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中國書(必備書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錢穆《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一部《論語》,中國人讀了幾千年;一部《論語心得》風靡全球,暢銷數百萬,被譯成多種文字。

但,讀《論語》究竟有什麼用?《論語》究竟應該怎麼讀?國學大師錢穆為您解答。

5.《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化的走向

  • 孔子的真價值,卻無寧在他那剛強,熱烈,勤奮,極端積極的性格。

    這種性格卻又有一種極為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強有力的生命力並不是向外侵蝕的,卻是反射到自身來,變成了一種剛強而無害於人,熱烈而並非幻想,勤奮卻依然從容,極端積極而絲毫不計成敗的偉大雄厚氣魄。

  • 玉所代表的美感是頗高等的,不稚弱,不瑣碎,不淺薄,不單調,不暫時,不變動不居,不死滯不前。

    在人格上能與之符合者,也恐怕只有孔子而已。

    ……玉和孔子代表了美育發達的古代中國。

李長之先生對於中國文化有著一整套的看法,《迎中國的文藝復興》則是他探討中國文化走向的文章集。

二、生活

6.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系統化工程的開山之作,它為歷史研究提出了以實論史的新方法

這部從服飾角度以實證史的編寫項目,是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

以實物為展示主體,以文獻為背景資料深入淺出地為讀者揭開傳統服飾文化發展的面紗。

——王亞蓉

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條件保存得那麼豐富完整的物質文化遺產於地下。

砥礪18載,25萬字,900餘幅圖片

受周恩來總理囑託而作

曾被作為國禮送給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

7.《華夏飲食文化》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我國飲食文化探討。

本書以歷史學、哲學、文化學、民俗學的大視角,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我國飲食文化加以探討,重點介紹了各時代的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調、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情況,並論述了不同階層人群的飲食生活。

8.《從中醫看中國文化》:了解中醫,是認識生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入口。

中醫不只是看病把脈的技術。

中醫與儒道是國學的一體兩面、不可偏廢。

常聽到的一些名言,其實都是來自中國的醫學經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

——《世醫得效方·序》危亦林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養生要集》張湛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

——《備急千金要方》孫思邈

9. 《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從讀書生活、住與行、衣與食、聚會結社等方面詳細論證了中國古代士人的組成結構及其分化,闡述了古代士人與仕途密不可分的聯繫。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組織30家媒體、網站評選的2014年度「大眾最喜愛的50種圖書」。

10. 《古代器物溯源》介紹了50餘種中國古代器具,如彈、弓、弩、鹿笛等,並對其使用和流傳情況進行了詳細考證。

著名考古學家、民俗學家宋兆麟先生四十多年研究中國古代各民族生活勞作工具研究成果的集成

小物件大內涵 探尋古代小玩意兒

穿越前必須了解的50種器具常識

活在古代不穿幫,你必須了解的古代小物

一物一圖,看圖識物,考古專家為你探秘骨牌演變歷史,陪嫁畫的講究

三、讀書之書

11.《古今名人讀書法》不僅是讀書法方法,更是一部中國人閱讀的歷史,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採集古今三百餘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餘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於檢索。

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並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12.《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研究《詩經》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之作。

因為這本書(《經典常談》)的引導,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 葉聖陶

  • 《詩言志辨》:從「詩言志」的意念為中心。

  • 《經典常談》: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範,讓古文更為親近、熟悉。

13.《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余先生認為目錄學的根本意義在於「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對目錄書的體制、目錄學的源流、歷代目錄書的類例沿革闡述甚詳,舉出目錄學的體制有四種類型。

《古書通例》(是一部從宏觀角度研究古籍的專著,對於漢魏以前的古書,經過探微索隱,詳加考證,分析歸納以闡明古書的通例。

14.《中國藏書史話》古代典籍之多,居於世界之首。

15.《儒學·書院·社會——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書院》: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

我國書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國的大學研究院。

譬如南菁書院,它所出版的書籍,等於外國博士所做的論文。

書院之廢,實在是吾中國一大不幸事。

——胡適

書院萌芽、肇始於唐代,定型、興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最終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歷史舞台。

四、經濟

16.中國經濟原論》首倡「中國經濟學」概念,是「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之一。

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經濟結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發展方向,以及舊中國政治經濟學概貌等。

