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高蛋白質味道鮮美,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醃製牛肉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敦是古代食器。

青銅鑄器。

敦是從鼎演變而來。

三短足、圓腹、口側附獸首兩、銜環。

器有蓋,蓋上有三環,翻轉過來成盤狀。

後來敦形演變作西瓜狀,下有三短足,側有兩環耳,蓋上作圓握。

有的器作卵形的;也有作匾圓、四足,為站立的怪鳥形的。

更有無足只有兩環耳的,前人或名為「舟」,其實也是失去了蓋的敦。

敦多是春秋戰國時器,這時器均不厚重,上或雕蟠虺紋,或有金銀錯。

據考訂,敦為盛黍稷之器,黍稷宜溫,所以有蓋。

蓋也能翻轉過來使用。

最初有三足,下邊可以燒火,後來漸成短足,以至無足,遂為盛器。

2010年的一天,考古人員從臨潼區一戰國墓中取出一銅敦時,發現鏽蝕嚴重又十分沉重,無法揭開。

送至文保室後,文保員用鑿子慢慢鬆動上下接口處,忽然一股味道撲鼻而來,裡面有東西流出,她決定立即停下並再次蓋好。

這個銅敦里到底裝的啥?為揭開這個謎團,考古人員進行了多番研究……

戰國古墓出土鏽蝕嚴重的銅敦

為配合道路建設,省考古研究院在2009年6月至12月和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先後兩次在臨潼區灣李村進行考古發掘,共發掘墓葬312座。

其中戰國到漢代的墓葬共計282座,其餘為唐墓和明清墓葬。

銅敦出土於M208古墓。

該墓葬為豎穴土坑墓,平面呈長方形,口大底小。

遺憾的是,該墓底東南側有一長方形盜洞,略斜打進墓壙且打破墓底,該墓被嚴重盜擾。

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考古人員分析該墓應為戰國晚期,墓主人應該為一平民。

位於木槨內東北角的2件隨葬銅器,雖離盜洞很近,卻得以倖免。

兩件銅器為銅敦和銅壺。

該項目考古隊隊長鬍松梅說,銅壺裝的應該是液體,但因時間久遠早已揮發;銅敦與籃球大小差不多,直徑20餘厘米,鏽蝕嚴重無法揭開且非常重,考古人員立即用厚實的黑色塑料袋包裹送到文物保護研究室。

裡面裝著一塊塊碳化的東西

銅敦里到底裝的啥?在研究室,文保專家、助理研究員宋俊榮負責具體清理和保護,當她仔細清理完外表後發現,要打開銅敦非常困難,就決定用鑿子慢慢鬆動上下接口處。

忽然,一股刺鼻的味道散出,裡面有東西流出。

她立即停下來並再次蓋好,馬上將這件事通知考古隊隊長鬍松梅。

次日考古人員再次打開後,除了一股刺鼻的酸味外,眼前景象令考古人員大吃一驚:一塊塊碳化的東西,將銅敦裝得滿滿的。

這些碳化物是什麼,立刻引起大家猜測。

最後考古人員決定拿出一塊掰開看看,結果發現裡面有白色的彈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絲。

銅敦是古代的一種食器,由此胡松梅等專家推斷應該是一塊塊的肉製品。

省考古研究院資深專家張仲立現場查看後,也推斷可能是肉製品。

多次測試後認定為黃牛肉製品

如果是肉製品,又會是什麼動物的肉?如果銅敦里有動物的骨頭,就可以進行進一步推斷。

但為了保護文物的原始狀態,考古人員不能把它全部倒出來找骨頭。

經過X光的透視和分析,也沒能看到有骨頭存在的證據。

後來,經過與中科院有關專家溝通,考古專家決定通過蛋白質分析來尋找真相。

今年經過幾個月不斷的測試,最終鑑定為黃牛肉。

胡松梅說,這個結果和這批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帶骨的黃牛肉製品相一致。

銅敦里的謎團至此得以揭開,原來是盆滿缽溢的黃牛肉製品。

專家推測,這也是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墓葬中陪葬的肉製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

肉製品為啥能夠保存2000多年

專家介紹,在這312座墓中,有68座墓葬中陪葬有骨骼和肉製品,其中67座為戰國到漢代的,這些動物肉製品只有該銅敦里有保存至今的肉製品,其他的均已腐爛,只能看到骨骼。

為何該銅敦里的「肉製品」能保存完好呢?胡松梅推測,這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由於銅敦封閉嚴實,從而使肉製品雖然已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絲,保留的腱膜還有彈性。

二是因為該墓為土坑墓,一般土坑墓要比洞室墓人骨架保存要好,這和早期墓室內空氣隔離有關。

此外,可能是該肉製品經過處理,可能是風乾的或是臘肉,以至於能保存2000餘年。

關注 歷史奧秘探索,了解更多歷史,揭開世間一切奧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奇聞:臨潼戰國墓中發現2千年前牛肉

銅敦是古代食器。青銅鑄器。敦是從鼎演變而來。三短足、圓腹、口側附獸首兩、銜環。器有蓋,蓋上有三環,翻轉過來成盤狀。後來敦形演變作西瓜狀,下有三 短足,側有兩環耳,蓋上作圓握。有的器作卵形的;也有...

河南發現千年夫妻異穴合葬墓

中新社鄭州4月21日電 (記者 李貴剛)河南省文物局21日通報稱,該省境內發現一座保存完好距今兩千年漢代夫妻異穴合葬墓,專家推斷墓主身份應為一個封秩千石或以上的官吏。異穴合葬,也稱同塋異穴,是中...

2016年秦文化考古大事記

湖北棗陽郭家廟墓曾國墓地再出重大考古發現郭家廟墓地隸屬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坐落在漢水支流滾河北岸。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積以東周時期墓葬為主,也有戰國晚期、明清時期墓葬。...

六安「戰國雙墓」的南墓發掘繼續進行中

昨日,六安「戰國雙墓」的南墓發掘繼續進行,隨著墓室積水慢慢外排,外藏室內錯綜排列的青銅器、陶器、漆器露出水面,考古人員初步統計至少有幾十件,其中一些文物的「個頭」明顯比北墓中的要大得多。

你餓不餓啊?給你下一碗4000年前的麵條!

說 起考 古 發現,人們很容易想到遺址、墓葬,還有青銅器、瓷器、陶器這些生硬的器物。而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面對那些出土的食器、樂器,我們也只能在冷冰冰的說明牌上看到簡單的用途介紹。那麼,在考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