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玉器中的鳳鳥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人一般都喜歡玉,我也是。

美麗瑩潤的玉石,總會引起人欣賞和把玩的興趣,看不夠,亦愛不釋手。

其實古人相比今天的我們來說是更有甚者,尤其在西周時期可謂登峰造極。

那時候,玉資源完全是被王侯貴族們所壟斷,用玉制度作為國家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由朝廷最高層的官員來領導,上上下下多個部門的中層官員分工管理,設專職玉人具體操作,組織嚴密,制度完善,管理嚴格。

玉器的使用已經遍及了王侯貴族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朝聘、會盟、祭祀、喪葬、貨賄、服飾、服食等等。

無論是天子王室,還是公、侯、伯、子、男爵位者,以及卿、大夫、士之有官位者,對其使用玉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都有嚴格的規定和限制,成為等級身份的標誌,任何人不得僭越。

精美的玉器當然也是彰顯財富的象徵。

據西周青銅器「衛」銘文記載,貴族「矩伯」為了攜璋參加周王舉行的典禮,用「十三田」與「裘衛」換得一件玉瑾璋和幾件小皮貨。

有專家認為這「十三田」相當於一千三百畝地,時玉器價值之高,可見一斑。

玉之珍貴還不僅於此。

因為玉本是物之精華,具有溫潤、縝密、靚麗、精光內蘊等良好品質,由此被周人進一步推崇為「玉德」。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於玉比德焉」,玉德又化作君子品行的範式,凝結為君子的高貴氣質和靈魂,所謂「溫文爾雅」,所謂「仁、義、禮、智、信」。

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西周玉器就非同一般了,它不僅美化生活,滿足喜好,更承載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的內涵,並在玉器紋飾的藝術表現上鮮明地反映出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精心琢刻在西周玉器上的鳳鳥紋。

早在史前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了鳳鳥紋飾。

商人信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所以各種鳥紋經常出現在商人的青銅器上。

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一件玉鳳十分漂亮,有人說這是最早的玉鳳鳥紋,也有專家說這件玉鳳不是殷商的作品,而是屬於石家河文化。