17. 《供給側改革:理論、實踐與思考》:中國需要構建和發展以改革為核心的新供給經濟學 ,以新供給經濟學理論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

入選中宣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作品。

為何今天中國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的主戰場是要素市場改革

壟斷競爭是新供給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

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基礎:新供給經濟學

中國為完成十三五「全面小康」決勝階段的任務並乘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現代化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抓住並處理好「理性的供給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命題。

中國的「新供給經濟學」研究群體提出了從供給側發力應對現實挑戰、破解瓶頸制約的一整套認識和建議,力求形成對主流經濟學理論框架的反思,並對為實現從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到習近平表述的「中國夢」現代化目標提供理論支撐。

18.《第四種國家的出路》:「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以人口密度和職業分派為標準,將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分為四種類型

國內社會學者之注重經濟因素者,以吳景超、喬啟明二氏為最著。

吳氏倡導工業化運動,以為惟有工業化,始可提高人民的生活。

——孫本文

吳景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社會學家,《第四種國家的出路》是其代表性著作。

在這部著名的社會學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的理論。

作者以人口密度和職業分派為標準,將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分為四種類型。

中國屬於第四種類型,即人口密度頗高,但在農業中謀生的比例也較高。

中國人要提高生活程度就必須開發資源,實現工業化,公平分配,控制人口數量。

19.《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從大歷史、大未來理解「一帶一路」的邏輯,堪稱「21世紀新全球化宣言」。

林毅夫、胡鞍鋼、李稻葵傾情推薦。

2016年度好書

本書是王義桅教授繼「2015年中國好書」《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後又一力作,從歷史、經濟、文化、外交、全球化等方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一帶一路」的邏輯,以「世界是通的」智慧超越了「世界是平的」思維,打造包容性全球化,非常值得一讀。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王義桅教授是中國學界「一帶一路」戰略的最前沿的研究者和吶喊者,他的新作《世界是通的——「一帶一路」的邏輯》縱論四海,上下千年,讀來暢快淋漓,特別值得關心中國發展大勢的社會各界仔細研讀。

一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

共贏主義的完美闡釋,雅俗共賞的精品之作。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

延伸閱讀:關於「一帶一路」的80本書(必備書單)

20.《中國道路與簡政放權》厲以寧主編,「中國道路叢書」最新力作,深度分析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

一個人一個崗位,怎麼精簡?

為什麼有的人被要求證明「我媽是我媽」?

為什麼老人倒地沒有人扶?

為什麼「一統就死,一放就亂」?

土地確權、戶籍制度改革、新三板市場融資、高中教育發展與簡政放權究竟有什麼關係?

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體」不行,該管的事沒人管了不行。

—— 習近平

要繼續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力度,給市場和企業更多自主權,讓千千萬萬人去想、去干、去闖。

—— 李克強

根據國際上的經驗,在簡政放權工作中可以向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學習如何制定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這對於促進我國行政審批管理制度規範化是有意義的。

—— 厲以寧

  • 簡政放權具有政治、經濟、法律等多重的意蘊。

    它是一個不斷市場化的過程。

  • 簡政放權和宏觀經濟調控相結合,相互促進,應當是新常態的內容之一。

    「放」關鍵是放得下,接得住。

  • 簡政放權的核心是要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係,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微觀生產經營活動的干預,將適合市場和地方更能夠有效實施的權利下放給市場和地方。


經濟理論研究者和經濟工作一線從業人員一同為讀者深度解讀我國簡政放權的方方面面,涉及戶籍制度、行政問責、教育改革、土地確權、自貿區發展、資本市場、小微企業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

我不用「中國模式」,因為「模式」往往是固定化的;我用「中國道路」,因為它更容易博採眾長。

—— 厲以寧

  1. 《中國道路與藍領中產階級成長》

  2. 《中國道路與混合所有制經濟》

  3. 《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4. 《中國道路與新城鎮化》

五、鄉土

21.《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 鄉土重建》:「中國鄉土社會採取了差序格局,利用親屬的倫常去組合社群,經營各種事業,使這基本的家,變成氏族性了。

