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綠松石牌飾精妙「神器」溝通天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物名稱: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

  文物年代:夏代

  出土時間:1984年

  出土地點:偃師二里頭遺址

  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為夏代之物,長約16.5厘米,寬8厘米~12厘米,以青銅鑄成主體框襯,鑲嵌有數百片綠松石。

據推測,它應是當時溝通天地、宣揚教化的「神器」。

  精湛工藝令人嘆為觀止

  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是一件極具偃師二里頭文化特色的器物。

該類銅牌飾常以青銅鑄出主體框襯,其上飾有獸面紋,鑲嵌有細小的綠松石片,設計精美,鑄工精湛,鑲工精緻,圖案精妙,觀者無不讚嘆。

  「目前,偃師二里頭遺址共出土這樣的銅牌飾3件。

」洛陽博物館副館長高西省說,這件1984年出土於二里頭遺址11號墓的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高西省說,11號墓墓坑南北長2米,東西寬0.95米,墓底距地面1.1米。

在考古發掘時,工作人員發現,墓主人骨架已朽,只剩下幾顆牙齒,其隨葬品有銅爵、銅鈴、璧、圭、刀和漆盒等器物。

  「11號墓墓坑裡出土的隨葬品之多,在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實屬罕見。

」高西省說,11號墓墓坑裡出土的隨葬品中,最貴重的就是這件夏代的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

出土時,它安放在墓主人胸前,其兩側有4個上下兩兩對稱的穿孔鈕,估計當初應繫於墓主人胸前。

  我們看到,該銅牌飾長約16.5厘米,寬8厘米~12厘米,以青銅鑄成主體框襯,四角純圓,略呈亞腰形,上部略寬,下部內收,兩側各有對稱環紐,其上飾有獸面紋,獸面之間鑲嵌著數百片綠松石。

綠松石絲絲入扣,雖歷經三四千年仍無一鬆動脫落,足見工藝之精湛。

  重要載體用以溝通天地

  「它的發現,將我國鑲嵌工藝的出現時間提前了一兩千年。

」高西省說,在此之前,史學界一直認為,我國成熟的鑲嵌工藝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而從這件銅牌飾來看,在夏代,鑲嵌工藝已相當成熟,成為一門獨立藝術——青銅鑲嵌藝術。

據此推測,在原始社會時,鑲嵌工藝已經開始萌芽。

同時,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牌飾均有獸面紋圖案,這也開了青銅器上飾獸面紋的先河。

  那麼,這些銅牌飾有什麼用途呢?高西省說,從紋飾圖案來看,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的圖案高度抽象,富有張力,具有視覺壓迫感,其幽綠的光澤蘊藏著神秘的意象。

  「據有關專家推測,該器物的功用主要是布道設教,溝通天地,宣揚教化。

夏商周時已形成禮儀制度,世界被分成天、地、神、人等不同層次,而不同層次間的溝通,均需藉助某些動物尤其是猛獸的力量,而這些獸面圖案正是溝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載體。

」高西省說。

我的微信:414413099 也是愛好綠松石的收藏人 喜歡綠松石的朋友可以加我互相交流、品鑑、和您一起探索綠松石文化和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