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起源與中華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的歷史幾乎與中國歷史同樣悠久,勤勞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農業文明,使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使中華文明薪繼火傳。

————————————什麼是農業產生的原動力————————

中國是一個大國,有960萬平方公里,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於農業,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能成為農業的起源地。

從氣候上來講,中國有幾個帶。

一個就是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北,包括新疆、甘肅的一部分、寧夏的一部分和內蒙古這一帶,這是一個西北乾旱區。

然後東面這一部分,叫做東部季風區,這是受到東南季風影響的地區,也是中國現在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這個東部季風區,占全國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多,但人口占96%。

其中人口更密集的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這個東部又分成四塊。

最北面叫東北,東北氣候比較寒冷。

中國的農業是在一萬多年以前起源的,那個時候這個地區氣候更冷,那是在更新世,更新世有一個時期叫冰河時期。

只有兩個地方,一個黃河流域、一個長江流域,這兩個地方歷來人口比較多,在這裡可以發現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這兩個地域都有一個漫長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資源比較缺乏,先人就得想法子來增加食物的資源,這就是農業產生的一個社會動力。

而這兩個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

小米的野生祖本、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這裡到處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華北地區也能找到,有野生黍。

所以人們可以栽養它。

黃河流域成為人類良好的棲息之地。

當時的汾河谷地寬闊平坦,青草茵茵,森林連綿,河灘草甸上奔馳著鴕鳥、野馬、原始牛、大象和鹿群;湍急的河流中魚群在遊蕩,有青魚,也有長達1米多的鲶魚,湖邊和水中是清晰可見的厚殼麗蚌和平卷螺等巨大的軟體動物。

在採集過程中,人們開始觀察那些年復一年生長出來的植物,它們再生能力強、便於貯藏,果實和籽粒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總會長出新的植株。

根據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最佳覓食模式原理」,集中採集這些植物的果實便成為人類的當然選擇。

在大地灣編號為H398的近圓形灰坑中,發現了一批炭化、黍(糜子)顆粒及莖杆植物種子,經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鑑定,屬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

國際農史界通常認為中國黍源於外國,大地灣的發現糾正了這種謬誤,確認了我國西北是黍的原產地之一,這是中國先民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黍俗稱糜谷,是西北地區至今仍然廣泛種植的一種常見作物。

原始先民經過多少代人的觀察和實驗,最先將隴西黃土高原上生長的野生黍培育成第一個農作物品種,從而使甘肅東部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起源地之一。

它表明我們的祖先在距今七、八千年間,就已開始了五穀之首的黍的種植。

炎黃之一黃帝氏族產生於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區。

正好與大地灣處於同一地域。

黃帝氏族之所以稱其為「黃」者,與它發祥地的甘肅黃土高原有關,同樣與黃土地的農作物有關。

在黃帝氏族受到大地灣農業文明影響的同時,還有一個中介因素,這就是伏羲氏族。

伏羲,史載他創立八掛,作甲歷,定四時,「結繩為網罟(音古,即網),以佃以漁。

」這些發明創造對同一地域炎黃的母族蟜氏乃至黃帝氏族無疑具有重大影響。

這裡至今流傳著三皇之首伏羲和女媧的傳說,天水現存伏羲廟,是全國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廟宇。

據《水經注·渭水篇》載,秦安縣北山之上曾有女媧祠,考古發現雖不能證實這些傳說,但這些傳說與大地灣豐富的考古發現處於同一地區,就不能不說它們之間沒有任何內在聯繫了。

後來,在大地灣和伏羲氏族的影響下,黃帝氏族逐漸壯大起來,開始翻越隴山或順渭水東下,第一站就是今天的寶雞地區,在那裡與炎帝部落相匯合(炎帝神農氏出生在寶雞境內的繁瑣考證,此處從略。

),從事農業生產,形成龐大的部落聯盟集團,然後繼續東進,後來炎黃聯手打敗蚩尤,終於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的炎黃文化。

同時也奠定了華夏文明的主幹。

http://www.0938net.com/tianshuiwenhua/dadiwanwenhua/2010-12-27/2451.html

由於野生稷和栽培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導致栽培稷成為人類最早、最容易馴化的作物,也是起源於中國最早的作物。

由於稷是人類最早馴化栽培的作物,黍和稷是同一種作物,只是不同類型而已,說明在較短的時期內稷就進化成黍,黍稷也就成為古人最早栽培的作物了。

當時,廣泛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兩種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成為最早被中國先民選中的目標。

