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自2005年由三聯書店推出以來,至今已有十年。

叢書旨在吸收多元開放的視角,從不同維度深化和拓展我們對於中國藝術傳統的認識。

在側重視覺文化和圖像文化的同時,我們的目標並不限於專業讀者,正如主編尹吉男先生所言:「這套叢書不完全是提供給那些傾心於中國藝術史的人們去閱讀的,同時也是提供給熱愛文化史的人們備覽的。

主編 尹吉男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總序

主編這套叢書的動機十分樸素。

中國藝術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僅僅是中國人的藝術史,或者是中國學者的藝術史。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我們有全球藝術史的觀念,作為具有長線文明史在中國所生成的藝術歷程,自然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對這份遺產的認識與理解不僅需要中國現代學者的建設性的工作,同時也需要世界其他地區的現代學者的建設性工作。

多元化的建設性工作更為重要。

實際上,關於中國藝術史最有效的研究性寫作既有中文形式,也有英文形式,甚至日文、俄文、法文、 德文、朝鮮文等文字形式。

不同地區的文化經驗和立場對中國藝術史的解讀又構成了新的文化遺產。

有關中國藝術史的知識與方法的進展得益於藝術史學者的研究與著述。

20世紀完成了中國藝術史學的基本建構。

這項建構應該體現在美術考古研究、捲軸畫研究、傳統繪畫理論研究和鑑定研究上。

當然,綜合性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在中國,現代意義的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美學、宗教學、文學史等學科的建構也為中國藝術史的進展提供了互動性的平台和動力。

西方的中國藝術史學把漢學與西方藝術史研究方法完美地結合起來,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的中國藝術史學曾經嘗試過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社會分析,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經驗。

文化理論和文化研究的多元方法對藝術史的研究也起到積極的作用。

我選擇一些重要的藝術史研究著作,並不是所有的成果與方法處在當今的學術前沿。

有些研究的確是近幾年推出的重要成果,有些則曾經是當時的前沿性的研究,構成我們現在的知識基礎,在當時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知識與方法。

比如,作為叢書第一本的《禮儀中的美術》選編了巫鴻對中國早期和中古美術研究的主要論文 31 篇;而巫鴻在 1989 年出版的《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包華石(Martin Powers)在 1991 年出 版的《早期中國的藝術與政治表達》(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柯律格(Craig Clunas)在 1991 年出版的《長物志: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巫鴻在 1995 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等,都是當時非常重要的著作。

像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萬物:中國藝術中的大規模與模件化生產》(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喬迅(Jonathan Hay)的《石濤:清初中國的繪畫與現代性》(Shi-tao: Painting and Modernity in Early Qing China);白謙慎 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Fu Shan’s Worl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楊曉能的《另一種古史:青銅器上的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解讀》(Reflections of Early China: Décor, Pictographs, and Pictorial Inscriptions)等都是 2000 年以來出版的著作。

中國學者的重要著作也會陸續選編到這套叢書中。

除此之外,作為我個人的興趣,對中國藝術史的現代知識系統生成的途徑和條件以及知識生成的合法性也必須予以關注。

那些藝術史的重要著述無疑都是研究這一領域的最好範本,從中可以比較和借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方式所產生的極其出色的藝術史寫作,反思我們共同的知識成果。

視覺文化與圖像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國歷史上已經多次顯示出來。

這一現象也顯著地反映在西方文化史的發展過程中。

中國的「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是以文字為核心的,而缺少同樣理念的圖像與視覺的新文化與之互動。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套叢書不完全是提供給那些傾心於中國藝術史的人們去閱讀的,同時也是提供給熱愛文化史 的人們備覽的。

我唯一希望我們的編輯和譯介工作具有最樸素的意義。

尹吉男

2005年4月17日 於花家地西里書室

已出書目

武梁祠

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

[美] 巫鴻 著 柳揚 岑河 譯

2006年第1版(平裝) 定價:35.00元

2015年第2版(精裝) 定價:65.00元

武梁祠讓我們發現了一個人,一個儒生,他有自己的理想和道德準則,對家人和後代也有自己的想像,這在中國美術史里是第一次。

融合東西方學術的思維方式與思維角度,通過對佛教流行於中國之前一處最重要的石刻畫像遺存「武梁祠」的全面描述和分析,梳理了近千年來中外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提出諸多解讀漢代畫像的創見,在解讀畫像的同時,向讀者揭開了一幅漢代儒家知識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畫卷。

禮儀中的美術

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

[美] 巫鴻 著 鄭岩 王睿 等譯

2005年第1版(平裝上、下冊) 定價:79.00

2016年第2版(精裝合一冊) 定價:128.00

從比較文化史的角度探討中國古代美術的特殊物質性和視覺傳統。

圍繞」禮儀美術」(ritual art)這一基本概念,討論了中國上古和中古美術中的多項藝術傳統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銅禮器,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佛教、道教美術的產生和初期發展等。

