骨刻文研究的最新進展。

3月3日 在山東省水利局會議室召開「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第五次文化(擴大)會議暨學術年會」。

主持人原山東省軍區政委趙承鳳將軍首先請劉鳳君先生演講《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劉鳳君先生演講結束後,趙將軍走向主席台說:「劉鳳君教授為我們中華民族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發現了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

我提議,我們全會代表向劉鳳君教授致敬!」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3月22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發表文章《劉鳳君糾正西安鐵一中試題中「昌樂骨刻文」內容》。

3月25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發表的劉鳳君先生論文《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的釋讀方法》。

3月26日 劉鳳君先生向季緗綺副省長提交「骨刻文研究最新進展」的報告,並申請為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研究」課題設省長基金資助。

3月 劉鳳君先生做客山東交通學院影山人文講壇,演講「骨刻文—中國早期的文字」。

4月1日 大眾網發表記者劉芳芳報導《劉鳳君做客高校傳播「骨刻文」文化》。

4月19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龍朋(劉鳳君)先生文章《在灰坑邊尋找骨刻文的記憶之三:2008年7月上旬簽訂昌樂甲骨文(骨刻文)研究項目協議書》。

4月23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長風」講壇,演講《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中華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

4月25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在山東大學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第382期「稷下風」研究生學術講壇,演講《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中華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

5月7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秘書于波的電話。

于波在電話中說:「季省長讓我轉告您,省委宣傳部有省文化產業基金,現在是姜鐵軍部長負責,季省長已經在給姜鐵軍的報告中簽字『請宣傳部姜鐵軍部長閱處』。

」當天下午,于波秘書將季副省長簽字的報告交給劉鳳君先生。

並說,請山東大學給省委宣傳部發個紅頭文件。

5月17日 劉鳳君先生帶趙鵬前往淄博市張店區淄博實驗中學拜訪謝憲起老師,他是淄博市優秀語文教師。

他出過高中摸底試題「骨刻文」,並在網上登載。

5月28日 山東大學向山東省委宣傳部出具「山東大學(山大科字〔2013〕21號)」紅頭文件—「山東大學關於申報山東省文化產業基金課題『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研究』的請示」。

5月 山東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自然科學)「骨刻文的計算機輔助分析技術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高新燕碩士論文《基於zernike矩的骨刻文形狀分析》通過答辯。

論文「重點論述了採用改進的zernike矩對骨刻文圖像進行形狀特徵描述,然後利用支持向量機方法對骨刻文圖像庫進行分類處理,最後將骨刻文與彝文進行了對比分析」。

「鑒於骨刻文圖像的小樣本特點,採用支持向量機分類器對骨刻文進行分類,展現了骨刻文的造字規律,驗證了劉鳳君教授提出的分類標準的正確性。

最後為研究骨刻文的發展歷史,對骨刻文與彝文進行了對比,從而驗證骨刻文與彝文一脈相承說法的正確性。

6月17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所郭子林研究員來信。

信中說:「我受張順洪所長的委託,給您寫這封信。

目前,張順洪所長帶領世界歷史所幾個同事在撰寫一本《圖解世界史》,將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在撰寫過程中,我們發現您近些年研究和提出的有關骨刻文的觀點很有價值,我們決定將其融入本書。

因為該書是以立體圖說的方式出版,所以重點在圖示和圖片。

為了更好地表達您關於骨刻文是甲骨文前身的觀點。

張所長讓我與您聯繫,想請您惠賜給我們一張質量較好的骨刻文圖片。

」晚上,劉鳳君先生將「龍骨1」和「龍骨2」照片底版傳給郭子林研究員。

6月 《南京博物院集刊13》發表劉鳳君先生論文《骨刻文字型分類及其與甲骨文傳承關係研究》,(《南京博物院刊》編輯委員會:《南京博物院集刊13》,文物出版社2013年6月版)。

