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寶會說話》,聆聽文物講述自己的故事,你會去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央視及文博組織共同打造一部史詩級紀錄片。

100件國寶述說中國古人的創造力,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5分鐘以全新視角認識讀懂中華文化。

目光跨越8000年,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

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千餘件文物。

國博館藏紅山玉龍、河南博物院院藏蓮鶴方壺、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館藏三星堆青銅人像……眾多「明星文物」齊亮相,首次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短小並不意味著粗糙,而是對「精」更高的要求,該片將一個個「大國重器」濃縮在了五分鐘的視頻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訪先賢今人,著重講述國寶背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在引人入勝、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尋找中華魂魄,使觀眾身臨其境,領略中華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

《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節目單

喜歡的朋友可以去觀賞

入選《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一季的25件國寶

想要聽懂國寶的話語,就要先了解國寶的概況。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文明就在你的眼前

圖說: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官方圖

1、人頭壺

▲紅陶人頭壺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1953年洛南縣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館高23厘米,底徑6.3厘米 細泥紅陶,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器形呈人頭葫蘆身,平底。

人仰頭,面帶笑容,神態安祥。

壺背有流,是一件盛液體的生活用具。

壺造型古拙,手法簡練,藝術價值極高,為陶塑藝術的啟蒙作品。

2、賈湖骨笛

▲骨笛 新石器時代,長23.1厘米、七孔,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河南博物院藏。

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鶴(丹頂鶴)尺骨(翅骨)製成的骨笛,相繼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破土而出——而賈湖遺址,卻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華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遺址!

賈湖骨笛橫空出世,無疑為我們研究中國音樂與樂器發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但賈湖骨笛能夠改寫的,遠非整部中國音樂史那麼單純簡單。

更為重要的是,賈湖骨笛作為罕見的史前神器、作為中華民族必須翻越的從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瑪峰,其對此後聞名於世的中國禮、樂制度,土生土長的中國道家、道教,乃至整個中國文化、文明的重要影響,恐怕語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3、陶鷹鼎

▲陶鷹鼎 新石器時代後期 仰韶文化,1958年陝西省華縣太平莊出土,高35.8厘米、寬23.3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陶鼎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形,鷹體健碩,雙腿粗壯,兩翼貼於身體兩側,尾部下垂至地,與兩隻鷹腿構成三個穩定的支點。

鷹眼圓睜,喙部有力呈鉤狀,結構簡潔,威武雄壯,彰顯出一種強大的張力。

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緊密結合似背抱狀,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4、龍山蛋殼黑陶杯

▲蛋殼黑陶杯 新石器時代陶器,高22.6厘米,口徑9厘米,山東日照市東海峪龍山文化遺址出土。

山東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有的器壁厚度僅0.5毫米,並裝飾有鏤孔和纖細的劃紋。

反映當地獨有的陶土材質和獨特的制陶方法,以及當地人生活習俗和審美觀念。

器形分為三部分,上面是一個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間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狀底座,由一根細長管連成統一的整體。

杯壁厚度均勻,薄如蛋殼,質地細膩堅硬。

該器形僅見於少數大中型墓葬,極可能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

5、紅山玉龍

▲玉龍 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1971年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高26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

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

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

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曲身的神獸。

新石器時代最符合這些特徵的文物應屬紅山文化中的這種蜷體玉龍,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

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蜥蜴說,鱷魚說,至於龍首則有來自馬首、牛首或豬首之說。

這件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特徵。

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6、玉板 玉龜

▲凌家灘玉龜 新石器時代,,安徽含山縣凌家遺址旁一處距今4500年的墓地出土,長9.4厘米,高4.6厘米,寬7.5厘米厚0.3-0.6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器圓雕,分龜背甲和腹甲兩部分。

背甲(M4:35),圓弧形,北上有脊,龜紋,兩邊各對鑽二圓孔,兩孔之間雕刻凹槽,背甲尾部對鑽四個圓孔。

腹甲(M4:29),中部較平,兩邊側略弧。

腹甲的兩側與背甲鑽對應處也對鑽兩圓孔,腹甲尾部對鑽一圓孔,這些上下對應的孔應是栓繩固定之用。

出土時長方形刻紋玉片夾龜腹背甲之間。

▲玉刻圖長方形板,新石器時代凌家灘文化,長11.4cm,寬8.3cm,厚0.7cm,故宮博物院藏。

玉板片狀,中部微隆起,邊緣呈階狀凹下。

玉板表面飾有陰線琢出的環形圖案及放射形的箭頭狀圖案。

此玉板於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出土時夾於玉制的龜背甲及腹甲之間,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