這些論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獻證據,以擴大美術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時空中的美術

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二集

[美] 巫鴻 著 梅枚 肖鐵 施傑 譯

2009年第1版(平裝)定價:55.00

2016年第2版(精裝)定價:78.00

不同類型的研究對象交織在一起,意在呈現「時間」在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重要性。

偏重探討研究中國魏晉之後藝術史的概念和方法,關注它們在闡釋歷史現象、披露歷史邏輯中的潛力。

考查對象包括建築、明器、拓片、畫屏、捲軸、冊頁、攝影等多種形式。

與常見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不同,這些論文沒有局限於孤立的門類和史實,而是竭力為這些現象找到自己的傳統和脈絡,並賦予其寬闊的視野,使闡釋更具啟發性。

黃泉下的美術

宏觀中國古代墓葬

[美] 巫鴻 著 施傑 譯

2009年第1版(平裝) 定價:45.00

2016年第2版(精裝) 定價:78.00

「黃泉」代指墓葬,即眾生的最終歸宿,喚起一種別樣的曖昧,這裡是人們和自己愛侶及仇敵重逢之地。

鮮有其他文明像中國一樣,在五六千年的時間裡,如此持久而專注地著迷於墓葬:設計地下空間、表現生死觀念、搜集珍寶器物、布置畫面圖像……本書從空間性、物質性、時間性三個比較觀念性的角度,闡釋了中國墓葬藝術從史前一直到宋遼金這漫長時段中的歷史變遷,展示出中國古人對於「生」與「死」這一人生基本問題的看法和實踐,代表了作者所倡導的介於理論框架與個案之間的「中層研究」。

美術史十議

[美] 巫鴻 著

2008年第1版(平裝)定價:26.00

2016年第2版(精裝)定價:59.00

大視野下的美術史學梳理,中西縱橫談。

作者就美術史何以成為問題、如何拓展思考路徑、其所置身的波瀾壯闊的當代人文場景等等,提綱挈領地闡述了個人的見解。

傅山的世界

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

白謙慎 著

2006年第1版(平裝)定價:41.00

2016年第2版(精裝)定價:75.00

故國已是愁如許,拂殘碑,卻又傷今。

將傅山的書法置於明末清初的文化架構中,藉由學術思想、物質文化、印刷文化之發展史的角度,以及經歷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遺民情結的角度,來觀察、詮釋傅山的生活和他的學術觀念與藝術創作。

作者不僅對中國書法史的轉折,也對17世紀的中國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觀照。

凡有興趣於明清易代之際中國社會之各側面的讀者,此書亦為必讀的作品,被評為「迄今為止研究單個藝術家的最優秀的著作之一」。

萬物

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

[德] 雷德侯 著 張總 等譯 黨晟 校

2005年第1版(平裝)定價:33.80

2012年第2版(平裝) 定價:39.00

看似重複相似卻又千變萬化的中國藝術,成為一種獨特而令人著迷的文化現象。

深入到中國文化與審美觀念的層次,揭示出中國藝術史中最為獨特、最為深厚的層面。

中國的藝術家不似他們的西方同行,他們不尋求忠實地再現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創造出成千上萬甚至無限的藝術品。

模件的思想同樣貫通了中國人的文化、宗教以及關於個人自由的表達。

石濤

清初中國的繪畫與現代性

[美] 喬迅 著 劉宇珍 邱士華 等譯

2010年第1版(平裝)定價:59.00

2016年第2版(平裝)定價:69.00

西方出版的第一本研究石濤的專著,以現代性架構石濤的生平與藝術。

主要聚焦於1697年至1707年間,即石濤身處揚州且留存至今作品數量最多的晚期階段,探討石濤的社會、政治、心理、經濟和宗教等五大面向,揭示其繪畫實踐的複雜性,並以自主性,自我意識與懷疑來界定石濤繪畫的主體性。

雅債

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

[英] 柯律格 著 劉宇珍 邱士華 胡雋 譯

定價:45.00

從「社會藝術史」的角度重構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一生。

通過解讀文徵明以藝術之名的社交活動,大寫的「藝術家」被還原為明代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機中展露著他的才華和性情,從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

長物

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

[英]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陳恆 譯

定價:35.00

一部有關文化消費趣味的生動作品,講的是晚明藝術,也是古今皆然的社會文化現象。

晚明時期,品類繁多的「物」在中國文化中扮演了過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關於物的分類、使用、品評,以及對它們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貶,成為晚明士人關注的話題。

牛津大學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長物》,以明代文震亨《長物志》一書為例,從物品視角切入藝術史,同時也跨越學科界限,參照社會文化理論,討論明代的「多餘之物」——繪畫、書法、青銅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紳精英所擁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們如何被鑑賞、使用,如何成為被消費的商品,以怎樣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們在明代社會生活中的意涵。