6月 《職工天地》第六期「聚焦十藝節」版發表季者文章《借十藝節平台 展骨刻文魅力——訪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骨刻文研究所所長、骨刻文發現者 、博士生導師劉鳳君教授》。

6月 劉鳳君先生應《大眾考古》創刊號的約稿,撰寫《骨刻文—中國早期的文字》。

6月 《山東社會科學》第6期發表劉鳳君先生論文《山東地區骨刻文分布與分期》。

7月4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山東社會科學》第6期發表的劉鳳君先生論文《山東地區骨刻文分布與分期》。

7月10日 《齊魯晚報》發表趙鵬文章《印證劉鳳君教授早前觀點》。

7月16日 劉鳳君先生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小寧研究員邀請,前往浙江省平湖市博物館觀看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刻字石鉞和刻劃符號陶片。

一起觀看的有李小寧所長、徐新民研究員和《解放日報》記者朱晨主任等。

7月25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龍朋(劉鳳君)先生文章《在灰坑邊尋找骨刻文的記憶之五:直接定名「骨刻文」更科學》。

7月25日 《解放日報》發表記者朱晨的報導《尋找最早的文字》。

報導中說:「 『骨刻文』是劉鳳君2005年鑑定文物愛好者所藏的刻字骨頭時發現的,產生和主要使用的時間距今約4600—3300年,比甲骨文早了近1300年。

之所以認為這些骨頭上刻劃的字符是文字,是因為其符號布局和結構有規律可尋,有些偏旁多次重複出現,應該是一種文字記事現象。

」「劉鳳君相信,這次看到莊橋墳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刻字石鉞,進一步印證了自己的觀點:北方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遼河流域的骨刻文與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字,是當時原始文字的兩大代表,兩者之間,正好起到了互相印證的作用。

7月 《大眾考古》創刊號發表劉鳳君先生論文《骨刻文——中國早期的文字》。

「編者按: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目前我國經過科學考古發掘證實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近幾年,在山東、內蒙古、關中等地發現了另外一種刻畫在獸骨上的符號。

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研究認為,這些符號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並將其定名為『骨刻文』。

但尚有學者對其存疑。

『骨刻文』到底是不是文字,如何釋讀它,它的發現又有什麼意義?可能還有待我們進一步的認識。

8月8日 《齊魯晚報》發表臧麗娜文章《「骨刻文」定名始末》。

該文被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8月16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參加山東社科論壇「首屆東夷文化論壇」。

8月19日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記者張清俐、通訊員李倩報導《首屆東夷文化論壇舉行,學者認為東夷文化孕育商代文明》。

報導中說:「劉鳳君認為,東夷文化是華夏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它創造了包括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在內的東夷地區遠古文化系列,還孕育了商代文明。

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使用的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9月5日 《文史哲》2013年第5期(總第338期)發表劉鳳君先生論文《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9月28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文史哲》2013年第5期(總第338期)發表的劉鳳君先生論文《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9月30日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3年第5期「學術卡片」欄,摘編劉鳳君先生在《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發表的《山東地區骨刻文分布與分期》中的學術論點 。

9月 《新華文摘》2013年第18期,摘編劉鳳君先生在《山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發表的《山東地區骨刻文分布與分期》中的學術論點 。

10月12日 劉鳳君先生應國家文物局邀請前往北京鑑定文物,並拜見了國家文物局童明康副局長。

劉先生向他匯報了關於骨刻文發現與研究的進展情況。

童副局長很認真地對劉先生說了三點:「1.我們都非常關注你目前做的工作,這是件大事情;2.一個新發現、新觀點,特別是大的學術發現和研究開始提出來時,很多人不理解、不同意,甚至反對,應該理解。

龍山文化有城的提法,直到1984年鄭州會議時還有大專家反對,現在被公認了;3.我們支持你,希望你堅持下去,多從文字產生學的角度找根源。

10月17日 劉鳳君先生應邀在齊河參加「中國史前陶文化研討會」並作為首席專家作重點發言,發表題為「中國史前陶器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標誌」的演講,其中講到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

