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中國良渚文明是6000年前彝族人創造的,不是漢族人建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本學者加藤鷹一郎在研究中國《山海經》中的饕餮形象後認為,中國浙江良渚文明屬於三苗彝族所建立的偉大文明遺蹟,距今有6000年,是比同時期的炎黃一族更偉大的文明!
良渚文化玉琮的神人獸面紋中所謂「神人」形象的重要特徵,就是頭部形成倒梯形,戴著一個很大的羽冠,下肢蹲踞,足作鳥爪狀,口內有獠牙,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鳥圖騰的人化;同時玉琮獸面兩側還有變形的鳥紋。
從文物出土的原地——中國浙江地區,在《山海經》等古代文獻中找尋玉琮上神人獸面紋「神人」的來源。
《山海經》中曾多次記載有苗、三苗、苗民、羽民。
《海外南經》:「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一曰三毛國」。
《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歡頭生苗民。
苗民釐姓,食肉」。
《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人名曰民。
顓頊生歡頭,歡頭。
鯀妻士敬。
士敬子曰炎融,生歡頭。
歡頭人面而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楊是食,有歡頭之國」。
《海外南經》: 「灌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行,翼,亂,維宜芑苣,鳥喙,方捕魚。
一曰在畢方東,或曰灌朱國」。
《山海經》中關於三苗的記載看似混亂,但通過上文記述,我們還是能將相關信息提煉出來,即羽民、三毛、歡頭、苗民指的都是一個部落,同時還可以清晰地看出三苗部落明顯的鳥類特徵。
可見,上古三苗大致生活在中國的東南沿江沿海地區,並以鳥為圖騰,這正是玉琮中神人獸面紋中神人鳥足的有力證據。
蜀王神話傳說系列-魚鳧
魚鳧氏,是古蜀十三代國王中最出著名的國王之一。李白《蜀道難》中有千古名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宋人孫松壽也曾懷古詠今道「野寺依修竹,魚鳧跡半存」。魚鳧與蠶叢一樣,對古蜀文明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道經妖怪學:怎麼才能變成龍?龍有七種等級
雖然龍的地位不一定很高,但對普通妖怪來說,也是一種進步。化龍是需要血脈的,這種血脈在很多人眼裡是蛇,但在古人眼中,蛇和魚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山海經,大荒西經》有「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為...
《神異志》列國篇(一)——不死國、一目國、青丘國、厭火國
前言:《山海經》舊託名為禹與伯益所作。是二者治水遊歷天下萬國,遍看世間萬物而作。英國小說《格列佛遊記》,清代小說《鏡花緣》,更是互開東西方奇幻遊記體小說先河。本志列國篇中,將為大家介紹古代文獻中...
國慶特刊三丨吳曉東:《山海經》里隱藏了兩千多年未被識破的..
很多人說《山海經》里有一些字不認識,讀不懂,其實《山海經》里雖有那麼幾個生僻字,但每句都是大白話,讀不懂《山海經》的原因全不在是否認識那幾個生僻字,而在於是否能找到隱藏其中的一些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