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洛陽鏟, 剷出深埋地下的中國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鬼吹燈之黃皮子墳》開播了,小夥伴們追劇的熱情不減。
但今天風物君要從中尋的這物件,
算不上一件純粹的「好物」。
它曾惡名遠播,也曾立下大功。
身繞無數神秘光環,隨著近些年盜墓題材的盛行而名聲大噪,出現在各類電影、小說與遊戲中。
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
它就是神器——洛陽鏟。
如今的考古事業中,洛陽鏟屢建奇功。
一個個舉世矚目的發現背後,都離不開它的身影。
最輝煌的要數1980年的秋天,考古隊的鑽探隊員一鏟子帶出濕潤的黃土,埋藏在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此露出端倪。
此後數年間,隊員們繼續使用洛陽鏟鑽探,相繼發現了鎧甲坑、珍禽異獸坑等多處大型陪葬坑和數以萬計的珍貴文物。
洛陽鏟說白了就是一把鏟子,它的神奇之處,體現在鏟子帶出的「土」上。
一把質量上佳的剷頭,裝上富有韌性的木桿後,可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
提起後,剷頭的內面會帶出一筒土壤。
考古人員通過對土壤的結構、顏色和包含物的分辨,可以判斷出地下是否存在古代文化遺蹟,而且能夠初步確定這種文化遺蹟的類型,比如到底是灰坑、古代居址還是古墓,甚至還能大致知道墓內的棺槨、陪葬品等的情況。
叫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把在考古事業中發光發熱的鏟子,其誕生與盜墓息息相關。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歷代的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都極為重視墓穴的修建和厚葬。
到了唐代,洛陽郊外的邙山已是陵墓遍布,難有插針之地。
據說,當年墓葬之多、之盛、之擁擠程度,已到了拿著一堆黃金都買不到一塊埋棺之地的程度。
這樣的風水寶地,自然引來無數盜墓賊。
通常情況下,他們憑藉累積的經驗,對可能是大型墳丘的地方用鐵鍬之類的工具挖一個小坑,根據土質土色來辨別墓坑的有無、位置和大小。
單憑鐵鍬挖掘,費時費力,後來,一代一代的盜墓者改進工具,最終發明出技術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洛陽鏟。
洛陽鏟一經問世,因探墓效果顯著,很快在盜墓業內傳開。
因這種鏟子直徑較小,主要用於打洞勘探,當地人取名「探鏟」。
又因為鏟子是在洛陽地區問世並首先使用,人們又稱之為「洛陽鏟」。
隨著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洛陽鏟被考古學家「拿來」為己所用,並成為田野考古發掘中不可或缺的鑽探工具。
最早將洛陽鏟改邪歸正的就是考古學家衛聚賢,他發現了這種工具之後馬上意識到其在考古上的價值,並且積極推廣在考古活動中使用。
今天,洛陽鏟的製造都主要集中於它的發源地—洛陽市東郊。
洛陽鏟的製造有制坯、煅燒、熱處理、成型、磨刃等20多道工序。
好的洛陽鏟插入土內吃土銳利,拔出後褪土快捷,目前只能手工打造。
隨著洛陽鏟的廣泛使用,它成了中國考古界最具標誌性的象徵物。
中蘇友好時期,有蘇聯考古學家來中國訪問,臨走時所攜帶的禮品中就有一捆精緻的洛陽鏟。
1972年9月,著名考古學家夏鼐率領中國考古代表團赴阿爾巴尼亞參加學術研究會議時,贈送給東道主的禮物就是一把打造精緻的洛陽鏟。
現在,普通遊客去洛陽遊玩時,也能遇到洛陽鏟的文創紀念品。
盜墓賊挖掘、破壞古墓,考古隊在工程建設或盜墓賊破壞後,進行保護性質的挖掘,兩者有天壤之別。
工具本無心,是好是壞,終究看用的人是誰。
攝影丨張曉理
小小的一把洛陽鏟,
剷出了一部埋藏在地下的中國歷史。
有關洛陽鏟的傳奇故事,也將不斷地被續寫。
資料與圖片來源
《中國國家地理》2009年第03期及網絡
更多地道美物,歡迎關注微信公眾主頁:「地道風物」(ID : didaofengwu)
關於洛陽鏟的那些事兒
河南洛陽邙山上冢壘嵯峨,幾無臥牛之地,地下隨葬品埋藏極為豐富。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購於黑市」。由於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洛陽的凹形探鏟,明...
今天,我們一起來為洛陽鏟正名!
導語:洛陽鏟,河南洛陽附近村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並為後人逐漸改進。近年來,在一些盜墓題材小說、影視劇的薰陶下引來無數人的追捧,洛陽鏟「刺破陰陽兩界」的神秘身份,更是被封為「盜墓神器」。著名...
《盜墓筆記》中的必備神器洛陽鏟,為什麼那麼厲害?
看過《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朋友一定知道,下穴時,機槍可以不帶,炸彈可以不拿,但洛陽鏟一定不能少。少了這玩意,專家考不了古,盜賊盜不了墓,甚至這墓在哪都不一定知道呢。如今,洛陽鏟已是中國考古鑽...
盜墓必備利器——洛陽鏟。可打入地下十幾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夫子的話,盜墓賊也銘記在心了。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工具篇,詳細為大家介紹盜墓賊,到底是用什麼工具什麼辦法,怎樣進去機關重重的古墓。古代篇這裡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