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廣州古人的足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鹿頸村遺址發掘現場 |
南沙人復原像 |
鹿頸村出土陶罐 |
飛鵝嶺出土的石矛和骨器 |
廣州, 史上的那些個第一
約50年前,考古學家在廣州城東郊,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飛鵝嶺。
經過專家的考證,這就是廣州人的發祥地之一。
廣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如果追溯古人類的遺址,則可以追到更早。
這些歷代先民在簡陋的條件下,製作石斧,燒制陶器,採伐林木,平整土地,營建起小小的村落。
經過近些年考古專家們的不懈努力,越來越多廣州早期人類活動的情景被逐漸梳理出來。
文、圖/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植物園裡飛鵝嶺遺址 曾有遠古的小村落
飛鵝嶺所在是一片連綿的小山崗,大大小小的土崗有十多個,東南面是廣闊的平原,經由水道與珠江連接在一起。
這一帶早期就是盛產水稻的好地方,人煙稠密。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古人之所以選擇這個依山近水的地方生活,也是看中了這裡優良的自然環境。
經由刊發於1959年的考古報告我們可以得知,在飛鵝嶺一帶,無論高崗上或者平原上,都曾發現新石器時代遺物,考古學者們推測,是因為當時農業逐步發展,平原谷地漸次開發,田疇擴大,人們就從丘陵高處逐漸向平原上移居,聚合而成村落。
1956年暑假期間,中山大學地理系同學到飛鵝嶺地區進行測量實習,在地面採集到有肩石斧11件。
8月26日,中大歷史系的師生和市文管會到現場進行了第一次地面調查,發現有肩石斧、肩石錛、石矛、石鑿等石器,以及方格紋、夔紋、雷紋等印文陶片300多片。
之後的第二次調查也有相當的發現。
第二年初,中大歷史系對此進行了發掘。
經由發掘情況可知,當時飛鵝嶺的居民已經進入較為定居的生活,大量石器的出現,說明他們當時的經濟生活除了捕魚,狩獵外,還有農業,且農業是生活的主要來源。
飛鵝嶺遺址現位於華南植物園內,所在是一條寬約80米至100米、縱深約250至300米,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谷。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廣場,被鋼化玻璃覆蓋著的遺址保護群,大型塑像與主題雕塑群,以及模擬原始生態村落、歷史文化展館等。
人通常不多,走在這裡,能夠感覺到遠古的氣息撲面而來。
3000多年前 「南沙人」就生活在海邊
如果我們想要知曉廣州遠古人類究竟什麼樣,需要到南沙的鹿頸村去看一看。
鹿頸村,又名鹿頸寨,因村後山勢延長,形如鹿頸得名。
遺址地處鹿頸村東南珠江虎門出海口西側的一個古海灣內,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範圍1萬餘平方米,原植被為稻田、菜地、荔枝林、蕉林等。
20世紀九十年代初,番禺文物愛好者於小光無意中發現了古遺址的痕跡,隨即上報了文物主管部門。
於小光發現時,遺址已遭破壞,挖有魚塘,並建有采沙場。
但由於種種條件限制,發掘工作延至2000年11月下旬才開始。
發掘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
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了大量的釜、罐、盆、盤、豆等陶器殘片,以及斧、錛等石器等共計300多件。
這是廣州考古發現的堆積層最厚、出土器物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先秦遺址之一,不僅為廣州史前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對於研究環珠江口區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考古編年、社會歷史進程和文化面貌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最大的發現無疑當屬「南沙人」的發現。
根據當時負責發掘的廣州考古所專家張強祿的記述我們可以得知:2001年3月初的一個清晨,考古工地的發掘工作正按田野操作規程有序進行。
第Ⅲ區探方T1708中,一位正在發掘的村姑大叫一聲:「哎呀!人頭骨啊!」隨著叫聲,工地上的工人們呼啦啦都圍上去看,都不相信會有人頭骨發現,更不相信這塊祖輩耕作了幾百年的土地下面會埋有人骨,甚至現場的考古隊員們也覺得難以置信。
知道是埋有人骨的墓葬,當地的村民是怎麼也不肯再清理了。
最後只能由時任番禺博物館副館長的老考古隊員齊曉光親自清理骨架。
為什麼時隔幾千年人骨架保存得還這麼完好?專家分析:墓葬所埋藏的地層中包含有大量的貝殼,使得人體骨骼逐漸鈣化,變硬變結實了。
墓葬距今的年代約3100年。
這也是廣州首次考古發現3000年以前的人類墓穴。
在這處墓葬中,還發現了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架。
經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鑑定,這副人骨架的主人是一名男性,屬於亞美人種,身高170厘米,死亡時的年齡約在45~50歲之間。
