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慎入!新疆古墓里的寶貝你不敢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世界上有兩個地方的乾屍最有名:一處是埃及,一處就是新疆。

埃及的乾屍使用人工防腐處理,而新疆乾屍則完全是自然形成。

歷史上,瑞典人斯文·赫定、貝格曼,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人的發現在內,目前在新疆已發現了大量乾屍。

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統計:

1959年至1975年間,新疆先後考古發掘了456座古墓,僅對其中265座墓葬的統計,發現的乾屍數量便有305具。

而這僅是新疆古屍中極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尚埋在地下、大漠裡。

新疆的墓葬很多,歷史非常悠久。

比如:

鄯善三個橋墓葬、輪台群巴克古墓葬、庫車友誼路魏晉十六國時期墓葬、吐魯番交河故城溝西墓地漢晉墓葬、洋海古墓群、烏蘇、阿勒泰、伊犁,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

在新疆有的地方,沙葬最為流行:先將死者用麻袋裝好,投入流沙中,讓它慢慢陷進沙子。

由於新疆氣候乾旱少雨的關係,許多屍體進入沙子很快就脫水,使得屍體長久不會腐爛,有的可以天然保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昆崗古墓

位於阿拉爾附近,阿拉爾古稱昆崗,這片古墓群由此命名為「昆崗古墓」。

該古墓群最為奇特的是,在這裡發現了「巨人」跡象。

圖為:一具身高超過2.3米的巨人遺骸 任新農供圖

《史記·周本紀》《詩經·大雅·生民篇》等記載了巨人的傳說。

在該墓地簡易展示館內,展示著一架兩米三以上的高大屍骨,隨葬出土的棺木長達兩米八,類似規格的棺木在當地還發現了多處。

這與塔里木盆地遠古有巨人部落的傳說相對應,不得不令人浮想翩翩。

圖為:長有金黃色頭髮的頭顱 任新農供圖

墓地出土屍首頭髮金黃、顴骨高聳、臉龐狹長、腿骨粗壯,整體呈現歐羅巴人種特徵。

墓葬群中完整的頭骨不少,一些連接著頭皮的頭髮金燦燦的。

其中不少下門牙不是像我們現代人那樣橫著長,而是側過來長,也就是豎著長。

圖為:墓葬群發現的大型棺木,棺木長2.85米 任新農供圖

墓葬區、生活區及其附近地域已陸續發現石器、木器、陶器、銅器、鐵器、料珠、氈帽、氈靴、絲綢、「∞」字形毛線繩、獸骨、魚骨、木炭比比皆是,同時還發現了埋藏地底的果樹種子、枝葉,不明種類的動物皮毛與糞便。

圖為:一具身高超過2.3米的巨人遺骸〃任新農供圖) 圖為:長有金黃色頭髮的頭顱 任新農供圖

當地的煉銅與煉鐵遺址面積龐大,碎陶片、銅渣、鐵渣遍地都是,說明先民在此生活的區域龐大,文明程度頗高,而且從形成到最終廢棄,應延續了較長時間。

太陽墓葬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組織了樓蘭考古隊,開始對樓蘭古城古道進行調查、考察。

在通向樓蘭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學家在距孔雀河數里的地方,發現了三千八百年前「樓蘭王國」的神秘墓葬。

一組組用七層胡楊木樁圍成的同心圓圈,木徑粗達三十餘厘米。

整座墓地遠遠望去,就如一輪古老滄桑的太陽,鑲嵌在戈壁荒原上。

由此,人們稱其為「太陽墓葬」。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

阿斯塔那古墓群,以葬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高車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數民族居民,這說明當時高昌王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各民族之間是平等的。

這裡是當年高昌故城居民尋求死後安樂的幽靜之地,在方圓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積著密密麻麻的古冢。

既有達官貴族、威武將軍,也有平民百姓、下層兵士。

因而又被當今學者稱為「高昌的歷史活檔案,是吐魯番地區的地下博物館」。

阿斯塔那古墓群於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復原圖上看,男性乾屍生前長相儒雅,為45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其鬍子、頭髮、眼睫毛、眉毛都有,鬍子明顯修過,十分整齊。

女性乾屍為一體態豐滿的成年女性,其鼻子、嘴、牙齒都較小,眼瞼長,是典型的丹鳳眼。

崖洞葬、嬰兒壁龕葬

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喀什、克州邊境地區發現了一些奇特的墓葬形制,屬新疆首次。

