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七座重見天日的古墓群,比兵馬俑久遠,還曾出土「牛虎銅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以及文博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在全國範圍的熱播,新一輪考古風再次被掀起!踩著腳下的土地,人們躍躍欲試,總覺得這片生養的地方藏著某些不為人知的奧秘……
這不,雲南楚雄元謀江邊遺址近日便發掘出一座呈長條狀的土坑墓。
考古專家稱,此類大長寬比的墓葬在雲南還是第一次被發現!
眾所周知,西南邊陲的這片紅土地上,自古便是各類民族生活繁衍的家園。
這裡的文化碰撞、民族糅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燦爛多元的人文瑰寶,而墓穴便是它們最真實的見證,例如聞名於世的「牛虎銅案」就出自古墓遺址。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捋一捋,雲嶺大地這些年來重見天日的神秘古墓究竟藏著哪些秘密?
李家山古墓群遺址
李家山古墓群位於雲南省江川縣龍街鎮溫泉村李家山,為戰國至東漢初期的墓葬。
李家山古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葬品以青銅器為主,另有金、銀、鐵、玉、石器物;此外還有各類貯貝器、各類銅鼓、銅編鐘、立牛葫蘆笙、曲銅鋤、孔雀銜蛇紋錐、手執形銎戈、銅柄鐵劍及金鞘飾、鹿形金飾、金腰帶、各類銅扣飾等精品。
古墓群的大部分文物收藏於江川縣李家山青銅博物館中。
在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牛虎銅案可謂是極為珍貴,它是雲南青銅文化藝術的傑作。
牛虎銅案作為滇國的一件祭器,牛虎銅案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幾近完美。
1995年,牛虎銅案被國家文物局鑑定專家組正式認定為國家級文物,1992年的第二次發掘也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石寨山遺址
石寨山古墓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是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僕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發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遺存。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青銅器,鑄造精良,種類繁多。
主要有兵器、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樂器、裝飾品等。
晉寧石寨山古墓群的發現和考古發掘,是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這些古滇青銅器,不僅是精美的工藝品,也展示了古滇國社會歷史的面貌,使2000多年前古滇國的社會面貌重現在我們面前,從而揭開了古滇國歷史的面紗。
滇王金印便是在1956年的第二次發掘中發現的。
著名考古學家孫太初在上世紀50年代初先後多次主持石寨山的挖掘工作,在石寨山古墓群中出土了100多件青銅器,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滇王金印」。
大波那遺址
大波那墓地位於雲南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村東,墓葬規格在雲南戰國至西漢時期屬大型墓葬,應為洱海區域內一個等級較高的墓地。
該墓地於1961年發現,並於1964、1977、2008年進行過三次搶救性清理,出土了棺、鼓、編鐘等極為重要的銅器。
大波那墓地的發掘為研究雲南洱海區域青銅時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大波那木槨銅棺是一個20世紀60年代在雲南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村出土的戰國時期木槨銅棺,其保存完整,並且是雲南省出土最大的青銅器,現收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海門口遺址
劍川縣東南面有一個7.5平方千米的劍湖,海門口遺址就位於劍湖出水口。
1957年、1978年、2008年,劍川縣海門口遺址先後進行過三次考古發掘,經有關專家發實地考察和論證,劍川海門口遺址為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水濱「干欄式」建築聚落遺址,為研究中國史前聚落類型提供了寶貴的實例。
海門口遺址共出土2000多件重要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銅器、鐵器、木器、骨角器和炭化稻、麥、粟等,以及密布各探方的數千根「神秘」木樁。
海門口遺址最為壯觀的要數在1350平方米的探方內出土的「干欄式」建築,2000多根木樁柱,橫木和木構件,構成了龐大的建築群體。
這些被發掘出的木樁在地下沉睡了近3000年。
這些木樁歷經近3000年歲月的侵蝕,卻千年不腐,是一個奇蹟。
實在讓人驚訝。
萬家壩古墓群
