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啥都不怕,但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否則性命難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古代,對死亡充滿敬畏,對葬禮、陵墓、棺葬極其考究,生命臨終時是採用何種下葬的儀式,採用了幾等的陪葬品、陵墓的精良程度,都體現著死者生前身份的尊卑貴賤。

而有一群人,為了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則不惜生命的代價,鋌而走險,開鑿墓穴。

今天和大家具體說說,盜墓這個行業的故事。

歷史可拷的盜墓分為兩類:官盜和私盜。

所謂官盜,據悉是由軍隊公開挖掘,主要是由於戰爭期間為了籌集軍餉。

比如東漢末年的曹操,甚至設立了「摸金校尉」的頭銜,據史料記載,曹操從梁王劉武墓中就挖掘了足以養活軍隊長達10餘年的寶藏,財寶金銀達到數萬斤,數量驚人。

所以後世的考古學界也有著戲稱,當發現一個漢墓時,則要依仗巨大的運氣才能有所收穫,因為基本上漢墓是十墓九空。

不過其實,歷朝歷代都有著明確的禮數教義,不可盜墓。

就如大明律法就有明確規定:凡盜掘陵墓者,一律以謀反之罪論處。

所以,官盜一般只是出現在戰亂時期,軍隊為了打仗集資,官盜才迫不得已變成了軍事家的「戰略」計策之一。

比起官盜,私盜則少了許多情理法的制約。

後人發現,無論是戰亂時期還是和平年代都有著私盜的痕跡。

官盜的目標,大致是針對帝王陵,難度大,收益高,天高皇帝遠,也不會累積多少民怨。

而私盜則不同,上至帝王,下至富貴百姓,有名貴寶物,一改不放過,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據《宋會要》記載,曾有陝西官員向宋太祖匯報:陝西諸多帝王陵都有大量的盜洞,太祖聽後,感慨萬千,並命人予以修復。

洛陽有一戶姓史的富貴人家,他們的祖墳前前後後被盜了9次!史家後代不得不在祖宗墓碑上給盜墓賊留言稱:此墳已被掘九次,無物可盜,修繕辛苦,請勿光顧。

可見盜墓這個行業,非常遭人痛恨。

古代的盜墓賊分為南北兩派,派系複雜,派系下劃分為各類幫派,其活動區域劃分又非常嚴格。

但無論屬於哪個派系的盜墓賊,盜墓界都會遵守兩大行規,這是在入行時就必須嚴格遵守執行的。

第一:不得跨區盜墓。

每個幫派都有所屬的活動區域,不同派系幫派的不可肆意闖入,否則就會引起幫派鬥爭。

那如何知曉自己的片區被人闖入了呢?主要靠對盜墓手法與技巧上的甄別判斷。

每個幫派都有自己的一套盜墓手法,採用的工具、計量儀器、方位、方口尺寸等,內行人一看便知。

若發現了自己片區有其他的盜墓手法,便可找到「同行」,興師問罪。

第二:皇家玉器不可盜。

若是壞了規矩,則會遭遇詛咒,無福消受,命不久矣。

究其原因,古代的盜墓賊大抵上還沒有與他國有貿易往來,而皇家玉器是身份與權力的象徵,基本流通到了市面上,也無法銷貨,反而引來殺身之禍。

因為歷朝歷代都對盜掘皇墓有著嚴格律法,即便是明朝人盜了漢朝墓,同樣都會被定成死罪,甚至株連九族。

比如,在90年代,徐州考古隊發現了一個有著多處古代盜洞的帝王陵墓,這是漢景帝堂兄楚王劉戊的陵墓。

在其中,考古隊僅發現了皇家玉龍、玉璧、玉蓋杯等上等玉器製品,除此之外,全部都被盜掘一空。

盜墓賊甚至連棺槨上的金縷玉衣也不放過,製作考究精美的金縷玉衣都被抽走了金絲,然而玉衣上分明比金絲更為值錢的羊脂玉片,卻被留了下來。

正是由於無法銷贓,又容易暴露「盜墓賊」的身份,對於帝王玉器,歷朝歷代的盜墓賊都不會盜取,也正因如此,帝王玉器才得以倖免,與帝王陵墓一起沉睡千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盜墓賊什麼都盜,為什麼墓中的這樣東西從不拿

古代的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墓中一樣東西從來不拿拿則出事古人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不在另一個世界吃苦受罪,人們就會在墓中隨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時候還會生殉活人。但正是因古人相信人死後會...

古代的盜墓賊橫行無忌,可從來不敢盜這件東西

近幾年隨著摸金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斷出現,以及南派三叔《盜墓筆記》小說的暢銷,使得大家對摸金這一行當充滿了興趣,其實盜墓之所以古今都很猖獗,主要和我國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厚葬的習...

中國五大盜墓賊都有誰?曹操排第三

最近,有關盜墓的電視劇層出不窮,《鬼吹燈》、《老九門》等都是講述盜墓故事的電視劇,盜墓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如同現在社會的小偷,但是相比之下盜墓卻非常詭異、驚悚,甚至是恐怖,盜墓需要技巧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