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西周玉組佩亮相央視 「講述」國寶背後傳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山西博物院「玉組佩」圖。
「玉組佩」局部圖。
四珩四璜聯珠串飾品。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1月3日在央視9套播出,山西博物院「晉國霸業」展廳內最為珍貴的「玉組佩」華麗登場。
作為省博「鎮館之寶」之一,這件長約兩米的大體量玉組佩,早在2013年就與商代龍紋兕(sì)觥、西周晉侯鳥尊一起,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當中。
如今,這套玉組佩依然以204件珍貴玉器串聯的「龐大」面目靜謐地躺在展櫃內。
這些滲透著歷史氣息、滿載著使用者故事的玉器,其背後的傳奇,最耐人尋味。
大型玉組佩在西周曇花一現 這件寶物也就成了存世「唯一」
3日晚上,玉組佩精彩亮相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而四珩四璜聯珠串飾品、六璜聯珠配飾這兩組精美玉器,也作為輔助文物出現在螢屏上。
其實,相比鳥尊、鴞(xiāo)卣(yǒu)等「網紅」文物來說,玉組佩在公眾心中的排名並不靠前,但為何卻能從省博的「萬千寵愛」中脫穎而出?文物工作者對其入選卻認為是「意料之中」——這組出土於曲沃晉侯墓地「皇家陵園」63號墓的玉組佩,距今有2800餘年的歷史,由玉璜、玉珩、沖牙、玉管、料珠、瑪瑙管等各種珍貴玉飾共204件串聯而成,工藝精湛,莊重典雅,是整個晉侯墓地出土的最大的玉禮器組合,也是目前全國同期墓葬中發現的最大的玉組佩,在我國玉器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西周時期,貴族間開始流行一種由多件塊玉串聯組成、懸於身上的佩飾,也就是今天的玉組佩,亦如古人常說的那樣,「君子必佩玉」。
佩玉是西周時期的一種禮制文化,是社會等級秩序的象徵。
像省博珍藏的這套長約2米的玉組佩,能直接從墓主人的頸部覆蓋到腳面,是貴族表示身份地位及權勢的一種配飾。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吉琨璋表示,西周時期的貴族,在生活中佩戴玉組佩,但肯定不會這麼長,這也許是墓主人生前有好幾組玉組佩,她太愛玉了,以至於全部用來入葬,把幾組玉重新組合在一起。
「西周是中國玉器發展的高峰,當時的中國已經有長達6000年的玉文化了,西周處在承前啟後的階段,對我們研究玉器的禮制、工藝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到了春秋時期,為了佩戴者行動方便,玉組佩的組合趨向簡單化,大型的玉組佩在西周如曇花一現,迅速退出歷史舞台。
這件玉組佩也就成了目前留存於世的「唯一」。
從選定這件寶貝當「主角」後,《如果國寶會說話》欄目組的攝製人員就進駐到了山西博物院。
話說,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省博正好閉館,工作人員把玉組佩從展廳拿到了庫房裡,五六個人就開始為它服務,有打燈的,有拍攝的,還有調光的,陪同攝製組的省博工作人員田若微就坐在監視器前,她回憶道:「平時這套東西都在展櫃里,第一眼看上去覺得好看、震撼,可是好在哪裡?再說了,大家都只是隔著玻璃去觀看,難免會有些看不到的地方。
當時,攝影機不僅離得近,而且角度選擇得非常好,玉組佩上各個組件的花紋逐一呈現,真是顛覆我們以前對於玉組佩的印象,覺得這套玉組佩實在是太好看了。
攝影機能讓你看到各種細節,看到不同於展廳里的玉組佩。
」
愛玉的墓主人「把整個世界都戴在了身上」
63號墓,位於臨汾曲沃縣曲村,這裡被考古人稱為「晉國皇家陵園」,因為在這一區域內,分布著9組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有8組是一夫一妻,唯一的例外就是63號墓在內的第九組,在這個名為晉穆侯的墓葬內,是一夫二妻異穴合葬的。
時至今日,圍繞這套玉組佩以及63號墓,依然有很多謎團。
它的主人是誰,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究竟怎樣?是備受君王寵愛的次夫人,還是歷史文獻上查證不到的「楊」國的亡國公主?
