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陵地宮不能挖,科學家給你八個理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09年考古人員開始對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

這次發掘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也再次引發了「該不該發掘秦始皇陵」的爭論。

有人主張發掘秦陵,揭開歷史謎團。

還有人說,如果能打開,秦陵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觀賞性的博物館,既有利於旅遊觀光、增加經濟效益,還有益於提升國家形象,從實物上豐富中華文明的內涵。

可是,更多的考古專家、社會人士、國家主管部門卻不贊成挖掘秦陵,這是為什麼呢?

1.建造大棚會遮擋秦陵地面景觀

根據古文獻記載和考古調查,秦陵封土(「封土」是陵墓主人入葬後,在封填的地宮或墓室上聚土堆成的高大墳冢,民間叫「墳」)南北長約515米,東西寬約485米。

想發掘這麼大的一個帝王陵墓,沒有幾十年肯定挖不完,甚至有的考古學家說可能要挖一百年都不止。

因為考古不是平整土地,不是炸山挖煤,而是要獲取儘可能多的歷史信息。

要保護文物不受到任何因發掘造成的人為損壞,就不能用推土機推,也不能用挖掘機掏,更不能用炸藥炸,只能慢挖,不能快挖。

如此一來,長年累月風吹日曬,夏天下雨,冬天落雪,露天作業不現實,也不可能。

最好像挖兵馬俑坑那樣,先搭建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大棚才有利於長期發掘,保護出土文物安然無恙。

從技術上來說,搭建一個500米跨徑的大房子估計不是難題。

目前,單跨徑超過500米的橋樑已經不止一座,像上海的盧浦大橋550米,重慶朝天門大橋552米等。

問題是,造出這樣跨度的大棚子,把整個秦陵封土都「包」到大棚里去,人們就再也看不到秦陵與周圍群山融為一體的巍峨景觀了。

2. 挖掉封土會使秦陵地面景觀消失

中國墳墓的結構,分為地下的墓和地上的墳兩部分。

在古代,地面以上的封土區別不大,不同的是地下的墓室。

漢代以前的墓室以土坑墓為主,就是往地下挖一個深坑,放入棺木和隨葬品,再在墓口鋪上大木頭做蓋,在上面厚厚地覆上土,埋得嚴嚴實實。

時間久了,蓋在墓口的木頭腐朽了,容易造成塌方,墓室會被掉下來的土填滿,再無空隙。

這種情況到了西漢特別是進入東漢以後才發生了改變。

從那時開始,磚被大量應用到墓室中。

人們用耐腐的磚砌起四壁,墓頂也造成像拱橋那樣的結構,墓室變成了一個既結實又不易塌方的大空房子,裡面下葬的靈柩和葬器基本上不會被塌方的土填埋了。

這種墓叫做磚室墓。

有很多講究的磚室墓還有出入的磚門。

有些家族的人去世,按當時的習俗要合葬於一個墓室里。

先逝世的人先埋進去,多年以後,家族中又有人去世,可以把墓室的磚門打開,再埋進去。

之所以一個墓室里能先後埋葬很多人進去,關鍵是墓室不塌方,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再利用。

秦是早於西漢的王朝,所以秦陵肯定會被塌方的填土埋實,墓室內部不太可能存在空曠的空間。

這就是說,如果真挖秦陵的話,壓根兒不可能挖一個洞,找到墓門之後直接進去;只能先把封土大面積地挖掉,露出整個墓室的墓口平面以後,才能再深挖下去,直到挖到秦始皇的靈柩。

但是,這樣一來,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觀就消失了,如何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讓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艱辛與偉大?更何況,封土本身也是不可再生的歷史遺蹟啊。

3. 地宮深深,上下不便

考古探測初步發現,秦陵地宮距地面約35米。

先不說這個探測是否準確,假設符合實況,35米深的地宮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

這樣高度的立壁,如果是用石頭或磚砌成的還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

當然,可以對土壁進行加固,可那樣不就改變了立壁的原生形態,變成了現代人工製品?

兵馬俑坑離地表3到5米,在旁邊圍上圍欄,遊客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

可是,地宮比兵馬俑坑深10倍以上,如果在上面圍上圍欄,讓遊客用望遠鏡看也不是辦法;如果橫七豎八建造一些樓梯、鋪上滾梯、豎起電梯,豈不更是破壞了地宮內部原有的土木結構景觀?

