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探訪,領隊:三月公布成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川彭山江口地區自古熱鬧,最近幾個月,更因「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挖掘」被再次推到大眾面前。

目前,考古挖掘工作還在進行中,澎湃新聞記者從當地宣傳部門獲悉,3月初將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展示部分考古重大發現。

而公眾最為關心的是,這一考古工作是否能解答傳說中的張獻忠沉銀之謎。

歷時一個多月的圍堰、抽水,2017年1月初,江口鎮岷江河道內的水已經被抽干,到現在已經進行到挖掘的第二階段。

發掘工作原計劃安排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間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時間約為30天,發掘工作時間約為90天。

相傳此處藏寶甚富,當地有歌謠稱:「石龍(一作牛)對石虎,金銀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買斷成都府。

」當地人坊間閒語:有不少江口村民一夜暴富,買一百多萬的車子,後來警察就是從他這個車子順藤摸瓜,發現他們挖寶賣錢的勾當。

澎湃新聞記者坐車到考古現場的路上,司機閒聊:「我下班常在江口河道冬泳,就是現在圍堰的那個地方,當時哪想到可以潛水下去摸一把呦。

」「說是把挖到的寶貝都賣了,按人頭算,彭山地區一人能分六十萬元。

到達江口沉銀考古挖掘地時,我們先是在西岸遙望,藍色圍欄圈住約2000平方米的河道。

過岷江一橋,取道右岸,一路泥濘顛簸,道路兩側是雙江村尋常住宅與商戶,大家吃飯閒聊打麻將,各安其道。

而在兩三年前,這個村子曾大行竊寶之業,據《檢察日報》記者稱,江口鎮雙江村村民何林曾供述:「以前可熱鬧了,江上到處都是挖寶的船。

最多的時候有20多艘船,聚集在挖出大帥金印位置幾百米的範圍內,船頭抵著船尾,挖寶的人下水都沒地方下。

沿著岷江右岸往東北走,可以抵達一處紅色的古建築,為「彭山縣漢崖墓博物館」,只是現在已經改弦易轍,門口掛上「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工作站」的大牌。

一個保安將側門拉開一個縫,說現在已經不再開放了,必須憑工作證進入,還說再次開放要等三年以後了。

綿延的藍色圍欄緊緊環抱著抽干水、現已成為灘涂的考古工地,據當地宣傳部門稱,整個考古工地只有一個出口,即為這座漢代崖墓正對的地方。

澎湃新聞記者恰在門口遇到一個戴著安全帽,穿著工服、胸口掛著工作牌的工人。

他說他正要進考古工地,說裡面有重重的安保,刷臉都不好使,必須要有工牌。

他指指牆上的橫幅說,他正是施工單位的負責人曾勇剛,是四川信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

繼續往前走,有一個水利工程管理處,進到大院,能看到一大片藍色的布,掀開布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工地。

跟往來的村民聊天,他們說,這幾天下雨,人不多。

平時散落在河灘里少說有七八十人。

大家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有淺黃、橘黃和紅色等,不同顏色的衣服代表著職責不同,有負責施工的篩沙的,有負責洗沙拉沙的,還有很多大學生在做記錄。

沙石撞擊著機械,發出轟隆隆的聲音,整個工地是一片灘涂,遠處藍色圍擋也開了一個小門,是貨車傾倒沙石的出口。

靠近東邊有一個長方形的水塘,水塘旁邊是一組機械,大致是用來篩沙子,旁邊停著一台推土機。

工地中間的位置搭著簡單的工棚,是「資料整理區」,旁邊停著一輛車,車身上寫「考古現場保護」。

工地左邊三台挖掘機在沙堆上運作著,最左邊停了一輛卡車。

目前看來主要的工作區位於圍堰範圍內的北部和中部。

江口沉銀遺址歷年文物出土情況

彭山區宣傳部門介紹: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2010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保護範圍為東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橋,北至府河、南河交匯處,面積100萬平方米。

近年來在當地工程建設中發現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點與文獻記載張獻忠「江口沉銀」地點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銘刻年號的金冊、銀錠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等。

近些年具體出土文物情況簡介:

上世紀50-90年代,岷江河灘上偶爾發現被水沖刷出的零星文物。

彭山縣文體局副局長方明稱:「相關部門聯合武漢地質勘探所於上世紀80年代對江口鎮和銀錠出土地進行過勘測,發現岷江河道內散布著大量的金屬物質,不過由於受財力、人力和技術等因素所限,彭山不可能對其進行大規模挖掘。