對於圖案所表現的內容,學者們有多種解釋,或認為是上古之時的河圖、洛書,或認為是文字產生前的八卦圖像,或認為另有含義。

總之,其文化內涵極其深刻,尚需作深入的探討。

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專家認為,玉龜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上面鑽有數個左右對應的圓孔,應是為拴繩固定之用。

出土時,玉板夾在玉龜腹、背甲之間,玉片長11厘米,寬8.2厘米,上面刻有八角星紋。

專家說,玉龜和玉板放在一起,說明這兩件玉器既不是日常生活用品,也不是裝飾品,而是具有某種宗教意義的用品。

7、良渚玉琮王

▲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玉琮 局部

整器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器型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間對鑽圓孔。

琮體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神人頭戴羽冠,騎跨在一神獸上。

整體圖案採用淺浮雕和線刻技法雕琢而成。

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紋飾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節琢刻一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圖案,這種簡化的人獸組合結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一變形誇張的鳥紋,而鳥也是通天的靈物。

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其功用說法不一,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祭祀的法器。

此玉琮是目前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稱「琮王」。

不僅如此,與之同出的玉鉞、玉權杖等在諸多良渚玉器中都是最莊重且獨一無二的,說明它們無疑是已拉開文明樂章的良渚文化的王權的象徵。

8、嵌綠松石銅牌飾

▲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夏,高16.5、寬11厘米,1984年偃師二里頭Ⅵ區11號墓出土,洛陽博物館藏。

牌飾表現的動物紋樣與後世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獸面紋大體相近。

二里頭遺址中所發現的鑲嵌綠松石牌飾並不多,大都在墓主人的胸部位置,推測應是縫綴在胸部的飾件,是權力與身份的象徵。

藏品以青銅鑄成主題框襯,四角純圓,略呈亞腰形,上部略寬,下部內收,兩側各有對稱環紐,邊框內呈鏤空、抽象的獸面圖案,獸面之間鑲嵌著21行共數百片綠松石。

這些石片以中間的一行最大、最規整,構成牌面的軸線。

整個牌面微凸,顯得非常協調、對稱。

以綠松石為襯托的獸面圖案十分醒目,大體分為上下兩區。

上區略寬,最上部如一擎柱,兩側各有一鳥形物相對守護,其下飾勾連紋,直斥邊框,剛勁、張揚,充溢著穿透掙脫的力量;下區飾勾形眉、橄欖形眼,球形眼珠灼灼逼視。

整個圖案高度抽象,富有張力,具有視覺的壓迫感,幽綠的光澤氤氳著神秘、深遠的氣象。

9、殷墟嵌綠松石甲骨

▲殷墟嵌綠松石甲骨,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骨柶為較大型動物之肋骨,殘。

骨面呈黃褐色。

刻辭內嵌綠松石,綠松石部分脫落,內容與田獵相關。

卜辭釋文:

辭意:

壬午日,王巡遊於,因田獵而進入麥麓,捕獲了一頭兕(體型像野牛,顏色是青色的生物),賞賜時在場的人物還有亞官。

這是我國博物館現存的唯一一件文字嵌綠松石甲骨,田獵好比軍事演習,是重要的儀式。

為了紀念這次軍事演習,王將此事刻在牛的肋骨上,並嵌入象徵王權禮器的綠松石,彰顯權威。

輔助文物

▲宰豐骨匕刻辭 商晚期,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傳河南省安陽市出土,長27.3厘米、寬3.8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是刻於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的一塊記事肋骨。

一面刻有文字,記載帝辛將獵獲的犀牛賞賜宰豐之事,另一面刻獸面、蟬紋和虺龍紋,並嵌有綠松石。

殷墟遺址中出土15萬片以上甲骨,是中國目前最早的文獻檔案材料,它的內容涉及商代社會各個領域,有關於階級和國家的,如奴隸和平民、奴隸主和貴族、官吏、軍隊、刑罰、監獄、戰爭、方域貢納;有關於社會生產的,如農業、畜牧、漁獵、手工業、商業、交通;有關於科學文化和思想意識的,如天文曆法、氣象、建築、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吉凶夢幻、卜法、文字等。

