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石人像佐證文化交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2015年的考古發掘中,石峁考古隊在石峁外城牆一處「馬面」旁坍塌的築石中發現了一塊完整的石雕人面像。

數年前,有學者就對石峁遺址展開考察,公布了一批特徵明確、造型獨特的石雕人面像,數量20餘件。

迄今為止,傳說出土於石峁遺址高等級建築的核心分布區「皇城台」一帶的石雕人面像已有近30件。

石雕人面像在歐亞草原西部源遠流長,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帶自史前至商周時期斷斷續續有石雕人面像的存在。

石峁遺址出土的這些石雕人面像是否和其西北部的文化有關係?是否史前早期就存在中西文化交往?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郭物。

石人像成為解讀黃河流域與歐亞草原文化關係線索

《中國社會科學報》:龍山時期最為壯觀的石雕人面像流行於我國新疆地區和南西伯利亞的奧庫涅夫文化,而在中國東部的史前文化中非常罕見。

石峁遺址發現的這些石雕人面像,是否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黃河流域陝北地區同南西伯利亞以及歐亞草原地區的文化關係?

郭物:雕鑿、使用石雕人面像在中國東部地區的史前文化中非常罕見,而在歐亞草原西部則源遠流長。

考古發現,黑海北岸地區顏那亞文化之前的密卡洛伏喀下層文化和凱米—奧巴文化都使用石雕人面像。

這種石雕人面像在安那托利亞和義大利也有發現,而南西伯利亞和新疆地區使用石雕人面像則是一個突出的文化現象,比如阿凡納謝沃文化比奧庫涅夫文化早一個階段,無論是體質人類學特徵和基因,還是文化特點都被認為和歐亞草原西部的文化關係密切,但卻沒有發現使用石雕人面像的跡象。

南西伯利亞和新疆地區使用石雕人面像大約是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奧庫涅夫文化和切木爾切克文化開始的,石峁遺址發現的這些石雕人像,確實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黃河流域陝北地區同新疆、南西伯利亞以及歐亞草原的文化關係。

龍山時代晚期的歐亞草原社會,已經掌握了很多重要的技術,比如牛、羊、馬的畜養,小麥和大麥的栽種,銅器的製造等,特別是烏拉爾山南部東側的辛塔什塔文化擁有大型的聚落,發明了輪輻式的馬車。

從迄今的發現看,這些新的物種、新的發明均可能影響到中國,但是現在還缺少比較直接的證據,特別是從歐亞草原向中國黃河流域傳播的中間環節。

石峁遺址所跨越的時代正好是這樣一個文化傳播的關鍵時期,而且從地理位置上看,石峁遺址位於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帶中心位置,朝北更靠近歐亞草原地帶,朝南離中國古代文明中心不遠。

因此,石峁遺址發現的這些石雕人面像,為研究龍山時代各地區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可能性。

《中國社會科學報》:石雕人面像也是新疆早期文化切木爾切克文化中重要構成因素。

那麼,新疆切木爾切克文化石雕人面像同石峁遺址發現的石雕人面像有何異同?

郭物:石峁遺址發現的石人和新疆北疆切木爾切克文化晚期僅有的人面立柱形石人比較接近。

新疆類似的石人一般認為屬於切木爾切克文化(約公元前2500—前1500年)。

切木爾切克文化的分布範圍很廣,分布於天山北部整個準噶爾盆地周緣地區,阿爾泰山東麓蒙古地區也有其文化分布,從目前的考古發現看,阿勒泰市附近切木爾切克鄉是切木爾切克文化的核心區域。

切木爾切克文化石雕人面像表現方式的特點是臉部周圍被圈起來,根據是否有鬍鬚、胸部特徵能分出男性和女性。

稍晚階段,出現了一種簡化的石雕人面像,有點近似奧庫涅夫文化的小型隨葬石人,即簡單地在一石柱上部淺雕出一個人面,青河縣的薩木特石人是其代表。

考古還發現,在阿勒泰地區博物館收藏有一具完整的長方形石棺,由四塊石板圍成,在窄的一側石棺板上刻著四個人面。

總之,從人面的特徵看,切木爾切克文化晚期的石人比較接近石峁遺址發現的石人。

歐亞大陸文化交往源遠流長

《中國社會科學報》:石峁遺址附近其他區域是否也存在石雕人面像這一獨特文化現象?探究這些石雕人面像和其西北部的文化的關係有何意義?

