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陽明、張栻,嶽麓書院才是真正的「貴族學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嶽麓書院講堂 資料圖片

拜謁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最為搶眼的是門口那副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作家余秋雨在《千年庭院》中這樣描述:「一千多年來,嶽麓書院的教師中集中了大量海內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可稱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學大師朱熹、張栻、王陽明,而它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可列出一份讓人嘆為觀止的名單。

穿越歷史,千年學府走出的一代又一代,無不打上張栻當年「傳道濟民」的烙印,心繫國家命運,獻身國家發展。

「承朱張之緒,取歐美之長」「振 我民族,揚我國光」,充分表達了嶽麓書院一直秉持開放辦學、愛國務實等基本主張,而獨具特色的「嶽麓書院模式」則揭示了這座千年學府能夠老而彌新、具有強 大生命力和無窮魅力的原因所在。

文脈不絕的學堂

公元976年,嶽麓書院正式創立,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因此也被稱為「千年書院」。

然而,一如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嶽麓書院國學研究院院長朱漢民所言:「繼承嶽麓書院的房屋、匾額、碑刻容易,如何將嶽麓書院內在的精神和文化遺產納入當今大學體系,傳承下去,任務仍然艱巨。

自20世紀80年代嶽麓書院獲批修復起,嶽麓書院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將傳統書院的優勢與現代大學的發展相結合。

無疑,教育是最好的賡續方式。

1984年,嶽麓書院文化研究所成立,下設理學、書院、文物和古建築四個研究室。

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嶽麓書院在經學史、禮制史、宋明思想學術史、書院文化史、湖湘文化史等研究領域表現突出,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學術研究和交流中心。

1986年書院恢復教學,招收第一屆湖南大學歷史班學生。

1990年,獲專門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專門史博士學位授予 權,2005年獲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批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同年獲批准許招收歷史學本科生,2011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後改 為中國史一級學科博士點。

至此,嶽麓書院形成了從本科、碩士、博士到博士後的人才培養格局,招收歷史學、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學生。

「嶽麓書院修復保護文物古建的同時,激活了自身曾經在歷史上發揮巨大作用、產生深遠影響的核心功能,尤其是學術研究和教育辦學功能,成為古 老書院現代轉型的成功範例。

」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說,「正如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先生指出的,『現代大學建制固然對書院有一些束縛,但嶽麓書院今天的 興旺發達,仍獲益於這一體制、機制』。

文化傳播的殿堂

自從「朱張會講」開創了書院會講的先河,在這座千年庭院裡,文化傳播的火炬就從沒熄滅過。

從1999年開始,嶽麓書院舉辦了一場又一場的「千年論壇」。

中外著名學者、藝術家、經濟學家,紛紛應學校之邀在這裡開壇設講。

在搭上了電視直播的快車後,這裡成了家喻戶曉的思想碰撞、百家爭鳴的舞台。

近年來,伴隨著「國學熱」的升溫,社會各界也對作為中華文化重要地標的嶽麓書院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嶽麓書院順應時代潮流,抓住網際網路等新媒 體迅速發展的機遇,與鳳凰衛視、鳳凰網開展戰略合作,構建起「網際網路+國學」的傳統文化傳播新模式,面向全球推廣國學。

「嶽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 「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嶽麓書院講壇」……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釋放出更大能量,讓社會各界人士在這裡收穫了優質精神產品。

「組建書院文物保護、文化研究機構等措施,推動了當代書院建設及書院活動,促進海內外書院研究與交流。

」肖永明說,「比如嶽麓書院創立的 『中國書院學會』,為進一步促進書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利用領域的全國性、國際性交流與合作,搭建了組織平台;開放中的中國書院博物館已經成為全國書院 文物的研究中心、收藏中心、展示中心與交流中心;討論聯合申遺,為中國書院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貢獻等等。

承擔『以文化人』的社會責任,增強了中國文化 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我們將繼續深入發展『嶽麓書院模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努力將嶽麓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國學重鎮。

同時,還注重將書院文化遺產的保 護、研究與利用相結合,繼續探索和打造獨具特色的『嶽麓書院模式』,為當代書院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談到嶽麓書院的責任和明天,肖永明躊躇滿 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