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云: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7月4日下午2:00-6:00,整整4個小時的時間,郭靜雲教授為中山大學歷史、考古與文明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學員們做了主題為「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的報告,講述了其著作《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的主要內容。

在進入主題之前,老師先是談到了什麼是「歷史」,並提到人、時、地對於歷史的重要性,認為「人」才是歷史研究的主體,時間的流動會使事物產生變化,地點的不同會影響物種生長的差異。

而人也是生物,也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如《尚書》載:「時乃天道。

」意味日出日落、二分二至的自然現象,其中時間的因素來自於天。

《中庸》載:「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禮記》載:「天生時,而地生財。

」則說明地的因素來自具體的水土。

要理解文獻的意義,就要了解當時人的思想,並且一再研讀。

歷史研究的目的則是在於過程、演化,最重要的是在於時間的脈絡。

在歷史研究的方法上,郭老師指出,在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時,特彆強調中國文化傳統有強烈的「舊瓶裝新酒」的趨向。

也提到文化是多元的,不能認為文獻中的一元史觀就是實際的歷史,研究歷史也不能拘於單一學科等。

而對於上古史研究方法的前景,第一是放棄大一統中國文化華夏文明等概念(這是自秦漢以後才有的情景),放棄從今看古,第二放棄一切預先設置的認識與概念,並提到「白紙法」、「自行不取名」、「如果只有一條材料,不宜詮釋它」、「表里分合」、「既得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多種材料和學科方法的互補對照研究」的原則。

郭老師也提到考古資料作為一手史料的價值,以及近百年來的考古發展,開始為研究者提供了另一條研究途徑的鑰匙。

對於傳世文獻,則說歷史文獻的記載有其目的,需要透過「地層學」一層層發掘,找出可靠的數據。

《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一書的內容,就是基於以上歷史研究的基本概念而成。

郭老師首先提到此書最初的出發點,在於找尋商代的資料時,發現鄭偃與殷墟有很大的不同,包括自然環境、表現的兵器、王墓、馬車、大量的人牲與人種的多樣性等方面,故以此延伸出《夏商周》一書。

整本書涉及層面極廣,主要是從考古資料為主,出土及傳世文獻為輔,證明殷周以前農耕文明的發展以長江為主軸,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位於江河中原,且該區域文化是從長江中游傳至北方,而非傳統政治上認為中原地區傳至南方的舊說。

郭教授通過生動淺顯的例子說明,以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如果長江中游的國家來理解為中國農耕文明的源頭,這一文明的歷史長久,並本地自行發明青銅冶煉的技術,而不是象此前有人主張的中國青銅技術是從西方學習來的。

如郭教授提到,住於森林的人們熟悉自身的環境,反而覺得平原毫無遮蔽而恐懼,居海者不會去草原,草原生活者也不會跑去海邊捕魚,這是不同的環境而有不同的生活策略,強調環境對人們的影響。

因為中國環境多元,不能以單一文化去了解古代社會,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岡文化的概念恐怕只是最近創造的「神話」,並不符合考古的實際狀況。

說到在豫南、江漢、鄂西、湘贛地區出土了許多二里頭時期遺址,文化類型和偃師二里頭接近,同類遺物另見於成都、江淮和蘇皖平原,甚至遠達長江三角洲。

難道這些都源自江河中原的北界?為理解此一考古現象,我們應該脫離以鄭偃為中心的主觀角度,從考古背景等多方面了解青銅早中期江河文明的歷史情況和變遷過程。

並以農作、器型、鑄銅技術、古國結構、禮器流動等,分析青銅早期的來源。

從距今5500年以來,長江文明的社會分化、國家化過程很明確。

長江流域的文明形成,相當於先楚,直至距今4500年以後先吳、先蜀、先越的國家文明也發展起源。

至於楚文明,其脈絡從新時器中期到戰國秦漢,都可見一脈相承、無中斷的關係。

因長江金屬礦的位置在楚和吳之間,這導致楚、吳是發展最快最豐腴的文明。

且在殷商之前,長江中游、漢水流域的楚文明,是空間最廣、人口密度與國家化程度最高的文明,很多早期的神話似乎都源自楚地。

以長江中游為中心區域的楚文明在距今5500年前時已認識到銅料,並建構了聯合城邦古國,郭教授將之稱為「雲夢澤蘇美爾」,其原因在於中國文明所傳世神話的形成中,江漢地區聯合城邦古國的文明作用,可能就猶如蘇美爾在西亞歷史中的作用,扮演著原始創作者的角色,早期國家的時代和政治結構也類似。

一直以來,中國文明的歷史被認定從距今4000年開始,亦有人認為中國文明進程略晚於古埃及和兩河流域,但是,郭教授的研究將早期中國地區的文明化進程提前了一千多年,證明其與古埃及、兩河流域基本上同步發生的。

