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沙的寶貝來省博了,跟老喬去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除了旅遊,老喬平時對博物館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

到全國、世界各地採訪,第一選擇是去博物館看看。

前些天,老喬的一群「老朋友」來濟南了,因為工作忙,始終沒有機會去看看,現在「老朋友」還要一兩周就要離開濟南了,抓緊去看望。

一看,還真是感慨。

這些「老朋友」,就是老喬之前在四川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以及國內其他地方看到的寶貝兒。

現在,老喬做導遊,帶領老喬遊記的讀者們一起逛逛吧!

我且說,你且聽,理解不一定準確,請您多批、指正。

批評時不要客氣,老喬還要繼續成長呢。

這次展覽,設於省博一層東北角的展廳,印象是3號展廳。

一進門,就見到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太陽神鳥」影像 。

這個極具代表性和形式美感的圖案,也被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的標誌。

三星堆——金沙遺址距今5000年至3000年,後者略晚幾百年。

歷史上,三星堆文明(古蜀國)像新疆大漠深處的樓蘭文化一樣,在經歷一個發展的高峰之後,悄無聲息的泯滅在歷史的滾滾煙塵之中。

直到2001年,成都城區西北角金沙遺址的驚世發現,人們才恍然大悟——難道三星堆的古人經過某種巨大變故之後,向南遷徙約40公里,重新建立國都——金沙遺址,得以延續下來。

「太陽神鳥」是金沙遺址中最有代表性的發現,後面還會有介紹。

以下,兩柄牙璋。

玉器在遠古時代,被奉為可以通天地、神靈的寶石,做成牙璋更具有明顯的禮儀祭祀色彩。

此次展出的這兩塊金沙遺址的牙璋,目測約一尺,在老喬之前在金沙遺址博物館中見到的玉器中,個頭不算大的。

大的有多大?兩尺多?明晃晃的,完好如新的擺在展台中。

有機會去成都,你一定要去看看。

牙璋的在地下 埋藏幾千年後,被各種侵入,變成今天的樣子。

有的局部發紅,或許與古代祭祀、辟邪用的硃砂有關。

下面這個,應該是某件銅樹或者利器上的「柱頭」部分——精美。

神鳥的裝飾手法很是簡單、線條洗鍊,鳥喙等部位明顯誇張,具有很強的現代意識和藝術張力。

下面這隻銅鳥裝飾手法與前者明顯不同,細看風格是一體的。

身體和羽毛向上的姿態,給人一種神鳥般的感覺。

黑陶。

這個時期最好的作品在大汶口——蛋殼陶。

造型仿鳥類的白陶鬹,鳥喙變成水流處。

下面這個很熟悉了,應是山東博物館館藏大汶口文物,與三星堆大致同時期,放在一起展示,可以讓觀眾比較三四千年前,山東、四川相隔數千里的兩省之間,古文明的差異。

以下是考古中發現的有關太陽的文案紋飾。

常見於陶器、青銅、石刻等。

其中第五排、第三個,有沒有覺得眼熟,出土於日照地區的一件陶器上的「日月山」,目前被視為甲骨文之前原始文字的範疇。

以下金沙遺址中出土文物中的「神鳥」紋飾。

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石器。

造型誇張,人物的口嘴向外明顯突出,難怪有人懷疑三星堆是外星人所留。

這種跪姿的石人應該與祭祀有關。

石人的比例基本得到,姿態生動。

下面這隻石龜做的十分生動傳神。

龜背很大、很圓,烏龜的頭很尖、很小,形成很強的視覺對比,龜足比例合適。

整體看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古人製作的這些石器,在今人看來,已經極具設計的美感,那麼古人的美感是怎麼形成的?是不是古人在審美方面就一定要弱於今人?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下面這件青銅器,也是太陽崇拜的一種表達吧。

想不想你家汽車的方向盤?

有沒有想到原來的「紅方紅」大拖拉機?

石虎。

線條極為簡練,造型誇張、傳神。

後世的漢代石刻中有類似的風格特徵。

這種石器的作用,或許與鎮墓有關?不清楚。

其中左側這隻,耳朵處有類似硃砂沁的痕跡,或許可以證明。

在古代遺蹟中,古墓葬只是古墓葬,古遺址既可以包括古墓葬,也可以包括生活區、作坊區、城池等;