"傳統中國的鄉村經濟不必要依賴城市就可以維持一種匱乏的自足。

"

22. 楊開道《中國鄉約制度》研究鄉村組織和自治習俗的代表性著作。

鄉約制度是中國古來昔賢先覺建設鄉村的一種理想,一種試驗。

他試驗過多少次,有時成功,有時失敗,然而理論一天一天的完成,工作一天一天的具體,整個實現,整個成功的時機大約也快了。

——楊開道

23.《延續與斷裂:徽州鄉村的超穩定結構與社會變遷》:通過對徽州幾個村落的具體研究,揭示近代徽州鄉村自治的規律和特點。

24.《山西文明史》:一部以文明史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山西區域歷史文化、反映山西區域文明發展總貌的著作

本書力圖把山西作為一個歷史文化演變發展的基本區域,把山西區域文明歷史作為中華文明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包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治變革、文化繁榮、集體心理在內的六個維度進行探討,以理清山西區域文明的發展脈絡,呈現其演化圖景,展示其重要成果,突出反映山西區域歷史文化對中華文化發展的主要貢獻。

25. 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一個現代國家建設的系統方案。

我們的兩大難處:第一點是高談社會改造而依附政權;第二點是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

六、地理

26. 顧頡剛 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第一部公開問世的系統的歷史地理專著。

記述了從夏代到民國初年中國各個朝代疆域的變遷,以及各個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況,書中附有31個制度表和27幅各朝代疆域地圖。

27. 顧朝林《中國城市地理目前國內出版的第一本中國城市地理著作。

力圖全面反映國內中國城市地理的最新成果,為國民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和建設服務。

是目前國內這一領域內容最全面,資料最翔實的一部力作,具有很高的學術性和較強的可操作性。

28.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被稱為是給中國地理學史研究帶來「轉變」的重要著作。

曾被稱為是給中國地理學史研究帶來「轉變」的重要著作。

作者採用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著作表現出我國地理學上的新觀點、新觀察方法和新整理方法的創立與因襲的過程,以及少數正誤觀念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

29.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中國海洋交通史的開山之作。

國內首次對中國歷代與南洋相關的政治經濟活動、各次航行的路線、所經過的地區的地名沿革、風土人情進行綜合考察。

在對作者所掌握的大量中外資料進行考證的基礎上,在國內首次對中國歷代與南洋相關的政治經濟活動、各次航行的路線、所經過的地區的地名沿革、風土人情進行了綜合考察,對以往史志中一些地名上和路線上的存疑或不明之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30.《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追溯了從明末到清中葉地圓說傳入中國的歷程

試圖呈現出不同時期,地圓爭議如何因不同的結構性因素和其中各種不同勢力間的較量而顯出不同的風貌。

七、政治

31.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系統地剖析傳統官僚政治的著作。

作者從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形態入手,結合秦漢至民國的歷史找出官僚政治的產生、形態和特徵,及其與封建社會長期停滯的關聯;並從與西方官僚制度的對比中,揭示出官僚政治發展和轉化的一般規律,頗多卓越創見,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1)《早期中國的政治與文明》

(2)《中國近現代文官制度》(全兩冊)

3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學奠基之作,運用西方實證治學方法,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國政治思想史,開創中國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

富強為國策之主幹,君主為國政之中心。

毀滅宗周,解散封建之政治離心力,至此竟轉化為促成集權專制之向心力。

始皇之統一,不過因勢利導,以一王全局之專制,代七雄分地之集權而已。

—— 蕭公權

33. 鮑明鈐《中國民治論研究近代中國的憲政歷程與出現的諸多問題、從政治學、憲法學方面對內閣制與總統制、統一制與聯邦制等諸多問題進行理論上的研究。

34.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一部中國近代政治通史。

史料之豐富,論述之詳盡,實為其他同類書所不及。

《近代中國的民族國家建設》

35.《世界政要和名人談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39位世界政要及中、外名人在「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國際論壇上的講演。

日本前首相、聯合國前秘書長、德國前總理、英國前副首相、泰國前國務部長、美國金融家索羅斯等外國名人。

他們的講話肯定中國經濟取得的成績,也指出中國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對世界政治、經濟前景發表看法。

