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考古發現四五千年前長江中游就有「城市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吳植、王賢)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遺址中心的譚家嶺遺址發現了面積為20多萬平方米的城址,該城始築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提前約500年,距今5000年左右。

這一新發現為探尋長江中游史前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據。

位於湖北天門的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已知分布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這一大規模的遺址群於1955年起先後已進行十多次系統考古挖掘。

有專家認為,這裡早在大約6500年前就開始有人類居住活動,大約4300年前達到最鼎盛時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說,此前考古認為,石家河古城始築於屈家嶺文化晚期,但2015年以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石家河古城核心的譚家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示出早於屈家嶺文化時期的城垣和環壕,表明其在距今約5000年就開始築城。

這一發現將石家河城址的建城歷史至少提前了500年。

此外,考古工作者在譚家嶺遺址的瓮棺葬發現了一大批距今4000多年的史前玉器,它們被認為可以代表當時中國乃至東亞琢玉技藝最高水平,改寫了中國玉文化歷史。

方勤說,石家河遺址不僅是長江中游的特大型城址,也是當時整個區域的政治中心。

以石家河遺址為中心,僅湖北省境內就分布著天門石家河、天門龍嘴、石首走馬嶺、公安青河城等15處城址,大多距今約四、五千年。

這一時期,中心聚落石家河進一步整合文化與資源,引領著長江中游向前發展,成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區域。

相關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江中游的「史前聚落」

——湖北天門石家河考古再放異彩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2017年1月,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被認為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這一遺址...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湖北石家河遺址入圍年度十大考古發現初評

本報訊(記者萬建輝)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9日揭曉,根據投票數排名,來自全國20個省級單位的25項考古發現入圍初選,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昨日接受長江日報記...

穿越5000年,新石器時代墓葬終見天日

閱讀提示:在沙洋縣「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考古發掘現場,各路考古專家、學者雲集。6月11日,經國內知名考古專家充分論證之後,充分肯定了「城河遺址」王家塝墓地考古發掘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