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南博壓軸登場《國家寶藏》系列報導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江蘇網訊 劃重點啦!本周日,南博選送的三件國寶——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和明《坤輿萬國全圖》將壓軸登場央視《國家寶藏》。

新華日報人文周刊重磅推出系列報導,挖掘三件國寶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周,我們先來看第一篇——南博「竹林七賢」為什麼有「八賢」?

1960年4月的一天,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南京分隊正在南京南郊的西善橋發掘太崗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遺址以北六百米處,南京第二鋼鐵廠也在廠區施工。

工人在一座名為「宮山」的小山上取土時突然發現,地下竟藏有大量古墓磚。

施工隨即停止,信息被通報給太崗寺遺址上的考古隊員們,搶救性發掘也隨即展開。

經過半個月的緊張作業,一座大型南朝墓葬重見天日。

墓室內部,南北牆壁上的兩幅巨型磚印壁畫令考古隊員為之驚嘆:此前他們從沒有發現過如此精美的同類文物。

專家將兩幅磚畫拼接在一起,將其命名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拼壁畫(以下簡稱「竹林七賢」磚畫。

64件國寶禁止出國展出,其中就有它

如今,「竹林七賢」磚畫陳列在南京博物院的歷史館內。

幾乎每一個觀眾,都會在這件「鎮院之寶」前長久駐足流連,慢慢欣賞品味。

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這幅長4.8米、高0.8米的磚畫,是用300多塊畫像磚拼接而成。

「這幅磚畫這就好比六朝貴族玩的大型『拼圖遊戲』!」南京市雨花台區文化局的專家朱向東對「竹林七賢」磚畫有長期研究,他打了這麼一個有趣的比方。

磚拼壁畫,是一種帶有鮮明六朝地域特色與時代特徵的墓葬裝飾藝術。

通俗地說,就是將幾十甚至幾百塊磚拼在一起,用磚的端面或側面所模印的不同圖案,拼接出一幅大型畫面,用以裝飾墓室。

六朝考古專家、南京師範大學王志高教授告訴記者,最早的小幅磚拼壁畫出自1957年在南京邁皋橋萬壽村發現的東晉「永和四年」紀年墓。

墓中內壁上,三塊墓磚端面組合成一隻張口狂嘯的猛虎形象,四角各題一字,連起來為「虎嘯山丘」。

磚拼壁畫出現後,迅速在六朝皇室貴族中流行開來,是他們安排後事時常常會採用的墓室裝飾形式。

近幾十年來,在江蘇、河南、福建、浙江等地,考古專家已經發現了數十座帶有磚拼壁畫的南朝墓葬,涉及車馬儀仗、鳳凰、獅子、武士、飛天、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等各種題材,有的畫面充滿著神秘的玄幻色彩。

發表在1960年第8、9期《文物》雜誌上的《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及其磚刻壁畫》,記錄著宮山大墓「竹林七賢」磚畫出土時的情形:磚畫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長2.4米,高0.8米,距離底部0.5米,分布在墓室兩面牆上。

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南京、丹陽兩地的考古專家又陸續在丹陽胡橋鶴仙坳南朝墓、丹陽胡橋吳家村南朝墓、丹陽建山金家村南朝墓、南京石子岡雨花軟體園南朝墓、南京鐵心橋烏龜山南朝墓、南京棲霞獅子沖南朝大墓的考古中相繼發現「竹林七賢」磚畫的身影。

「對比下來,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宮山大墓『竹林七賢』磚畫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規格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同題材磚畫!」朱向東介紹,2002年,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全國64件國寶文物永久不准出國展出,江蘇唯一一件入選的就是西善橋宮山大墓的「竹林七賢」磚畫。

「七賢」變「八賢」,「竹林」去哪兒了

「竹林七賢」磚畫分為南壁和北壁兩個部分,南壁壁畫始於怡然彈琴的嵇康,接下是吹指長嘯的阮籍、執杯欲飲的山濤、仰首赤足的王戎;北壁壁畫始於閉目沉思的向秀,後面是嗜酒狂放的劉伶、妙解音律的阮咸、悠然自得的榮啟期。

每個人物都姿態活潑,神情生動,是我國六朝時期繪畫的珍貴資料和傑出代表。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竹林七賢」是七個人,「竹林七賢」磚畫卻出現了八個人,多出來的一個人是誰呢?專家介紹,多出來的是排在北壁磚畫最後一位的榮啟期,他是春秋時期高士,曾列入史書中的《高士傳》。

傳說孔子游泰山時遇到榮啟期,見其衣不蔽體、鼓琴而歌,好奇他為何如此高興。

榮啟期自言自己有三樂: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

這一故事後被引為「知足常樂」的典故。

「竹林七賢」生活的年代則比榮啟期晚得多,他們是魏末晉初的七位名士。

春秋時代的榮啟期為何「穿越」到這場魏晉名士的「PARTY」上來呢?南京博物院六朝史學者羅宗真研究員認為,榮啟期清高遁世的思想和高士風度,與竹林七賢是完全一致的。

同時,將榮啟期「搬」到畫面上來,也解決了構圖對稱問題,八個人才能兩兩對稱。

「竹林七賢」磚畫上還巧妙繪製了十株植物,將人物一一隔開。

這些植物分別是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1株闊葉竹。

有人發出疑問,既然磚畫的主題是「竹林七賢」,為什麼畫面上沒有「竹林」,只是在向秀和榮啟期之間畫出了1株闊葉竹呢?

