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考古邊上——《考古的另一面》寫作緣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著書者說】

我是一名田野考古工作者,每年有一半的工作時間在野外度過。

2006年以前,我做瓷窯址。

此後,我的興趣漸漸轉向宋元墓葬和城市,對墓誌碑刻和浙南山區的礦冶遺址產生興趣。

田野考古通常有兩種工作方式:一是主動性的考古發掘,帶著明確的學術目標,發掘特定遺址或墓葬;一是配合基本建設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公路鐵路修到哪裡,考古隊就跟到哪裡。

主動發掘有主動發掘的好處,考古人對發掘對象容易有專深的研究。

搶救性發掘也有搶救性發掘的好處,工作環境複雜,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更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生活,深入了解更多的地方。

我每到一地,必讀當地的舊方誌和文史資料,多年下來積累可觀。

錢鍾書揶揄《圍城》中的方鴻漸「興趣頗廣,心得全無」,搶救性考古發掘確實能予人以更廣的興趣、更多的感觸。

不是所有的感觸,都能寫入考古報告和學術論文,也不是論文以外的感觸就沒意義。

相反,田野生活的感觸,點滴在心,頗有助於對歷史、現實、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漸漸地,我工作之餘那些額外的感觸,就化為別樣的文字——《考古的另一面》。

有業內同行讀過小書,提出疑問:一、該書只是虛晃一槍,與真正的考古無關,一個專業的考古工作者,卻不正面描述自己的本職工作,比如發掘了哪些古墓、遺址,意欲何為?二、該書學術價值不高,材料也少「乾貨」,寫它做甚?

我認為,這是朋友誤讀了「文本」。

考古人的寫作,通常只有三種類型:一是材料性的考古報告,二是研究性的學術論文,三是普及性的科普讀物。

而《考古的另一面》不屬於上述的任何一類,這是文藝性的文字,許多篇章如《石像生》甚至帶有「創作」的特徵,所有文字都帶著強烈的個人風格烙印。

這不是「科普」教材,更不是學術讀物,只是略有「科普」特徵,個別文字有點稀薄的學術性。

如果一定要給小書貼個標籤,那應該是一種定義寬泛的「人文讀物」。

我想與讀者分享我對古人遺蹟、遺物的態度,與讀者討論古代文物跟今天的我們到底有無情感、趣味或思想的連接。

我自信該「文本」有其獨特性——稀薄的學術性、濃郁的文藝性、深沉的人文性——這是考古人筆下前所未見的「文本」。

考古作為人文科學,「人文」和「科學」二詞並列。

但只有「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以情感打動人,給人以趣味的共鳴、思想的啟迪。

我的寫作,就是企圖建立起考古工作者與公眾之間的情感、趣味、思想的連接。

我認為,文物保護觀念,是文物工作者與公眾交流的首要議題,只有認識到古代文物與今天的生活、人們的情感密切相關,文物保護才能發自內心。

《考古的另一面》 鄭嘉勵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近百位專家學者齊聚荊州探討紀南城...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盧艷 胡佳)由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歷史學會、荊州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紀南城考古發掘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今天(11月28日)開幕。近百位海內外文博界專家、...

田野考古工作中的幾種「非常規」方法

內容摘要:為此,筆者將所了解的幾種在我國田野工作中不太常見的方法介紹如下:地層單位一絲不亂的「橫向平推」發掘法目前國內常規的探方(溝)發掘法發掘遺址時,如遇到地層堆積複雜、地層很薄、小型遺蹟(...

考古隊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墳墓真的好嗎?

身為一個考古文博系大學渣還是有責任通過僅有的科普維護一下本學科尊嚴的。(攤手)學科概念啥的就不多說了反正學渣也掰扯不明白 -_-|| 有一次跟哥們聊當今不少圈外人對考古的誤解,我說:這年頭雖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