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之下的畫卷,能說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拉開帷幕。

展覽遴選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的12組89件墓葬壁畫作品,展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

展覽分為「天似穹廬」「人亦黃土」兩部分,展現北朝與宋金元這兩個時期山西地區民族融合的歷史軌跡,描繪民族文化碰撞與交融的壯觀場面,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壁畫藝術原作特別展覽。

山西現存225000餘平方尺的古代壁畫,堪稱世界壁畫藝術的寶庫。

北朝和宋金元是我國歷史上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相會交融的兩個重要時期,山西地區出土的這兩個時期的墓葬壁畫在藝術史、文化史、社會史方面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天似穹廬 山西北朝壁畫墓

自漢代以來,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進入,草原文化與中原傳統的農耕文化間不斷發生衝突與融合。

魏晉南北朝歷經300多年,朝代更迭頻繁,政治格局歷經由統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回歸統一的過程。

北朝時期的墓葬壁畫,其主人雖然來自不同的民族,但是繪畫主題大多為儀仗圖、出行圖、狩獵圖等,表現了墓主生前的累累戰功和赫赫權威。

這一部分精選了九原崗大型建築圖、水泉梁完整的壁畫組合、北齊婁睿墓出行圖,畫中人物形象生動,從藝術的角度佐證了當時各民族文化在此匯聚交融,塑造中華文明的輝煌歷程。

《鞍馬游騎圖》,局部,位於墓道第二層,高158厘米、寬198.5厘米

太原市北齊婁睿墓

年代:北齊

形制:平面呈方形的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

地點:太原市晉源區王郭西村

發掘:1979—1981年

該墓中有「齊故假黃鉞右丞相東安婁王墓誌之銘」,以此確定墓主為北齊宰相婁睿。

墓壁全部繪有壁畫,現存71幅,約200平方米。

壁畫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墓道全部,天井的中、下層,甬道、墓室的下欄,描繪婁睿生前的戎馬生活及奢華的官宦生活場景,有出行圖、回歸圖、儀衛圖和宮廷生活圖;墓門、甬道與天井上欄,墓室頂部和中、上欄,描繪墓主死後升仙的奇幻境界,主要有祥瑞圖、升仙圖。

墓道西壁第二層應該是《鞍馬游騎圖》中的出行場面。

主騎八人,頭戴風帽,身著交衽長衫,穿長靿靴,皆挎長弓。

中間年長者雙目前視,其右一人回顧長者,其後六人同行,有的前視,有的左盼。

馬的軀幹矯健,雙眼炯炯有神,生動地描繪出機警勁健的獵馬神態。

壁畫中廣泛運用了色彩渲染、明暗映襯和遠近對比,增強了人物形象的立體感和整個畫面的真實感。

其中畫馬的技巧完全擺脫了漢墓壁畫中的呆板形象,畫出了馬的生動神采,可見畫師十分熟悉草原牧場的生活,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表現濃厚的生活氣息。

婁睿墓壁畫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代表北齊的繪畫水平,為研究北朝繪畫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對於研究北齊墓室壁畫的繪製技法及藝術風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夫婦宴飲圖》,北壁壁畫

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

年代:北齊

形制:穹窿頂磚券單室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

地點:朔城區窯子頭鄉水泉梁村

發掘:2008年

壁畫主要分布在甬道、墓頂與墓室。

甬道拱頂以黑彩勾繪雲氣紋,東西兩壁石門外各繪一手拄儀刀的儀衛,石門內各繪兩個手拄儀刀的儀衛;在東西兩壁的儀衛身後遠處分別繪騎馬儀仗隊,東壁為出行儀仗隊,西壁為歸來儀仗隊。

婁睿墓、九原崗墓和水泉梁墓均將東西兩壁的儀仗隊設計成出行與歸來的行進方向,也是東魏北齊壁畫墓圖像中一個有趣的特點,好像墓室就是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府邸,可以進出往還。

