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朝代南方和北方的墓葬有哪些差異?什麼時候才有的隨葬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關心考古和歷史的人都知道,南方墓葬和北方的墓葬有著很大的差別,而墓葬的形式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無論是盜墓者還是考古學家,要想挖到寶貝,必須要先了解所在墓葬的構成方式和墓葬的基本方法。

北方和南方的墓葬相差甚遠,不能以北方的挖掘方式到南方去挖掘,也不能以南方的挖掘方法到北方進行探討,這要不僅一無所獲,甚至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南方和北方的墓葬形式不一樣呢?

主要還是因為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

在新石器時代,此時的墓葬形式多為土葬。

北方中原一代的地區大多以黃土為主,土質較黏。

所以,除了土葬以外,有的還在山洞中埋葬,也稱為土洞葬。

而南方的土質比較鬆散,沙質化比較厲害,所以,很難挖出洞穴,所以,大多為土坑葬。

而到了先秦時期,隨著人們文明的不斷發展,各種禮儀不斷完善,等級分化明顯,所以南北方的墓葬形式差異化越來越明顯。

到了兩周時期,三晉的墓葬大多為土坑豎穴墓葬。

而秦國的墓葬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地面向下挖一個豎著的洞,再在豎洞的底部挖一個橫著的洞來放置棺木。

不過總體來說,北方的墓葬還是大多以土坑,土洞墓葬為主。

然後在墓壙的周圍開鑿一些小的洞穴來放置隨葬品。

因為,北方的黃土具有很強的黏性,容易凝固,有很強的的可塑性,這樣也是對墓葬的一種保護措施。

而南方楚國的墓葬影響也很大,甚至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

楚國墓葬的最大特點就是木槨分為好幾個槨室,地位越高,分的槨室越多,其中,君主的槨室分為九個,大夫的為七個,在根據這些槨室位置的不同,裡面存放不同的隨葬品。

由於南方地區土壤中的水分較多,古人們為了對墓葬和墓葬主人進行保護,便在墓葬中放置木炭,墓壙的四周塗上一層青膏泥,目的就是為了防腐。

當然,這些也只有大型墓葬才會見到。

到了兩漢時期,南北方的墓葬方式在繼承了先前墓葬方式的基礎上持續的發生變化。

北方逐漸出現了多墓室的墓葬,多的可達十餘個,而南方的墓葬形式沒有太大的變化。

南北朝時期,墓葬形制的變化都不太明顯,北方仍然是以土坑葬和土洞葬為主,形制多鍾多樣,但總的來說還是在長形的墓室前面有一個墓道。

而南方多以磚石墓為主。

南北方的墓葬形式就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並傳承千年的。

到了宋代,南方仍舊是以磚石墓葬,而北方則由於長期受到少數民族的統治,在墓制形式上出現了文化借鑑的差異。

比如:契丹族和女真族的墓葬多為圓形的磚室墓,而蒙古族的墓葬為秘藏。

由於南方和北方的墓葬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導致南方和北方的盜墓者所採用的盜墓方式不同,經過長年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和固定模式的盜墓方法,也就形成了盜墓的兩大派別,南派和北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巫山縣高唐觀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收穫

高唐觀遺址位於巫山新縣城西部巫峽鎮高唐村三組長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鶴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遙對南陵,遠眺巫峽。高唐觀遺址及周邊環境(南-北)2016年2月,作為高唐觀遺址公園建設的組成部分,市文...

湘潭縣縣城發現一楚國墓葬

紅網長沙5月2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顏宇東 實習生 汪夕鈴)近日,一座長約4米、寬約2.6米的戰國中後期楚國墓葬在湘潭縣縣城易俗河鎮大鵬西路附近的一處山坡上被發掘出來,被挖掘出來的隨葬物品以鼎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