郭物:石峁遺址不遠處內蒙古東南部地區的興隆窪文化中,有骨雕人像。

白音長汗遺址房址中有石雕人像,紅山文化有陶人像,夏家店下層文化有大型石雕。

位於山頂的石構遺址也和石峁遺址相似。

這些因素也是值得我們考慮的石峁遺址石雕人面像淵源的線索,有的因素甚至可能也是奧庫涅夫文化的來源之一。

從積累的資料看,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帶自史前至商周時期斷斷續續有石雕人像的存在,但數量很少,時代和樣式上也沒有明確的銜接關係。

可能自石峁遺址開始,陝北地區形成了一個雕刻人形石像的傳統,比如商周時期的李家崖文化中曾發現一塊刻有人形的石塊。

這些線索隱隱約約,並不是很連貫,如果沒有石峁遺址為數不少的石雕人像發現,我們無法考量其間可能存在的關係。

考慮到奧庫涅夫文化和切木爾切克文化早期的石人時代較石峁遺址所出的可能早一階段,而且在歐亞草原的西部地區有其發展的源頭,加之石峁遺址所發現的石雕人面像的確與奧庫涅夫文化和切木爾切克文化的石雕人面像有相似之處,因此,石峁遺址出土的這些石雕人面像有可能和其西北部的文化有關係。

石峁遺址的考古工作剛剛開始,就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而言,石雕人面像可能是初露的端倪,隨著工作的深入開展,相信會發現更多和南西伯利亞、新疆地區甚至更遠地區有文化聯繫的器物和現象,到那時,我們對於牛、羊、小麥甚至銅器製造等等的物種和技術的來源問題將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中國社會科學報》:遠古時期的人類是否存在著頻繁的交往和文化聯繫?

郭物:如果我們拓展更廣闊的視野,不僅僅將石峁遺址的文化置於中國文明的發展序列中予以觀察,而從世界文明的交往中對其進行客觀的考察,可以發現,自遠古時期以來,歐亞大陸之間就存在著頻繁的交往。

考古學已證明,在原始的農耕中心形成之後,馴化物種和農業生產技術就開始緩慢地向其他宜於農耕的地方擴展。

如西亞美索不達米亞的麥類種植,就向東西兩翼分別擴展,東北到伊朗北部、阿富汗;東南到俾路支及印度河;向西,通過安納托利亞進入愛琴海諸島和希臘,再深入中歐、南歐和東歐。

中國北方和南方分別培育的小米、水稻,中美洲培育的玉米,也逐步向周圍地帶擴散。

就亞歐大陸而言,在經歷了數千年的緩慢發展之後,中國由遼河、黃河至長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恆河;西亞、中亞由安那托利亞、兩河流域至伊朗高原、馬爾吉亞納-巴克特利亞。

歐洲,由地中海沿岸至波羅的海之南、由不列顛至烏克蘭。

上述地區以及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等地區,都相繼成為農耕或半農耕地帶,由此分散構成了一個綿亘於亞歐大陸兩端之間的長弧形農耕文明區。

農耕經濟本身自然的擴張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物種、技術的傳播,但這些遷移和傳播還基本被限定在特定的地理、氣候和生態界限範圍之內。

在這些農耕經濟為基礎的區域周圍,分散著採集—狩獵經濟或者是畜牧經濟為基礎的人類社會,通過這些人群跨界的活動,人群、物種和技術跨越地理、氣候和生態的界限,歐亞非實現了最初的全球化,人類社會的發展享受到了文化多樣性帶來的益處,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得到了啟發和促進,而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良性的循環,擴大至美洲和澳洲,直至今日。

交往,是人類文明活動的一個永恆主題。

人類以交往的方式豐富著自身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實現著永不停息的歷史進步。

自遠古時代,我們的先民便嘗試突破極其低下的生產力水平的局限和高山、大河、沙漠等殘酷的自然條件障礙,開始了伴隨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始終的、意義不可估量的文明交往歷程。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早期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早期的文明交往史。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 陸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