4. 發掘時間過長

如果我們用最機械的算法,既不計算時間成本,也不考慮實際埋藏狀況,更不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只算髮掘面積的話,換算過程和結果如下:

換算一:陝西鳳翔秦景公一號大墓(秦公大墓)是秦始皇14代先祖的陵寢,也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的先秦墓葬,總面積5334平方米,深24米。

秦陵面積25萬平方米,大約是秦公大墓面積的50倍。

秦公大墓從1976年起整整挖了10年。

那麼,秦陵是不是要挖500年?

換算二:兵馬俑坑總面積約21000平方米,秦陵面積約是兵馬俑坑總面積的13倍,深度是兵馬俑坑的6~7倍。

兵馬俑坑前後陸續挖了30年,就算加上今年開始的第三次發掘的200平方米,一共才挖了約4700平方米。

秦陵面積是兵馬俑坑已經挖掘的總面積的50多倍,要挖多少年呢?如果像挖兵馬俑那樣,遇到特殊情況或發生異常問題,不斷要停工,那又要挖多少年呢?

如果把挖掘面積縮小一點呢?如果不管秦陵封土,不計深度,只算地宮面積,大約25000平方米。

這個面積相當於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估計要挖40年;這個面積又是兵馬俑坑實際挖掘面積的5倍多,大概要挖150年。

以上的算法看起來像笑話,卻很能說明問題。

兵馬俑坑經過30年僅發掘了三分之一。

秦俑考古隊自組建以來已經歷了三代人,很多老考古隊員已經退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

已經退休的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說:「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任重道遠,考古任務十分艱巨,需要幾代人,幾百年堅持不懈地努力。

」前兩年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一挖開秦始皇陵,馬上就能產生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經濟效益。

他可能只算了經濟帳,而沒算過秦陵居然要挖這麼多年的時間帳吧。

5. 發掘能力與研究能力有限

地宮的發掘涉及一系列勘測、鑽探、發掘、修復技術。

我們沒有科學揭露土木建築陵寢的先例,缺乏直接發掘的經驗,誰能保證不會發生髮掘上的失誤?通常講,如果現代的考古學家錯失了一個發現,技術能力更強的後人還有機會去發現。

但是,如果由於我們現今所用的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局限而出現了失誤,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面對秦陵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和不可逆的歷史文化遺產,誰敢輕描淡寫地說句「付學費」了事?誰來埋單?向誰問責?納稅人能答應嗎?民眾能答應嗎?

如果發掘後真的出土了種類繁多的遺物——不僅僅是兵馬俑那樣的陶質文物的話,修復的工作量有多大?專家們估計兵馬俑三個俑坑全部發掘後將出土陶俑、陶馬8000件,出土各類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最著名的一號坑約有陶俑、陶馬6000多件,排列成38個縱隊與戰車相隔的步兵軍陣。

目前,三個俑坑已經出土陶俑、陶馬2000多件,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經過修復完好的陶俑、陶馬1000多件,約占總數的七分之一。

這僅僅是修復兵馬俑的工作量,還沒算秦陵很可能出土比兵馬俑更複雜的文物,還沒算修復這些複雜文物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

而這些無一不是我們難以迴避的挖掘秦陵的必需的條件和前提。

6. 保護技術不成熟

秦陵地宮中的文物如果沒有被盜掘或破壞,肯定極為豐富。

但是,彩繪、帛畫、壁畫、漆器、竹簡、陶器、木器等文物一旦被挖掘出土,如何對它們進行保護將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

當年發掘出彩色兵馬俑時,考古人員發現彩色兵馬俑身上的生漆底層變化很快,一分鐘後,漆層就開始起翹和龜裂,五六分鐘後就會捲曲脫落。

因此,每清理一小片,就要立即採取保護措施。

清理一件彩色兵馬俑往往需要大半年甚至一年。

2006年《中國文物報》曾報導說,即便不是絲織品等容易變質的有機物,就是非彩色的兵馬俑那樣相對不太容易發生變化的無機物,天長日久一直暴露在外,也生出了幾十種病菌。