石蛇。

類似文物老喬還是第一次看到。

石磬——古人的打擊樂器,用器物敲打之後發出悅耳的聲音。

中間有眼,可以懸掛,組成類似編鐘編磬的組合樂器。

玉錐、玉鑿。

因為當時鐵器還沒有出現,石器、玉器打磨尖銳之後,發揮類似的作用。

仔細看,這些器物打磨的十分細緻。

玉戈。

戈是武器的一種,用玉做的戈更多是一種禮器,與天對話。

一件玉器的製成,需經過採集玉料,設計,切割,打磨、細節處理等若干的步驟,在古代沒有機械的時候,加工製作一件玉器耗時耗力難以想像。

因此玉器的出現,應是「王權」力量存在的證明。

類似玉鏟的器物。

這些玉石與後代人認識的有所出入,因此玉器又稱「美麗的石頭」。

新疆墨玉縣近些年興起一種墨玉,以及「青花」,模樣相似。

體積很小的牙璋

青銅環。

保存的非常好。

帶有牙璋特徵的玉璧

玉壁——玉環——玉瑗,普通人有點暈。

大致說吧,玉璧就是圓形玉璧上,中間有一個小圓孔;小孔比例繼續擴大,孔徑大於邊緣或與邊緣相同,就成了玉環;孔徑再繼續擴大,可以兩個人兩隻手抓握相援,就了玉瑗。

玉瑗一般呈扁圓型。

以下這塊玉瑗中間還套著一個類似玉環的造型,文博專家起名「玉有領壁型器」,有點兒繞吧?

——和人名一樣,今天的玉器名字也是今人想的,古人是不是也這麼叫?不盡然。

以下的玉器可以理解為,玉璧的孔徑向外繼續擴大,最終變成「一圈」,那就成了裝飾性的玉鐲了。

金沙遺址出土的玉鐲,給老喬留下極深的印象。

記得展出的數量大約有整整一面牆吧,上面有各種各樣精美的玉鐲,一隻只閃爍光華。

你是不是一直認為,今人在時尚方面一定較之古人先進?金沙遺址告訴我們,非也。

其出土玉鐲中,有圓的,由扁的,有今天時尚女性才佩戴的鴛鴦鐲。

現代人只有近些年,才知道在玉器加工中保留一些皮色、沁色,謂之「玩皮子」——金沙古民早在3500年前就玩剩下了,當你看到一塊塊華美的把玩件、手鐲,都設計精心保留下玉皮色時,你會懷疑人類文明其實並不是一直在發展、上升,你會懷疑今天的人就一定要比古代的人時尚、前衛的說法。

下面四件玉鐲,材質和顏色也不相同。

用的是什麼、哪兒的玉材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昨天的一隻鐲子造型比較繁瑣、特殊,現在很少見了,應該漸被後人所淘汰。

在沒有機械儀器的古蜀——金沙時代,加工類似形制的玉器難度可想而知。

有點像今天翡翠的玉鐲,綠色瑩潤。

有一塊磕碰,顯示玉質比較油膩。

想想一下這麼一隻精緻的綠色玉鐲,當年是套在怎樣一隻芊芊玉臂上,又搖曳出怎樣的風姿吧~

我敢斷定,那隻手臂一定不是攥握鋤頭、鎬頭的粗壯手臂。

不說是在當年,就是今天要想用機械加工出這麼一隻手鐲,也得頗費一些功夫吧。

在古代,或許只能靠工匠一點點研磨。

玉梯形玉,質地不錯

以下玉劍,有點像錐子

下面到了金沙遺址出土金器的時間。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萬餘件,珍貴文物6000餘件,種類有金器、銅器、玉器、石器、漆木器、象牙、陶器等,占館藏文物總數的50%。

其中金器除了有珍貴的「太陽神鳥」,還有 金人面形器、金蛙形器,以及各種玉帶等等。

下面這件,是金沙遺址著名的出土文物「太陽神鳥」,印象中含金量達94%以上——在技術落後的當時,提鍊金子的純度能達到如此之高,已經堪稱奇蹟了。

「太陽神鳥」現在全稱「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圓形金箔,器身極薄。

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2005年8月16日,「太陽神鳥」金飾圖案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

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可解釋為寓意一年12個月份;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可理解為寓意一年四季。

從「太陽神鳥」的審美來看,其鳥頭、爪較大,頸、腿長且粗,身體較小,翅膀短小,啄微下鉤,短尾下垂,爪有三趾。

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

這種造型方式比較對稱,具有很強的動感,延伸出一定的四季交替輪迴、陰陽相生相剋的哲學寓意。

凝練的 構圖包含了古蜀人豐富的哲學、宗教思想,體現出其非凡的藝術創造力、想像力,以及精湛的工藝水平,並實現了三者完美的結合,充分顯示了古蜀國在黃金工藝方面的輝煌成就。

「太陽神鳥」金箔的含金量高達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

它是先用自然砂金熱鍛成形,然後經過反覆錘揲,最後根據相應紋飾的模具進行刻劃和切割。

由於加工工具不十分鋒利,在「太陽神鳥」金箔圖案的四周留下了反覆刻劃的痕跡。

遺憾的是,這次來濟展出的「太陽神鳥」屬於複製品,真品應還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內珍藏。