周人也有商人類似於的美好傳說,《國語·周語》曰:「周之興也,鳴於岐山」,這種叫做鸑鸑的鳥,就是鳳凰。

因為周文王「敬德保民」,故有鳳來儀,「鳳鳴岐山」,保佑周人興旺起來,最終這個不夠發達的小方國,戰勝了強大的文明程度相當高的殷商。

周人覺得這種差別懸殊的以弱勝強,絕不僅僅是一己之力所能為,一定是上天的意志,一定有神力相助。

而這種幸運,正是源自「鳳鳴岐山」。

所以,鳳鳥形象在西周人那裡得到特別的尊崇,就像是祖靈一般。

圖1:鳳鳥紋玉柄形器

鳳鳥紋玉柄形器(圖1)長20厘米,寬4.8厘米,厚0.8厘米。

主體紋飾為一側面鳳鳥紋,昂首凸胸,長彎勾喙,圓眼,頭頂高冠前傾,尾羽從身後向上翹升,翻過頭頂,從前面垂下,端部再捲起。

鳳紋的上面、脖後、尾羽、爪下等處均採用了西周常用的變形捲雲紋,可謂錦上添花。

長弧形線條穿插於上下左右,婉轉流暢,恰到好處。

玉柄形器主體紋飾均以勾撤一面坡技法琢出,使鳳鳥紋之形象愈加鮮明奪目。

此種鳳鳥紋傲視天下,惟我獨尊,其莊重雄強的姿態,成為周人以「小邦周」取代「大邑商」,贏得天下之精神力量的完美藝術寫照。

這便是典型的西周玉器上的鳳鳥紋。

它承繼了商代青銅器之鳥形,而一改前期的質拙寫實,朝著圖案化、裝飾化、藝術化、程式化的方向完成了根本性的轉變。

由武王克商成功而在思想上得到空前解放的西周人,其藝術想像力也實現了空前的升華。

圖2:龍鳳紋玉飾

龍鳳紋玉飾(圖2)長7.2厘米,寬3.7厘米,厚0.4厘米。

主體紋飾為一側面鳳鳥紋,精雕細刻,布局大方,雍容華貴,形態端莊。

在其上方是一龍紋,臣字形眼,龍鼻上卷,寥寥數筆,其貌不揚。

鳳鳥紋在商代玉器上並不多見,常見的是高冠鸚鵡、鴟梟、燕子等紋,而且圓雕作品稍多。

相反,可以理解的是,鳳鳥紋在西周玉器上頻頻出現,地位十分尊貴。

即使和龍紋一併琢刻在玉器上,鳳鳥紋也往往成為主體占上風,這在後世是不可想像的。

西周鳳鳥紋圓雕玉器較少,大部分屬於平面作品,然而琢紋自然而然、優美流暢、大刀闊斧、毫不做作的嫻熟刀工,還有淺浮雕效果之藝術表現力,給我們留下了不能忘懷的深刻印象。

圖3:鳳鳥紋三聯璜玉璧

鳳鳥紋三聯璜玉璧(圖3)外徑14.1厘米,內徑5.7厘米,厚0.4厘米。

琢有三幅紋飾一樣的鳳鳥紋,隨形就勢,將典型的鳳鳥紋略加變形,分別琢刻在三塊圓弧形的玉平面上,聯結起來就組成一件完整的玉璧。

圖案仍舊精細,格局同樣疏朗,刀工甚是精湛,線條愈加飄逸,鳳鳥風采依然。

玉璧出現的時間很早,曾經作為禮器、瑞器、祭器、葬器,從良渚文化時期一直流傳下來。

據文獻所載,西周禮天玉璧屬六器之首,是第一等的國家重器。

考古發掘告訴我們,無論是良渚文化遺址的高台大墓,還是殷商和周代諸侯貴族大墓,墓主人身體周圍往往隨葬眾多玉璧。

生前玉璧隨其往來廟堂,死後玉璧還要貼身陪伴其靈魂出入,玉璧之珍貴無此為甚。

西周以前的玉璧差不多都是素麵的,在玉璧上琢刻具有藝術性和裝飾性的紋飾,於西周時期首開先河。

將典雅而強健的鳳鳥紋琢於玉璧之上,盡顯鳳鳥紋身份的高貴和顯赫。

圖4:鳳鳥紋玉柄形器

鳳鳥紋玉柄形器(圖4)長11.1厘米,寬4.5厘米,厚0.4厘米。

西周時期精美的鳳鳥紋多見於玉柄形器之上。

各地西周墓葬曾出土了許多素麵無紋的玉柄形器,其中有紋飾的也為數不少。

類似於圖4這種「鳳鳥紋玉柄形器」,在陝西、山西、山東、河南等西周高等級墓葬中均有出土。

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表明,在西周社會,玉柄形器保有數量很多,它們經常被隨身攜帶,比較頻繁地出現於各種禮儀場合,尤其是高等級的玉柄形器,例如琢刻鳳鳥紋的「有牙飾柄形器,僅身份地位尊崇者才可能擁有,而事實上它們也幾乎都見於第一等級墓葬中……」這再次說明鳳鳥紋玉柄形器已經成為了西周貴族上層之玉禮器家族的一員。

圖5:龍鳳紋玉飾

龍鳳紋玉飾(圖5)長4.8厘米,寬2.6厘米,厚0.3厘米。

器身琢一鳳紋和一龍紋。

周邊切割出突棱,形象地表現出了鳳鳥頭、胸、爪、尾,以及龍身和龍首。

上部有一穿孔,下面鏤空一個上窄下闊的長圓形通孔,使鳳頭突顯。

鳳眼為圓形,尖勾喙,昂首凸胸,鳳身飾捲雲紋,「兒」形紋。

鳳尾上翹至頭頂再向上呈S形,逐漸變幻,融為龍身,直至龍首,終於龍鳳一體,完美結合。

龍首飾捲雲紋,「兒」形紋,圓形眼,張口,卷鼻,有額突。

整體紋飾刻畫採用單陰線、雙陰線和勾撤一面坡陰線,配合鑽孔、鏤空和外形切割技法,布局疏朗,簡潔有力,線條精準,優美華貴。

尤其是上與下,左與右,昂首鳳與低頭龍的對比;鳳與龍互相的轉換變化,S形線條的連接結構,斜角對稱,比例均衡;鳳與龍所飾捲雲紋,「兒」形紋和「Σ」形紋之和諧一致,無不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天才的想像力和圖案裝飾藝術的美學原則,令人拍案叫絕。