2005年彭山縣引水工程在江口鎮岷江河道內進行施工過程中,挖掘機在距地表深約2.5米處挖出一圓木並從中散落7枚銀錠。

關於此次發現與挖掘情況,方明與彭山縣文物管理所的吳天文曾聯合撰文《彭山江口鎮岷江河道出土明代銀錠——兼論張獻忠江口沉銀》。

裡面對於七枚銀錠、以及存放銀錠的青岡木等有詳細介紹。

文章中談及:

「2005年4月20日,彭山縣引水工程在江口鎮岷江河道內施工時,挖掘機在距地表兩米半左右的地方挖出兩個半圓形木樁與七枚明代五十兩官銀。

」「兩個半圓形木樁可以拼起來,拼起來為一截圓木,長118厘米、外徑18厘米,其內部被挖空。

銀錠恰可以整齊地排布在裡面。

「出土的七個銀錠中,六件有銘文,一件無銘文。

部分銘文顯示:

「沅陵縣征完解司載充兵餉銀五十兩,崇禎十年八某日銀匠姜國太」

「湘潭縣運糧官軍行月銀五十兩」

「巴陵縣榆口餉銀五十兩」

「黃岡縣銀四十兩正」

由這些地名可知這些銀子都是來自湖南湖北,應該是各藩王的官銀。

由現存這些銀子的圖片可知,這些銀子做工都比較粗糙,銀匠寫字的筆畫歪歪扭扭,專家稱,銀錠的周身還布滿氣泡,是銀匠鑄銀時偷工減料的明證。

吳天文認為,這些銀子上的地名與歷史記載的張獻忠的行軍路線是相符的。

2011年,在岷江河道取砂石過程中,出水了大量的文物。

包括有金冊、銀錠、西王賞功金幣、西王賞功銀幣、銀髮簪和大量碎銀等。

出土西王賞功幣

出土金封冊

出土碎銀

2013年以來,不法分子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盜掘。

2015年5月,經過彭山區公安部門長達兩年多的秘密偵察和取證工作。

打掉了盜掘犯罪團伙,並繳獲、追繳回多件珍貴文物。

該地警方稱:共打掉盜掘文物團伙10個,摧毀倒賣文物網絡9個,追回文物千餘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00件,包括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8件、三級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3億餘元。

2016年11月 ,有記者從彭山區檢察院了解到,歷時2年偵結的「張獻忠沉銀盜掘案」目前已經起訴20件55人,其中已判決9件28人。

據彭山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王利介紹,已判決的案件主要為事實清楚、涉案金額較小的案件,其中被適用緩刑的24名被告人已開始接受社區矯正。

這次追回來的文物中就有「虎鈕金印」。

領隊劉志岩:這肯定是一次特別重大的考古挖掘

此次從2017年1月開始的為期三個月的考古挖掘,春節前由央視的採訪報導可知,已發現了五十兩銀錠、戒指、簪子等文物。

2017年2月19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專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與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的相關專家學者都短暫聚集於成都,開會決定下一次新聞發布會的議程。

目前,彭山區宣傳部門稱初步定於3月初召開新聞發布會,並會帶部分媒體進入考古區觀摩。

2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此次考古發掘的領隊劉志岩進行了採訪。

劉志岩表示,初步定於3月初的發布會是對社會的一個匯報,「大家都比較關注這個事嘛,考古也不能只挖不說,不說等於沒挖。

關於文物的數量是否可觀,他說:「這肯定是一次特別重大的考古發現,但是具體有哪些成果要等到3月初才能公布。

當天可以去現場,可以拍照,我們拿出來文物大家都可以拍,我們會提供比較精美的文物。

只要是在開放的區域,攝像都可以,錄資料沒有問題。

他說三個月應該可以完成考古發掘,一切是在他們的預期之中,「這是一次新的工作模式,有新的工作方法,和之前的考古不一樣。

他說最近挺忙的,他正在準備發布會和其他項目申報的材料。

彭山區宣傳部門稱,「此次挖掘計劃通過河道內的臨時圍堰工程解決考古發掘平台,再通過金屬探測器確定重點發掘區域。

在發掘過程中採用全站儀精確定位出水文物坐標,同時利用三維成像和航拍技術採集文物信息。

」「此次發掘是我省第一次進行水下考古發掘,水下文物的埋藏情況與陸地相比更為複雜,況且遺址本身又屢遭盜掘,因此本次考古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我們期望能夠通過本次考古發掘對江口沉銀遺址的性質、文物的分布範圍、埋藏情況和保存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能為四川水下考古積累經驗,培養人才。