崖洞葬是一種把屍體置於高山崖壁的天然崖洞或絕壁的天然平台、石礅上,或者人工鑿成的崖洞之中的葬法。

這裡的崖洞葬中只有幾具散亂的人骨,說明這些墓葬可能是一些合葬墓。

而數十處嬰兒壁龕葬,都分布在一些土台或者懸崖的壁上,葬坑比較簡陋,多是牆壁上開鑿一個長方形土凹坑,外面再用石頭或者泥土封住。

和碩縣紅山古墓群

紅山古墓群於2015年3月被新疆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古墓群由紅山溝墓地、烏蘭托里蓋墓地和紅山古墓群組成,具體可追溯至戰國時期。

和碩縣紅山古墓群的葬式一般是多人多次葬,地面上有比較明顯的石圍,就是用石塊、卵石圍成的像馬鐙形、熨斗形、馬蹄形狀的一圈。

石圍內部有橢圓形的墓室,墓室里是用石頭蓋的地下石室。

石室裡面分為多人多次葬,不是一次利用完就完畢的,而是在裡面重複多次利用,葬多個人。

隨葬品一般是以陶器為主,有少量的銅器和鐵器。

隨墓葬出土的一些隨葬品都屬於開都河流域。

其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說,時代特徵是察吾呼文化晚期的陶器,距今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類陶器的分布範圍主要相對集中在焉耆盆地。

黑梁灣墓葬

2015年新疆瑪納斯縣包家店鎮黑梁灣村發現距今2000多年前戰國到秦漢時期古墓葬,並對黑梁灣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其中在3號墓葬內,發掘出一個二人合葬墓,出土了兩件單耳陶杯和一件方形陶盤,兩個陶杯高7.8厘米,口徑7.5厘米。

製作精美,紋路細膩,質地堅硬。

方形的陶盤直徑約20厘米,這座墓葬與2005年黑粱灣墓地發掘出土三字紋銅鏡的墓葬性質基本上是相同的,初步斷定這座墓葬同2005年發掘的墓葬屬於同一時代,都屬於戰國到秦漢時期的墓葬。

這次發掘出土的雙人合葬墓,人骨被二次擾亂,從骨骼的特徵上看,初步判定是兩個男性的骨骼,具體的結果還要經體質人類學專家做最終的鑑定。

平頂山墓群

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以下稱木壘縣)發現一處距今2000年前的大型古墓群,根據現存墓葬型制和採集的遺物,初步判斷為秦漢時期大型墓葬。

墓群所在地新疆木壘縣草原文化悠久,3000多年前就有草原部族在這裡活動。

而木壘縣以南、東天山北麓平頂山草原茂盛,丘陵減緩連綿,自古就適合人類活動,塞人、匈奴、突厥、回鶻、蒙古等諸多民族曾在這裡繁衍生息。

目前,古墓葬中已發掘出完整的殉馬遺骨,應屬塞人馬祭。

在此次發現的100多座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座直徑70米、高9米,四周布滿巨石土堆,有可能是東天山草原部族的貴族墓。

木壘縣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咽喉地帶,從古代絲綢之路角度看,既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孔道,也是南北綠洲和草原文化交流的孔道。

黑白石條古墓葬群

該墓葬群位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兩處長約百米、寬約50米的台地上。

帕米爾高原俗稱「世界屋脊」,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台地表面平緩,台地的西端分布有數十處的石圈墓,石圈墓外東側的整個台地上,東西向有規律地間隔鋪滿放射狀的黑、白色石塊條,每個石塊拳頭大小,石塊條每條寬約80-100厘米,黑色一綹間隔白色一綹,像斑馬線,是較為直接的太陽崇拜文化遺蹟。

這個墓葬群是新疆考古隊於2007年發現的。

通過對墓葬群取樣進行碳14測定,初步確定這是距今2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存,這個時期相當於秦始皇建立秦朝前300年左右。

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關鍵點在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自古以來一直東控由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通道。

早期的中亞斯基泰(塞種)人的遷徙,塔里木盆地的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人群的出現,古代疏勒、龜茲、焉耆的出現,都跟這條大通道有著密切的聯繫。

從亞歐大陸的東部,從東亞往西亞遷移,甚至往南亞遷移的人,早期的西戎、月氏、後期的匈奴,再往後包括佛教、拜火教、景教的東傳,各個時期求法高僧西行求法,西方旅行家、商旅長途跋涉東來貿易,都曾利用這條古道。

在這條古道出現這樣一處奇特的墓葬群有其深厚的歷史人文背景。

新疆波馬墓葬

1997年10月,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波馬農場內的一座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包括金銀器、瑪瑙器、玻璃器和絲織品等。

波馬位於昭蘇縣西南100公里處,地屬天山西段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帶,是一處理想的天然牧場。

