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廢墟為伴》: 告訴你一個真的考古生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關於考古,你的印象一定和盜墓有關,神秘、驚險……這些都可能是你的關鍵詞。
因此,考古學家們也一直在呼籲:把文物留在原地。
《與廢墟為伴》: 告訴你一個真的考古生活
文·陳 瑩
作者:(美)瑪麗蓮·詹森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作者近照
賽普勒斯青銅時代考古現場袁媛攝
關於考古,你的印象一定和盜墓有關,神秘、驚險……這些都可能是你的關鍵詞。
其實,這些純粹是來源於文學和影視作品的渲染,瑪麗蓮·詹森的《與廢墟為伴》一書就是負責打破這個「華麗麗」的「幻想」的。
為了告訴你「真相」,作者走進了真實的考古學家當中,比如說與他們一起在加勒比小島上挖掘陶器和骨頭碎片;一起用黑曜石打制石刀,割羊烤肉;到賽普勒斯的也朗尼索斯島追蹤埃及豔后留下的蛛絲馬跡……
她發現,考古一點都不迷人,考古學家們遇到的「困境」一點都不文藝,圍繞在他們身旁的是流感病毒、蛇蟲鼠蟻。
他們的身旁不是財寶,不是殭屍,而是廢墟、垃圾、塵土……
考古學家什麼樣 ——塵土為友,廢墟為伴
你想像中的考古學家,是《奪寶奇兵》里揮舞著長鞭在墓室地宮中與邪惡勢力周旋的印第安納·瓊斯教授?是《古墓麗影》中緊身衣馬尾辮,身手矯健的蘿拉?還是《鬼吹燈》中「盜亦有道」摸金校尉?
而詹森描繪的考古學家群像,根本不是這樣。
從外表看,他們和普通人沒什麼不同,長期的野外作業,使他們看起來還有點灰頭土臉,在人前不善交際。
但一談起考古,他們立刻就變得光彩照人。
他們是執著初心的「逐夢者」。
少時勵志以考古為一生志業,「從沒想過要干其他事」。
在他們眼中,鐵器時代的人類骸骨,秘魯納斯卡文明的地畫,美洲原住民如何製作和使用骨脂……歷史長河中的瑣碎細節令人著迷,逝去的歲月通過遺存的碎片向後人傾訴當年的故事,他們像解謎者,試圖將手中的殘片拼貼完整,讓環繞著我們的歷史之河再次流動……
「考古學,愛它,恨它,離不開它。
」這是書中寫到的考古學家的心聲。
很多時候,考古學家都面臨入不敷出的窘境。
有調查顯示,美國考古行業的失業率約為50%,人類學與考古學專業也因超低的就業率和起薪「榮膺」《福布斯》雜誌2014年評選的「大學最差專業」。
對考古學家來說,這項事業有時甚至不足以維持生計。
書中記錄的一位考古學者格蘭特·吉爾莫失業了兩年,參加了數百次面試才重新找到新工作;另一位考古學者凱西·阿巴斯,為了維持她在紐波頓港進行了幾十年的海洋考古學研究,不得不在羅德島紐波頓的富人區當清潔工。
支撐他們的是對初心的堅守和對專業的熱愛。
就如年近七旬的美國女性考古學者凱西·阿巴斯在寫給作者的信中所說:「到底誰更慘?是那些一直追隨自己的內心,甘之如飴過窮日子的人;還是那些為了虛無縹緲的經濟保障而不斷在辛苦工作中掙扎,卻還負債纍纍的人呢?」
考古學家在幹啥
——搜集人類真實歷史的碎片
一說起「文物」,你或許立刻會腦補出金光燦燦的馬蹄金,價值連城的元青花,鑲滿寶石的琺瑯彩,樣式新奇的西洋鐘錶……這些價值連城的古董固然屬於文物,但在考古學領域,考古學家的研究對象大多數時候還是些不起眼的東西——古舊的建築、墳墓,生鏽的武器、塑像,破碎的石器、陶片、骨頭,甚至塵土、垃圾堆、破罐子裡的殘留物。
他們的工作很枯燥。
挖一個探方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進行發掘的遺址可能空無一物,文物也可能細微到根本看不清細節。
然而,「你認為空無一物的地方,其實從來不曾空無一物。
」考古學家要做的是「還原」——全神貫注地仔細觀察一切,努力辨別這些遺存物是否能夠真實再現當年發生時的情形,讓歷史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正如美國考古學家康奈利所說:「成功的考古成果可以填補歷史的空白,他能夠講述失敗者的故事,也能從碎片中還原歷史。
」
不一定是「還原」距今千百年前的歷史真實。
當代考古學也屬於歷史考古學科的一個分支。
「大家研究的都是歷史上人類活動的痕跡,區別在於,我們研究的是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事——很可能是前一天。
」
日常生活中,司法鑑定、災難現場復原,這些常人印象中與考古不搭邊的工作中都有考古學家的身影。
書中記述了美國考古學者艾琳·科沃德在9·11世貿中心復原小組的工作經歷。
每天,她從傳送帶上取下現場殘留的遺物,她從中發現了一隻兒童手錶,一件嬰兒的罩衫,還有數不清的身份證件……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透過這些真實的歷史碎片,證明「有些事情真的發生過」。
考古學家的煩惱
——重要歷史再也找不回
新的考古發現和不斷進步的科學一直在校正我們已知的歷史。
然而,通過詹森的記述,你會發現,考古學家在談論歷史、談論他們的專業時,總是字斟句酌,懷著理智而熱烈的情感告訴你,「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獲知當時的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追逐真相的執著」。
然而,最令這些努力追尋歷史真相的考古學家痛心疾首的,是公眾對發掘和保護歷史遺蹟的淡漠。
有些遺址明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卻因「其貌不揚」,難以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廣泛關注,也就很難獲得各方面的支持。
書中記錄了很多令人唏噓的故事:印加時代的秘魯金字塔在開發商的推土機下被夷為平地,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在塔利班的戰火下毀於一旦,南達科他州的戴德伍德小鎮,唯一見證了19世紀的中國人在此求生壯大的詠春商場,遭遇強拆後只剩下大街上的一堆瓦礫……破壞人類文化遺產的行徑在世界各地不斷重演。
當推土機逼近歷史遺蹟,「很多重要的歷史再也找不回來了」。
另外一種對歷史遺蹟的破壞,來自對文物的交易和倒賣。
當3000年前深埋於地下的玉豬龍離開紅山文明的發源地,變成紐約古董商手中的陳列品,它們就再也無法為當年當地的歷史作出更多註解。
文物一旦流向了交易市場,就喪失了為歷史代言的能力。
因此,考古學家們也一直在呼籲:把文物留在原地。
點擊下載: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技網官方微信(zgkjw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