這就是狗尾草和野糜子,它們耐乾旱、貧瘠,又不怕鹽鹼,適應性強,在黃河兩岸的高台、沙地、山坡上仍隨處可見。

幸運的是,當時黃河流域的溫度比現在要高出2~3℃,降雨不多但卻集中在夏季,長此以往,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狗尾草進化成了粟,俗稱穀子,野糜子進化成了黍,也稱作糜子。

粟和黍被統稱為「小米」,這兩種穀物同樣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尤其是黍,生命力頑強,生長期短,對土壤的肥力要求很低,尤其適合在處女地上播種。

山西南部是原始農作物黍稷的起源中心

稷山縣是后稷的教稼中心后稷原名周棄,由於種稷的技能很高,從堯帝開始,就被任命為「后稷」,專門管理農業生產,推廣農業技術,成為我國第一個農官(《史記周本記》)。

后稷的出生和教稼之地稷山縣,原名高涼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稷山縣,這與后稷在這裡教民稼穡是分不開的。

考古發掘證明,我國至今出土年代最早的石磨盤是在山西省沁水縣下川遺址發現的,距今已有1.7萬至2.4萬年的歷史,說明下川人當時已有加工食粒的實踐。

————————————磁山文化的新發現————————

2016.8月,中國科學家日前在國際上公布了中國北方旱作農業起源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在東亞地區的黃河流域,在幾乎和兩河流域文化同樣古老的年代,受雨熱同期的東亞季風氣候影響,居住在磁山的古人先後獨立馴化了黍和粟,發展了以粟和黍為主的旱作農業,成為東亞古代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30多年前,中國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出土了大量腐朽灰化的植物遺存,被認為可能是粟。

從此,磁山遺址被認為是粟的起源地。

呂厚遠等通過對采自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的六個窖穴中的遺存進行分析,同時重新進行了年代測定。

結果是:在距今約10300-8700年的樣品中,灰化糧食的植矽體全部是黍;而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開始出現少量粟的植矽體,但粟的含量一直沒有超過3%,依然是以黍為主。

也就是說,磁山遺址的農作物灰化樣品主要是黍。

剛才講的都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那麼中國農業的起源,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

以前我們大體上知道,黃河流域是小米的起源地,那是一種推論,沒有事實證據。

直到50年代發掘西安半坡遺址,半坡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個時期中國北方確實是種小米的。

以後在仰韶文化的好多遺址都發現有小米,而且是兩種,一種是粟,一種是黍。

仰韶文化的年代大體上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這是不是就是農業起源的時候呢?不像。

我們覺得那個時候農業好像已經比較發達了。

河北磁山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磨盤、磨棒

1976年在農業考古歷史上是非常輝煌的一年。

這一年在河北武安磁山一個遺址裡面發現了上百個糧食窖穴,這些糧食窖穴裡面,有的糧食裝好後,上面封一層土,這樣窖穴裡面就能保持比較乾燥的環境。

但是第二個階段,即公元前7000 年到5000 年這個階段,也就是相當於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這個階段,我們把它叫做確立期,農業在人類生活中間已經確立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農業產品已經成為食物的重要構成部分。

再往後發展呢,我們叫它龍山時代,年代大概相當於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2000年。

這1000年是一個擴展期,就是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向外傳播。

——————————南方稻作文明的發展——————————

那麼在長江流域呢,有野生稻,到現在還有,江西、湖南都還有,這些地方是野生稻分布的北部邊緣。

為什麼許多農學家考慮野生稻從印度起源、從山地起源,還有一些農學家考慮從華南和東南亞起源。

稻穀作為食物的優勢在哪裡?它的優勢是易於貯藏,填補冬季食物的匱乏。

公元前6000多年,中國北方已有了能儲藏十幾萬斤糧食的窖穴,1000多年後,中國南方的河姆渡人已經吃上大米飯

那麼稻作農業呢,也有類似的這麼一個發現過程。

稻作農業,最早考古學者開始注意的是湖北,湖北京山縣的屈家嶺和天門縣的石家河,這兩個地方叫做屈家嶺文化,地層中間發現了有稻穀的遺存。

那個時候鑑定這個稻子是栽培稻,而且是粳稻。

大家知道,稻穀有兩種,一種叫秈稻,一種叫粳稻。

河姆渡遺址的年代是公元前4500到5000年,也就是離現在6500到7000年,保護這麼好,在考古學上有許多突破性的發現。

這麼早稻作農業已經有這麼發達,河姆渡人能吃大米飯!特別有意思的是,竟然在一個陶釜的底上發現了一塊鍋巴,這證明它確實能夠把稻子加工成,完全把殼去凈了,可以做成大米飯了。