隨後,龍山文化博物館田繼寶館長發表演講,他首先提出:「我提議,我們首先向骨刻文的發現者——劉鳳君教授致敬!」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11月7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曲阜師範大學劉奉光教授發來簡訊。

簡訊中說:「兄長:讀了大作,感到你治學嚴謹,字字有據。

破譯不多,皆有鐵證,毫無牽強之嫌,敢創新業,真學者也!我展示大作,按高論作了演講,很有轟動。

11月13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山東省委宣傳部姜鐵軍副部長發來簡訊。

簡訊說:「劉所長好!關於研究經費,經部務會研究決定,支持三十萬。

近期將由財政撥付,特告。

姜鐵軍」。

3月26日,劉鳳君先生向季緗綺副省長提交申請資助「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研究」課題 ,獲得通過。

11月14日 《社會科學報》發表記者邢霞專訪劉鳳君先生文章《劉鳳君:骨刻文研究又有新進展》。

編者按:「中華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中國文字發展史也將發生改變,骨刻文發現者劉鳳君被譽為當代王懿榮。

」該文被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

11月27日 劉鳳君先生向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召集人貝克博士提交申請參會論文「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王宇信《新中國甲骨學六十年》一書。

該書第174—177頁比較詳細地闡述了王宇信對「昌樂骨刻文」的反對意見。

書中說:「2009年8月15日—20日在山東煙臺召開的『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昌樂骨刻文的發現者向大會提交了有關論文,並將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昌樂骨刻文》一書贈送給全體出席會議的海內外學者」。

「書中所收骨片上的痕跡不是刻文,而是長期埋藏地下形成的骨花(蝕痕)」。

書中還詳細記述了2010年2月中旬國家文物局邀請在京七位專家召開「昌樂骨刻文論證會」專家們的具體否定意見和每位專家的姓名。

12月13日 在山東大學明德樓張榮校長辦公室 ,劉鳳君先生向張榮校長匯報骨刻文近期研究情況。

張校長聽過劉先生的匯報肯定地說:「這件事是一件大事,您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做了很大努力,因為文字是中國文明最重要的證明,我是研究理科的,對中國文化理解不深,這件事應該很好地繼續做下去,意義非常重大,我和學校會大力支持。

我認為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再就是現在學術界有的認為是符號,符號也是文明的表現,也有很重要的意義,認為是文字,這是更高文明的標誌,是更重大的事情。

」最後劉先生和張校長合影留念 。

張校長把劉先生送到門口,握著劉先生的手說:「你為我們學校作出了很大貢獻。

12月20日 李兵院長陪同桓台縣果里鎮后庄村文物愛好者李強來劉鳳君先生辦公室訪問。

李強講他已收藏上千件骨刻文,有一件牛肩胛骨刻寫近50個字符。

他還帶來幾件骨刻文請劉先生鑑定。

12月26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召集人貝克博士在電子郵箱的回信。

信中說:「這一古老的書寫系統(骨刻文)證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

」並說 「我們原本沒有打算在『史前敘事』這一議題中討論中國的問題,但是我現在要改變我的想法⋯⋯我可以確定,讓大會秘書處知道您已經申請參加我們的大會」。

12月31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孫思報導《劉鳳君骨刻文研究得到山東省重視並立項支持》。

2014年

1月5日 劉鳳君先生和趙鵬前往北京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見到了該中心的人文編輯室主任張安民和人文編輯部歷史學學科執行主編柴英。

他們答應向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推薦劉鳳君先生在《文史哲》發表的《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一文。

同時劉鳳君先生拜會了高等教育出版社藝術分社梁存收社長,他答應儘快再版《美術考古學導論》。

2月19日 山東教育電視台林宏主任和任衍國記者來到劉鳳君先生辦公室採訪錄像,他們擬定製作一個專題節目,是省的重點項目。

根據他們的要求,劉鳳君先生講美術考古、四門塔佛頭像回歸、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孫思參加。

