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 認領建築可做博物館、圖書館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央廣網太原4月6日消息(記者岳旭輝)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前段時間豆瓣評分高達9.3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掀起了一股「文物熱潮」,不少網友被片中文物修復師們的「匠人精神」感染。

平時只能在電視上或者是展館裡看到的文物真的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嗎?

據了解,文物大省山西省公布實施了《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推出首批252處文物建築,期待社會力量認領認養。

在山西文物數量眾多,保護力量不足,文物損毀嚴重的情況下,認領認養這一針強心劑能否助力文物保護工作更進一步?

始建於明代的山西省太谷新村的妙覺寺,2013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即便有著國寶的桂冠,妙覺寺的建築卻破敗不堪。

殿頂破一大洞,上覆塑料布,直到2016年才列入當地的修繕計劃。

而位於山西沁水的石室村西寺,建築與壁畫都是清代順治年間完成,至今色彩鮮艷,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如今損毀嚴重,屋頂坍塌露天,山牆歪斜嚴重,靠多根棍子支撐,珍貴的壁畫面臨毀掉。

根據山西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數據,山西古建約2.8萬處,約5%的建築里有壁畫。

由於數量巨大而保護力量薄弱,這些文物年久失修,絕大多數建築面臨牆體坍塌、夯土下沉、梁架扭曲、私自拆除倒賣和盜竊等嚴重問題。

網名為愛塔傳奇的文物保護志願者唐大華,多年來奔波在山西大地,自費調查文物古建的保護情況,所聞所見,痛心焦慮。

「文物法規定,修繕責任國有產權誰使用誰維修,集體產權是產權人負責維修。

山西的廟基本是鄉村集體產權,現在農村空殼化,村委會實際沒有能力修繕。

實際上山西省的文物保護工作投入的不少,僅2014年山西文物部門重點實施的八項文保工程,省本級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本年度達到1.2億元。

面對豐厚的文物遺產依然粥少僧多,根本無法實現全面覆蓋。

為了彌補政府保護力量的不足,山西省近日公布實施《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推進文物建築認領認養工作。

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規處處長王志軍指出,要進一步鼓勵和動員社會團體、民營企業家社會熱心人士,包括當地村民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工作,努力形成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成果共享的文物保護機制,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山西省公布了首批被列入認領認養行列的文物名單,共有252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政府方面對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又熱心文物保護事業的民營企業家給以希望。

王志軍指出,大部分需要維修,出的錢都是在文物建築保護利用方面,需招投標,隊伍應有相應的資質。

文物的認領認養不是單純做公益,而是有回報方式,有責權利的明確劃分。

認領人只是經營權,不是所有權,不能買賣不能交易,對認領認養的文物建築的利用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作為博物館、圖書館、文化室等公益活動場所,也可以作為參觀遊覽場所,也可以用於從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經營活動場所。

在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認領認養的同時,山西省將建立評估機制,對不能勝任文物保護利用何在文物保護過程中出現重大紕漏的團體,民營企業和個人予以勸退,確保文物的合理、適度利用。

文物保護公益志願者、愛塔傳奇唐大華對於山西省的做法表示點讚。

山西這次做的很徹底,地上古蹟多是山西的地方特色,沒有回報純公益吸引的人會比較少。

有投入有產出變成商業行為,吸引的人會多,人人添把柴,火就能更旺些。

對於目前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唐大華表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可以實施更加靈活的開放政策。

房子一是保持原有的結構,二是保持原有的裝飾,內部布置放寬一點,木結構房子,如果有人使用,熱氣上升,房頂保持乾燥,不會對古蹟造成影響。

作為文物保護公益志願者,唐大華對於社會力量和政府行政在文物保護中存在的分歧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真正阻礙的是維修成本上雙方的差距,現在這套維修辦法施工得有資質,又得有監理、驗收,這套辦法是用在現代建築上的。

一般修廟八千塊錢一平方,百十平方的一個小殿得七八十萬,民間能夠募集十萬,就能把這個房子修一修,走文保這套程序得50萬到80萬。

如果硬卡這套辦法,大大超出民間的心理承受能力。

唐大華提出,只要是有利於文物保護,辦法是可以創新的。

決定做這個事要把範圍設寬,不要過於苛刻。

保持鼓勵投資者的積極性很重要。

植物可以認養,動物可以認養,如今文物也可以認養了。

山西省推行文物認養模式,開闢了一條文物保護的新路徑,讓人眼前一亮。

當然,作為新生事物,「認養文物」模式的發展完善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從保護文物的角度,我們應該多一份寬容鼓勵,多一份包容理解。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物守護認領」 讓文物也「老有所依」

據統計,我國僅不可移動文物就有76萬處,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記在冊卻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更是難以計數。文物保護的複雜情況,需要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在這方面,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進行的探索取得頗多...

鼓勵動員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

講文物故事,知家鄉歷史。2016年12月27日,文物價值解讀與傳播大賽優秀解說詞評選結果揭曉,共50篇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0名、二等獎15名、三等獎25名,他們將分別獲得獎金8000元、500...

救救這些古村落吧!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文物大省山西古村落保護面臨窘境,約2000座古建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古村落,由於資金不足、產權糾紛等原因,大多數年久失修,近一半古建築面臨倒塌危險。據了解,山西的古村落主...

關於文物領養的思考

近幾年,在全國相繼出現了一些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新方式,「認領」「認養」就是其中一種。比如山西曲沃的「古建築認領保護」、廣東開平碉樓的「社會認養」、安徽黟縣的「文物建築保護愛心認領」和浙江金華的「...

領養文物 精準呵護

核心閱讀山西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省內不可移動文物保有量達58375處、可移動文物320多萬件;面對豐富的文物資源,文物保護更顯迫切。山西省日前出台方案,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或個人積極參與...

「認養文物」開闢文物保護新路徑

3月21日,山西省政府公布《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決定啟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根據實施方案,山西省將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或個...

「認養文物」值得一試

山西省政府近日公布了《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山西省將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或個人通過出資修繕、認領認養等方式,參與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其...

歷史文物建築能否交給企業認養

作者:封壽炎日前,山西省政府公布《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鼓勵引導社會組織、企業或個人通過出資修繕、認領認養等方式,參與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不可移動文...

首批252處文保項目等你來認養

本報3月22日訊(記者 劉捷 李晶)為進一步保護和利用我省豐富的文物資源,推進我省文物保護事業繁榮發展,省政府決定啟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為引導民營企業更好地參與「文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