10、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

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

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后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

器腹部內壁鑄銘「后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后母戊」青銅方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

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

「后母戊」青銅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11、婦好玉鳳

▲商 商後期 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裝飾品,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長13.8厘米、寬3.2厘米、厚0.8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圖:文博圈)

黃褐色,鏤空雕刻。

形狀為側首回身狀,頭似公雞,頭頂有齒脊狀冠。

圓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與尾連成弧線形。

短翅長尾,尾翎分開兩叉。

爪臥胸下,背中間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圓孔,可佩帶。

翅膀上雕刻四條陽線以飾翎紋。

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製作精細。

在新石器時代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二里頭文化玉石器雕刻中,也使用陽線表現主題,其中一種做法是將紋樣周圍的地面剔除,通過減地使其成為淺浮雕,此玉鳳翅上雕琢的羽翎紋即是採用這一技法。

而對於冠、翅、尾翎部位的虛實處理則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經熟練掌握了鏤空、鑽孔技術。

整器雕琢精細,光澤閃爍,顯示了出色的拋光技術。

此外,這件玉鳳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中玉鳳的造型、雕琢工藝極為相似。

12、婦好鴞尊

▲婦好鴞尊 商代晚期,高45.9厘米、口長徑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2厘米,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婦好鴞尊 商代晚期,通高45.9厘米,口徑16.4厘米,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鴞,又叫貓頭鷹,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貓的頭,鷹的身子,是獸與禽的不和諧搭配。

尊,是一種盛酒禮器,而婦好鴞尊不但是最早的鴞形酒器,而且造型完美。

婦好鴞尊是作為容酒器的尊,從上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三類。

鳥獸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點,身兼實用、美觀兩職,故備受人們青睞。

殷墟曾出土過大量精美絕倫的青銅器,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鴞尊更是為世人所矚目。

此尊以鴞作生活原型,寬喙高冠,圓眼豎耳,頭部略揚,挺胸直立,雙翅斂羽,兩足粗壯有力,同垂地的寬尾構成一個平面,給人沉穩之感。

鴞首後部有一呈半圓形的蓋子,其上飾以立鳥及龍形鈕。

裝飾著獸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鴞背。

13、利簋

▲利簋 西周 武王時期,盛食器,1976年陝西臨潼零口出土,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方座長、寬20.2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

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

此種方座青銅 始見於西周初年。

器內底鑄銘文:

銘文凡4 行32 字,首字「珷」,是「周武王」之「武」的專字,銘文所云「珷(武)征商,隹(唯)甲(子)朝」,即是史載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

周人是一個古老的姬姓部族,當堯、舜、禹之際,活動在我國陝西、甘肅一帶,古公亶父之時,周人自豳地遷至周原,自此走向強盛。

商王武乙、文丁時代,古公亶父之幼子季歷通過對鄰近的戎狄部族進行一系列戰爭,勢力得以發展,成為商西方一個強大方國。

季歷之後,其子姬昌周文王繼位。

周文王一方面打擊敵對方國、部族,另一方面積極爭取與國,逐漸壯大成為商西方最強大的勢力。

周文王死後,其子姬發周武王繼位。

商代末年,即帝乙、帝辛(紂王)兩代,曾長期與東南的夷人部族發生戰爭,從而放鬆了對其它地區的控制。

同時,商朝的統治集團內部出現了空前分裂,致使紂王眾叛親離。

此時,周武王看到伐商時機已到,遂率軍進抵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距商都朝歌僅有70 里之遠。

商紂王慌忙迎戰,結果兵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對於「武王伐紂」,《尚書•牧誓》云:「時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

」《逸周書•世俘》曰:「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於商,則咸劉商王受。

」上述典籍中的記載正可與《利》「珷(武)征商,隹(唯)甲(子)朝, (歲)鼎,克 (昏),

(夙)又(有)商」互證。

14、何尊

▲何尊 西周,,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1963年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出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何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酒銅器代表,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

