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隆重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月29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湖北省天門市隆重開幕。

本屆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 、中國考古網、天門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天門市博物館承辦。

來自全國數十個省市的考古文博單位、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及20餘名高校學生代表蒞會。

論壇還特別邀請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科技日報、中國文物報、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考古網等十幾家媒體的記者共同探討公共考古的宣傳和傳播。

湖北省天門市市長吳錦、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王仁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湖北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以及相關天門市領導出席開幕式,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務副主任、科研處處長劉國祥主持。

論壇開幕式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因工作關係未能出席本次論壇,但仍為論壇的召開發來書面致辭。

王巍所長在致辭中表示,在當前所處的大時代背景下,中國考古學要做三件事:科學化、公眾化和國際化。

如今公共考古已成為每個考古工作者必須承擔的職責。

通過各種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動,使考古發掘的成果能夠在第一時間、在更廣闊的平台上被公眾所了解,這對於考古工作本身以及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都有重要意義。

雅俗共賞、寓教於樂說來簡單,其實要有深厚的學識為基礎。

近年來,隨著公共考古活動形式的多樣化,中國公共考古迎來了一個春天,這和學界的努力、媒體的互動是分不開的。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起的中國公共考古論壇連續舉辦了四屆,已成為公共考古的重要學術品牌。

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在研討中能夠碰撞出火花,凝聚出共識,推動公共考古的蓬勃發展。

王巍所長還提到,天門是石家河文化的故鄉,近年來石家河文化的重要發現表明,荊楚大地從史前時代開始,就在中華文明形成的偉大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信本屆論壇不僅能促進石家河文化的研究與宣傳、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還會促進天門的綜合發展。

最後,王巍所長對天門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為本屆論壇召開付出的努力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並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會議現場

「用心大眾科普,推動公眾分享,已連續舉 辦四屆的論壇是公共考古的一場盛會,多年前也不曾想到公共考古的隊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和壯大。

」王仁湘主任在開幕致辭中表示,退休後他從旁觀者的角度去解讀考古、科普考古,在自得其樂中對考古有了新認識和新體會,甚至在與眾樂樂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考古也是一門雙面的學問,由過去理解當下從而展望未來,因此不能獨享穿越時空的考古樂趣,應將公共考古變為傳統考古的一部分,從而改變考古學面貌和色彩,拓寬廣度和深度。

隨後王仁湘主任再次呼籲考古人不當旁觀者,將成果分享給大眾共享共用,一線考古及時展示新發現,甚至開放發掘現場,並建立志願者人才庫;二線考古在側重研究的同時將研究成果轉化並分享,實現實踐先行。

王仁湘先生寄往青年學者學有專攻並提升自身素質。

最後他強調科普是公共考古的中心和基礎,科普不是點綴。

沒有科普公共考古就無處談起。

如今考古這一學科的激情、活力與公共考古做出的貢獻密不可分,感謝大家對此做出的努力。

湖北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在致辭中談到,目前考古越來越快的走向公眾,考古科普勢在必行。

石家河遺址作為湖北地區公共考古的重要載體,為公眾了解歷史與文明開啟了一扇窗。

他強調考古先行,希望石家河考古遺址公園的建立能推進我國大遺址保護事業再上新台階。

不同於往屆論壇的傳統模式,「第四屆公共考-荊楚論壇」將以全新的面貌和研討形式呈現給公眾。

論壇內容包括以下環節:

一、公眾演講:論壇邀請了7位著名考古學家講述精彩的考古故事。

從史前至歷史時期、從傳統考古到科技考古。

包括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孟華平研究員的「石家河考古發現與研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高星的「尋找我們的直系祖先:真相與謬誤」,李新偉研究員的「瑪雅名城的『中國龍』」,王仁湘研究員的「小文物背後的大歷史」,許宏研究員的「大都無城 大國自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劉斌研究員的「尋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歷程」和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的「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契丹貴族的三維容貌復原」。

7位考古學家跨越時間和地域的局限為公眾帶來了考古的饕餮盛宴。

二、公共研討:論壇挑選了「海昏侯、婦好墓展覽的策劃」, 「北大考古暑期課堂」,「荊楚故事」,「廣西桂林甑皮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共考古的探索與實踐」,「絲路天山道科考」,「貴州海龍屯遺址公眾考古」,「新媒體在公共考古中的作用」,「《考古進行時》的創新思維」等8項有特色的公共考古活動,邀請來自全國各省市熱心公眾考古活動的考古文博單位、各高校文物愛好者協會、媒體等的專家學者,以沙龍的形式展開對話和研討,著重於對公共考古活動所面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進行研討交流,以期提升公共考古的成效,完善公共考古的理論和實踐,為中國公共考古的發展建言獻策。

公眾演講和公共研討宣傳海報

三、公共考古展覽展示:對各考古所、博物館、高校舉辦的公共考古活動製作展板在現場進行全面的展示,同時在中國考古網和官方微信展示。

公共考古展覽展示

每年一屆的公共考古論壇已經成為交流中國公眾考古理論、方法和實踐的重要平台,不但在學術界產生了日益重要的影響,也引起了廣大公眾的越來越多的關注。

來自不同省市和機構、有著多元背景的考古人、博物館人、媒體代表、學生代表從不同視角對下一步公共考古的深入開展進行研究和討論,為推動中國公共考古的快速發展、拓展公共考古的視野做出應有貢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

29日上午,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我市開幕,來自全國數十個省市的考古文博單位、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及20餘名高校學生代表共聚一堂,研究探討公共考古領域的熱點話題與重大事件。中...

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湖北日報訊(記者嚴運濤、通訊員王翠榮)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6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會上,天門市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與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遺址、遼寧朝陽市半拉山...

考古學:走向公眾 走出國門

2016年是中國考古學穩步發展的一年,考古發現層出不窮,重大發現錦上添花,科研成就碩果纍纍。在紮實的學科基礎上,中國考古服務於大眾,邁步走向世界。全國各地考古發掘近千項,不同時期的田野考古發現紛...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

構建巴文化研究的學術高地——羅家壩遺址與巴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宣漢舉辦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齊澤垚 楊陽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齊澤垚 楊陽)中國四川有巴山蜀水之稱,古代巴文明是四川地區區域...

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之公共研討

10月30日,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進行第二個環節——公共研討。此次公共研討的主題是:新思路,新力量,新展望。在形式上一改往年公共考古活動演示的方法,重在研討。論壇精心挑選了8項有代表性...

中國公共考古論壇在天門舉行

湖北日報訊(記者嚴運濤、通訊員吳軍)10月29日至31日,第四屆「中國公共考古-荊楚論壇」在天門舉辦。來自全國各省市考古文博單位、高校近百位專家學者及20餘名高校學生代表蒞會,共同探討公共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