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崗:古墓機關重重卻難防現代盜墓賊,盜洞遍布,頻頻被光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走進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探秘(二)

古墓考古不是請客吃飯,容不得半點馬虎。

山西省博物院近期在展覽海內聞名的九原崗壁畫墓,這座被盜的貴族墓到底是什麼面貌?

2013年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會同當地文管處實地調查,在將結果上報國家文物局之後,得到了發掘的批覆。

壁畫揭取之後

對九原崗的發掘屬於搶救性發掘,也就是說這裡早已被盜多次,再不發掘就來不及了,否則所有文物都有被毀的可能。

這次發掘共分為兩期:2013年和2014年,總算是徹底摸清了九原崗的實況。

一、文中看物:神秘的北齊壁畫墓

咱們先來看一看墓室的情況。

大墓在地表上面尚存有封土堆,是一座長方形、斜坡式墓道、單室、磚砌墓葬。

古墓內部結構

它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總長約41米;經過土層的再次鑽探,還顯示周邊曾經存在過墓園圍牆,顯然是一座規格極高的北朝(北齊)貴族墓。

九原崗北齊墓的封土堆歷經1500多年滄桑,早已不是原來規則的圓形。

仔細分析它的土壤成分,發現是由淺黃粉砂土加紅土塊再夯築而成,質地還算是堅硬,只是難以抵擋後世盜墓技術的進步,封土堆西側當時就發現了盜洞。

墓道呈長方形,開口在地表以下半米位置,總長度近31米,從一系列遺存可以窺測到北齊工匠造墓當時的技術手法。

他們先開挖一道土溝,再在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採用「一平一順」的方式砌築帶有台階的牆面,每隔一層再抹上草拌泥(增加韌性和拉力),在泥面之上加一層薄薄的白灰地仗,最後在干透的白灰表皮上繪製壁畫。

仔細觀察展覽中的壁畫,會發現東壁上有大面積的殘損情況。

這是因為在墓道填土和東壁上後來都發現留有盜洞,由於牆面被挖穿,所在的壁畫幾乎全部被破壞,損失慘重。

墓道

經過了墓道,即將進入墓室,在墓道和墓室之間的狹長的通道就是甬道。

九原崗的甬道是長方形,拱形的拱券頂,兩側的牆壁主要用青磚砌成,採用「三平一豎」的手法錯壘,此舉用來增加牆面的強度。

墓道壁畫

本來,甬道中的墓門應該留有完整的門墩、門檻、門框、門扉等物品,但是因為被盜多次,這些鐫刻有精美紋飾和人物的石雕作品(北朝石質器物幾乎件件有紋飾和主題,這方面的案例大同市新博物館遺存眾多,可以相互印證)早已被盜劫一空。

下面進入重點

二、扒一扒古墓背後古人修建的冷知識:

九原崗北齊壁畫大墓的墓室到底是怎樣的呢?

展覽上沒有提到,我們下面來解讀一下。

墓室通體由青磚砌築,邊長足有8米,是一個方形結構,頂部為弧頂,也就是穹窿頂,比例十分不協調,上大下小,像極了一枚子彈頭。

墓室

說起來,為了防盜,古人心思也是用的夠夠的,四壁的牆體足足厚達半米,錯峰縫壘砌,平開拱券,牆上原來有留有地仗層。

講到這裡,順便普及一個概念,何謂「地仗層」?

地仗層檢測

地仗,一般來屬於古建彩繪概念,又稱油灰地仗,是漢族傳統工藝,其實就是一種油漆的基層,在上面作畫使用。

它通常由磚面灰磨細之後混合豬血,在加上麻布等材料組成,目的是形成一個保護層,對內防護木材,對外磨平牆面,常見於木構古建的彩繪之下,極為普遍。

涉及到古墓之中的壁畫地仗層,還有些不太一樣。

一般來說,壁畫都是由支撐體(牆面)、地仗層(基礎、灰泥層)和顏料層(畫面)三部分組成。

塗抹地仗層

因為要磨平牆面才能畫畫,所以地仗層的厚薄不一,薄的只有幾毫米,厚的能達到1厘米,通常由澄板土、沙子、棉花、麻刀、麥秸、膠礬、蛋清等混合而成。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不少地仗層就是一層看著類似石膏板的東西,我們在搶救古墓壁畫、搬遷寺觀壁畫的時候,也多數採用撬離地仗層的方式來揭取,甚至連外國人到中國盜賣壁畫也是採用這個手法,幾成慣例。

1500年前,古人又是如何修建這座墓的呢?

青磚層

在當時,他們先從地面開始向下挖掘,直到挖出深深的墓壙和長方的墓道。

再用條形的青磚在溝壑中壘起甬道和墓室,等到墓室的頂已經高出原有地面足有近2米的時候就停止,在上面封土、夯築,形成碩大的封土堆。

最後,將墓道兩側的牆壁壘好,繪製壁畫,完成回填,至此一座完整的北齊墓才算是大功告成。

作者:中國旅遊報記者/國家旅遊局高級導遊韓靜

搜索同名微信公眾號,講述你看得懂的文物史

【實地走訪 觸摸古中國之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穿越時空 守望遺忘的歷史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開始,無論是好是壞,而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發現卻有著一段令人唏噓感嘆的開始。事件的開始由「盜」這個討厭的字眼帶來,而這個字伴隨著墓葬發掘的始終。九原崗墓群是忻州市文物保護...

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

【摘要】九原崗北朝壁畫墓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蘭村東北處。2014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與忻州市文物管理處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於今年年初,被評為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