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於器表。

體側並有四道扉棱。

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唯王初壅,宅於成周。

復稟(逢)王禮福,自(躬親)天。

何尊局部示意圖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勛於天,徹命。

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

王咸誥。

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

唯王五祀"。

銘文大意: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開始在成周(今河南洛陽)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

周成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治天下。

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

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誡勉勵的文告。

15、玉組佩

▲玉組佩,西周,最大璜長15.8厘米,山西博物院藏。

▲玉組佩局部,山西博物院藏。

1993年曲沃縣北趙村出土。

出於晉侯墓地63號墓。

整個玉組佩展開長達2米,紋飾多用雙勾技法,工藝精湛。

下端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動活潑。

組佩又名「雜佩」、「佩玉」,專指周秦之際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玉,是國君或高級貴族區別貴賤、等級的標誌和象徵。

此組玉組佩長達兩米有餘,由玉璜、玉珩、沖牙、玉管、料珠、瑪瑙管組成,共計204件,以45件玉璜為主體,是迄今見到的組佩中玉璜最多者。

玉飾上的紋飾精雕細琢,姿態各異,有雙龍紋、雙首鳥紋、人龍合體紋等,其下端2件玉雁更是晶瑩剔透,栩栩如生。

整組玉佩結構之複雜、組合之規整、飾紋之精湛,使人不難想見墓主人佩戴時的雍容華貴。

西周玉組佩沒有嚴格而明確的定製,但是很講究玉的色澤和形式的對稱與和諧,這套大型玉組佩不但製作對稱精工,而且色彩優柔淡雅,代表晉國最高制玉水平。

輔助文物

▲四珩四璜聯珠串飾 西周,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92號墓出土。

▲四珩四璜聯珠串飾 局部

喪葬玉,出土於晉穆侯夫人頸、胸、腹部,由282各色玉珩、玉璜、玉圭、玉片、貝玉、玉珠、玉管、瑪瑙管、綠松石管、料珠、料管等組合而成,刻工精緻細膩,大型玉組佩的使用,是高級貴族的身份標誌。

▲六璜聯珠串飾 西周,最大璜長16厘米,1992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六璜聯珠串飾 局部

出土於墓主的胸部,上端過頸,下端至腹部以下,共有408件。

由綠色料珠、紅色瑪瑙珠串連接6件玉璜,自上而下第1、2件,呈白色,刻有鏤空龍紋,第3、4件飾龍紋,第6件玉質透亮,色白微黃,刻有鏤空龍紋。

墓主人為晉獻侯夫人。

16、三星堆青銅人像

▲青銅人頭像三星堆博物館藏。

青銅人頭像,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年代為商中期,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

這些人頭像有普通的人頭像,還有戴金面罩的人頭像。

三星堆的青銅器以青銅雕像群最為大宗,且最富研究價值。

三星堆的青銅雕像群是一批受人頂禮膜拜的權威、偶像,既象徵著天神、地祇、祖先神等,也代表著國王及巫師一類世俗領袖或精神領袖,表現出古蜀國人神合一、政教合一的社會形態和群體關係。

它們的出土填補了中國商代青銅人物雕塑的及中國早期關於偶像崇拜的空白。

三星堆兩坑共出土了50多件人頭像,這些人頭像面容清瘦,表情凝重,耳朵上有穿孔,估計是用來佩戴耳環的。

這些文物主要現存三星堆博物館。

17、三星堆青銅神樹

▲Ⅰ號大型青銅神樹樹幹殘高359、通高396厘米 二號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館藏。

Ⅰ號大型銅神樹由底座、樹和龍三部分組成,採用分段鑄造法鑄造,使用了套鑄、鉚鑄、嵌鑄等工藝,通高3.96米,樹幹頂部及龍身後段略有殘缺。

在我國迄今為止所見的全部青銅文物中,這株神樹也稱得上是形體最大的一件。

銅樹底座呈穹窿形,其下為圓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邊三角狀鏤空虛塊面構成,三面間以內擫勢的三足相連屬,構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座上鑄飾象徵太陽的「☉」紋與雲氣紋。