墓室頂部壁畫自上而下分為三部分,上層繪天象圖,中層為四神圖,下層為十二時圖,繪代表十二時的十二生肖形象。

墓室四角各繪有一土紅立柱,立柱上端繪土紅檐枋,是對室內木結構建築的簡單模擬。

墓室北壁繪墓主夫婦於帷帳中坐在床榻之上宴飲,兩側及帷帳外簇擁著男女伎樂侍從。

東壁為鞍馬儀仗,西壁為牛車出行。

南壁在門洞兩側對稱繪鼓吹圖,兩名樂手並排而立,上身轉體相向,手持長號斜舉。

以墓室北壁墓主人正面像為核心的貴族府邸內外一元化空間場景的現實性圖像系統顯得緊湊有序。

此次展覽重新搭建復原了整座壁畫墓。

由於進入墓室的甬道較為狹窄,出於對文物保護的考慮,設計了一條通透的玻璃通道,頂部隱藏LED燈帶照明,以呈現更好的觀展效果,讓觀眾走進墓葬內部參觀,近距離欣賞這組氣勢恢弘的北朝壁畫。

墓道北壁壁畫,高320厘米、寬320厘米

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

年代:北朝

形制:平面呈方形,斜坡墓道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室、甬道和墓道組成

地點:忻州市忻府區蘭村鄉下社村

發掘:2013年

該墓發現較大面積的壁畫,主要集中在墓道東、西、北三壁,甬道和墓室的壁畫基本缺失,總面積約240平方米。

墓道東西兩壁滿繪壁畫,自上而下各分為四層。

第一層為奇禽畏獸、龍鶴仙人、雷公風伯等形象,四周以流雲、忍冬補白;第二層繪有「馬匹貿易圖」「圍獵圖」等;第三層為「出行圖」;第四層東壁因開挖盜洞已基本被毀,西壁為站立的武士形象。

墓道北壁壁畫是此次展覽中單體面積最大的一件展品,為將這件文物運送至展廳,上博在閉館後拆除南側玻璃門,這在開館21年來的展覽史中尚屬首次。

壁畫繪有一座規模宏大的木結構建築,華麗的門樓、蕪殿頂、複雜的斗拱、重複的額枋、特殊的瓦釘、彩色鋪地磚,建築中的一磚一瓦都形象逼真,特別是雙柱子式的斗拱,在以前的資料中未曾見過,是研究該歷史階段建築形式的珍貴資料。

壁畫中的宮門正脊兩端各有一個碩大的鴟尾,鴟尾之間和兩邊垂脊上豎著寶珠頭的瓦釘。

垂脊之端各有一個巨型鬼面瓦。

正門緊閉,側門半開,門扇各有四路門釘,一對銜環鋪首。

兩個各開啟一扇的門裡,分別露出顧盼相視的兩個女子,其中一人手持團扇。

兩邊廊子裡的侍女均臂橫一物,此物當為對摺起來的一方茵褥,原當挾持腋下,只是工匠不曾把它畫得妥帖。

坐以方褥,是南北朝時期上流社會的風尚。

屋頂正上方繪一高足蓮花盆,左右兩側各繪一獸首鳥身的怪獸形象。

宮闕以鳳凰為飾,是漢代以來一直沿用的做法。

人亦黃土 山西宋金元壁畫墓

北宋以後狼煙再起,女真族對中原虎視眈眈,入金以後山西不再是邊關。

為了逃避紛飛的戰亂,各民族又一次湧入山西。

到了元代,「馬上民族」一統中原。

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的農耕文化再次碰撞出了燦爛的火花。

宋金時期受北方民族「薄葬簡俗」的影響,墓葬形制簡單,墓室主體壁畫中大多都會有墓主人的形象出現,他們往往是當地的士紳、富戶。

這個部分精選繁峙西沿口壁畫墓、繁峙下永興村壁畫墓、繁峙南關村金代壁畫墓、忻州南呼延村壁畫墓、五台縣陽白壁畫墓、盂縣皇后村宋金壁畫墓、平定西關村M1壁畫墓、陽泉東村元墓、屯留縣康莊工業園區元代M2壁畫墓的作品,有些作品描寫主人仕途青雲、老而隱居的理想境界,有的借花卉與詩歌襯托主人的清高,也有描繪主人富庶有餘的理想生活畫面。

