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回顧:郭靜雲 「天地神明:先秦『生機』概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
2017年中山大學
「歷史、考古與文明」 研究生暑期學校
暨 考古人類學工作坊
講 座 回 顧
天地神明:先秦「生機」概念
主講人:郭靜雲 教授(台灣中正大學)
整理人:馮瀟屹(中山大學)
校對:呂炳庚
編輯、配圖:趙柏熹
編者按:文本由暑校學員整理,並由本號工作人員校對及編輯。
如有錯漏,敬請講者或讀者指正!
郭靜雲 教授
2017年8月22日上午,郭靜雲教授為中山大學「歷史、考古與文明」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學員們帶來了「天地神明:先秦『生機』概念」的精彩講座。
講座內容來自郭教授《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下編的第三章。
郭教授在其中對先秦「神明」的概念做了自己獨到的考察,並形成了一系列頗具啟發意義的新觀點,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郭教授從先秦兩漢古籍中涉及到「神明」的文句入手,認為先秦兩漢的典籍中提及「神明」時都和「天地」一起出現,從而認為「神明」與「天地」關係密切;並進而將「神明」、「神祇」兩個概念區別開來。
她考察了先秦兩漢古籍中的「神祇」,認為「神祇」是祭祀的對象,而「神明」則沒有被當作過祭祀對象,而是作為天地溝通的媒介出現在古籍中。
從這個角度看,她認為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下,「生機」一詞最能恰當地表達古人「神明」觀念的本義。
再通過清人黃奭對神明之德的說明等相關材料,認為「神明之德」即「陰陽未分」時的「天地合德」。
所以,天地不交,則無生機;有神明之交,天地之間便有了生機。
郭教授認為戰國時期作為諸子共同知識背景的神明觀念,源自商周文化。
因此接下來從甲骨金文和青銅禮器中尋找其根源,並主要討論了自然神明觀和禮制與孝道的神明觀。
在自然神明觀這部分,郭教授從金文中「天神陟降」入手,通過一系列材料,論證了「神降自天」、「明出自地」。
又從明字字形出發,從商代青銅禮器上找到了「明紋」。
她在「商文明雙嘴龍『天神』信仰索隱」的講座中,已經討論了「神紋」的問題,今天的講座中,還介絡了結合「神紋」和「明紋」的「神明紋」。
此外,郭教授還認為最早出現在盤龍城三期的銅鬲上的「圓紋」和「雙同心圓紋」是「明紋」的簡化,即「日紋」。
「明紋」和「日紋」都表現出古人對升天的渴望,可以說明古人在祭祀活動中,希望逝者可以獲得明自地升天的能力。
而這觀念在春秋戰國以來逐漸被哲理化,並作為諸子思想共同的知識背景來源。
此外,郭教授認為古人還有神明相輔、神明相合的觀念,這也就是天地合德。
接下來郭教授闡述了禮制及孝道的神明觀,認為禮制及孝道的神明觀正是取法於自然神明觀,古人希望社會和天地一樣保持永久的生機。
強調社會取象於天地,才能保持不滅的生機;配天地神明之徳,神明接為一體,才能實現家族世世昌盛的生機。
並進而將此觀念擴展到跨血緣關係的社會和國家,進而發展出儒家的「禮」和「孝」的思想。
此外還討論了黃老道學、易學、荀學、養生學的神明觀。
在論述上述觀點的時候,還特別對「明器」概念的本義做了討論。
郭教授認為「明器」乃為死者殉葬專門製作的器物的意思是東漢以後才出現。
而殷周時期,「明器」就是「祭器」,意思是希望死者可以獲得能夠升天的明德。
郭教授三個小時的講座,傳達的信息量非常大。
對殷周秦漢的「神明」相關問題作了獨到的梳理,使得相關問題和思想史脈絡變得清晰起來。
相信每位同學都會有所收穫,都會被引發出更多的思考。
雖然時間有限,同學們提問的熱情卻十分高漲,講座最終在大家意猶未盡中結束了。
全文完
歷史考古與上古文明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歡迎參加「先秦至隋唐出土資料」研讀班
「先秦至隋唐出土資料研讀班」簡介 儘管歷史學的研究歷來以傳世文獻為主,然而隨著出土文獻與考古發掘的新發現,我們所能運用的一手史料日益增多,對於認識當時的歷史提供極大的幫助,甚至可以改變我們對傳統...
研究中國古文明 中正大學教授出書
2016-10-17 20:16聯合報 記者謝恩得╱實時報導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郭靜雲花了10年比對考究數千年來的甲骨文和金文等圖案文字,今年發表新書《天神與天地之道》。她表示,中國古文明的最初信...
天神與天地之道:巫覡信仰與傳統思想淵源-專家評論
郭靜雲《天神與天地之道》 2016-05-31 歷史考古與上古文明宋鎮豪:該書注重地下考古發現、出土古文字材料與文獻記載的多重證,因熟悉國際學界研究動向,故能以域外有關史學理論及方法駕馭其學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