後來,人類學家根據該人體骨架,成功復原了他的頭像,並命名為廣州「南沙人」。
這也是迄今為止確定的廣州人最早、最完整的頭像。
張強祿曾這樣寫道:「根據文物普查掌握的情況看,南沙區尤其是舊南沙鎮有史可查的開村時代大抵也就是南宋到元明階段。
相信如果不是考古人員慧眼識金,一鏟一鍬地打開埋藏千年的地下史書,驚醒沉睡三千多年的『南沙人』,當地村民怎麼也想不到『鹿頸村』早在幾千年前就存在了。
」可見,在廣州廣袤的大地下面,還藏著多少寶貴的秘密。
廣州都市周邊
遍布古人活動的遺蹟
廣州最早發現的先秦時期文化遺存是1954年、1955年由中山大學師生在海珠區內馬崗頂採集到的石斧、石箭頭等,據推斷屬於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20世紀50年代,文物工作者們還在今太和崗一帶調查發現了多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
1961年,廣東省文管會對增城金蘭寺遺址——位於三江鎮金蘭寺村後山岡進行試掘,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
這是一處貝丘遺址,發現了不少石器、陶器及動物殘骸。
近年來,蘿崗的春秋戰國時期文化遺存,增城石灘圍遺址的商周時期遺址,南沙鹿頸村的商周時期文化遺存,從化呂田獅象遺址的新石器晚期到商時期文化遺存,蘿崗隔田山的商時期文化遺存,增城豬頭山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蘿崗來峰崗的大型先秦墓群先後被發現、發掘。
蘿崗來峰崗遺址的先秦時期文化遺存包含新石器晚期至商代、西周、春秋、戰國等不同時期,清理的墓葬有65座,灰坑10座,灰溝4條,出土陶、瓷、石、玉、銅及銀等不同質地的文物245件(套),其中銅器有斧、篾刀等,可以看出當時生產、生活的水平。
它是目前廣州地區發現的分布最為集中的先秦墓葬群之一,對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先秦文化序列和歷史進程,以及南越國文明的源頭都有重要的意義。
扶浮嶺位於增城增江街白湖村,是增江邊的一個小山岡。
這裡曾經發現了廣州目前已知最大的先秦時期墓地。
約10萬平方米的遺址中,清理出大量墓葬和眾多的文物、標本。
扶浮嶺遺址中部南坡坡腳發掘了一座目前嶺南地區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鋪石子木槨墓,因地處山腳,埋藏淺,遭到了嚴重破壞,僅發掘殘存隨葬器物24件。
這座墓的時代大致在秦至南越國早期階段,
是具有典型越人墓特徵的墓葬。
墓主應是級別甚高的貴族官吏,或部族首領。
由於墓葬的棺槨制度和墓內隨葬品體現出漢人風格,顯現出「漢越雜處」的時代背景。
廣州地區已知的先秦遺址主要集中在相對外圍的區、市。
2009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湖路南側的大佛寺工地的河相淤積層中,清理出197塊先秦時期的陶片。
這是目前為止在廣州古城區發現的唯一先秦文化遺存。
四川涼山安寧河谷里發現綿延百餘公里的先秦時期聚落群
取得階段性成果1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涼山州博物館在西昌市舉行了成昆鐵路擴能工程涼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報會,通報了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中進行的10000 余平方米的田野發掘工作,和取...
一村一史何棠下見證千年遷徙歷史的風水寶地
01先秦越人曾來過何棠下村歷史悠久,早在先秦兩漢時期即有人越人遷徙至此定居。15年8月廣州考古文物研究所在九龍鎮棠下村稔園嶺先秦遺址,考古發掘出50餘座先秦時期的墓葬,1座西漢早期的長方形豎穴土...
尋脈上海之根——松江廣富林
據報導,位於松江區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東片區預計將於今年5月1日前後率先投入運營,另外,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和廣富林郊野公園的戶外空間預計在10月1日左右開放。這個攬盡上海千年歷史的廣富林文化遺址...
考古發現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
中國文化傳媒網訊 2月15日,成昆複線(涼山段)考古新發現暨西南秦漢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西昌舉行,就2016年成昆複線(涼山段)取得的重大考古發現以及西南地區的秦漢歷史與文化展開研討。 近...
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新發現 湖州錢山漾文化正式命名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劉慧 通訊員 余靖靜)昨天,我國考古學家在湖州命名一種新型考古學文化——「錢山漾文化」。學界認為,「錢山漾文化」與年代稍晚的「廣富林文化」一起,可填補長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