2月 劉鳳君先生在《文史哲》發表的《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一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2014年第2期全文轉載。

3月3日 劉鳳君先生和山東教育電視台林宏主任、任衍國記者到四門塔採訪錄像。

劉鳳君先生講四門塔佛頭像回歸。

劉先生邀請劉繼文參加。

林宏主任也採訪了劉繼文和看守四門塔的老韓。

當時山坡上還有雪,拍照了四門塔、佛像和雕刻佛像的採石處等。

3月7日 於建忠經理在山東大學學人大廈請客,有劉鳳君先生和山東大學李建軍副書記、山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王洪偉秘書長、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藝術學院李善傑教授及李彥霖等。

李建軍副書記說:「劉老師,請你講講你發現和研究的骨刻文吧,給我們上一課。

」劉鳳君先生用了5分鐘簡單講了骨刻文。

李建軍書記說:「劉老師你拿塊骨刻文放在咱校博物館裡陳列展出,放在最前邊,展示你的成就!」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王洪偉秘書長說:「劉教授,你把你的骨刻文設一個課題,咱們交流中心作為一個國際文化交流課題可立個項。

」還有一位交流中心的副秘書長表示贊同用科學技術保護骨刻文。

3月10—15日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拍攝臨淄骨刻文。

4月1日 劉鳳君先生和山東教育電視台林宏主任、任衍國記者一起到淄博市臨淄區蘇家廟遺址進行野外調查錄像。

陪同的還有當地文物愛好者周富剛。

周富剛領著劉先生等到村南蔬菜大棚處,這處大棚不久前剛修過棚牆。

劉先生他們在調查過程中,採集到6塊骨刻文,留下了難得的珍貴錄像資料。

4月6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原山東省水利局李平主任電話。

電話中說:「山東省玉器研究會名譽會長趙承鳳將軍邀請戚文(戚本禹)先生來濟南看玉器,趙將軍將你發現骨刻文的事告訴了他,戚文先生剛看過你的骨刻文書,他說明天不回北京,明天到你辦公室看你的骨刻文,聽你講骨刻文。

」劉先生高興答應,並告訴幾位研究生明天到辦公室舉辦一次「骨刻文座談會」。

4月7日 戚文先生和李平主任、山東省財政廳王玉敏書記來到劉鳳君先生辦公室。

劉先生的研究生臧麗娜、趙鵬、秦樹景、孫思等參加。

首先劉鳳君先生向戚文先生等匯報了骨刻文研究的最新進展,大家仔細觀看了骨刻文實物。

戚先生在會上講了七點:1.劉鳳君教授發現和研究骨刻文意義重大,劉鳳君教授為中華民族作出突出貢獻。

劉鳳君教授為骨刻文研究作出的付出是巨大的,但是是值得的,劉鳳君教授的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2.骨刻文證明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不容置疑,可以落實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歷史。

通過對骨刻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證實和發現中國遠古時期的許多重要歷史信息;3.骨刻文比甲骨文更為重要,因為骨刻文產生的時間更早,使用群體更為廣泛;4.國家、政府、社會、學校等各界必須加大對骨刻文資金、輿論、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5.骨刻文釋讀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予以極大重視,儘可能多地投入人力物力進行釋讀工作,擴大骨刻文的研究隊伍和影響力,讓全社會參與進來;6.臨淄骨刻文、壽光骨刻文等比《尚書》原文的字還多,如果成功釋讀骨刻文,那骨刻文可以被稱為「新尚書」, 骨刻文如果破譯成功,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本書」;7.史書上關於漢字鳥形、蟲形等象形文字,如「倉頡造字」傳說的記載通過骨刻文得到驗證。