在1993年,嚴文明跟美國的一個農學家馬尼士合作,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做考古工作。

我們找到了稻穀的植物矽矽酸體,平常我們叫它植矽石。

萬年仙人洞遺址

就在這同時,在湖南省南部道縣玉蟾岩,那個地方是湖南省現在的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主持發掘,他竟然發現了兩粒稻子,同時也有矽酸體。

後來,跟美國哈佛大學的另外一位教授巴爾・約瑟夫合作,共同發掘湖南道縣的玉蟾岩,雖然動作很大,但只發現了一粒稻子。

這粒稻子又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

我們就是要找這個,這才像剛剛起源時候的東西,年代呢,是公元前一萬多年。

1993年,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14000----18000年。

2014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湖南常德澧縣宋家崗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百餘粒炭化稻米,初步判斷來自距今約9000年的彭頭山文化早期。

出土炭化米(李意願 攝)

1995年,澧縣八十檔遺址出土了距今8000多年的近萬粒炭化水稻。

1996年,在中國最早的古城----澧縣城頭山遺址,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約6000多年。

2006年,在距今約4000多年的澧縣雞叫城遺址,發現了大量炭化谷糠和完整的灌溉系統。

目前,由國務院批准、歷時5年的「中國稻作起源考古學研究」----湖南道縣玉蟾岩中美聯合考古進入尾聲。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終身教授奧佛等國際權威考古專家認為,以澧陽平原為代表的長江中游地區,是世界水稻的起源與傳播中心之一,水稻起源之謎,已基本破解。

—————中華文明為何從未中斷,緣於兩個農業體系大而互補————

事實上,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時候,中國南北兩個農業體系就已經形成了。

在北方,就是以種兩種小米為主的農業體系。

在長江流域呢,形成了以稻作農業為主的農業體系。

在這個農業體系里家畜也是以豬為主,但同時有水牛。

這兩個農業體系的形成對中國來講極為重要。

為什麼?這兩個農業體系在兩個地方,但兩者又緊挨著。

北方旱地農業歉收了,南方的水地農業可以做補充;南方水地農業歉收了,北方旱地農業可以做補充。

到距今6000至5000年的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開始出現了新的挖土工具——木耒。

與之相對應,長江流域地區則發展出了以水稻種植為代表的南方稻作農業。

定居,家豬

有了固定的糧食種植,人們不用隨時準備著為了覓食而長途遷徙,為定居生活提供了穩定的食物基礎。

家豬就是最早被中國先民們馴化的家畜之一。

根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袁靖的研究,距今9000多年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中就已經發現了家豬的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早在8200年前南方也開始出現家豬,但飼養家豬在南方居民獲取肉食資源的活動中並沒有成為主流。

從那時一直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史前時期結束之際,南方地區各個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包含大量的魚骨。

此外,野生動物的種類也很多,其中尤以鹿科動物的數量最多,可見當時的捕魚和狩獵活動都很興盛。

唯一的特例出現在距今5000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時期,家豬骨骼在出土的動物骨骼中突然占據多數,顯示出家豬飼養在這個時期成為獲取肉食資源的主要活動。

可是,豬是雜食性動物,除了吃草以外,還會與人爭食,這對於農業剛剛起步的人類來說是個雙刃劍。

牛耕將畜力引入日常勞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距今5000至4000年,當粟和家豬成為中國黃河流域先人們主要食物來源的時候,起源於西亞的穀物和家畜品種——小麥、綿羊和黃牛也來到了中原地區,趙志軍稱呼它們為中國古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乃至華夏文明形成過程中的「X變量」。

相比粟和黍,小麥的種植技術更為複雜。

小麥傳入中國後,在北方地區很快得到普及。

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小麥的出土量只占到不足1%,可是到了商代早期的二里崗時期,即距今3500年左右,小麥的出土數量突然增加,達到了10%~20%,已經成為僅次於粟和黍的重要糧食作物。

趙志軍告訴本刊記者,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南方的水稻就已經傳至中原地區,但一直沒有大規模推廣開來,小麥是中華文明形成之前最新鮮的變量。

黃牛是幾乎與小麥同時經過歐亞大通道來到中國的。

考古研究已經證明,黃牛最早起源於西亞的土耳其。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呂鵬博士(20.980,0.06,0.29%)曾經對發現在不同區域的黃牛遺存進行系統研究,他告訴本刊記者,與小麥的軌跡類似,黃牛也是在距今5000至4000年前突然出現在中國的,從最先少量出現在黃河上游的甘肅,到後來大量出現在中原地帶,自西向東呈遞增趨勢。