樹鑄於「神山之巔」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勢。

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兩果枝,果枝上立神鳥,全樹共二十七枚果實,九隻鳥。

樹側有一條緣樹逶迤而下的身似繩索相辮的銅龍,整條龍造型怪異詭譎,莫可名狀。

18、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時候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太陽神鳥金飾,高10.1厘米、寬8.8~4.3厘米、厚0.01厘米。

2007年2月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金沙遺址博物院藏。

該器由砂金錘揲而成。

器上大下小呈心形,以寬頻構成圖案。

其上端不封閉,兩端對稱向下內卷,「心」內還有兩個相對上卷,二者構成兩組對捲雲紋。

與此相似的圖案曾在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的玉璋、玉戈上也有發現。

過去曾有學者將此類圖案稱作「蟬紋」。

但筆者認為此器從整體造型看更似為一抽象的人面或神面。

在金沙遺址還出土了一件近「心」形銅板,銅板上用有彩繪,圖形與金人面形器造型極其相似,更接近抽象的人面。

由於這種圖案或單獨出現,或刻於通神、娛神的禮器上,並常居於顯要位置,說明它極可能是古蜀王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符號,對於古蜀人應有著特殊的意義。

19、大克鼎

▲大克鼎 西周中期 重量201500g,上海博物館藏。

▲大克鼎(局部)

此鼎器壁厚實,形制雄偉。

口沿下飾三組變形獸面紋,間以六道短棱脊,腹部飾寬大波曲紋,婉轉流暢。

周初以來的傳統紋飾至此已完全變形,進入紋樣轉變新時期,出色地融合了當時圖案及雕塑藝術的成就。

器腹內壁鑄長銘文二十八行二百九十字,內容分為兩段,第一段為膳夫克用美辭頌揚文祖師華父輔協周室的功績,第二段記錄克任膳夫以來受孝王的賞賜。

銘文字體特大,字跡端莊質樸,筆畫均勻遒勁,上半部刻有整齊長方格,每格一字,布局規整。

輔助文物

▲商鞅方升 戰國時期 高2.32厘米,通長18.7厘米 重量:690g,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時秦國商鞅監製的1升銅量器。

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銘文。

左壁刻:「十八年,齊(率)卿大夫眾來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

」與柄相對的一端刻「重泉」二字。

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詔書,右壁有一「臨」字。

《漢書·律曆志》說:量「以度數串其容」,器自銘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為升,進而證明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人們已認識到容量不是一個基本單位,由長度推導容積既準確又方便。

銘文之中的十八年即秦孝公十八年 (公元前344)。

此器有確鑿的紀年,並標明由秦國商鞅負責監製,底部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說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度量衡延用了商鞅變法時所制定的標準。

商鞅銅方升是中國度量衡史上極重要的珍品。

20、戰爭場面疊鼓貯貝器

▲戰爭場面疊鼓貯貝器,西漢,雲南省博物院藏。

西漢時期滇國青銅器,出土於晉寧石寨山,發現時器身已殘,只餘一個器蓋尚存。

器蓋上飾一組人物,反映了滇族與昆明族軍交戰的場景。

雕鑄人物13人,嗎1匹。

其中一方是椎髻的滇國將士,一位通體鎏金的騎馬將軍,四周為一群裝備精良的士兵;一方為辮髮的昆明人,均為步兵,似乎裝備不如滇人,已被擊敗。

輔助文物

▲戰國牛虎銅案

戰國牛虎銅案,是雲南青銅文化藝術的傑作,也是雲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出土於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隨葬品最多的24號墓。

器物主體為一頭大牛,站立狀,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飾一隻縮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狀,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橫向套飾一隻站立狀小牛。

大牛與小胡用模鑄造,一次成型,小牛則另鑄再焊接於大牛腹下。

作為滇國的一件祭器,牛虎銅案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達到了極高水平,幾近完美。

21、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 春秋時期,高120厘米,口徑31厘米,1923年河南省新鄭城關李家樓村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此壺(蓮鶴方壺)全身均濃重奇詭之傳統花紋,予人以無名之壓迫,幾可窒息。

乃於壺蓋之周駢列蓮瓣二層,以植物為圖案,器在秦漢以前者,已為余所僅見之一例。

而在蓮瓣之中央復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鶴(仙鶴),翔其雙翅,單其一足(郭沫若先生觀看蓮鶴方壺照片,寫下此語,照片上蓮瓣遮擋鶴之一足,故有「單其一足」,此鶴實乃雙足而立也),微隙其喙作欲鳴之狀,余謂此乃時代精神之一象徵也。