符號在一定程度上與文字的概念相似。

王玉敏書記建議劉鳳君先生成立一個骨刻文國際學術研究會,這樣既可以擴大骨刻文的影響,又可以讓骨刻文研究得到更大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

李平主任也認為劉先生的骨刻文研究一定會得到全社會的認可與支持。

4月9日 山東教育電視台林宏主任和任衍國記者來到劉鳳君先生的辦公室,研究生臧麗娜、米永盈、趙鵬、胡新華、姚榕華、秦樹景、孫思、宋世楨等參加。

首先採訪劉先生書法,然後採訪錄像劉先生和研究生們座談。

最後又採訪劉鳳君先生講發現骨刻文和四門塔佛頭像回歸。

4月14日 台灣東海大學姜一涵教授來山大歷史文化學院演講,受歷史文化學院方輝院長委託,劉鳳君先生主持姜一涵教授演講。

演講前姜教授先到劉先生辦公室,在座的還有歷史文化學院方輝院長和趙愛國書記等,他們很高興地看了骨刻文實物標本 。

4月30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登載《劉鳳君骨刻文論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

5月6日 劉鳳君先生接到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召集人貝克博士電子郵箱的邀請函。

邀請劉鳳君先生參加2015年在濟南召開的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並作為該專題組的重點發言人之一。

5月14日 世界著名藝術史與考古學者、美國波士頓大學弗雷德·克萊納教授(Professor Kleiner)訪問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與所長劉鳳君先生和該所師生及相關校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觀看骨刻文實物標本。

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先生向弗雷德·克萊納教授介紹了他現階段有關骨刻文研究的進展,以及受邀參加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情況。

弗雷德·克萊納教授首先從學術和為人兩個方面表達了他對劉鳳君先生的敬意。

他通過翻閱劉先生的著作《美術考古學導論》及《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稱讚劉先生治學嚴謹、開拓進取。

座談中,弗雷德·克萊納教授向劉鳳君先生諮詢了幾個與骨刻文有關的問題,劉鳳君先生從骨刻文年代的科學推斷、骨刻文所用骨頭的種類、骨刻文字體造型分類、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骨刻文的釋讀和骨刻文與宗教的關係等方面作了詳細解答。

弗雷德·克萊納教授稱讚劉鳳君先生髮現和研究的骨刻文是古文字研究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對人類文明史的重大貢獻。

5月23日 新華網山東頻道轉載《劉鳳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觀點被摘編》。

6月6日 劉鳳君先生給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王洪偉秘書長提交申請報告,申請立項《骨刻文研究》。

6月15—16日 山東教育電視台《視說新語》欄目首播《當代王懿榮—劉鳳君》上、下集。

6月22日 中國社會科學網轉載《文史哲》2013年第5期(總第338期)發表的劉鳳君先生論文《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7月7日 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王洪偉秘書長來到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先生辦公室。

王秘書長和劉鳳君先生詳細交談了骨刻文研究立項和今後繼續幫助劉先生研究骨刻文事宜。

王洪偉秘書長看了兩塊骨刻文實物標本,他說看到骨刻文實物,更確信是人工刻的,是文字。

9月16日 高等教育出版社藝術分社梁存收社長來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主要與劉鳳君先生聯繫正在再版的《美術考古學導論》的清樣校對問題。

同時看了骨刻文實物標本,諮詢骨刻文研究進展情況,和他隨行的李波做甲骨文工藝品,他們說為了進一步宣傳骨刻文可做部分複製品,召開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時贈送與會代表。

9月19日 陝西師範大學高明教授來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與所長劉鳳君先生及相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

高明教授表示自己從學生時代就是讀著劉鳳君先生的《美術考古學導論》成長起來的,他稱讚劉先生的《美術考古學導論》是第一部從美術考古學全局進行綜合研究的著作。

他對劉鳳君教授治學嚴謹、開拓進取的學術精神表達了自己的敬意。

座談中,劉鳳君先生還拿出一塊骨刻文實物標本向高明教授講解了骨刻文年代的科學推斷、骨刻文字體造型分類、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等方面的認識。