按照考古所得,楚文明最早是從長江中游、洞庭平原、江漢平原逐步向北開拓黃漢平原,到達黃河南岸。

這種過程在新石器晚期大暖期已開始,並基於稻作區向北拓荒事件。

先楚人們北上時,培育出適應黃淮地區略寒冷、略乾燥氣候的稻作。

距今5000年左右,江河之間的中原文化已達高度同化之狀況。

在此基礎上有石家河青銅文化在廣大區域發展起來。

考古揭示,石家河文化(距今約4800-3800年)東到鄂東、大別山東側,西到大巴山,南到江湘,北到黃河南岸。

接下來,考古揭示出盤龍城文化(距今約3800-3300年)是在空間範圍和技術上全面繼承石家河文化,並依然以長江中游為中心區域,二里頭遺址乃是盤龍城文化的北方類型。

換言之,考古、環境和地質的資料互補表達,中原文明並不可能發展自黃河南岸;長江中游地區,特別是漢水東遊平原的文明,才是黃漢平原,即中原地區文明的發祥地。

而當郭靜雲教授以眾多資料得出二里頭的「媽媽」是盤龍城,而「祖母」是石家河時,引起了底下學生一陣騷動。

此外,郭靜雲教授也提到從石家河文化出土的鉛銅合金的小型器物與冶煉痕跡,說明其時已非新石器時代,而是青銅時代早期。

接著,郭教授談到殷商文明的淵源,認為殷商王族應是史上最早南下、並占領中原的族群,同時,他們也建立了一個跨族群、跨國、跨文化,並以軍立權的大國。

此外,殷商王族乃是練馬的族群,從亞洲草原一帶將練馬的技術帶到中原。

神話中所言「相土作乘馬」,即指殷商王族與最早駕馬技術的關係,他們以狩獵、戰爭、掠奪維生,殷墟建都之前,其族群已屢次從黑龍江稀林草原地帶來到中原掠奪,但直至盤庚時代,因氣候冷化和其他原因,他們方始占據中原,開始定居生活。

洹北遺址,就是盤庚以燒劫而毀滅的本土城邦,之後盤庚又在其附近建設了新都。

在傳世文獻的部分,認為我們應該脫離神話的思維,從地下材料重新省思江河平原地區的文化起源,如郭教授提及大禹治水的時代,正逢長江中游石家河晚期的環境惡化,當時北冰洋的冰蓋融化造成了一波氣候冷化,同時黃河流域乾燥化,而兩湖地區水位升高,因此漢水的古國必須重修灌溉塘壩、城牆,甚至遷城到海拔高一點的地方。

大禹治水的故事,正好描述了當時的情況與對應方法。

而當時黃河上中游則是處於乾冷的狀態,這是我們從魏晉或民國的歷史都知道的常見情況:在長江流域洪水時,黃河流域乾燥缺水。

由於課程內容涉及許多問題,無法一一細說,但都使我們需要反思以往的舊觀點,在郭教授精彩

的演說之後,也引起學生的熱烈反響,例如討論到傳世文獻可信度的問題,以及殷商氣候的問題等,相信對參與暑期課程的學生,都有極大的收穫。

(江俊偉供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天神與天地之道》緒論

時空範圍與認識古人精神文化的方法要點一、傳統思想與上古信仰的背景中國傳統思想奠基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的思想論辯,逐步形成幾個不同的主流派別。在兩千餘年的思想演化中,每個時代的學者都...

郭靜云:長江中游地區是東方的蘇美爾

郭靜雲新著《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摒棄傳統的關於中國上古文明與夏商周歷史觀的既有成見和大一統的意識形態,本著考古材料、歷史史實和神話資料給出的線索,提出一系列大膽而新穎的見解,重新建構了中國上古...

中華文明起源新論:長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發祥地

作者:中山大學、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系 郭靜雲學界一般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二里頭就是夏都,而所謂鄭州商城、偃師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於武漢附近的盤龍城不過是商人南土。筆者搜集資料,循著資料...

外國學者為何不承認古代有夏朝的存在?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18]關於「夏朝」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19]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

郭靜云:古史研究主題、史料及方法芻議

本文原文刊發於《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新華文摘》網絡版2017年第3期全文轉摘。【摘 要】:本文就歷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研究目標、原則方法和史料辯識等基本問題展開討論。認為在中國史研究,...

郭靜云:殷商以前的人牲斬首禮

【編者按】大約二年前,在實地考察石峁遺址後,郭靜雲先生首先提出石峁遺址很可能會發現馬骨,並將這一認識寫進其著作《天神與天地之道》,最近有報導在石峁遺址確實發現了馬骨,印證其說法。現將郭靜雲先生相...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