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文化之發展時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展時期青銅器

商代早期、中期

公元前16世紀一公元前13世紀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

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

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

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嫻熟,制范、合范技術相當進步。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鼎盛時期青銅器

商代晚期 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

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於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採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

運用誇張、象徵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壯嚴神秘又富有生氣。

紀事何銘文在商末出現。

周初禮器沿襲商制,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

鑄記長篇銘文是西周青銅禮器的重要特點。

轉變期青銅器

西周中期、晚期 春秋早期

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

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形成重食的系統。

列鼎制度、編鐘制度和賜命作器之習已經形成。

新器類出現,器形端莊厚重,紋飾多為動物變形,或流轉舒暢,或樸質簡率。

作器鑄銘盛行,多見有長篇銘文的重器。

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紋飾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續。

各諸侯國普遍建立青銅鑄造業,水平不一,有的范鑄技術略顯粗疏,大國之器仍較精嚴。

更新期青銅器

春秋中期、晚期 戰國

公元前7世紀下半葉—公元前221年

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同高潮。

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徵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

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的功用逐漸消失。

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譎奇精麗之器。

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

失蠟法和印模塊范拼合法產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

銘文字體亦注重美化。

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於樸素平實。

秦、漢為青銅器發展史的餘輝。

青銅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和兵器五大類。

酒器

爵 爵用於飲

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

爵的一般形制為: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部為杯形,腹側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

流同杯口之間有柱(柱可能為過濾之用)。


角 (音 jue) 飲酒器。

無柱、流,兩端皆是尾。

角同爵的容量比為四比一。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角當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二里頭文化期的異形管流角。

尊 高體,大型或中型容酒器。

按其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等三類。

壺 盛酒之用。

使用時間從商至漢代或更晚。

鋪首:銜門環的底座,多為虎頭、螭、龜、蛇等,起裝飾壺身的作用。

卣:(音 you) 盛酒器。

盛行於商晚期及西周。

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稱觥是約定俗成。

出現於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彝 方彝(yí)乃盛酒器。

一般呈方型,出現於商代晚期。

食器

豆 專用於放置醃菜、肉醬和調味品的器皿。

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

山西保德縣出土的商晚期帶鈴銅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銅豆。

豆也屬禮器的一種,通常成對出現。

對於用豆數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

《禮記·禮器》所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但是,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都較少,這可能和當時人們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質豆有關。

鼎 青銅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於商代早期,歷經各個朝代,一直延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多的器皿。

作為飪食器,鼎並無特殊功用,但作為禮器,它卻是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

古代社會,對於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

據文獻記載,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稱"太牢",以下盛羊、豕、魚、脂、腸胃、肪、鮮魚、鮮臘;諸侯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盛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盛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甗 (音yan )為蒸飯器,全器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米,古稱"甑"(zhèng);下體為鬲(lì),用以煮水,中間有孔通氣。

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鑄造,但為數甚少。

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較多,西周末、春秋初尤為突出。

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禮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簋 (音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飯食的器具。

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晚期逐漸增加。

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

特別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

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數為多。

敦 (音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以後消失。

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內外皆圓,蓋與器相合成球體或卵圓形體。

鬲 (音lì)為炊粥器,青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猶如三個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個較短的錐形足。

袋形腹的作用為了擴大受火面積,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後,袋腹逐漸蛻化,且多數青銅鬲有精美的花紋,不宜於火煮,當為盛粥器。

水器

盤 盛水器,青銅盤出現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代晚期。

匜 (音 yi)與盤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 一人捧盤盛水。

鑒 (音 jian)大型水器 ,盛水也可盛冰

樂器

鍾 打擊樂器,盛行於西周和東周。

斜掛的鐘稱為甬鍾,直懸之鐘稱紐鍾。

鼓 打擊樂器。

由於商周時期的鼓絕大部分是木質的(難以保存),所以青銅鼓為數甚少。

鐃和鉦(音 zheng )同為打擊樂器

兵器

戈(gě)是商周時期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古稱句(gōu)兵,是用以鉤殺的兵器。

矛 用於衝刺的兵器。

矛體分鋒刃和骹兩部分。

鋒又分前鋒和兩翼;骹為插入木柄處。

鉞 鉞(yuè)是具有征伐權力象徵的權杖器,其中的異形鉞為少數民族或北方傳入。

戟 戟(jǐ)是一種既可刺又可勾殺的雙重性能兵器。

劍 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進行格鬥、可斬可刺的兵器,出現於西周。

劍一般由劍身(有血槽)和劍把兩部分組成,並配有鞘。

史學上所稱的玉具劍是指摽、首、格、劍鼻四處皆佩玉的劍。

以前的老古董商鑑別銅器,靠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來加以斷、推理,辨別其年代與真偽,這完全憑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

而現在的專家則擁先進的科學儀器,甚至可用雷射測定。

此文章由小篇《劉威》制1562358428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