高明教授稱讚劉鳳君先生髮現和研究的骨刻文是一件大事,是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9月24日 山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王洪偉秘書長來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和劉鳳君先生商談大型專著《骨刻文》出版後,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和今後在國內進行骨刻文展出等事宜。

11月1日 劉鳳君先生應山東交通學院邀請,前往山東交通學院「影山人文講壇」演講「中華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頭」。

11月20—25日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拍攝赤峰骨刻文。

12月17日 山東大學研究部社科處張榮林處長請劉鳳君先生到他辦公室。

張處長告訴劉先生:「山東省紀檢給學校來了個函,有人舉報你自己偽造骨刻文字,出版《昌樂骨刻文》、《壽光骨刻文》和《龍山骨刻文》等,是偽科學,用你自己偽造的文字騙取課題經費。

」張榮林處長繼續說:「我們不相信劉老師您偽造文字,我們相信是科學的。

我們只是想把情況證實說明,請您寫個說明不是劉老師您偽造的,幫我們的忙。

」第二天劉先生把說明書交給張榮林處長 。

12月21日 在濟南舉行「中國龍山文化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大會」,劉鳳君先生應邀與會,被推選為副會長,並作「龍山文化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重點演講。

與會期間,劉鳳君先生拜會了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先生。

劉先生向老先生贈送《骨刻發現與研究叢書》的三本專著,呂先生說:「你的發現很重要,爭取儘快得到學界認可。

2015年

1月22日 山東教育電視台《視說新語》欄目第二次播放《當代王懿榮——劉鳳君》上、下集。

1月10—25日 劉鳳君先生和陳冠軍補拍和重拍昌樂、壽光和龍山一部分骨刻文。

2月5日 《齊魯晚報 》發表鳳巢文章《骨刻文:「證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該文被人民網、中國文物網和中國新聞網等轉載。

2—3月 劉鳳君先生撰寫《骨刻文》一書的理論篇。

3月10日 在濟南舉行「中國龍山文化研究會會長座談會」。

劉鳳君先生分別被推選為龍山文化學術委員會會長和古文字專業委員會會長。

3—5月 設計、編排《骨刻文》一書。

(孫思根據劉鳳君先生記錄整理,經過劉鳳君先生審閱同意。

後 記

黃金時光過得真快,發現與研究骨刻文一晃十年。

十年的如梭流水光陰,就像溪水淘沙穿石,蕩漾浸潤著自己的胸懷,更能容納與坦舒,也留下了清透而深刻的記憶。

不知不覺白髮又一次爬滿了頭頂,和佛頭像回歸的那年相比,可能不會再退下來了。

使我感受深刻的還是那兩句常說的話:「天道酬勤」和「善緣好運」。

我對骨刻文從發現到一步一步的研究,雖說艱難,但我一直信心十足,給我最大支持的還主要是山東大學這個擎天大柱。

2009年學校「985工程」就為我的「骨刻文研究」立項支持。

這是骨刻文研究的初期,當時不同意見的吵雜聲甚喧,山東大學立項支持我,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

2010年2月25日歷史文化學院舉辦「骨刻文座談會」,院長王育濟先生主持會議時講的一段話,令我和與會者非常感動。

他說,劉鳳君教授的骨刻文研究在很長時間內「否定意見居多」,山東大學「有的教授建議學院不要輕易介入這事,認為這些符號基本上是自然腐蝕的,並建議學院對此項研究要謹慎。

當時我的表態是:要支持這件事情需謹慎,但是要反對這個事情就更要謹慎。

我說這句話也是基於一種基本的判斷,我認為劉鳳君教授是一位非常嚴謹的學者,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他又是考古領域中很有成就和知名的專家學者。

