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9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來自全國數十個省市的考古文博單位、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及20餘名高校學生代表共聚一堂,研究探討公共考古領域的熱點話題與重大事件。

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湖北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市委副書記、市長吳錦,市委副書記汪發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慶華,副市長吳宇慧等出席開幕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國祥主持開幕式。

吳錦在致辭時指出,天門是全國著名的「棉花之鄉」,全國內陸最大的「僑鄉」,也是久負盛名的「文化之鄉」,石家河文化、陸羽茶文化、狀元文化等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石家河遺址發現於1954年,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迄今發現分布面積最大、等級最高、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代表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2001年,石家河遺址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2015年,石家河遺址又出土了240餘件精美玉器,極大地豐富了石家河文化的內涵。

吳錦指出,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的舉行,必將把石家河遺址考古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借這次考古論壇的東風,我市將進一步加大石家河遺址保護和發掘利用力度,進一步加快石家河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力爭將石家河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集文物鑑定、科學教育、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

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進一步挖掘、研究石家河文化,加速石家河文化品牌的打造,以此推動天門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發來賀信。

他在信中說,近年來石家河文化的重要發現表明,荊楚大地從史前時代開始,就在中華文明形成的偉大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信本屆論壇會極大地促進石家河文化的研究和宣傳,促進相關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而石家河這一文化品牌的確立,也必然會促進天門的綜合發展。

王仁湘在致辭時說,荊楚故事多,天門「滋味」濃。

大家來到天門,請記住天門獨特的「符號」:石家河、茶聖陸羽、棉鄉、蒸菜……中國公共考古論壇是行內有志於公共考古事業的學者們的盛會,希望各位與會者在天門展示豐碩成果,交流新鮮經驗,預祝大家的天門之行大有收穫。

方勤在講話中感謝各位專家學者一直以來對石家河考古發掘工作的指導,感謝天門市委、市政府對石家河考古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今後一如既往地關注石家河文化,給予石家河考古發掘工作更多的指導與支持。

黎朝斌在講話時指出,石家河遺址60餘年來的考古成果,為公眾了解荊楚文化、感知考古魅力提供了一扇交流互動的窗口。

目前,我省正在創建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多提意見,指導和幫助我們將其建成為一個體現公共考古文明的示範性公園。

據悉,開幕式之後,有關專家還將分別作公眾演講和公共研討,與會代表還將實地參觀石家河考古工地,觀看現場考古航拍、測量等活動。

據了解,中國公共考古論壇創立於2013年,是考古界專家、學者以增強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為目的,面向公眾、新聞媒體,以專題講座、研討等形式普及考古知識和交流互動的平台。

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天門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研究中心、中國考古網、天門市博物館承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湖北石家河遺址入圍年度十大考古發現初評

本報訊(記者萬建輝)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9日揭曉,根據投票數排名,來自全國20個省級單位的25項考古發現入圍初選,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昨日接受長江日報記...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隆重開幕

10月2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湖北省天門市隆重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