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約定不挖掘此地,考古人員尋找未果,卻被守墓人一語點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包拯這個大人物,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小到鐵面無私,大到包公斷案,無人不知曉。

在北宋時期,他就是清官的象徵,從來都是清清白白,因此得名「包青天」,這樣的諡號和說法也流傳至今,後人們都對包拯十分敬佩。

關於包拯的墓葬形式,說法也是各式各樣,也沒有確切的依據。

只是從漢朝開始,盜墓就已經開始盛行起來了,達官貴族的墓葬形式也是多種多樣,陪葬品更是不計其數,但是就是在這個盜墓猖狂的年代,盜墓者們早已立下了規定, 不盜包拯墓。

這個行間的規矩似乎總是心照不宣,從北宋開始,包拯的墓就保存得十分的完好,只是民間有另一種說法,人們認為,包拯一生廉政無私,根本沒有可以陪葬的物品,但是相傳下來的另一種說法,更是讓人不得不信服。

傳說中,自北宋以來,雖說敬佩包拯的人很多,但是由於鐵面無私,得罪的人也是不計其數,有些人就會在他死後進行報復,例如鞭屍暴曬等,手段及其殘酷,但是由於盜墓者對其十分敬佩,沒有對其下手。

相傳在包拯死後,埋葬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據說當時出殯的時候,採用的是21個棺材同時從城門抬出,以此來分散注意力,以達到目的地,因此包拯究竟埋葬在哪裡,相信也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由於南宋時期,包拯的墓地被炮火破壞過,而後進行過修補遷移,許多人呼籲保護好這個地方,近代,考古人員對包拯的墓地進行挖掘保護,畢竟歷經千年,損壞程度也不是一般了,考古人員和專家都來到了這裡,對它進行挖掘。

只是考古挖掘的過程並沒有那麼順利,考古人員找了許多,也沒有發現包拯的墓在哪兒,周圍的小墓,墓志銘都已經遭到了破壞,墓里合葬兩個人,但是這樣就能夠確定是包拯和他的妻子嗎?這讓考古學家十分頭疼。

正當考古學家心灰意冷,想著還要不要繼續挖掘的時候,迎面走來了一個老頭,這不是別人,正是世代看守包拯墓的守墓人,他指了指對面油菜田,說:「包拯的墓在油菜田的另一邊拐角處,不在這兒」。

考古隊員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得振奮起來,他們覺得這一趟並沒有白來,他們一鼓作氣地往油菜田的方向挖了過去,果然發現了包拯的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考古學家跟盜墓者如出一轍?

小編認為盜墓者跟考古學家肯定是出自同宗的,一個好的盜墓者必須有豐富的考古知識和鑑賞能力,一個優秀的考古學家必須懂墓內機關,才能下墓,所以,這二者其實是很難分清楚的!《盜墓筆記》的原著小說中,主人...

尋找失落的古國——山西絳縣雎村考古手記

2015年7月,我有幸作為考古隊的一員參與雎村墓地的考古發掘工作。前期工作證明,該處墓地為一處西周時期墓地,很有可能是在晉南發現的繼「倗」、「霸」之後的又一小封國。那麼,我們即將碰觸的又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