基於這兩點,他不會隨隨便便地認定一件事情。

既然他這樣執著,我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

」育濟先生的話情真意切,是一種科學的治學態度,更是一種做人的道理。

在這次座談會上,山東省文博考古界德高望重的老專家張學海先生率先發言,給予充分肯定。

骨刻文大量的在山東中部地區發現,張先生對這一帶古文化遺址了如指掌,很多遺址都在他的指導下發掘過。

開始他對我的發現和研究持慎重態度,後來我陪他在袁家莊遺址調查時撿到一片骨刻文,憑多年的田野考古和綜合研究經驗,他同意骨刻文是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時期的文字。

我每次請教先生,他總是語意深長地囑咐我多找能說明是早期文字的證據。

當時社會上和學術界對骨刻文一事議論紛紛,不乏非議刺耳,惡語傷心。

座談會上張先生和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志民先生及方輝副院長等專家關心與支持的話,使我倍受鼓舞,更能坦懷冷靜地面對一切了。

2011年是山東大學110周年華誕,「劉鳳君與骨刻文」,經歷史文化學院推薦,被列為138項「百年山大第一」之一。

自2010年以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潘榮江教授率領他的學術團隊,長期對骨刻文進行計算機技術分析研究,使我的骨刻文研究更堅實地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之上。

我的骨刻文研究進展如此之快,令學界許多專家和朋友驚異,因為我得到了許多學界老前輩和許多專家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我有一個很強大的師友同仁陣營和眾多文物愛好者隊伍及學生們作為堅強後盾,他們是我的力量和驕傲。

他們關心支持我,令我感動的故事如果一天講一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

件件發生過的友誼故事,永留腦海。

每每想起,就感激心涌,格外欣慰和意發。

2009年8月15日,在煙臺「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我與王宇信等幾位專家對骨刻文是否是自然腐蝕的問題發生了激烈爭論。

第二天閉幕式大會上,前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先生明確說:「一個新的發現,發現者需要有學術膽識,我們首先不應該去懷疑它,大家應該用心去研究它!」

2010年10月15日,山東省旅遊協會丁再獻副會長來到我家諮詢骨刻文的事情。

我當時正在拍照龍山骨刻文。

他仔細看了每一塊骨刻文,聽了我的簡單解釋後,很同意我對骨刻文的認定。

他很快對骨刻文特別是對山東省境內出土的骨刻文作了大量宣傳工作。

丁再獻先生認為:「骨刻文是劉鳳君教授繼100多年前王懿榮發現甲骨文以來,對中國文字發展的又一次重大發現,是中國文字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貢獻。

在2011年8月6日「首屆雲南玉溪撫仙湖與世界文明學術研討會」上,原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先生一見到我就說:「你最近做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大事情。

」我高興地告訴他山東大學110周年華誕,骨刻文被評為「百年山大第一」之一。

他高興地說:「你發現和正在研究的骨刻文何止山大第一,應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第一 。

2013年10月12日我應國家文物局邀請前往北京鑑定文物,並拜見了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先生。

我向他匯報了關於骨刻文發現與研究的進展情況。

童先生很認真地對我說了三點:「1.我們都非常關注你目前做的工作,這是件大事情;2.一個新發現、新觀點,特別是大的學術發現和研究開始提出來時,很多人不理解、不同意,甚至反對,應該理解。

龍山文化有城的提法,直到1984年鄭州會議時還有大專家反對,現在被公認了;3.我們支持你,希望你堅持下去,多從文字產生學的角度找根源。

」童先生的話對我啟發很大,近兩年我開始加強對早期文字產生和原始特點的研究。

求索路遠,當爬坡累到極限時,真需要也渴望有人扶持一把。

各位領導專家的關懷和勉勵,都在關鍵時刻拉了我一把,給了我正能量。

還有銘記在胸的一件事:2013年3月3日,在濟南舉辦「孫子兵法研討會」,主持人原山東省軍區政委趙承鳳將軍首先請我演講《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我演講結束後,趙將軍走向主席台說:「劉鳳君教授為我們中華民族作出了很大貢獻,他發現了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

