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懷疑古人用外掛——不然這都是怎麼造出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四羊青銅方尊
四羊青銅方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商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 高58.6厘米,口徑44.4厘米,重34.6千克 1938年湖南寧鄉黃材出土。
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
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莊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
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
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
方尊邊角及各面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棱,既用以掩蓋合范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四羊青銅方尊在器范製作過程中,並用線刻、浮雕、圓雕技法,將器用與動物造型有機地結合成一體,並擅於把握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的處理,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我國古代青銅文化中的精品。
「虢季子白」青銅盤
「虢季子白」青銅盤銘文
「虢季子白」青銅盤 周宣王時期
長137.2厘米,寬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清道光年間陝西寶雞虢川司出土;器作長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內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對獸首銜環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
器口緣下部周飾窮曲紋,腹部環飾波曲紋。
器內底鑄銘文8行111字,記述虢季子白率軍對狁作戰,斬敵首500,俘虜50人,戰後獻馘,周宣王宴饗虢季子白,並賞賜馬、弓矢、鉞以資勉勵。
銘文云:「丕顯子白,壯武於戎工,經蒦四方。
伐狁,於洛之陽。
折首五百,執訊五十,是以先行。
桓桓子白,獻馘於王,王孔加子白義,王各周廟宣榭爰饗。
王曰白父,孔顯有光。
王賜乘馬,是用佐王。
賜用弓彤矢,其央。
賜用鉞,用政蠻方。
子子孫孫,萬年無疆。
」銘文中語句以四字為主,且修飾用韻,文辭優美,行文與《詩》全似,是一篇鑄在青銅器上的詩。
同時,此篇銘文中「薄伐狁」、「折首」、「執訊」及「是以先行」等句,可與《詩》之《採薇》、《出車》、《六月》、《采芑》等篇所記史實相互徵引,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大盂鼎
大盂鼎銘文
大盂鼎 周康王時期 通高101.9厘米 口徑77.8厘米 重153.5千克
清道光年間陝西郿縣禮村出土: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
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
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
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
《尚書·酒誥》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
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
與大盂鼎銘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鑑的警示。
此器銘文中用字筆畫粗細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
又如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體現了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
通篇文字布局規整,書風凝重。
子龍鼎
子龍鼎銘文
子龍鼎
商末周初 通高103厘米 耳高22厘米 腹高43厘米 足高36.5厘米 口徑80厘米
傳20世紀20年代河南輝縣出土。
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
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
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據傳,子龍鼎系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後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
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的支持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徵集回國。
子龍鼎所鑄銘文「子龍」之「子」字較小,下「龍」字以雙線勾勒,虬勁有力,恰如一豎立且尾部向右上盤卷的龍形,瓶形角,圓目,張口,生動傳神。
器頸部所飾,一為有首無身饕餮紋,瓶形角;二為首身完整饕餮紋,卷角較寬,
尾部下卷,爪後有長距,以凸起的鼻樑部位為對稱軸線,軀幹向兩側同時展開,形成一首雙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體。
兩類饕餮紋相間環列,靜中求變。
整個饕餮紋帶由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兩方反覆連續伸展構成,整齊並富有節奏。
器足上端所飾饕餮紋卷角如羊,角尖部內卷並高高凸起,愈顯動感,也與鼻樑部位聳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穩定。
子龍鼎造型雄偉,在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而且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銘文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14世紀——前11世紀) 高133厘米 口長110厘米 口寬79厘米
1939年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后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 因器腹部內壁鑄有銘文「后母戊」而得名,「后母戊」是某位商王母親的廟號。
此器厚立耳,折沿寬緣,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
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此器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所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
后母戊鼎於1939年3月18日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此後,歷經磨難,躲過了日本侵略者的搶奪,新中國建立後,入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后母戊鼎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
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
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
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
鑄造此鼎,所需金屬料超過1000千克。
而且,製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后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說到收藏,大多數人想的是自己這輩子能不能撿個漏,就有那麼一部分人,看了幾本書就覺得可以出關了,開始了下山撿漏之旅,豈料這種一味想撿漏的人恰恰被別人撿了漏,訂閱時代收藏微信公眾號:sdsc2004 先給自己補補內功,補充點能量,再下山也不遲。
人文北京國家博物館--你看文物我講故事青銅器篇
如果你去過國家博物館,一定見過琳琅滿目,數不清的各式各類的文物,就像是文物的大寶藏,你穿梭於此,會大開眼界,不過煩惱也來了,這麼多文物,哪個是寶貝?哪個必須要一睹芳容?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解讀,你...
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
中國十大國寶青銅器,你都見過嗎?
青銅文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大件青銅器在夏代晚期(考古學文化的二里頭時期)開始出現,到商代前期(二里崗時期)和商代後期(殷墟文化時期),出現了大量氣勢恢宏、紋飾繁褥的呈組合的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