要問我真品與仿品相差多大?老喬心中是「天壤之別」。

不信,你對比看看就明白了。

下面這隻銅鳥,應該也是器物裝飾的一部分。

形制很小,此為放大鏡下的效果。

銅鳥做的十分精緻,儘管直徑僅一兩厘米,但造出的神態十分生動傳神、比例得當,用簡練的線條刻畫出鳥的 翅膀、嘴巴、眼睛……小器不小,讓人觀看是不由的屏住呼吸。

以下為一組銅飾品。

看了金沙遺址有個基本判斷:這幫先民忒愛美,很會打扮!

四川人現在也很懂生活好吧!

小銅鳥放大效果,華為手機的變焦可以哈哈

銅人。

看這樣子,應該屬於殉葬類的。

下面,到了三星堆典型的銅人造像了。

慢慢看,別嚇著您!

銅虎。

崇拜虎、龍等猛獸神獸,地處西南的古蜀先民也是如此,可見與中原文明同出一脈,由此也被專家認為,三星堆-金沙等古蜀文明,也是中華文明的根源組成部分。

銅虎的造型依然很簡練概括,生動傳神。

以下典型的三星堆銅人銅臉。

再看看側面

再換一位,看正面。

側面。

還有面部貼金的呢。

顯示此人的身份地位應該是特別的高。

相隔三四千年以上,黃金還是黃金,金燦燦的。

三星堆先民的貼金工藝也是一絕了。

四分之三側,當年作為藝術生時,這是大家比較愛畫、容易出效果的一個角度。

下面看個「素顏」的。

古代青銅器經氧化有「紅版綠漆」之說,說的是表面經侵蝕氧化形成的一種胞漿。

三星堆的這些銅人銅器,或許因為埋藏環境的緣故吧,「綠漆」很多,「紅斑」較少,別有一種味道。

細品品,如何?

就跟長了一層綠苔一樣,這,是不是也是鑑別三星堆和其他地區青銅文物的一個區別呢?

下面這位,「紅斑」也是有的,但是貌似銹的不很漂亮。

最後——

三星堆的先民外形比較的奇特,這是誰的祖先?有人拋出「外星人說」,以及,歪果仁說。

老喬覺得,這些古蜀先民的造像其實還是蠻漂亮的,也符合中國人的基本特徵。

它的「奇特」主要體現在塑造的手法:運用塊、面造型,將人的面部加以概括——現代的素描、繪畫、雕塑不是如此嗎?還是,畢卡索的現代主義繪畫風格,不是如此嗎?你也許覺得這些手法不該出現在3000-5000年前,不要狹隘的以為遠古先民就一定要在藝術、審美甚至技術上落後的,他們發展的程度,我們未必達到,只是,有的地方我們不懂罷了。

在中國漫長的古代、遠古時期,科技的發展實際是和迷信、傳說、哲學信仰、生活習慣等混在一起的。

換而言之,遠古科學中或許就混有迷信的成分,鬼神崇拜中或許就有科學的蹤影,這一點兒,不矛盾。

同樣,遠古傳說、鬼神迷信中,也蘊藏原始文學、藝術的因子。

在很多的情況下,難解難分。

三星堆銅人中「千里眼」「順風耳」的誇張、變異表現,實際上也是科學製造與天地自然崇拜、原始哲學精神、人民想像力的和諧統一,物化呈現。

考古證據顯示,四川三星堆——金沙遺址文物中很多裝飾手法,早在東夷文化中就常有體現。

比如對鳥、太陽的崇拜和表現,等等。

與金沙遺址同期、山東青州蘇埠屯出土的商晚期青銅鉞,人臉的誇張、變異程度毫不遜色。

相比「三星堆」文明「外星說」「非洲說」,我更相信中國大陸說——從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看,華夏文明一直在不停地東——西、南——北遷徙著,只是,這種遷徙有時以漫長的千年為一個周期罷了。

編輯:xiaobao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四川有哪些「國家寶藏」 走近文物背後的故事

《國家寶藏》正在央視熱播,9家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奪人眼球。四川的「國家寶藏」也不遑多讓,川內文物專家、博物館長帶你觸摸四川國寶之美,走近文物背後的故事和歷史——全面展現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文博...

品味歷史,細數成都最知名的博物館

暑期長假即將來臨,但天氣炎熱,時不時還有暴雨來襲,這樣的天氣真是讓人不敢輕易出門,但是素享「天府」盛譽的四川省,擁有秀麗的山川和遼闊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勝古蹟和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即使不能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