為了攻克保護技術的難關,科技人員費盡了心力,才暫時緩解了眼前的麻煩。

另外,上述那些文物畢竟還是可移動的,萬一現場處理有困難,還可以搬到博物館裡進行室內處理,溫度、濕度、光度都可以控制。

但是,地宮遺蹟無法移走,只能就地保護。

如何就地保護以及日後進行維護,考古學家們還沒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和技術。

7. 投資太大

中國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也「不差錢」了,但是,發掘秦始皇陵這樣大規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將是巨大的。

假如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發掘工作根本無法啟動,即使啟動了也難以長期維繫下去。

現在,國內建一個省級博物館,動輒耗資上億元到幾億元。

例如,前幾年請貝聿銘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建築面積相當於秦陵地宮的十分之一左右,總投資高達3.39億元。

那麼,挖秦陵需要多少投資?挖好以後建造秦陵博物館又要多少投資?博物館造好以後,日常的維護又要多少投資?

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難以預料。

當年三峽工程文物搶救最緊張的關頭,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隊同時作業,歷經十多年只搶救出淹沒區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

如果對秦陵進行發掘,是憑陝西自己的力量干,還是募集全國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員展開「大會戰」?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幾百、上千乃至數萬人的考古隊伍,僅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夠讓人承受的。

現在已經規劃在建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是國家重點工程,投資5億多元,占地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七八十個故宮,這幾乎是一個城市的規模了。

三峽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慶直轄市,挖掘秦陵的結果會不會出個西安或咸陽直轄市呢?

8.相關國際組織可能干預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是不是會幹預秦陵的發掘?怎麼幹預?這也是未知數。

即便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最後同意了,那會不會像當年埃及修建亞斯文新水壩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集20多個國家參與進來呢?

如果真的如此國際化了,國內外的考古發掘標準發生了衝突怎麼辦呢?假如那些外國學者以秦陵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的名義,非要把發掘資料拿回去做研究,我們又如何應對呢?看來,挖秦陵不但有涉外問題,還有科學化與否的行業標準問題,甚至還不乏中國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否可以讓所有參加發掘的國家共享的難題。

這恐怕是不少主張挖秦陵的人沒想到的。

歸根結底,我們這一代是把像秦陵這樣的文物都挖完,還是留給能力肯定超過我們的子孫們去挖?這裡有感性和理性的較量,有短期行為和長期規劃的考量,有本位與全局的抗衡,還有業績與政績的對決。

秦陵面臨的危機不僅是地震、滲水、風化、黴菌等自然破壞,還有我們急功近利的思維模式,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對自己能力的時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

在條件不成熟時急於發掘秦陵,透射出我們考慮問題的缺陷和自我認知的困局。

其實,懷著對祖先的敬畏之心,盡我們的「文化孝道」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何嘗不是政績,留給子孫何嘗不是發展?

秦陵也好,中國數以百計的帝王陵墓也好,挖或不挖,應該遵循國家制定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針。

1997年,國務院在《關於加強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強調:「考古發掘堅持以配合基本建設為主」,「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

換言之,如果我們的考古學家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問題,為現代做不出創新的發現和創新的研究成果,就算我們的技術再好,哪怕世界一流,也還是不挖的好。

(蘭花公社微信公眾號:lanhuagongsh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者:秦始皇陵難以發掘的七大理由

秦始皇陵 秦陵也好,乾陵也罷,中國數以百計的帝王陵墓挖與不挖,其實早都套牢了「緊箍咒」,這就是國家制定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十六字方針,可謂文物工作的天條。再細點,還有1...

秦陵挖還是不挖?

中國有兩個帝王陵墓很受世人矚目,一個是秦陵,一個是乾陵,前者是秦始皇的陵寢,後者是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今天小編就帶你詳細解讀一下工程浩大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不能挖掘的八大理由

一、能不能建造一個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說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說:「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餘。」秦時一尺約為現代...

漲姿勢:秦始皇陵墓不能挖掘的八大理由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即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說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說:「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餘。」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厘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

秦始皇陵墓地宮之謎:不能挖皇陵的八個理由

秦始皇地宮,可謂千百年以來中國的一個秘密,一個神秘而壯闊的墓地,凝結了中國千年來的智慧,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