我提議,我們全體代表向劉鳳君教授致敬!」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當時我激動萬分,熱淚模糊了雙眼,只是鞠躬致敬,一切盡在不言中。

近些年,骨刻文影響已跨出了國門,我們山東大學骨刻文網站國外已有30多個國家近萬人次登錄。

美國、日本、韓國、法國和新加坡等國家有人直接向我諮詢骨刻文事宜。

我還分別在2010年7月15日和2011年8月18日連續兩次應韓國國學院邀請,前往韓國首爾國立博物館參加東北亞國際文明論壇,兩次皆做骨刻文專題重點演講。

與會專家都給予極大關注和高度評價。

韓國國學院院長蔣永柱先生說:「骨刻文是東北亞的重大文化事件。

」 談到這裡,更想起2011年12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張順洪先生在「第五屆歷史學前沿論壇」閉幕式大會上做總結髮言時說的:「劉鳳君講的骨刻文,不但是中國的前沿課題,也是世界上重大的前沿課題。

把中國的文字提前了一千多年,這是了不起的一件大事。

」2015年8月在濟南召開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2013年11月27日,我向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第五專題組「史前敘事」提交論文「中國早期文字骨刻文發現與研究」。

2013年12月26日召集人貝克博士給我回信說:「這一古老的書寫系統(骨刻文)證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

」並說:「我們原本沒有打算在『史前敘事』這一 議題中討論中國的問題,但是我現在要改變我的想法。

我可以確定,讓大會秘書處知道您已經申請參加我們的大會。

」 2014年5月6日貝克博士給我發來邀請函,邀請我參加2015年在濟南召開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並作為該專題會議的重點發言人之一。

我還特別感謝陳冠軍,他是設計界的後起之秀。

我所出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的三部專著和該書所用的絕大多數圖版和文字的版式都是他辛苦拍攝和精心設計的。

近八年來,他為了拍攝骨刻文圖片和設計書版,陪我度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其情其景令人感動。

德業精誠至善,情誼純真至厚,骨刻文研究的羅曼史上,也有他留下的步步紮實腳印。

山東畫報出版社主任秦超先生推薦和促成了《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和該書在山東畫報出版社的儘快出版,使骨刻文很快推向了社會,為大家了解和研究骨刻文提供了清晰的圖像和文字資料。

他付出了智慧和艱辛的努力,也是業績大焉。

還有我的學生遲延璋、唐仲明、李森、谷建輝、臧麗娜、米永盈、姚榕華 、趙鵬、李彥霖、秦樹景和孫思等都在骨刻文研究過程中給予我多方面幫助。

我還要感謝我的太太蘇玉玲研究員。

我寫《中國古代陶瓷藝術》《考古學與雕塑藝術史研究》和《美術考古學導論》等書,她陪我燈下靜候,還為我籌集經費和抄寫稿子;我出版《山東佛像藝術》,她隨我全省各地調查相伴;我現在骨刻文研究支出經費較大,幾近囊中空空,她也無怨無悔,她是成就我步步走向成功的賢內助。

骨刻文發現與研究過程中,高興的事情談也談不完,應該感謝的師友同仁很多很多。

謹借本書付梓之際,向關心和支持我的師友同仁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也請你們繼續賜教。

劉鳳君

於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骨刻文研究所

2015年5月26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鳳君教授發現骨刻文掲諦

作者: 趙鵬 來源: 《城市建設》2012年第9期1學術研究機構的最高目標和使命應是服務於國家、人民和社會。勇於貢獻的學者一定是發現與研究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服務指導人類思...

考古學家劉鳳君和他的骨刻文情緣

光明網山東濟南訊(記者 李志臣 通訊員 李鈺)8月17日,「骨刻文與世界早期文字比較研究座談會」在山東大學召開。本次活動由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舉辦,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博洛尼亞大學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