至此,距今5000至4000年前,涉及農業生產的主要資源全部出現在了中國:粟、黍、水稻、小麥、大豆,五穀俱全;狗、豬、牛、羊也全部出現。

只有雞和馬還有點姍姍來遲。

民以食為天,它們的到來為文明起源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而它們的分布,也吻合了中華文明演進的路線圖。

————————————中原農業與早期文明————————

到了文明起源的前夜,中原地區成為農業資源最為豐富的會聚地。

當時,廣闊的中國大地上,同時並存著五六個不同的農業文明區。

從糧食種植來看,當時東北的西遼河流域地區和西北的黃河上游地區以種植粟和黍兩種小米為主,前者還種有少量的大豆,後者種有少量的小麥和大麥;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是稻旱混作,小米和水稻的種植比例旗鼓相當;而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區域,則僅有水稻。

唯有中原地區,雖然仍以小米為主,但水稻、大豆和小麥的比重已經很大,打破了粟和黍的統治地位,形成了五種農作物相對均衡的局面。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劉建國研究員,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對已經發掘的考古遺址進行分析後發現,北方地區的人們,基本都生活在河流兩岸600米的範圍之內的台地上。

不僅有充足的水源,還可以有效地躲避洪水等天災的侵襲。

春秋玉魚。

魚在中國文化中因為諧音被賦予了多重的文化含義

天然資源豐富的長江流域,在長時間裡獲取肉食資源的方式一直以漁獵為主,其農業也是單一的種植稻穀,這種簡單的經濟形態不需要複雜的管理,對複雜社會的形成起到了滯後的作用。

而地處中心位置的中原地區,卻可以廣泛吸收其他幾大農業區的精華,成為當時中國農業文明傳播的交匯之地。

多品種農作物種植在當時代表了最高級的生產力,人們可以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習性,在不同季節、不同特點的地塊上耕種,從時間和空間上拓展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另外,還可以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的抗災能力。

1萬年之後回看,對人類來說,農業的出現是福音嗎?恐怕直到今天也不能完全這麼說。

1萬年前,面對控制人口還是增加糧食的難題,我們的祖先選擇了後者。

可是,今天的研究表明,農業出現以後,人們的身體並沒有變得比「採集-漁獵」時的祖先們更高大更健壯,因為農業降低了人們獲取營養的多樣性。

農業養育了更多人口,滋養了社會文明,可是也帶來了許多麻煩,諸如營養不良、饑荒和傳染病,更重要的是,還帶來了貧富分化、階級壓迫和永無休止的戰亂,激發了人類的自私和貪婪。

附:論黍和稷 http://www.agri-history.net/scholars/yxl/yxl32.htm

【「黍」在植物分類上屬禾本科的「黍屬」(Panicum),栽培黍的學名是Panicum miliaceum.「粟」在植物分類上屬禾本科的「狗尾草屬」(Setaria),栽培粟的學名是Setaria italica. 二者是兩個不同「屬」 (genus)的作物。

但二者在栽培條件的需要方面非常相似,地理分布也很一致。

胡先驌是現代植物學家,胡氏在其《經濟植物學》中把西方對黍的三種類型的學名給以中文的譯名如下:

(1) Panicum milaceum var. effusum稷型(圓錐果穗之枝向四面開張)

(2) Panicum milaceum var.contractum 黍型(圓錐果穗向一面微俯)

(3) Panicum milaceum var.compactum穗黍型(圓錐果穗緊密而且粗厚)

[這三種類型(或變種)在我國作物栽培學的書籍中分別稱作(1)散穗型(2)側穗型(3)密穗型,較以上譯名為清楚]

http://www.gmw.cn/01gmrb/2009-01/08/content_876623.htm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0904/c87423-18916782.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nongye/nygd/20121010/143013329564.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xhfk/2010-12/03/c_12843560_3.ht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民日報:閩西北南山遺址,為啥很重要

「南山遺址出土的水稻是目前在武夷山東麓地區發現的最早的水稻遺存;出土的粟和黍兩種小米是目前在整個華南地區,包括嶺南地區和武夷山脈以東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小米遺存,這為探討整個華南沿海地區的稻作農業和...

玉蟾岩,「蛤蟆洞」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州壽雁鎮玉蟾岩,俗稱「蛤蟆洞」,又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