彭山區文物管理所的吳天文也到成都參加了討論,他說他主要做了一些資料的整理匯總工作。

他表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要負責這次挖掘的前期工作,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主要負責後勤。

吳天文稱他沒有具體參加每天的考古挖掘工作。

河流交匯處河道為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挖掘處。

當地文化學者對所謂「張獻忠沉銀處」說法持懷疑態度

在整個的江口沉銀挖掘中,成都當地的一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頻頻提出相左的意見。

在採訪中,他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他的一位彭山的朋友告訴他一些關於此次考古挖掘的情況,「現在的挖掘情況跟我最開始的、公開的判斷是吻合的。

袁庭棟表示,他的觀點很簡單,一共三條:

「第一,『張獻忠在江口主動沉船一千艘』這種說法是絕對不可信的,別說一千艘,連一百艘、十艘都是沒有的。

你研究張獻忠的歷史,(會發現)他根本不可能主動沉船。

「第二,在這裡可以挖出一些東西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裡是兩千多年來川西地區最重要的渡口,任何一個多年的渡口都可能會掉下很多東西,比如嘉陵江和灞河。

挖到張獻忠的東西很正常,因為張獻忠在這裡打了一個大的敗仗,打了敗仗,肯定船會受損,人會損失,東西會掉下去。

「第三,他們現在公布的國家一級文物、國寶級文物——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和西王賞功的金幣,我認為真偽存疑,更可能是贗品,是近代偽造的。

他們從北京請了三位專家來鑑定,我沒看到鑑定報告,但我覺得真偽是存疑的。

我覺得還是需要嚴肅、認真的鑑定。

如果讓我和所謂的專家面對面討論,我是願意參加的。

」袁庭棟說,「那個『永昌大元帥金印』,『永昌』是李自成的年號,張獻忠的軍隊裝備誰研究過?張獻忠的軍隊中有大元帥這樣一個職位嗎?有一條根據嗎?」

袁庭棟表示,他讀了四十多種關於張獻忠的文獻,「關於張獻忠的記載很多,意見相左的也很多,最近在媒體上掀起一股罵張獻忠的風潮,將清代的地主官方污衊農民起義領袖的話全用上了,其實清代的很多書還是為張獻忠說好話的。

袁庭棟說:「現在就挖出來一些簪子、戒指,和一個銀錠,但是這些簪子呀戒指呀和張獻忠有什麼關係?」

他也提到了彭山地區的文物販賣亂象,他認為,當地已經形成了贗品的市場,乃至贗品製造的產業鏈,「你說是真的,他就可以說是假的,大家是學術觀點不同,但是文物鑑定師是沒有任何法律責任的。

史料記載沉銀處:錦江沉銀還是江口沉銀?

1938年,川軍將領幸蜀峰曾在成都市四川大學的望江樓下游的錦江河段進行過一次考古挖掘。

幸蜀峰的兒子幸邦權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說:「父親告訴我,他們的位置是在從今天的安順橋向南面,順江而下的四川大學和兵工廠之間。

」幸蜀峰帶了一個師截斷錦江,拿出當時最好的設備進行考古挖掘,中途挖出了人骨、血沙和刻著「張」字的石條。

但是挖了好多天,最後就挖出了一些張獻忠的銅錢。

幸蜀峰留給兒子一份手稿中寫道:「一天,在四川共事的前輩江希曾突然請楊伯鹿吃飯,楊伯鹿感到十分疑惑。

酒過三巡之後,江希曾就開始讚賞楊伯鹿品行忠厚,為人可信。

隨後江希曾取來了一個精緻的小木箱,鄭重地交給楊伯鹿道:『這裡面保存著我多年收藏的張獻忠寶藏的秘密,先生為人忠厚,故特在我離川前交給你,以後遇有機緣,把寶藏開發出來獻給國家。

』楊伯鹿謹記這份囑託,從不把資料示人。

1938年12月,楊伯鹿認為,捐出寶藏的秘密,正逢其時。

」幸蜀峰就是受這份所謂的藏寶圖的感召,才帶隊挖錦江河段。

袁庭棟說:「幸蜀峰挖完以後,還專門向成都市警察局寫了一份總結報告,我自己親眼看見過這份被收藏在成都市檔案館的報告。

但是你說他家有什麼藏寶圖,他是拿不出來的。

關於張獻忠的銀子到底沉於何處,從史料的記載中,是有兩個地方的,其一就是幸蜀峰挖掘的這個錦江段。

史料中有載:

(清)彭遵泗撰《蜀碧》卷三:

