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河姆渡遺址入選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全省共有7處考古遺址被列為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我市的河姆渡遺址榜上有名!
每一個餘姚人都知道河姆渡遺址並引以為傲
成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能讓更多人了解它
真是一個好消息!
河姆渡遺址是如何成功入選的呢?
余小微帶你去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啟動保護工程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是中國最重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從中發掘出土的遺物、遺蹟一經問世便引起國內外考古界、史學界的轟動。
我們的祖先選擇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種稻、養殖、紡紗、捕魚、狩獵,他們住在架空基座、防潮防蟲的干欄式木屋,通過划槳行舟與外界交流,骨哨、陶器、漆器、圖騰等把生活點綴得豐富多彩。
河姆渡文化有力地證明了中國的長江流域同樣是中華遠古文明的發祥地,改寫了中華文明史。
為了完整保留河姆渡文化的歷史和文物,1982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河姆渡遺址的保護利用工程正式啟動,並於1993年落成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
自1993年開放以來,慕名前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參觀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年觀眾量始終保持在55萬人次左右,至今共接待500餘萬人次。
考古遺址公園不僅要有獨特代表性的重要考古遺址,還要擁有集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於一體的完整背景環境,是一個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上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自建成之日起,河姆渡遺址始終以考古遺址公園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自身建設。
經過多年的努力,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逐步建成了出土文物陳列館、發掘現場展示區、原始生態園和田螺山遺址現場館等4個場館,總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300平方米,是一處集學習、休閒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原司長段勇實地考察時,評價河姆渡遺址是「真正的考古遺址公園」。
充實展覽內容
1992年12月,作為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主體的出土文物陳列館正式落成,全面介紹了河姆渡文化。
館舍由6幢單體建築組成,用連廊相互銜接,建築結構採用架空基座的干欄式,以體現河姆渡先民的居住特徵。
人字形坡屋面上設置的5組至7組交叉構件象徵著7000年前卓越的榫卯木作技術。
建築整體的造型猶如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鳥,表現了河姆渡先民愛鳥、崇鳥的習俗。
為了陳列展覽、設施設備的改造升級,同時整治旅遊專用公路的綠化及其他外部環境,2008年7月1日,出土文物陳列館首次閉館,並於次年5月26日重新開放。
全面改造後的出土文物陳列館對展覽內容進行了擴充,展覽內容由河姆渡遺址擴展到河姆渡文化,除我市的田螺山、鯔山、鯗架山等遺址外,江北慈湖、傅家山、小東門,奉化名山後,象山塔山,舟山白泉等遺址的考古成果也納入其中。
如今的出土文物陳列館共有文物展品299件,其中珍貴文物272件,展線全長290米,分「前言」「日出而作」「湖畔人家」「心靈之聲」等四個展廳,以講述遠古先民生活為主線,全面展示了7000年前先民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面貌,突出了他們在農業、建築、制陶、紡織、交通、音樂等方面為人類發展作出的傑出貢獻。
出土文物陳列館還因此獲得「浙江省2010年度陳列展覽十大精品」的榮譽,入圍「第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
在離河姆渡鎮不遠的三七市鎮相岙村,還有一個田螺山遺址現場館。
2007年6月20日,在田螺山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之上,最大程度保留考古發現遺蹟的田螺山遺址現場館正式對外開放。
300平方米的陳列室展出田螺山遺址出土器物110件,3800平方米的發掘現場保護棚保留了各個層面的重要遺蹟,「邊發掘、邊研究、邊保護、邊展示」的方式使參觀者更直觀、更感性地了解河姆渡文化遺蹟,也填補了河姆渡遺址真實考古發掘現場缺失的遺憾。
復原原始風貌
1996年9月,寧波市計劃委員會《關於同意建設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二期工程的批覆》同意建設河姆渡遺址發掘現場展示區。
這個占地2.3萬平方米的區域重建了263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的干欄式建築和木構水井遺蹟,復原了5幢干欄式建築。
復原的建築內布置了雕刻、紡織、編結、炊煮、骨器工具製作等場景,擺放了代表耜耕、哺育、翱翔、天籟、錦繡等含義的雕塑,再現了7000年前先人的生活。
河姆渡遺址還以考古發現的樹種為綠化基礎,營造了濃烈的原始氛圍。
除了復原7000年前的古村落,在發掘現場展示區與出土文物陳列館之間,還有一個復原古環境地理風貌的原始生態園。
這個占地50萬平方米的原始生態園僅水域面積就有約21萬平方米,園內綠樹成蔭、蘆葦成盪、鳥類成群,野生小動物在其中穿梭,充滿古樸野趣,最大程度地復原了先民依山傍水的生活環境,也逐漸成為現代人體驗河姆渡文化、享受大自然的休閒場所。
承擔社會責任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為公眾提供學習、欣賞文化的機會。
在創建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的過程中,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將承擔科研以及教育任務、履行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工作重點之一。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不僅是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學、科研、參觀和實習的基地,也是北京大學全國中學生考古夏令營活動點。
多年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與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以及大學簽訂實踐基地協議,通過遊學團、暑假課堂、周末課堂、親子活動等形式,每年開展活動60場左右,吸引約4000名學生參加。
作為家鄉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為家鄉的孩子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機會。
河姆渡鎮中心小學、羅江小學、三七市鎮中心小學、二六市小學的許多學生曾參加過由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與各個學校共同舉辦的「我快樂我是河姆渡小傳人」、小小講解員、文博夏令營等系列活動,這些社會實踐活動加深了他們對河姆渡文化的理解,為鍛鍊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傳承河姆渡文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孩子們印象最深刻的童年回憶就是那段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做小小講解員的美好時光。
此外,為響應寧波市教育局大力推進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活動,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還依據河姆渡遺址的優質資源,開發了以稻穀脫殼、縫衣走秀、蘆葦編織、模擬考古、鑽木取火、搭建房屋、陶藝傳承等內容為主的特色實踐課程《七千工坊》。
由於課程可操作性強且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參與,《七千工坊》實踐課程獲得了「寧波市第一批社會實踐大課堂資源單位優秀課程」,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因此獲得了「寧波市中小學校社會實踐大課堂示範性資源基地」的稱號。
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姚小強看來,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接下去,我們將朝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目標前進,這不是一件輕易就能達成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勇於探索和發掘河姆渡遺址更多的可能性」。
餘姚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歷史悠久的過去、快速發展的現在
都是家鄉最美的樣子
為她點讚!
寧波奉化下王渡遺址Ⅰ期考古取得了重大發現
9月6日,寧波市奉化區下王渡遺址Ⅰ期考古成果新聞通報會在寧南貿易物流園區正式召開,該遺址核心區分布範圍約9500平方米,屬於河姆渡晚期,距今約5800年。據介紹,本次下王渡遺址I期總發掘面積約3...
河姆渡遺址位於什麼地方 河姆渡文化有何深遠影響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1983年,國務院公布河姆渡遺址為...
浙江田螺山遺址十年考古將結束 出土多件古器物
中新網寧波5月10日電在直線距離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7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圓頂大棚,這裡就是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所在。從2004年至今的十年,考古人員發掘了1800平方米的面積,已出土登記...
浙江 餘姚市 河姆渡遺址
浙江省 餘姚市地標 河姆渡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村附近。河姆渡遺址曾先後兩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幾十萬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