《仕途青雲》,東北壁壁畫,高158厘米、寬151厘米

《離家求職》,西南壁壁畫,高158厘米、寬180.5厘米

繁峙南關村金代壁畫墓

年代:金代

形制:仿木結構圓形穹窿頂單室磚墓,現存甬道、墓室兩部分

地點:繁峙縣杏園鄉南關村

發掘:2007年

該墓的壁畫由墓頂壁畫、建築彩繪和墓室主題壁畫三部分組成。

墓頂為天象圖。

墓室南側為一拱形的門洞;北壁以雙扇格子門為中心,門兩側繪修竹、仙鶴;東南壁、西南壁以磚砌的板門為中心,繪神煞、人物、禽鳥;西北壁和東北壁以磚砌的窗欞為中心,繪文武官吏和男女侍從。

門窗上下均繪有雜寶,有犀角、方勝、火焰寶珠、象牙、珊瑚等。

墓室主體壁畫經過修復後,根據壁畫題材和場景特點分為六塊,分別為《門洞》《離家求職》《青年得志》《仕途青雲》《暮年閒居》《仙鶴》,描繪了墓主人年少時離家謀求仕途,老來還鄉隱居故里的理想人生,同時還營造了墓主人仙逝後的來生世界。

東北壁棱形毬紋格子窗的右邊一位頭戴長翅官帽、身穿圓領長袍的文官正襟危坐於屏風前,右手桌岸邊放著一疊公文。

身後墨竹枝葉繁茂。

左邊繪有五名侍女與一名髡髮侍童,分別手捧珊瑚、包袱、銅鏡、渣斗等物。

似乎在緬懷墓主人「仕途青雲」的時光,帶有濃重的現實生活色彩。

圖中人物形象生動,用筆流暢,竹葉濃淡變化自如,竹竿線條柔韌,節節而升。

西南壁正中鑲嵌朱紅色雙扇板門,左邊一髡髮少年拱手觀望,身後一位女子相伴。

右邊墨竹下方繪有一隻羽翼豐滿、姿態優美的錦雞,在湖石上傲然而立,身後一行大雁飛向遠方。

描寫了墓主人少時躊躇滿志,為了謀求錦繡前程而踏上「離家求職」的征途。

《金玉滿堂》,東北壁壁畫,高101厘米、寬127厘米

忻州南呼延村壁畫墓

年代:元代

形制:墓葬為青磚砌築,平面呈六邊形,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組成

地點:忻州市忻府區蘭村鄉南呼延村

發掘:2012年發現後

墓室各壁面交界處以黑色圖繪倚柱,上端用青磚做出仿木斗拱、耍頭、闌額、普柏枋等建築構件。

墓室主題壁畫經過修復後分為六塊。

南壁為門洞。

西南壁額枋間墨書「樂安堂」三字,下層壁面滿壁墨書,當中有「時大元歲次己卯戊辰月癸酉日丁巳時」的相關紀年文字。

東南壁額枋間墨書「積玉齋」三字,額枋下端壁畫中滿壁大字墨書,字體粗獷。

西北壁額枋間墨書「壽山福海」,東北壁額枋間墨書「金玉滿堂」,下層壁畫均彩繪瓶裝牡丹三枝,枝頭三朵牡丹花或盛開或半開,鮮艷明麗。

北壁額枋間已經漫漶不清,無法辨識是否有文字,下層壁面彩繪瓶裝花葉,則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骨朵及兩支團狀的針形綠葉植物。