歷史上的北方遊牧民族如塞、月氏、烏孫、悅般、柔然、噘噠、突厥等均曾活動於此,他們都有可能是波馬出土的這批遺物的主人。

墓葬地表的土墩呈圓丘形,底徑20餘米,高出地面約2米。

在其左右還有兩座大型土墩墓,相隔約30米,沿東南一西北方向一線排列。

當時曾追回金器、銀器、鐵器、瑪瑙器、玻璃器、絲織品等遺物70餘件。

2001年初,再次追回金杯、金指套、金套袖等金質文物9件翻

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

小河墓地給人的第一強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圓形、漿形的胡楊木樁,都4米多高很粗壯,多被砍成7稜體到11棱。

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發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兒童墓8座,獲服飾保存完好的乾屍15具、男性木屍1具、罕見的乾屍與木屍相結合的屍體1具,發現兩組重要的祭祀遺存,發掘和採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舉世罕見。

楊益民團隊從兩個建於公元前1450到1650年前的墓中分別取出一個化妝棒,由牛心製成,表面覆蓋有作為顏料的赤鐵礦粉末。

這是人類首次了解到牛心曾作為化妝品原料,心肌所含的脂肪和膠原可以起到著色作用,赤鐵砂礦是古代一種常見的顏料。

這些化妝棒曾用於繪製乾屍臉上的圖案。

在小河墓地的不少乾屍額頭上,仍然清晰可見紅色的線條。

此外,從墓地的眾多殘留物上留下的紅色塗抹推測,這種化妝棒也可能曾被當作一種繪圖的原始蠟筆。

考古學家們認為,小河先民們對紅色的偏愛是出於一種原始的血液崇拜。

在化妝棒中使用了血液循環中心的心臟則進一步佐證了這種崇拜。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

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位於新疆天山西部余脈之間,隸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查干屯格鄉吐日根村。

年代為距今3700至3900年,2012年曾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4年6月至9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阿敦喬魯墓地共發掘墓葬五座,每個墓葬內墓穴多寡不一,同一墓穴內也存在單穴單棺和單穴多棺的形式,從埋葬形式上確定為「排墓」形式的家族墓葬。

同時,清理石棺21座,發現了陶罐、青銅耳環、銅鏡及其他青銅裝飾品若干。

這些成果進一步表明阿敦喬魯遺址很可能是博爾塔拉河流域具有中心性質的祭祀或舉行重要儀式活動的場所,顯示出很高的文明程度。

青河查干郭勒河谷墓地

查干郭勒河河谷地帶分布很多古代墓葬,這些墓葬大致分布在長近10公里的範圍內。

發現少量石器、銅器和陶器,人骨、馬骨和鹿角等,這些墓的時代可能從公元前19世紀到前15世紀。

其中發現的一座「棺中棺」 非常獨特,大石棺中的小石棺出土了陶器、石器和骨器,二者相差近千年,為後代遊牧人利用早期墓葬的例子。

其它墓葬中發現的銅矛石范、圓形大石板、石勺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新疆,幅員遼闊

無數的秘密深藏其下

在漫漫黃沙中

在崇山峻岭中

在草原牧歌中

因篇幅原因,未能詳盡,新疆的秘密,待你慢慢去發現!

新疆風俗 新疆人情 新疆故事 新疆我的家

微信搜索:新疆我的家(ID:xjwodeji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疆挖出巨人屍骨 證實史前巨人存在

新疆神秘「巨人」墓葬屍身高超2米佐證中華文明在西域地區的五千年歷史,日前在新疆南疆的阿拉爾市有了新發現。阿拉爾市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所在地。和田河、葉爾羌河、阿克...

吐魯番火焰山下屢次發現千年乾屍

1993年10月9日 (農曆八月廿四),火焰山腹地發現千年乾屍。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發掘出10餘具2000多年前的古乾屍,他們全都身著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

淇縣發現西周衛國墓葬群 墓地武裝程度極高

本報訊(記者溫小娟)「武王伐紂」之後,西周王朝在殷商故地的社會政治格局是怎樣的?史書記載的衛國故城、朝歌故城是怎樣一種關係?7月15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日前該院對鶴壁淇縣楊晉莊墓地進...

溫泉阿敦喬魯墓地發現家族墓葬

光明網03-03 11:07顯示圖片本報博樂3月2日訊記者折慧軍報導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對溫泉縣阿敦喬魯遺址發掘中又有新發現:家族墓葬——「排墓」。阿敦喬魯遺址地處距溫泉縣城西約41公里處的博爾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