移動的桃花源

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

石守謙 著 定價:68.00

山水畫——東亞文化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類型,在中、日、韓有著相近又不同的體現。

山水畫起源於中國,後逐漸為韓國、日本所接受,在擁有共同理念和傳統的基礎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

比如「凈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將理念付諸筆端,加以形象描繪的過程中,都與各國當地文化傳統相結合,不斷被再創作與輾轉流傳,生髮出各種變種,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異的文化意象,其間故事,頗值玩味。

從風格到畫意

反思中國美術史

石守謙 著 定價:78.00

對「風格」長期占據畫史研究主導地位的反思。

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關於中國繪畫研究的方法與模式已有長足發展,其中以風格學的形式分析貢獻最多,在時代風格的確立與特定風格系譜的建立方面,成果卓著,但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局限。

作者對此作了回顧與反思,質疑以西方狹義的「再現」(representation)標準來研究中國繪畫的適當性,進而提出「畫意」作為一種觀看中國繪畫方式的意義。

另一種古史

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

楊曉能 著 唐際根 孫亞冰 譯

定價:78.00

探秘中華文化在其始創和形成進程中的「圖像銘文」。

本書並非一部以年代、地域或文化編排的通史,也不是一本僅僅研究古代中國青銅器銘文和紋飾的專著。

通過對「圖像銘文」的釋讀與解說,作者試圖勾勒出中華民族及其文化在始創和形成進程中來自多方的貢獻、錯綜複雜的形態與別具一格的特性。

祖先與永恆

傑西卡·羅森中國考古藝術文集

[英] 傑西卡·羅森 著 鄧菲 黃洋 吳曉筠 等譯

定價:88.00

觀念的物質形式是一個社會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們體現社會的價值及理想。

一個崇尚汽車所代表的速度與未來發展的社會,其所重視的價值與一個以供奉祖先的青銅器來體現個人成就的社會必定相當不同。

傑西卡·羅森(Jessica Rawson)教授在大英博物館工作二十餘年,長期擔任大英博物館東方古物部主任,1994年後又執教於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專業教授。

自從學生時代起,她就致力於通過物質文化來研究古代中國。

在過去三十五年的學術生涯中,她試圖了解常出土於墓葬中的青銅器、玉器及其他工藝品是如何被使用的,從而進一步去理解這些器物的製作造者的技藝、生活和信仰。

道德鏡鑒

中國敘述性圖畫與儒家意識形態

[美] 孟久麗 著 何前 譯

定價:48.00

古代的楷模或反例,恰如一面鏡子,揭示了潛藏於人事下的宇宙法則,而圖像使得這些法則為世人所見。

錢穆認為,若用一句話概括中國文化之特殊精神,則在其偏重於道德精神之一端。

本書的前半部分考察了中國敘事畫的早期狀況,並回溯了其功能、傳統以及形式風格從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1世紀的演變。

第二部分追溯文人審美興起後,敘述性圖畫在精英視覺文化中持續扮演的重要角色,展示了皇帝、官員、學士、普通人,如何通過對道德故事的不同描繪,來表達他們對政權合法性、公眾道德以及個人修養的關心。

山水之境

中國文化中的風景園林

吳欣 主編 柯律格 包華石 汪悅進 等著

定價:49.00

揭示和澄清現代啟蒙思想框架影響下開始接受西化的「自然」概念之前,中國人對景觀環境的看法。

中國文化本身對「自然萬物」的理解不是一成不變的。

自古以來,山水就是中國文化之鏡。

從後漢到前清,可分為三個大的變化階段:山水文化在魏晉南北朝的全面生成;在唐宋之紀山水逐漸偏向於文人個性的表達;元明清期間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

這種時間上的歷程正是本書甄選和組織文章的內在線索。

待出書目

ŸŸ►大明帝國:明代的物質文化與視覺文化

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英] 柯律格 著 黃小峰 譯

► 行到水窮處:班宗華畫史論集

[美] 班宗華 著 白謙慎編 李慧漱 劉和平 等譯

► 早期中國的藝術與政治表達

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美] 包華石 著 王蘇琦 譯

► 董其昌:游弋於官宦和藝術的人生

Dong Qichang: The Life on the Prowl of Courtier and Art

[美] 李慧聞 著 白謙慎 譯

歡迎關注三聯學術通訊

微信公眾號:sdx_bulleti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球景觀下如何重寫中國美術史

■ 專訪知名藝術史學者、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教授巫鴻最近,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在復旦大學以「全球景觀下的中國古代美術」為題帶來四場講座,對中國古代美術的重要特點進行反思。《東方早報·藝術評論》本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