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山西出土了西周時最大的玉器組 絕不允許出國展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第三件禁止出國文物 晉侯夫人組佩(上)

文/韓靜

在前面幾篇文中,我們提到了晉侯鳥尊和龍形觥(gong),還沒看夠的朋友可以翻看前文。

2013年,國家文物局第三次公布了禁止出境展覽的一批文物,而這組玉佩就是山西除了上述兩件外,第三件禁止出國的國寶級文物。

一 西周晉侯夫人玉組佩(現藏山西博物院)

單件雕飾用於墓主人生前佩戴使用的玉器,我們稱為玉佩;

如果是一組好多件呢?就叫組佩,多形象!下面這張是它的真容:

你沒看錯,它的確就有這麼長。

通常,我們看到的成組的玉佩都比較精美,但是一般也不會很長,畢竟這是禮儀製品,太長了重量上升,身為一位女子,戴在身上總歸是比較吃力的,所以常見的玉組佩往往是這樣的:

但這件玉組佩,長度達2米多,由204件玉飾組成。

它不僅是整個晉侯17座墓地中出土的最大的玉器組合,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西周時期玉組佩,在我國玉器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 這件寶物出土自哪裡?

1993年下半年,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聯合專家組在山西北趙的晉侯墓地進行了第四次搶救性發掘。

整個工作從9月11日開始,到1994年的1月6日才結束,歷時四個月。

工作的重點集中在墓地群中的3座大墓。

它們的編號由東至西依次為:64號墓、62號墓和63號墓,這次工作還順代發掘了附屬於它們的20多座祭祀坑。

(1993年考古發掘報告)

64號墓是整個墓地的核心,為什麼呢?

因為這裡葬的就是晉侯邦父本人,而另外的2座墓,分別葬著他的兩位夫人。

出土玉組佩的墓穴正是其中最靠西的一座,卻位列在最次要的位置。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古人是根據墓葬遠近來衡量親疏關係的,這和我們今天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的座次排位基本一個道理。

誰距離大BOSS座位近,誰的級別就高些。

另外,在墓穴中也發現了數量不等的「鼎簋」組合。

關於這個知識,有必要普及一下:先秦時期,諸侯貴族下葬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當時規定天子下葬使用九鼎八簋;諸侯是七鼎六簋;士大夫是五鼎四簋。

而這座晉侯墓卻完全顛覆了以往的典籍記載:

64號墓五鼎四簋;62號墓三鼎四簋;63號墓三鼎二簋。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以後我們會解釋,簡單來說,可以看出來63號墓的主人地位是最低的一位。

最西面這座墓雖然級別低,但墓穴的尺寸卻更大,呈「中」字形,出土的陪葬品居然最豐富。

(M63號墓部分玉器)

當考古人員打開這座墓時都驚呆了。

墓中的隨葬品多達4280件,其中僅玉器就有800多件,象徵權力的玉戈足有12件;而玉組佩從頭覆蓋到腳,由玉璜、玉珩、沖牙、玉管、料珠、瑪瑙管等各種珍貴玉石組成,多達204個部件,工藝之精美,數量之龐大,國內罕見。

三 為什麼是玉?中國古代如此喜歡玉器又是為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件玉器如此重要呢?

這要追溯到我國源遠流長的玉文化。

中華民族歷來喜歡玉,對玉器有著悠久的追尋歷史。

早在原始社會晚期,人類已經大量採用玉石作為配飾;因為承載了中國人對於美的追求,而流傳至今。

玉,具有溫潤、光潔、內斂的性能,更象徵著人性的某些善良方面,對於玉器的喜愛和執著程度,往往與對一個人品德的追求相掛鈎。

《禮記》記載: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說的就是品行端正的人是一定要佩戴玉器的,而君子的品德就和玉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古代的大人物們,佩戴玉器是日常的禮儀,沒有什麼過錯的情況下,是不允許丟棄的。


玉組佩,又稱為「雜佩」、「佩玉」,專指代春秋戰國時期盛行的多件玉器串聯而成的懸掛在身體上的佩玉,通常由環、瓏、壁、璜等組成,有著多變的組合形式。

根據記載,玉組佩的使用有嚴格的制度,不是誰都可任意佩戴,而僅限於諸侯、王公及其夫人們使用。

從玉佩的規格也能看出墓主人的身份高低。

玉組佩到戰國時期達到鼎盛,頗具代表性的就是龍形佩和虎形佩;到了漢代,隨著時代的演進,周禮所代表的禮樂文化逐漸崩塌,人們對於玉器的使用也就沒有了那麼多限制,於是這種配飾就更趨於生活化了,很多士大夫也在佩戴。

西漢後期,組佩就基本淡出了歷史的舞台。

(玉組佩)

所以我們今天談起古玉來,一般就是到戰漢時期,通常這就是古玉精品的上限年代。

除了講究玉的色澤和對稱之外,這裡面還存在生活上的一種美化。

大人物都佩戴玉器,那麼在走路的時候還能不能有失儀態的跑呢?

當然不能!

各種玉石之間碰撞會發生悅耳的「叮噹叮噹」的聲音,如果動作太大,那簡直就是開了音樂會,所以這也成為了古代貴族日常行為規範,注重儀表和端莊的一種「試金石」。

(電影《赤壁》中曹操的佩玉)

女子佩戴玉器,走路時就會發出聲音,這無疑也是一種「彩鈴」,告訴屋子裡面的人自己馬上就要到了,不能相見的則要趕緊迴避。

可見,佩戴玉器也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

三 文物解讀

有什麼背景呢?下面來看這件組佩的實物:

這套玉組佩由玉璜、玉珩、沖牙、玉管、料珠、瑪瑙管等各種珍貴玉飾組成,總數204件。

它長度達2米,能直接從墓主人的頸部覆蓋到腳面。

這組玉飾的雕工非常精細,莊重而典雅,簡潔而不失靈動。

其中僅僅玉璜的數量就達到了驚人的45件,可以說是把歷史上多璜組玉佩的規制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器物下端,有2件玉雁,雕刻的晶瑩剔透、栩栩如生。

無論是玉佩的組合規制,還是紋飾的精美程度,都讓後來的眾多玉佩飾相形失色,它的擁有者,據說就是晉侯的次夫人。

夫人就是正室,妻子;而次夫人呢?是不是指的小三或妾室?

墓主人身份卑微卻有著如此驚人的陪葬品,它到底有著怎樣神秘的故事和身份?

下一期,我們將繼續解讀這件曠世奇寶(韓靜)。

【輕鬆訂閱 深扒文物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

良渚文化玉器可以算是中國古玉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應該是中國古玉歷史上的第二個輝煌。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

書上看不到的玉器組佩歷史

玉器組佩 在文獻中組合形的玉佩又被稱為「雜佩」、「大佩」、「玉佩」等,是將幾種不同形狀的單件玉佩,用彩線以不同的方式串聯在一起。《毛詩·鄭風·女曰雞鳴》最早記載了組玉佩的組合方式:「知子之來之,...

看看!古代佩玉禮制及玉德最全說明!

儒家學說以玉比德,因而人們佩玉不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有著表達身份、情感、風度及語言交流的作用,乃至與國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社會各階層的生活、觀念、倫理道德等層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繫。佩玉有德春秋時管仲...

「國寶」西周玉組佩,見證三千年的愛情

如今,人們的佩飾越來越誇張、華麗、炫目,然而,再奢華的佩飾,在3000年前的一套晉國玉組佩面前,都會黯淡無光。曲沃晉侯墓地這一晉國早期的「皇家陵園」中,有唯一的一處次夫人墓葬。墓葬中發現了整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