八、法律

36.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學術界的開新之作,被認為是關於中國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

法律與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它維護了當時社會的制度、道德和倫理等價值觀念,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結構。

作者兼跨社會學、歷史、法律三個學科,開創了把法律與社會史的結合研究,由此形成了一種新的學術研究體系,被稱為法律社會史,《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即為這一研究的代表之作。

作者對於中國法制史學科發展的獨特貢獻,直到今天仍難有人超越。

37. 楊鴻烈《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回顧數千年來心血造指之寶貴財產」

距今百年餘年以前,東亞大地之文化殆無不以中國為惟一之微源地,而東亞諸國家亦咸兢兢以追隨中國為當務之急,法律特其一端耳。

——楊鴻烈

《中國法制史》(中國大學法學教科書)

38. 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公認的法制史名著,堪稱以近代部門法理論研究法制史的經典性著作。

與傳統法制史研究重考據不同,本書著重按照法律門類系統梳理史料,其關於中華法系演進的理論獨成一家。

《中國法制史概要》為作者數部著作中影響最大的一部,被法學界譽為開專題史研究之先的著作。

幾十年來,這部著作影響著海峽兩岸的幾代法律學人。

39.《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梁治平先生的成名作,分析中國古代法傳統的由來,探究制度背後的文化依據。

作者以反思和批判的態度運用現代概念,有意識利用古今中西概念之間的種種差異,在避免歷史研究中常見的種族中心主義和現代中心主義的同時,達致對歷史更切近真實的理解和解釋。

40.張晉藩《中國監察法制史稿》以我國歷代監察法律制度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監察機構的設置、監察制度的構建、監察活動的合法性根據等。

張晉藩教授是我國法學領域的泰斗,他的一系列主要著作構築了中國法律史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作者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的專業顧問、中國法文化研究會會長。

九、宗教

41.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我國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本書是我國著名學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敘述了從上古以迄近今中國宗教思想演變的歷史。

42.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中國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道教史。

從探討宗教共同點出發,論述道教的起源與演變,道教的信仰與道術、戒律,道教的經典與宮觀,道教的派別與佛道關係,展示了道教的歷史發展主脈,對於後世的道教學術研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

《中國的道教》

43.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中國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寫就的佛教簡史。

「歷史之研究,實足為教理之輔助」,此即為蔣維喬撰寫本書之出發點。

《中國佛教史》不僅對《支那佛教史》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而且新增了許多內容,使中國佛教史顯得更加完整。

(1)《佛學研究十八篇》

(2)《漫畫佛教經典》

(3)《歐陽竟無內外學》

44.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國內外公認為通過實地考察和社會調查而撰寫的有關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傑作。

作者對甘南藏區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進行了三年的實地考察的成果,這部著作雖然是半個世紀以前的舊作,但它是我國對藏傳佛教進行實地考察的一個開端,標誌著一個時代的學術水平。

45.朱謙之《中國景教》朱謙之晚年寫作的最後一部著作,全面地、完整地論述了景教的起源、發展和在中國的傳入及傳播情況。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

十、博物

46. 潘富俊《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的世界》你相不相信植物會解決文學史上的公案?它們說《紅樓夢》不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

文學作品中植物名稱的辨析與古今演變,植物的文學意境,國畫中表達畫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禮儀植物及文學植物引進史均有涉及,可以說是作者近半個世紀研究成果的最為系統、最為集中的展現,可以滿足讀者對該主題的閱讀需求。

第二版借鑑、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訂內容達一百餘處,置換圖片二十餘幅。

主要獎項:2015中國好書、文津圖書獎。

47.《花與樹的人文之旅》一花一樹一世界,等你駐足欣賞。

一起走進那些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48. 馬克平《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苔蘚冊》國內首本便攜的苔蘚識別手冊。

本書精選中國南北各地苔蘚植物代表種88科186屬306種。

可供國內大多數省市的自然愛好者和園藝工作者作參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0本(必備書單)

中國文化,於世界為先進。——錢穆一個人必確定了他的人生才得往前走動,多數人也是這樣;只有昭蘇了中國人的人生態度,才能把生機剝盡死氣沉沉的中國人復活過來,從裡面發出動作,才是真動。中國人不復活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