吉琨璋說:「晉侯墓地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一侯一夫人並穴合葬的墓葬組合,而63號墓所在這一組墓葬,是一侯二夫人,相比其他墓葬而言,這顯然是一種特殊現象。
」因此,有學者推測,63號墓的墓主人是晉穆侯的「次夫人」。
有些人說相當於「妾」,只是因為受到晉穆侯的寵愛,才能合葬在一起。
但是吉琨璋認為,這樣顯然不符合當時的禮制。
「我認為這不是主次的關係,而是先後的關係。
有可能63號墓的墓主人是晉穆侯的第二任夫人,因為第一任夫人去世,晉穆侯重新娶了一位妻子。
因為對於君王來說,只有明媒正娶的妻子,死後才能合葬在一起。
」
接下來的這個謎,則是從墓葬形制上來說。
古代講究男尊女卑,在王室,王后的地位肯定比不上國君,但令人奇怪的是,63號墓的規模是呈「中」字形的雙墓道,不僅超過其他晉侯夫人,甚至還超過了他的丈夫晉穆侯,實在不可思議。
「先說墓葬形制,因為63號墓時代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應該算是這組墓葬中最晚的一個,所以我們考慮,是不是當時流行雙墓道?按照當時的禮制,穆侯用的是單墓道,夫人的墓葬形制不可能高過他。
而且在63號墓葬中的隨葬青銅禮器中,使用三個鼎,是國君夫人應該享受到的陪葬禮制,穆侯墓室內則有5個鼎,這位夫人並沒有越級。
」
此外,就隨葬品而言,也有頗多不合常理之處。
63號墓出土的隨葬品多達4280餘件,其中玉器就達800多件,僅玉戈就有12件之多。
一位夫人,怎可享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和禮制?人們也有兩種猜測,是墓主人等級高理應受到這樣的待遇,還是有別的原因?對此,吉琨璋表示,有可能墓主人是個愛玉之人。
「當時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我們還在墓葬棺外東北角發現了一件青銅的方盒子,裡面裝了各種各樣的玉器,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商代,所以我考慮,這個墓主人在世的時候一定非常喜歡收藏玉,尤其是一些玉器,在西周那個時代非常珍貴,想必她很受寵,能夠得到晉穆侯的各種賞賜。
」
如今,看著那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玉器,或許你眼前會浮現一個風姿綽約的少婦,在把玩那一件件玉器。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她的容貌,但把那份想像留存於內心,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或者,還有一種猜測,在後宮之中,當深愛著各種玉器的墓主人,得到一件件稀世珍品時,那種愉悅感和獲得感,似乎像擁有了整個世界,而死後,能把這種美繼續保留,也是幸福的,也難怪有人會說,「這套玉組佩,代表了墓主人把整個世界都戴在了身上。
」
最後,63號墓留給業界最大的爭論就是墓主人究竟是誰?因為,在墓葬中發現了兩件銅壺,器形、紋飾和銘文均相同,蓋口外壁和壺頸內壁鑄有銘文9字:「楊姞作饈醴壺永寶用」,人們把這壺叫做「楊姞壺」。
將近20年來,爭論也由此展開。
一方面,有人認為墓主人就是「楊姞」,因為在兩周時期,國君的女子嫁出國,該國就以其母國的國名和姓相連稱之,如秦國為嬴姓,秦國女兒嫁到晉國就稱她為「秦嬴」;齊國是姜姓,齊國女兒嫁到其他國家就稱她為「齊姜」;晉國是姬姓,國君女兒嫁到他國稱為「晉姬」。
楊姞之名亦是如此,「楊姞」,意為此女乃楊國的女兒,「姞」是楊國國君的姓,就說楊國的公主嫁到了晉國。
但是在各種史料中,並沒有姞姓楊國的記載,有可能這樣一個名為「楊」的小國家,被滅掉了,而63號墓的墓主人則是楊國的一位公主。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這個壺,是「姞」姓國的女子嫁到了楊國做的,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最後流傳到了晉國,被埋葬在了63號墓。
「學術界永遠存在爭執,因為單憑『楊姞』二字,很難辨別墓主人身份,留存給我們的證據太少了。
」吉琨璋說。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5分鐘講一件國寶,用文物梳理文明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製作,由中宣部、國家文物局、中央電視台共同實施的國家涵養工程。
100件國寶述說中國古人的創造力,《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5分鐘,以全新視角認識讀懂中華文化。
2017年12月25日,該紀錄片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內舉辦了首映式,文博界大家悉數到場,吉琨璋作為專家團成員之一,受邀出席。