「金玉滿堂」象徵財富與才華,「壽山福海」寓意幸福和長壽,牡丹代表富貴、吉祥,內容樸素、典雅,形式簡潔、大方,極富文人情懷。

《尚寶》,東北壁壁畫,高123厘米、寬116厘米

平定西關村M1壁畫墓

年代:金代

形制:坐北朝南,平面呈八邊形,磚砌單室墓,由墓道、墓門、墓室組成

地點:陽泉市平定縣城關鎮姜家溝村磚廠

發掘:1991年發現後

該墓主體壁畫經過修復後共有八塊。

南壁為《門吏圖》,東南壁為《馱運圖》,東壁為《雜劇圖》,東北壁為《尚寶圖》,北壁為《內宅圖》,西北壁為《尚物圖》,西壁為《進奉圖》,西南壁為《馬廄圖》。

壁畫線條流暢,人物形象生動,極具生活氣息。

北壁描繪了一對夫婦在垂帳床榻兩邊相對而站,男子髡髮長辮的形象表明墓主人可能是來自北方草原的民族。

東北壁描繪了四名身穿襦衫、頭綰高髻的婦人和一名頭戴無角氈帽、身穿寬袖長袍的長髯老翁。

左側手持銅鏡的婦人回身招呼身後的人,好似在引導大家向墓主人夫婦所在的北壁方向走去。

南壁兩側的馱運和馬廄場景,描繪的是當時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運輸、出行工具。

《夫妻對坐》,北壁壁畫,高126厘米、寬111厘米

陽泉東村元墓

年代:元代

形制:磚雕八角形單室墓,疊澀攢尖頂,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組成

地點:陽泉市河底鎮東村

發掘:2012年

墓室主題壁畫共有八塊,南壁為門洞,東南壁為《馱運》,東壁為《埋兒奉母》,東北壁為《備茶》,北壁為《夫妻對坐》,西北壁為《侍酒侍樂尚食》,西壁為《元覺拖輿諫父》,西南壁為《馬廄》。

東西兩壁描繪了二十四孝的內容,東北、西北壁描寫墓主人的日常生活。

北壁畫面中央方桌上擺放著祖宗牌位,男女分坐於兩邊。

男主人頭戴黑色無檐帽,身著圓領窄袖袍,腰系帶,腳穿尖足高靴,右肘拄桌,左手端茶。

女主人拱手坐於無扶手之交椅,下有腳踏,交椅靠背搭黃色椅披;頭梳髻,插簪,上身外穿黃色對襟半臂,內穿左衽襦,下著裙,下擺露出尖頭鞋。

男女主人兩邊有男女侍從伺候。

東北壁分左右兩個畫面,右邊帷幔下三名男子正在忙碌準備茶點,左側是上茶的場景,從格子窗可以依稀看到主人似乎在等待茶點。

「平定西關村M1壁畫墓」和「陽泉東村元墓」的繪畫內容與墓主人的吃、住、出行、享樂有關,旨在營造一座熱鬧、溫馨的「吉宅」來保佑他們的家人安康。

文∣王芷岩

圖∣上海博物館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上海博物館編,《百代過客: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精品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17年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

時間:即日起—3.4

地點: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展廳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簡體版2018年1月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了這個大展,上海博物館曾把南門都拆了!

11月29日,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拉開帷幕。本次展覽遴選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這兩個時期的十二組八十九件墓葬壁畫作品,展品大部分為首次公開展出。展...

8平方米「墓室」,每次限6人參觀

記者 詹 皓晨報訊 「在壁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宋元時期人們就喝冰鎮酒了,還可以看到元雜劇演出時的樣子。」通過專家的解說,昨天在上博開幕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就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該展覽將展...

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洛陽孟津唐墓中的應用

內容摘要:摘要:2011年 3月.在河南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新莊村發現一座晚唐時期壁畫墓,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派人對這座墓進行了發掘。甬道兩側分別繪有兩組壁畫.壁畫內容為唐代文官儀仗。環繞墓室的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