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燈」——曇石山遺址之「陶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曇石山遺址位於福建省閩侯縣閩江北岸曇石村旁,屬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址。
遺址中己發掘墓葬76座、五座陶窯舊址、兩道部落防護壕溝和許多灰坑。
主要堆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被命名為「曇石山文化」。
墓葬分為三層,由下而上,距今分別為五千年、四千年、三千年左右,其上層疊壓著商周時期黃土侖類型墓葬。
出土的文物和標本有多具人物、動物屍骨化石及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貝器等,其中幾項重要發現,在全國亦屬罕見。
曇石山文化與台灣高雄的鳳鼻頭文化等內涵相似,年代相近,曇石山遺址對研究福建與台灣古代文化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曇石山文化遺址與台灣島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圓山、芝山岩等文化遺址具有諸多共同的特徵,證明在數千年前,閩台兩地先民就有密切往來,台灣文化直接受曇石山等大陸文化的影響。
曇石山文化遺址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之一,距今4000~5500年,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長形山崗。
「福建文明從這裡開始」,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連接閩台兩省的曇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和先秦閩族的發源地,它的出現,驚現了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將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向遠古大大推進了一步。
曇石山文化遺址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現以來,先後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之地幾乎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稱「貝丘遺址」。
曇石山文化遺址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待全部建成後,其規模將超過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位於福州城西的閩侯縣甘蔗鎮,是福建省第一座大型考古遺址博物苑,它將曇石山第八次考古遺址現場保護並直接展示給觀眾,真實生動地反映出原始社會晚期閩人先祖生產、生活和墓葬的狀況。
博物館內展出曇石山遺址八次考古發掘的珍貴文物和圖片資料,是福建省原始社會曇石山人勞動生息的縮影;黃土文化展覽廳,展現奴隸社會先秦閩族精美的仿銅印紋陶器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考古遺址廳,第八次發掘的30餘座墓葬、陶窯和壕溝等考古遺蹟和文物按原貌展出,讓觀眾有親臨考古現場之感。
曇石山文化遺址有六樣堪稱「中華之最」的寶貝。
中華第一燈,在125號墓葬中,出土時,陶燈放在墓主人頭頂,類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長明燈」,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堪稱「中華第一燈」。
曇石山人顴骨, 137號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其中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現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
可以證明,日本文化不僅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連日本人種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曇石山人。
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
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綠色釉,是中國最早的上釉技術。
提線陶簋,在131號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為全國罕見。
豎立坑中的殉葬男奴,在奴隸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豎立坑中,粗壯的大腿骨和腳趾清晰可辨,顯然是活埋時掙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隸殉葬的殘酷。
18件陶釜,陶釜相當於現代的砂鍋。
在131號夫婦合葬墓底下,發現了大小陶釜18件,在這全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絕無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愛喝湯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