當他第一次審視這部紀錄片時,不禁感慨這個團隊的想像力,「他們用超乎常人的思維,用藝術的方式,讓這些國寶傳遞出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文物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信息,用5分鐘來講一件文物,幾乎是不可能的,有時候光描述這件文物本體的形狀、大小,都不止5分鐘。
」當初接到這項命題時,吉琨璋都有些茫然,認為利用短時間來解讀文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至少這個模式對於節目組和專家來說充滿挑戰。
不過,在首映式上,他看到了節目組提供的樣片後,嘆為觀止。
「節目組用一件文物,來呈現一段歷史。
比如說到甲骨文時,節目中則呈現了商時期一位男性貴族的一天。
當劇中的『主角』出現時,他的頭頂上會有個甲骨文寫成的『夫』字;當他去獵場射箭時,會出現一個『射』字;當一隻梅花鹿成為他手中的獵物時,『鹿』這個字又冒出來了。
最後,男子進行占卜,把字刻在了骨頭上。
」在吉琨璋看來,這是人類與歷史對話的一個過程,通過一件文物,來呈現一段歷史,呈現一段文明,這是節目組的高明之處。
「我覺得這樣的模式挺好,節目組先植入了概念,然後又勾起了觀眾的興趣,為大家想繼續研究某件事物提供了思路,所以節目組的編導們都是講故事的高手。
」
《如果國寶會說話》共100集,每集5分鐘,分為四季播出,每季25集。
此外,每集除了有「主角」外,還有相同類別的輔助文物作為擴充,也就是說為了拍攝這100集的紀錄片,攝製組從全國各地的博物院和考古所挑選了千餘件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跨越8000年。
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出土西周到春秋早期玉器
羊舌村在曲沃縣城東北方向約15公里,著名的天馬—曲村遺址在其西北。天馬—曲村遺址位於滏河北側腹地,羊舌晉侯墓地位於滏河南側的嶺地上,兩者間是寬闊的滏河河谷及台地,羊舌晉侯墓地與天馬—曲村內的北趙...
農民壘豬圈挖出土窖,專家星夜前往,鑑定揭開史上神秘古國
考古上有很多發現源於偶然,甚至越是重大的發現越是在偶然中產生。一個堪稱「重大」的偶然,出現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一個叫做楊家村的偏僻小村。 2003年1月19日,村民王拉田等5個人想取些土墊豬圈用,...
細品沁色之美!山西古玉坑:絳縣倗國墓 曲沃晉侯墓 都在晉南
歡迎關注【微絳縣】公眾號:vjiangxian 投稿·爆料·合作:15135043600(微信同號)山西絳縣橫北西周墓地位於山西省絳縣城西11公里處的橫水鎮橫北村。共發掘西周墓葬193座、車馬坑...
《國家寶藏》九大博物館攜藏品亮相,憑啥沒山西?
最近,《國家寶藏》被刷屏了,頃刻間折服了億萬觀眾的心,收下無數膝蓋。《國家寶藏》是一款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是一場9大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的恢弘特展。不過說到這兒呆呆有些不忿了,首次亮相的9大博...
盜墓賊挖山西君王古墓!楞沒發現裡面有兩件轟動世界的國寶!
在山西省侯馬市曲沃縣有一個叫作曲村的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以前,誰也沒有想到,九代19位晉侯及其夫人的墓就在這個小山村。隨著19座晉侯及其夫人墓的發現,證實了兩千年前這裡是晉國最早的都城。考古學...
漲姿勢:山西出土了西周時最大的玉器組 絕不允許出國展覽!
原標題:第三件禁止出國文物 晉侯夫人組佩(上)文/韓靜在前面幾篇文中,我們提到了晉侯鳥尊和龍形觥(gong),還沒看夠的朋友可以翻看前文。2013年,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公布了禁止出境展覽的一批文物...
從絳縣倗國墓地出土玉組佩看古人如何高逼格佩戴玉
文章作者:公眾號博物智 小傑學長首都博物館近期特展《美好中華——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中展出多套玉組佩,它們分別來自於山西絳縣橫北西周倗國墓地、山西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以及陝西...
「國寶」西周玉組佩,見證三千年的愛情
如今,人們的佩飾越來越誇張、華麗、炫目,然而,再奢華的佩飾,在3000年前的一套晉國玉組佩面前,都會黯淡無光。曲沃晉侯墓地這一晉國早期的「皇家陵園」中,有唯一的一處次夫人墓葬。墓葬中發現了整個墓...
如果國寶會說話:且看山西博物院玉組佩如何將世界戴在身上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製作,中宣部、國家文物局、中央電視台共同實施的國家涵養工程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以全新視角認識讀懂中華文化,將一個個「大國重器」濃縮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