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的傳奇經歷,台北故宮「鎮館三寶」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北故宮

遊客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一般會被首先帶到二樓商周秦漢青銅器館展廳,毛公鼎就陳列在展廳的最顯著位置。

被譽為晚清「海內三寶」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其中大盂鼎收藏於北京,大克鼎收藏於上海,唯獨「海內三寶」中的另外一寶毛公鼎越過海峽,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它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稱為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寶鼎越過海峽,相隔半世紀,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燦爛的文明歷史。

擺放在二樓商周秦漢青銅器館展廳的最顯著位置

1925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紫禁城的大門緩緩拉開。

這是五百多年來,故宮首次對民眾開放。

帝王生活的神秘從這一天開始慢慢消逝。

故宮博物院成立這一年,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回來的李濟被史語所聘為考古組主任。

2008年秋天的河南安陽縣,史書中記載的商代最後一個都城——殷的所在地。

八十年前,由李濟率領的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這裡開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一個失落3000多年的王朝,天降般地出現在世人面前。

那是中國青銅時代最輝煌的時刻。

西周末年,天下大亂。

無奈之下,周王只得將朝廷的內外事物交給重臣毛公。

周王還教導毛公,要勤政愛民,修身養德。

毛公為了讓後世子孫記住周王的教誨,特意將王的旨意銘刻在青銅鼎上。

這件刻有王命的鼎,就是毛公鼎。

出土於陝西岐山的毛公鼎,與同一地域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在清朝並稱為海內三寶。

其中以銘文最多的毛公鼎最為出名。

專家告訴我們:銘文越多,就是從經濟價值上來講,它這器物經濟價值也越來越高。

過去曾經有一句舊話,就是一字值千金。

擁有四百九十九字銘文的毛公鼎,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它的命運似乎就跟戰亂、殺戮聯繫在一起。

抗戰的爆發改變了一切,考古組在安陽的發掘也停了下來。

發掘出土的文物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大批國寶一起被遷往大後方。

這是一張遷運途中,李濟調查故宮文物的報告書。

作為押運人,他擔負起保護文物遷移的重任。

戰爭中,日本軍隊除了大肆掠奪中國的物資,還將注意力投向了一直流傳在民間的海內三寶。

大收藏家葉恭綽將毛公鼎一直藏在上海的寓所。

日軍占領上海後,葉恭綽一家人為了不讓寶鼎落入日本人手中,多次被關押受訊,幾乎喪命。

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初夏,李濟跟隨故宮文物回到南京。

經過開箱整理,所有的文物被安放在朝天宮擴建的倉庫里。

在這批國寶中包括嘉慶年間從民間收入清宮的青銅珍品散氏盤。

這件以獨特書法風格著稱的青銅器,在盤底中央鑄有三百五十七字的長篇銘文。

記錄的是西周末年兩個諸侯國之間的土地議和契約。

與散氏盤同時存放於朝天宮的,還有剛剛收入中央博物院的毛公鼎。

抗戰後,葉恭綽一家因為生活困頓,萬般無奈之下,將毛公鼎典押給銀行。

後來 一個商人出巨資將寶鼎贖出,捐獻給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1948年存放在朝天宮的文物進行公開展出。

在這次展覽上,蔣介石不僅見到了散氏盤和毛公鼎,還特意與司母戊鼎合影。

1939年在河南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鼎。

三件青銅重器終於相聚南京。

1948年的冬天,李濟與毛公鼎在內的文物,共同登上了國民黨海軍軍艦「中鼎號」,駛向台灣島。

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口沿上有厚實高大的雙耳,頸部的兩道凸弦紋之間飾以精美的重環紋。

腹如半球形。

足呈馬蹄形,造型渾厚樸實。


毛公鼎的銘文有32行499字,是現存最長的銘文,是一個周宣王時代的完整的冊命。

銘文共五段:其一,此時局勢不寧;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其三,給毛公予宣示王命之專權,著重申明未經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預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誡勉勵之詞;其五,賞賜與對揚。

這段銘文敘事完整,記載詳實,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材料。

毛公鼎上的銘文

鼎身銘文的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

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

費聲騫在《古代碑帖鑑賞》這樣介紹毛文:筆致謹嚴,字形整齊有致。

相異於一般金文的豪放逸縱,結字略帶長形,顯得勁挺瘦勁,全文布局氣象溫和,歷來被視為周代篆文的正宗,金文的瑰寶。


當您了解到這些,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裡,才算看出一點兒滋味。

請繼續關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到底有多少國寶被國家博物館弄走了?

由於《國家寶藏》節目的持續火爆,小編也寫了一系列文章,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文章有很多有趣的評論,特別有意思的是有網友說要「防火防盜防國博」,因為陝西有不少珍貴的國寶級文物,出土發現後都收藏於中國...

經典薈萃:來自先秦的6大上古金文名品

書法講究韻味,與晉韻、書卷氣鼎足而立的金石氣,源自商周的彝器鐘鼎、前代的摩崖碑版。青銅器之鐘鼎文字,或謂金文,上承初民之甲骨文字,下接秦小篆,後漸變為漢隸,實乃中華文字變遷的重要環節。書法第一網...

青銅器之鄉話青銅

參觀青銅器博物院大概六七次之多,大都是陪著親戚朋友去的,可是達到真正了解青銅還差的很遠,不過每次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