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界」鑿山而建,活人殉葬的西漢南越王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越王墓是西漢初期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孫子,號稱「南越文帝」。

南越王墓,"鑿山為藏"的石室墓,採用豎八鑿洞的方法構築。

墓室平面呈"早"字形,約100平方米,按照"前朝後寢"布局,分7間。

前部三室為前室和東、西耳室,後部四室為主棺室、東西側室及後藏室。

墓內隨葬品豐富,品類繁多,出土金銀器、銅器、鐵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等遺物1000餘件。

其中以"文帝行璽"金印和"絲縷玉衣"最具價值。

西漢南越王趙眜墓,出土"文帝行璽"金印

西漢南越王趙眜墓,出土"絲縷玉衣"

南越王墓劈山為陵,從象崗頂劈開石山20米,鑿出「凸」字形的豎穴,從前端東、西側開橫洞成耳室,南面開闢斜坡墓道。

墓室以紅砂岩石仿照前堂後寢的形制砌成地宮,墓頂用24塊大石覆蓋,再分層夯實而成。

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

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築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後四共7室,寬 12.5米,長10.85米。

墓主居後部中室,前廳後庫,前部東西為耳室,後部東西為側室。

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僕役7人。

前空1具,身份為「景巷令」;東耳室1具,與樂器同出,為樂伎;東側室有4具「夫人」;西側室7具,與廚具同出,為廚師、雜役;墓道2具,衛兵;另1具在外藏槨中,可能是車夫。

殉人多是被擊砸後腦而死。

前部前室四壁和頂上均繪有朱、墨兩色雲緞圖案;東耳室是飲宴用器,有青銅編鐘、石編鐘和提筒、鍅、鉳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盤等;西耳室是兵器、車、馬、甲冑、弓箭、五色藥石和生活用品、珍寶藏所,尤其珍貴的是來自波斯的銀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爐和深藍色玻璃片。

後部主室居中,為墓主棺庫主室,墓主身穿絲縷玉衣,隨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為「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

龜鈕「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趙眜」玉印等。

東側室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

西側室為廚役之所,殉葬7人,無棺木,室後置豬、牛、羊三牲。

後藏室為儲藏食物庫房,有近百件大型銅、鐵、陶制炊具和容器。

出土文物共千餘件。


置於玉衣上的10塊玉璧

犀角形玉杯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錯金銘「王命車途」虎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越王趙佗墓珍藏品介紹

南越國是西漢初年偏隅嶺南的地方政權。它由趙佗於公元前203年所建,共傳五代,歷93年,於公元前111年為漢武帝軍隊所滅。南越國位於五嶺以南,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先秦...

從南越王墓聊聊南越王朝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

盜墓賊尋找2000年的古墓,被農民工發現

古墓對於考古學家研究歷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座墓葬的出土連帶著整個朝代的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廣州市建築工程期間發現一座規模宏大的墓葬,該墓葬的發掘引發考古學家的格外重視,這是一座極其少見的墓...

西漢南越國第二任王:文王趙眛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1983年6月9日上午被發現,考古人員趕到現場進行多方勘測。墓主人身穿絲縷玉衣,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一枚青白玉篆刻的「趙眜」玉印,可證墓...

廣東出土千年帝王墓,南越帝王墓。

南越王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面積約5.3萬平方米,是廣東省自開國以來出土唯一 一處大型千年古墓,也被稱為西漢南越王墓 , 南越王,即趙昧,西漢時期。《史記》稱為趙胡,中國西漢時期南越國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