萬家壩古墓群位於楚雄市城南3公里的青龍河畔,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遺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楚雄萬家壩古墓群遺址約3000平方米的區域內,曾發現了79座古墓,皆為豎穴土坑墓,其中大墓13座。
萬家壩共出土了隨葬器物1245件,其中銅器1002件,其餘有陶、木、玉石等。
出土的銅鼓有5面,是迄今為止發掘出土的最古老的銅鼓,是銅鼓中最原始的形態,年代上限可以推到春秋時期。
萬家壩古墓群遺址如今已是楚雄的一個旅遊景點。
萬家壩出土的青銅器中,最為珍貴的是5件銅鼓,顯示了銅鼓產生的初期階段所具有的原始性。
鼓身僅有簡單紋布,均屬早期特徵。
經專家鑑定,萬家壩銅鼓比晉寧石寨山等地出土的銅鼓型制更為原始,是世界上已經發現的最古老銅鼓。
羊甫頭古墓
1998年至2001年,文物部門曾對墓地進行過正式的考古發掘,清理出大量滇文化及漢式墓葬,出土隨葬器物7000餘件,主要為各種類型的青銅器,特別是出土的精美漆木器,為雲南滇文化墓地的首次發現,其發掘成果曾被評為「199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桃園元明古墓群
2017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昆明市嵩明縣楊林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叫桃園的緩坡上,發現一處元明時期古墓群,在300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上發現了1566座墓葬。
這裡的火葬形制多樣,「骨灰盒」上也配有精美花紋,而最讓人稱奇的是,這裡還挖掘出帶有梵文圖案的人骨。
桃園古墓群3000平方米,發掘了1566座墓葬,說明此處當時集中居住著大量人口。
根據發掘出土的器物推斷,桃園古墓群時代應在元明時期,其中明代的墓葬占絕大多數,某些墓葬可能晚至清代早期。
考古人員說:「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墓葬群呢?我們懷疑是和明代設置的楊林縣有關。
」《明史·地理志》記載:「嵩明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嵩盟。
成化十八年復故。
……東南有楊林縣,成化十七年十月廢。
又東有楊林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置。
又西有兔兒關巡檢司。
西南距府百二十里。
」(資料綜合整理)
雲南這些神秘古墓竟隱藏著這麼多秘密!
近年來,中央電視台和文物相遇的節目圈粉無數,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餘熱尚存,《國家寶藏》火爆全國,而在CCTV-9熱播的百集大型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也一夜刷屏,在《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雲南...
透過牛虎銅案 觸摸神秘古滇
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文博界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牛虎銅案指的是出土於雲南的一件青銅器。近日,包括牛虎銅案在內的7件來自雲南省博物館的國寶級文物在央視9套《如果國...
晉寧驚現9口漢代水井 該地疑似古滇國村落
1956年,「滇王之印」在昆明市晉寧區石寨山出土,確證了「古滇國」的存在!可古滇國時期的人們居住在哪呢,那時的城市是什麼樣子,這個疑問一直沒有解開。通過3年多努力,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志...
雲南農民修梯田發現古墓,考古專家趕到樂壞了,挖出一件國寶,至今禁止出境
導讀:雲南省江川縣位於省會昆明東南方八十公里處,江川縣境內風景秀麗,北有關嶺,南有星雲湖,逶迤三十多公里,有「北枕關嶺,南繞星雲」的說法。西北距離發現古滇國墓葬群的晉寧石寨山僅有四十多公里。
1966年雲南農民修梯田,挖出27座古墓,出土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國家禁止出境
導讀:雲南省江川縣位於省會昆明東南方八十公里處,江川縣境內風景秀麗,北有關嶺,南有星雲湖,逶迤三十多公里,有「北枕關嶺,南繞星雲」的說法。西北距離發現古滇國墓葬群的晉寧石寨山僅有四十多公里。
雲南早期青銅文化,你了解多少?
丹麥的考古學家 Christian Jürgensen Thomsen於1836年提出的三時代系統(Three-age System)的最後的主要時期,三時代系統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
古董商人賣國寶給博物館,專家看後大喜,消失兩千年的古國重現!
我們學習歷史,最普遍的方式就是閱讀史書上的文字,當然書籍畢竟是人寫的,或多或少會帶有個人的主觀性,因此考古的作用就被凸顯了出來,文物佐證文字,可以讓我們窺見真正真實的歷史。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
重大考古發現 雲南大陰洞遺址發現人類早期洞穴墓地
原標題:雲南大陰洞遺址考古發現人類早期洞穴墓地新華社昆明3月7日電(記者岳冉冉)近日,考古人員在雲南大陰洞遺址開展發掘工作時,發現了目前省內規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