朱向東說,其實,所謂「竹林七賢」的「竹林」,並不是真正的「竹子林」。

陳寅恪先生在《清談誤國(附「格義」)》指出,「先有七賢,後有竹林」,「竹林」並不是具體的地名,也不是形容一片竹子林,而是佛教徒在天竺清修隱居地的別稱。

到了東晉時期,才有好事者附會捏造出「七賢在竹林中悠遊」的典故。

羅宗真也提出,六朝墓葬中發現的多幅「竹林七賢」磚畫上並沒有竹林,是對陳寅恪文章最好的註解。

也有學者認為,在西晉之前,竹子象徵女子的悲怨悽苦,與隱逸的高士毫無關係。

包括「七賢」在內的名士們對竹子也無特別的審美意向。

相反,後世畫家創作「竹林七賢」題材時,畫出很多竹子,反而是與史實有悖的。

除了人物和植物,「竹林七賢」磚畫上還出現了多種道具,如古琴、豹皮褥子、瓢尊(酒器)、憑几、如意、耳杯、阮咸等。

每一個觀眾都能從這些道具中發現有趣的細節。

比如,高士阮咸赤足盤膝,坐在皮褥上彈奏一件四弦樂器。

「咸妙解音律,善彈琵琶」(《晉書?阮咸傳》),阮咸手中的樂器名為直項琵琶,相傳發明者就是他本人,後人因此將這種樂器也稱為「阮咸」。

現存最早的阮咸實物來自唐代,藏於日本正倉院。

宮山六朝大墓「竹林七賢」磚畫出土後,對樂器阮咸早期的形狀以及如何彈奏,有生動的記錄,因此彌足珍貴。

三百多塊磚,怎麼快速拼出這幅巨型磚畫

當你站在南博歷史館「竹林七賢」磚畫之前,望著磚面上蒼勁挺拔、柔和流暢的線條,你會驚嘆於六朝藝術家高超的繪畫技巧,也會好奇,這三百多塊磚的「巨型拼圖」是如何製作完成的呢?

朱向東推測了磚畫的製作過程:首先在絹上畫好「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粉本,然後再分段刻成木模印在磚坯上,待磚頭燒成後依次拼成。

也就是說,這幅磚畫誕生之前有一個粉本,粉本的作者就是磚畫的作者。

「竹林七賢」磚畫是我國現存極少的六朝繪畫實物,它的作者,也就是粉本由誰所畫,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謎題。

羅宗真認為,「竹林七賢」和《女史箴圖》一樣,表現出「如春蠶吐絲」般有韻律的線條和典雅風格。

畫中的銀杏、垂柳與《洛神賦圖》的手法幾乎相同。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均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所作,有後人摹本存世。

因此,「竹林七賢」磚畫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顧愷之。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作者可能是東晉雕塑家戴逵、南朝劉宋畫家陸探微。

幾百塊壁畫磚燒出來後,猶如一塊塊小拼圖,如何快速而準確地拼出完整畫面呢?朱向東說,壁畫磚的正面有銘文編號,比如「嵇上行卅六」、「嵇上行廿八」。

「嵇」,是指竹林七賢中的「嵇康」。

這些文字指示著營建墓室的工匠,這塊壁畫磚在整張「拼圖」中所處的具體位置,保證他們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完成這幅「大型拼圖」。

「竹林七賢」裝飾的墓葬,等級極高

從1960年南京西善橋宮山發現「竹林七賢」磚畫以來,南京、丹陽兩地六朝墓葬中發現的該題材磚畫(包括殘件)已有七八套之多。

通過對這些六朝墓葬墓主的推斷,專家發現,凡是出現了「竹林七賢」磚畫的六朝墓葬,墓主身份都非常顯赫,墓葬規格都很高,多為是帝陵。

宮山大墓的墓主是誰,至今還是一個謎,學界觀點眾多。

王志高教授認為,墓主可能是南朝陳廢帝陳伯宗。

也有學者認為墓主可能是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或者劉宋前廢帝劉子業。

其他出土「竹林七賢」磚畫的六朝墓,丹陽鶴仙坳南朝墓被推定為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丹陽胡橋吳家村南朝墓被推定為齊和帝蕭寶融恭安陵;丹陽建山金家村南朝墓被推斷為齊明帝興安陵;南京獅子沖南朝大墓,墓主則被確認為梁昭明太子蕭統以及其母親丁貴嬪。

「也就是說,『竹林七賢』磚畫一般只在帝陵等級的南朝陵墓中出現。

墓主即便不是皇帝,也是等級極高的王侯或者帝後。

」朱向東說。

那麼,南朝帝王為什麼會用「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的畫像裝飾自己的墓葬呢?很明顯,「竹林七賢」脫俗超凡的不羈行為,與帝王的高居廟堂之上的統治秩序格格不入。

朱向東認為,六朝時期,士大夫階層盛行「玄虛淡泊,與道逍遙」的「玄學」,追求「高逸」,崇尚清談。

這種風尚甚至受到皇族的推崇,「竹林七賢」在帝陵墓室中出現,體現了亂世中的帝王對來世洒脫、安定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於 鋒 部分圖片攝影 陳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