……

賊毀藩府,走川北。

獻自江口敗還,勢不振,又聞王祥、曾英近資簡,決走川北,將所余蜀府金銀鑄鉼,及瑤寶等物,用法移錦江,錮其流,穿穴數仞實之,因盡殺鑿工,下土石掩蓋,然後決堤放流,使後來者不得發。

名曰錮金。

(清初)楊鴻基《蜀難紀實》:

賊威令所行,不過近省州縣 ,號令不千里矣。

獻忠自知不厭人望,終無所成,且久賊之無歸也,思挾多金、泛吳越、易姓名、效陶朱之游。

於是括府庫民兵之銀,載盈百艘,順流而東。

至彭山之江口,初心忽變,乃焚舟沉鏹而還。

(明末清初)吳偉業《綏寇紀 》:

用法,移錦江而涸其流 ,穿數仞,實以黃金瑤寶,累億萬,殺人夫,下土石以填之,然後決堤放流,名曰「錮金」 後至者不得發。

很多文獻中都提到張獻忠有意沉銀於錦江。

吳偉業特提到的「殺人夫,下土石以填之」似可與幸蜀峰挖到人骨、血砂相合。

(明)俞忠良《流賊張獻忠禍蜀記》:

隆武二年丙戌(清順治三年,1616)九月十六日,副總兵曹勛率建南兵克邛州,距成都僅兩日行程。

獻忠離成都,率賊營男婦百餘萬操舟數千蔽岷江而下。

都督楊展起兵逆擊之,戰於彭山之江口,展身先士卒遣小舸載火器以攻賊舟,風大作,舟火,士卒鼓勇,皆殊死戰,賊敗。

賊舟首尾相銜,驟不能退,風烈火猛,勢若燎原。

官兵槍銃弩矢百道俱發,賊舟多焚,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萬,悉沉江底。

群賊登岸走,旋奔川北。

(明末)沈荀蔚:《蜀難敘略》:

(順治三年)「逆之焚舟北走也,一舟子得免,至是詣展告之」,「展令以長槍群探於江中,遇木鞘則釘而出之,周列營外,數日已高與城等」。

(順治十一年)「又有漁人獲銀鞘於江口,而剖其鞘以為飼豕之具。

見者詣守將告之,漁人獻其所獲,主者以為不止此也,遂炙拷而斃。

於是制諸器,日打撈於江中,亦時有所得,二三年後,尚矻矻不休」。

(清)彭遵泗撰《蜀碧》卷三:

丙戌順治三年(1616):參將楊展大破賊於江口,焚其舟,賊奔還。

獻聞展兵勢甚盛,大懼,率兵十數萬,裝金寶數千艘,順流東下,與展決戰。

且欲乘勢走楚,變姓名,作巨商也。

展聞逆於彭山之江口,縱火大戰,燒沈其舟,賊奔北,士卒輜重喪亡幾盡。

復走還成都。

展取所遺金寶,以益軍儲,自是富強甲諸將(至今居民時於江底獲大鞘,其金銀鐫有各州邑名號)。

(清)張鳳翥纂修《彭山縣誌》:

明季楊展率兵拒張獻忠,焚賊舟數百,珠寶金銀悉沉水底。

賊崩敗,反走。

江口兩岸逼仄,前後數千艘,首尾相銜,驟不能退,風烈火猛,勢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槍銃弩矢,百道俱發,賊舟盡焚,士卒糜爛幾盡,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百,悉瀋水底。

這些史料中詳細記載了楊展在江口伏擊張獻忠,以及張獻忠棄兵曳甲、為了逃走沉銀江底的情況。

此次考古挖掘是否能證實這些記載,或者解開沉銀之謎,大家拭目以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張獻忠「江口沉銀」的歷史謎團

民間傳說,明末清初張獻忠兵敗四川,曾「江中沉銀」。但「江口沉銀」是否真的存在,具體地點在哪兒,卻一直沒有明確說法。前不久,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隊對外宣布,1月開始的「江口沉銀」水下考古工...

張獻忠沉銀遺址考古發掘啟動

12月26日,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岷江東南岸開始圍堰,做考古發掘的最後準備。12月26日,彭山江口,一則紅底白字的通告格外顯眼,這則《關於江口沉銀遺址發掘的通告》顯示:「根據國家文物局批覆,四川省...

四川彭山「沉銀遺址」考古確認張獻忠傳說

中新網四川彭山3月20日電 (劉忠俊 楊珺 劉剛)記者20日從四川眉山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區江口岷江河道「張獻忠沉銀」遺址考古出土文物已超過萬件,實證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