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已證實,你可知沉銀迷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月20日,記者從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遺址出土文物超過萬件,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張獻忠江口沉銀一直是歷史之謎,為世人關注,被稱為世界第三大寶藏。

史料記載,張獻忠陝西延安人,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義,是與李自成齊名的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帶兵入川,並於8月打下成都,掌控四川,在成都做皇帝,國名大西,改元大順,建立大西政權,自稱「老萬歲」。

但是張獻忠的政權沒能維持多久。

1646年7月,清軍攻打四川,張獻忠被迫撤出成都。

順岷江南下轉移財物途中,遭明朝參將楊展伏擊,戰敗船沉,大量財物沉於江底。


——童謠藏玄機,寶藏在成都?

據傳,撤退之前,張獻忠花費了巨大的人力,在流經成都市內的錦江築起高堤,但並不是為了治理水災,而是在堤壩下游的泥沙中挖了個數丈深的大坑,將他搶來的數以萬計的金銀財寶埋在坑中,然後重新決堤放水,淹沒了埋藏財寶的大坑,並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

多年來,成都有童謠唱道:「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

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而在成都錦江邊上的石碑上,也刻有這樣的童謠。

似乎印證了寶藏在錦江里的傳說.:

晚清時,有個叫楊白鹿的貢生,不知從什麼途徑拿到了所謂的「藏寶圖」,他在晚年時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好友馬崑山,並把這張無價的「藏寶圖」一併給了他。

1958年農曆九月,馬崑山成立「錦江淘金公司」,招收工人,又訂購了金屬探測器等設備,轟轟烈烈大幹了起來。

幾天後,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了大石鼓!經理宣稱:「石牛、石鼓都出來了,『萬萬五』還跑得脫嗎?」不久,又傳來驚心動魄的「喜訊」:坑旁安置的金屬探測儀突突直響。

沒有金銀,哪來的響聲?錦江淘金公司當即召開緊急會議,準備了大批籮筐扁擔,訂購了一部起重機,計劃金銀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運,直接繳存銀行。

然而,歷史卻偏偏愛和人們開玩笑,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只有三大籮筐小銅錢。

一場轟轟烈烈的錦江淘銀工程就此結束。

看來張獻忠這批寶藏並不在錦江裡面,那大量沉銀又在哪兒呢?

錦江出土碎銀

沉銀不在錦江里,那我們只有從錦江的面積與流向開始這場沉銀謎蹤的搜尋。

史料有載云:「獻(張獻忠)自江口(在彭山)敗還,勢不振……決走川北,將所余蜀府金銀鑄餅及瑤寶等物,用法移錦江,錮其流,穿穴數仞實之,因盡殺鑿蓋工,下土石掩蓋……」

錦江的幹流起於成都市金牛區洞子口,止於彭山縣江口鎮。

全長97.3公里。

而江口鎮作為錦江的下游,有沒有可能與這批沉銀有聯繫呢?令人驚奇的線索出現了。

在彭山江口,這裡竟也流傳著與寶藏相關的歌謠,出現了這場沉銀謎蹤的第二種版本,當地人這麼唱道:「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不同的是,石牛和石鼓換成了石龍和石虎,而歌謠的格式則一模一樣。

在彭山江口為什麼也有一首類似錦江石碑上的歌謠?這難道只是單純的巧合嗎?

——童謠再現,寶藏在彭山?

2005年4月20日,彭山縣江口鎮老虎灘河床引水工程建設工地上,挖出一枚枚烏黑中泛著亮光的銀錠,銀錠身上「崇禎十六年八月,紋銀五十兩」的字樣清晰可見。

從出土銀錠中的銘文可以看出這些是來自湖南、湖北地區,為索禎時期的稅銀,與張獻忠轉戰路線及所占地點十分吻合,認為這一意外發現為「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傳說找到了佐證,從而證實了張獻忠在彭山江口鎮沉銀之說完全符合歷史真實。

隨後的幾十年中,彭山縣江口鎮的漁民在撒網捕魚時,卻撈起過銀制的元寶,上面有當時成都府庫的烙文,2005和2011年,當地在工程建設中發現了大量文物。

——發現歷程:被盜案件

2015年5月1日,公安部督辦了一起案件:「5·1彭山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

事發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該案系多個團伙作案,涉案人員眾多……作案時間從2011年至2015年4月,長達4年之久……

2015年12月25日,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等多名知名專家一致確認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專家還共同呼籲,儘快立項,進行搶救性發掘。

「江口沉銀遺址」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橋南1000米,北至雙江匯合處向北500米,南北外延500米。

2016年1月、10月,在公安部直接組織指揮下,四川省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一舉破獲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四川眉山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案,打掉盜掘文物犯罪團伙10個,破獲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案件3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0名,追回各類文物千餘件,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38件,三級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額達3億元

———考古發掘

2016年12月26日,江口鎮岷江岸上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現場了多張《關於江口沉銀遺址發掘的通告》和《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項目施工公告》。

通告顯示,2017年4月30日之前,考古隊將在江口大碼頭至江口崖墓博物館區間的河道內進行考古發掘。

在可目測範圍內,往來者也不難看到,岷江河道內,3條總長約1.5公里的圍堰內可以看到裸露的河床——這就是張獻忠沉銀的中心遺址。

考古項目於2017年1月5日啟動,截至近日新聞通氣會,經過兩個多月水下考古,已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現場出水文物超過10000件。

除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還首次出水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


——首次水下考古發掘科技含量高

本次考古發掘,系四川首次開展水下考古發掘項目,考古工作創新了工作理念,運用了大量的新技術。

前期利用電磁法探測技術方法獲得河床基岩構造圖,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就可為大範圍開展考古發掘提供方向;獲得河床砂石覆蓋厚度圖,則可預測考古挖掘土方工作量,就可為合理安排考古勘察工作提供技術依據。

發掘過程中,採用PTK精準記錄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點區域安裝延時攝影,搭建整個遺址的考古數據管理系統等,保證了考古工作科學、有效的進行。

未來兩年內可以在岷江彭山段的河道內以電磁法探測技術為主,結合水下聲波探測方法,對該區段的岷江河床砂卵石層和基岩的結構變化情況進行網式3D探測,為考古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口沉銀——流傳370年的民間傳奇

彭山江口古鎮,一個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川南碼頭小鎮。面朝千年奔涌的岷江,背靠鍾靈毓秀的彭祖山,這裡曾是兵戎相見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曾是「夜有萬盞明燈照碼頭」的繁華港口。這裡,流傳了一個300多年...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探訪,領隊:三月公布成果

四川彭山江口地區自古熱鬧,最近幾個月,更因「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挖掘」被再次推到大眾面前。目前,考古挖掘工作還在進行中,澎湃新聞記者從當地宣傳部門獲悉,3月初將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展示部分考古重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