此鶴初突破上古時代之鴻蒙,正躊躇滿志,睥睨一切,踐踏傳統於其腳下,而欲作更高更遠之飛翔。

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話時代脫出時,一切社會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實表現。

蓋頂一鳥聳立,張翅欲飛,壺側雙龍旁顧,奪器欲出,壺底兩螭抗拒,躍躍欲試,全部格局,在龐然大器的附著上,有離心前進動向,最足象徵爭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時代精神。

22

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戰國早期,尊高33.1厘米,口寬62厘米,盤高24厘米,寬57.6厘米,深12厘米,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盤則是水器,曾侯乙尊盤融尊盤於一體。

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於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

裝飾表層彼此獨立,互不相連,由內層銅梗支撐,內層銅梗又分層聯結,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

經專家鑑定,此系採用失蠟法鑄造,因為紋飾細密複雜,且附飾無鍛打和鑄接的痕跡。

失蠟法又稱出蠟法、拔蠟法,基本方法是將蠟作成模,成型後用細泥漿反覆澆淋,泥漿包住蠟模後再塗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鑄型。

蠟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澆鑄銅汁成器。

尊與盤精美細膩的鏤孔附飾,玲瓏剔透,精巧華麗。

其鑄造上的高度技巧,有著鬼斧神工之妙。

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23、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 春秋晚期,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湖北省博物館藏

▲越王勾踐劍(局部)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

劍身中脊起棱,飾黑色菱形花紋。

正面近格處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

劍格正面嵌藍色琉璃,背面綠松石。

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

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

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

輔助文物

▲吳王夫差劍 春秋,兵器,1976年河南省輝縣出土,全長59.1厘米、劍身寬5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

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

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

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山東平度發現的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藏;台灣古越閣藏有吳王夫差劍一把;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24、錯金銀銅版兆域圖

▲錯金銀銅版兆域圖,長94厘米,寬48厘米,厚1厘米,1983年10月在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古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院藏。

該地圖圖文用金銀鑲嵌,銅版背面中部有一對鋪首,正面為中山王、後陵園的平面設計圖。

陵園包括三座大墓、兩座中墓的名稱、大小以及四座宮室、內宮垣、中官垣的尺寸、距離。

銅版上還記述了中山王頒布修建陵園的詔令。

它是迄今為止世界現存最早的建築設計平面圖。

它標誌著遠在2400多年前,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卓越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

《兆域圖》在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建築學等方面都很有研究價值,在地圖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它比外國最早的羅馬帝國時代的地圖還要早600年。

這個圖上面有精確的比例,價值非凡,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銅版建築規劃圖,也是中國已經發現的最早的建築平面規劃圖,為研究中國古代陵園建築和平面建築圖學提供了珍貴而準確的資料,堪稱國寶。

輔助文物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 戰 國,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河北博物院藏。

面已朽,僅存案座,邊長47.5厘米。

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

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

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

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複雜精巧,無以復加。

25、陽陵虎符

▲陽陵虎符 秦,調兵憑證,長8.9厘米、寬2.1厘米、高3.4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符是秦始皇調動軍隊的憑證,用青銅鑄成臥虎狀,可中分為二,虎的左、右頸背各有相同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意為此兵符,右半存皇帝處,左半存駐紮陽陵(今陝西咸陽市東)的統兵將領處;調動軍隊時,由使臣持右半符驗合,方能生效。

符節是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

目前所見最早的符節是戰國時期的。

杜虎符

▲杜虎符 戰國時期至秦 1975年出土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橋村。

長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秦杜虎符器物杜虎符為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

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

虎符上有錯金銘文9行40字:「兵甲之符。

右才(在)君,左在杜。

凡興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

燔燧之事,雖母(毋)會符,行毆(也)」。

「符」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一種信物,一般分為兩半,兩半相合,就能作為辦理某類事務的定約和踐約的憑證。

現代漢語中,「符合」一詞及來源於此。

中國古代兵符多製成虎形。

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農民犁地時發現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國兵符。

最後,《如果國寶會說話》豆瓣評分9.4分。

感謝你的觀看,如有感想請君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