圖6:鳳鳥紋玉飾

西周首創組玉佩。

鳳鳥紋玉飾(圖6)便是西周貴族身上玉飾組玉佩上的小掛件,長4厘米,寬3.6厘米,厚0.4厘米,比一枚郵票大不了多少,但是經過西周玉人的巧妙設計和卓越刀工,將玉飾上的鳳鳥紋既形象生動又特色鮮明地刻畫出來。

其中西周鳳鳥紋的典型紋飾,例如:彎勾喙,圓眼圓頭,逗號式捲雲紋,「《」形紋,長弧形曲線,一應俱全,簡單明了,主體突出。

尤其是在如此之小的玉料平面上運用勾撤一面坡等刀工技法來表達主題,以小見大,視感強烈,從審美的角度看,亦是神采飛揚,妙不可言。

西周玉人的智慧和能力真是超乎我們後人的想像。

圖7:龍鳳紋玉柄形器

龍鳳紋玉柄形器(圖7)取其局部放大(鳳鳥紋身後一龍紋),可較為真切地感受玉柄形器上鳳鳥紋飾的刀工效果,尤其是西周著名的「勾撤一面坡」琢玉技法。

在商代,玉器紋飾大多用雙勾陰線來表現,即兩條陰刻線相夾中間凸顯出一條平陽線,俗稱「雙陰擠陽」。

殷商中後期再有發展,將雙陰線的一邊用斜刀琢成一條傾斜面,名為「撤」。

雖然中間仍是一條陽線,但陽線的一側是窄陰線,另一側已改為一邊豎直加一邊傾斜面的「勾」形寬陰線了,俗稱之「勾撤一面坡」。

西周玉人繼承了殷商琢玉技法,並將其發揚光大。

首先改進了前期勾不深,撤帶弧度的不足,將一邊陰線做成深細,中間陽線再削窄,另一邊撤線的斜面做成又寬深又平直,從而使紋飾效果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雖然紋飾琢刻在玉器的平面上,但是我們看到此種線條,陰陽結合,寬窄對比,錯落有致,剛柔相濟,轉換角度,光影異,呈現出立體淺浮雕式強烈的裝飾藝術效果,大大優化了線條的形式美感,使玉器紋飾大放異彩,圖像栩栩如生。

用「勾撤一面坡」雙陰線來表現長弧形線條以及逗號式捲雲紋,是西周時期玉器紋飾琢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表現力的典型刀法。

西周將商代質堅古樸的「折鐵線」,去尖角,修圓弧,並且大量採用長弧型線條,「特別注重曲線的琢磨,著力營造曲線的審美感」,使窄陰線、細陽線和寬撤線如影隨形,相得益彰,商之樸拙的紋線遂變為西周線條之婉轉流暢,優美而富有韻律。

西周玉器上的鳳鳥紋為什麼能夠如此的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那是因為西周玉人運用「勾撤一面坡」琢玉技法,巧奪天工,其神韻後世難以企及也。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禮器 傳統玉之一 —— 玉璧

玉璧是一種中心有穿孔的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周圍的邊)倍好(中心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依據中心孔徑的巨細把這種片狀圓形玉...

名不見經傳的兩周玉柄形器

玉柄形器是商周時期墓葬中最常見的玉器之一。有學者認為是古人為紀念祖先之靈所琢制的一種高等級的祭祀性禮儀玉器,相當於祖先靈位的表象物——靈牌。一般認為,玉柄形器的用途在西周時有所發展,不僅是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